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3214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

《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动研究与地理教学中的时间计算Word下载.docx

A.心情紧张,焦虑感重 B. 有时紧张,有忧虑 C. 自信心强,轻松自如

4、在判断和计算方法上,你通常是:

A.跟着老师走,自己没办法B.按所有类型依次解读

C.因题目而异,自有一套方法

5、你的解题程序通常是:

A.先做题后读判断B边做题边判断C先判断后做题

6、在时间计算类题型测试时,你失分多的题型有:

A选择题B.综合题C问答题

7、要测试时间计算类型题目判断能力,你困难大的方面有:

A. 领会隐含信息   B. 读出主要信息   C. 读出显性信息

8、在阅读计算类题目时,你通常是:

A.有时弄不清题目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B.一般能弄清题意,大体把握解题方向

C.能较快领会命题意图,准确地把握解题思路的方法

9、解填空题,你的现状是:

A.有时吃不准,找不到相关信息,乱填一通

B.能据题找到相关信息,但筛选不准,填空不当

C.据题寻信息,较快找出关键信息,填空正确,失误少

10、据图解题,你的现状是:

A找到的信息多,分不出主次,不知用什么信息

B.大体懂得解题的方向

C很清晰的找到解题的思路

11、在课后做时间计算类题目

A. 偶尔   B. 讨厌做   C. 兴趣浓厚

(二)简要写出你对加强时间计算类题目训练,提高计算能力的要求、意见和建议

我所执教的地理班级是由67人组成的,在高二成立这个地理班时只有20多人,后来有一部分学生选其它学科后学不下去了,认为地理可能好学才转来学地理,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什么科也学不了的才来学地理的,他们的基础很差,而且学习不是很勤奋,班级学习气氛不浓,他们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纪律较差,进入高三后有几个好的学生又转去别的班了。

在这次调查中,问卷调查表回收率为100%。

据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是对题目中所要表达的主要信息及隐含的信息难以读懂,甚至一点都读不懂题目和图,不明白题目的要求,另外就是对获得的信息不知如何运用。

面对时间计算类题目,从我回收到的学生调查材料中可以看到,其中充斥了较多的负面心理影响,诸如恐惧、焦虑、担心、忐忑等,他们认为时间计算内容太复杂,所以缺乏信心,因此,怎样从认知的过程摸索、总结出有效的解题方法,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即为当务之急,心理因素成为课题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明确了问题,进一步就该考虑解决措施。

按“行动研究”法,这里需要做出计划,“计划的制定既要包括行动的'

总体计划'

”,又要包括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方案,尤其是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的方案”

二、计划——我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明确了问题,确立了方向,即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高考中拿到这类题目的分数。

以下是我解决问题的计划

为解决以上问题,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定。

经过反思性的考虑,我决定以下选择方法的标准:

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由熟悉至陌生;

从真实情况到想象;

在课堂上多活动,多练习,课后应有后续性,增强理解练习。

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将计算类的题目归类,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层层递进,一步步提高思维和解题能力

2.运用图解辅助法,加强解题的直观性

“时间与时间计算”是空间性极强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为了降低思维难度,减小错误的发生率,我们可以用图解辅助法帮助解题,这样就可以使许多难度较大的空间想象问题变得一目了然,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

如,对于日界线两侧的时区、任意两个地点或两个时区的位置东西等问题的判断,我们就可以在解题时首先画出其空间分布草图(如下图),然后按图索骥,所有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的。

 

3.在整个过程中贯穿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将文字转换为图,看图的方法。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起来,自已归纳整理方法和技巧,明确日照图上潜在的已知条件,找准和用好日照图上的关键点和关键线

5.让学生多做、多想、多练,熟能生巧

“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之所以会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屡屡失分,除了该问题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变化多端外,更多的还是我们理解不透,训练不够,掌握不牢等原因造成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复习中一定要多做、多想、多练,才会熟能生巧,游刃有余。

其实,说此类问题变化多,只是从考题形式和切入点而言的,不论试题的形式和切入点如何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的只是试题外在的形式,不变的是“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的本质。

因此,要真正解决好“时间与时间计算”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牢牢把握时间问题的本质,从基础知识入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牢固,不要被试题外在的形式变化所迷惑。

如此,哪怕考题形式变化万端,我们何惧之?

