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3213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

《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解建筑方案文档格式.docx

 

[组图]以香港凌霄阁为例:

如何有效推销建筑设计方案

发布于:

2010-11-23 

来源:

来源:

《中华建筑报》2010-11-22

作者:

建筑游人

  正确传递自己的信息

  我不时会发现很多华人建筑师会有很多怨气:

为何客户总是喜爱外国的建筑师,而不用我们华人的方案呢?

难道外国的月亮真的特别圆?

坦白说,我从来不认为洋人有三头六臂,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明显比中国人懂得推销。

在外国的教育制度中,很早期的时候已经训练学生向全组同学汇报、演说、辩论,但是中国的教育往往只是由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解说。

因此外国学生在公众面前进行演说的表现明显地比中国人出色,并且比中国人更具个人魅力。

  无论你的教授和客户崇洋与否,但是清晰地表达出你的设计理念就绝对是建筑师的本分,也是学习的重要一环。

解说的重点不是你说得如何动听或如何能够吸引观众,而是如何传递你的信息。

  因此,我一再强调我对设计的观点,你的设计是针对什么问题和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就是你需要表达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只是需要回答以下的问题:

你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你想解决什么?

为何这样设计?

在哪里设计?

如何解决该问题及用什么设计手法?

这就是你要介绍的重点:

解释你对该地盘的观察、现况的问题、针对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设计的手法。

就是这样便可以把你的理念表达出来,并令你的受众明白你的理念并容易被说服。

相信很多学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教授和考官主观地不同意你的设计,让你感到无奈。

所以,我主张学生尽量利用一些客观的事实来支持你的论据和假设,特别是现况的问题。

因为现实情况的东西是不能被否定的,所以学生便可以进一步减少和教授与考官的分歧。

接下来唯一需要解决的便是设计手法的问题,这也是最难的一关。

因为不同的人喜爱不同的风格,有人选择简约主义,有人喜爱解构主义,有人喜欢大红大紫,有人只喜欢用白色,这些主观的意愿是不能控制和预测的,这就唯有临场发挥。

  所以,我认为读建筑最难的一关就是既需要有客观的分析,同时需要有主观的感觉。

如果只有客观的分析而没有个人化的感觉,就好像香港的倒模屋村一样,虽然解决了问题,但没有人的感觉,只是一座混凝土大楼。

如果只有个人感觉而不能解决个别问题的话,建筑就只会成为超大型的雕塑品,美丽而不实用。

因此,出色的大师级作品是能够实用与美学兼备,但能够做到这个层次的作品确实少之有少。

  至于设计中重要的另一环——图像或模型,这些都是表达你的设计的工具,它们同样都需要还原至基本的东西:

这张图纸或模型所表达的是什么?

你想借它们来说明什么?

如果这些图纸或模型没有帮助你表达你的设计的话,你就不用花时间制作这些东西。

我发现我自己学生时代犯的毛病就是做一大堆东西,说一大堆东西,但教授不明白我的理念。

有时我会怀疑是我的英语水平问题,但其实是我没有善用我的工具。

我一心希望尽量多画一些图纸和模型,尽量表现我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但其实重点就是如何利用我的图纸或模型来解释我的设计,这样的情况很多东方的学生都会遇到。

在香港更有些大学的风气是鼓吹制作大量而且精美的作品来取悦教授,但其实这些都是工具,并不是学习的重点,核心部分是如何理解问题和表达你的方案。

  如何制作图纸和作品集

  有学生多次希望我讲解一下如何制作Presentationpanel(大图纸)和portfolio(作品集),坦白地说这些都不是我的强项,但我有一些建议。

  Competitionpanel(竞赛的大图纸):

如果是参加设计比赛的话,就必须要能够吸引评委来观看,所以就要有一张Keydrawing(核心图纸),这张图纸要能够充分表达出你的设计理念和所针对的问题,并能够吸引观众观看。

而且,设计比赛多数只分两种:

实验性和实际性。

实验性的比赛纯粹只是探讨另类的设计方法,而实际性的比赛是有实际的地盘并将会有相关的发展而作出的比赛。

这两种比赛都是针对结果而已,所以前期的分析和中途方案则属次要。

  Studentpresentationpanel/portfolio(校内的的大图纸/作品集):

因为教授必须要花时间理解你的作品,所以不一定需要制作得美仑美奂,相反要清晰地表达出前期的分析和观察,并附以中途的设计方案来解释你设计上的变化,因为这样可以让教授从过程中明白你的判断,教授才可以进一步了解你的作品。

简单来说,就是把整个学期的功课从头到尾,清晰地表达出来。

  特里·

法雷尔的推销方式

  讲到这里好像比较抽象,不如举一个实际的例子,看看别人如何成功地推销他们的方案。

香港凌霄阁

  香港的凌霄阁是在1991年由英国建筑师TerryFarrell(特里·

法雷尔)负责重建的,这也是他首次参与英国以外的项目,借着这个项目他打开了整个亚洲市场,完成了香港的九龙地铁站、西隧口的通风建筑、香港的英国领事馆和汉城的仁川机场等项目。

业主的设计要求很明确,就是要建一个从远方都能够看见的地标性饮食和娱乐中心。

因此TerryFarrell的设计理念很简单,首先把零售和缆车站部分设在下半层,然后将餐饮部分放在升高的一部分,升高的一部分为半圆形,因为香港的高楼大厦主要是长方形的柱体,所以半圆形的外形可以让人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留意到这个建筑物。

由于凌霄阁面积不大,而且是依山而建的,所以不能够建造得