计算类的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按从易到难,从简到繁进行教学:

1.地方时及其相关计算

2.区时及其相关计算

3.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相互计算

4.日界线及其相关计算

5.飞机飞行或轮船航行多少时间后求目的地时间的即有“途中时间”问题的计算

6.日照图中找已知时间来进行时间计算的题目及日出(日落)时刻与昼长(夜长)时间的计算

7.两个日期分界图,某一日期范围占全球比例问题的计算

三、行动——我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上,我力求使它具体实用,便于操作,便于掌握。

(一)地方时及其相关计算

1.地方时的概念: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2.数目:

全球地方时有无数个。

3.有关地方时之间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步骤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为东经或西经用减,大数减小数,一地东经一地西经用加)。

用数轴的方法直观的在图上表示出来。

2.)将两地的经度差转为时间差(经度度数除以15得小时,余数乘以4得分钟)

3.)判断出两地时间的早晚(若一地为东经,一地为西经,则东经为早,西经为晚;

若两地均为东经,则值大为早,值小为晚;

均为西经,则值大为晚,值小为早。

4.)较早地区时刻=较晚地区时刻+时间差

***若计算出答案为负,则加上24小时后在计算,日期减去一天;

若计算出答案大于24,则减去24,日期加上一天***同一经线上的时刻相同,极点上具有任何地方的时刻,相对经线上的时刻之差为12,变更日期时注意月大月小,平年和润年。

教师用数轴的方法直观的演示例题。

等学生熟练后总结为公式:

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

两地的经度差×

4分钟

如果学生了解这种方法,并养成了这种思维习惯以后,即能顺利完成相关地方时的计算。

(二)区时及其计算

1.区时的概念: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叫做区时。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共有24个区时。

3.时区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0°

经线)为基准,从7.5°

W至7.5°

E,划分为中时区(又叫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每15°

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

在中时区以西,每15°

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

,合为一个时区。

4.区时问题的相关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

两地时区差×

1小时

5.中央经线:

每个时区中把该时区平均分为两个部分的那条经线,叫做中央经线。

其经度是:

中央经线=15°

×

该时区的区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6.某个地点所属时区的判定:

已知某个地点的经度,判定其所属时区,用“已知地点经度数÷

15°

”,商的小数部分按“四舍五入”法则处理,即小数部分大于0.5时,则整数部分“加一”,为该地所属时区(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若小数部分小于0.5,则舍去,其整数部分即为该地所属时区(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注】

(1)加、减原则:

已知较西时区的区时求较东时区的区时,用较西时区的区时加上区时差;

已知较东时区的区时求较西时区的区时,用较东时区的区时减去区时差。

(2)计算两地时区差:

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即若两个时区都是东时区(或西时区),则用较大的区数减去较小的区数,差值即为两地的时区差;

若两个时区一个为东时区,一个为西时区,则用两个时区的区数相加,和就是两地的时区差。

(3)较东、较西时区的判定:

a.东时区全部在西时区东方

b.东时区区数越大位置越在东

c.西时区区数越大位置越在西

(三)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相互计算

1.已知一个地点的地方时求另一个地点的区时

用“已知地点经度÷

”确定该地点所属的时区(方法同前),就可以将问题转换为“已知一个时区的区时求另一个时区的区时”问题。

2.已知一个时区的区时求另一个地点的地方时

用“15°

区数”确定已知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进而把问题转化为“已知一个地点的地方时求另一个地点的地方时”问题。

(四)日界线及其相关计算

1.日界线的概念: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

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2.日界线与180°

经线的关系:

日界线原则上以180°

经线为基准,但又不完全一致。

为了照顾180°

经线附近居民的生活方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在亚洲东北部、北美洲阿留申群岛和大洋洲东部太平洋岛屿附近等三处有所偏离。

3.日界线与日期变换:

如右图,日界线东侧是西十二区,

西侧是东十二区,所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即由东十二区进入

西十二区)时,日期减去一天,钟点不变;

由东向西越过日界

线(即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加一天,钟点不变。

(五)有“途中时间”问题的计算

应首先按起点(或终点)时间进行相关计算,然后再加上(或减去)途中时间即可。

(六)日出(日落)时刻与昼长(夜长)时间的计算

1.日出时刻的计算:

通过晨线与所求地点所在经线的交点进行有关判读、计算。

2.日落时刻的计算:

通过昏线与所求地点所在经线的交点进行有关判读、计算。

3.昼长(夜长)时间计算

a.侧视图(如图):

昼长(夜长)=图示区域昼长(夜长)时间×

2

如,上图中A点的昼长即为8小时×

2=16小时

b.俯视图(如图):

昼长(夜长)=图示区域昼长(夜长)时数

如,上图中B点的昼长即为18小时

4.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利用图示计算特殊的昼夜长短(北半球某地的昼长等于与其相对应纬度的南半球某地的夜长,昼长=昼弧÷

15得小时,余数乘以4得分钟)

(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昼长=(12-日出时间)×

2或昼长=(日落时间-12)×

2)

5、特殊地区时间(赤道上任何时候日出时间都为地方时6点,日落为18点,春秋分全球的日出时间都为地方时的6点,日落为18点)

归纳找已知时间的方法:

1)、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该地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

00

2)、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可能为负值),该地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

3)、通过昼半球中央的经线地方时为12:

4)、通过夜半球中央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

5)、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

6)、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

7)、夏至日,晨昏圈同北极圈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

8)、夏至日,晨昏圈同南极圈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

9)、冬至日,晨昏圈同北极圈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

10)、冬至日,晨昏圈同南极圈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

11)、一天中,影长最短的时刻为地方时12:

00

(七)两个日期图和某一日期范围占全球比例问题的计算

应首先明确两个日期的分界有两条,即180度经线和地方时是0时经线,180度经线是“死的”日界线,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是“活的”、“变动的”日界线

计算方法:

  1.把握日期变更规律: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180°

经线)日期减一天,反之则加一天。

  2.归纳总结与图示

  

(1)若0时经线与0°

经线重合,则全球“今天”与“昨天”各占一半。

(2)若0时经线与180°

经线重合,则全球都属同一天。

(3)若0时经线位于东经度范围,则全球“今天”小于“昨天”,且0时经线越往东移,“今天”范围越小。

(4)若0时经线位于西经度范围,则全球“今天”大于“昨天”,且0时经线越往西移,“今天”范围越大

(5)若0时经线与90°

E经线重合,“今天”占1/4,“昨天”占3/4;

若0时经线与90°

W经线重合,“今天”占3/4,“昨天”占1/4。

在经过几个课时详细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并让他们对介绍的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作了相关的专门练习后,学生对这类相关题目有了一定的适应性,以于做此类题目也减少了盲目性,掌握了做计算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四、考察和反思——我发现的问题是否解决

为了更好的改进课堂教学,在全部内容的教学中,每节课后,我都发给学生一张日记单,要求他们写下对这堂课的想法。

这是我获取学生反馈信息的办法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思考,我还常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如:

●你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

●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你这节课未明白的内容有哪些?

●你认为今天教的内容容易学吗?

如果容易,哪是哪些部分?

●你认为今天教的内容难学吗?

如果难,哪是哪些部分?

●你能使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技术吗?

能运用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吗?

●请你给老师提些建议,使课上得更有趣、更有用、更易学。

●请你指出本课中令你最难忘的东西。

通过这些日记,我可以发现学生的想法和错误。

在课后或下班辅导时,我常请几位学生作“10分钟谈话”。

谈话也作好记录,我保证他们所说的,绝不影响他们的成绩,诚心诚意地请他们帮助我认识教学。

通过这些日记不断的修改下一堂课的计划,同时发现虽然学生对此类题目有了一定的应对方法,但是只是对上述方法死记硬背而已,所以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仍时有错误发生。

主要问题有:

一是有学生总是把日照俯视图和两个日期分布图混在一起,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总是把两个日期分界线中的“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经常认为就是0度经线,三是地理空间的图形的转换,因观察者的角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日照图──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还有平面展开图等等,很多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看不懂图。

五、进一步措施

为了让学生减少错误,我有意识的给予集中的相关训练,针对性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有一定问题层次、问题坡度又较缓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步步为营,逐步消化难点。

通过训练加快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达到消化教学难点的目的;

让学生看各种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的视图,培养学生对各类日照图的转换技能。

①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平面展开图之间的转换。

②整体图和局部图之间的转换。

③立体图和平面图之间的转换,强化和巩固学生头脑中地理方向和各种情况下地理方位感,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训练学生图形转绘的能力和树立在做题过程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冷僻为熟稔的意识。

经过上述的训练和强化后,学生在做涉及时间计算的题目时,犯错明显减少.但是速度还是不够快.另外就是过于按部就班进行计算.

六、结论——我的目的基本达到

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和测验,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时间计算类题目的做法和技巧,涉及时间计算的错误明显减少,可以说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但是随即发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对图中隐性知识的挖掘不够,如隐性信息:

某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极夜最大范围纬度互余,晨昏线平面与经线圈平面的交角度数即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二分日除外),在做需用到隐性知识较多的题目时,解题速度明显不快.因此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加强对地图中隐性知识点的挖掘以及如何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

我们最深刻的体会是:

行动研究的确是自我反省性的、旨在解决问题的、能够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

通过行动研究教师能增进对课程、教学问题的认识,从而改善我们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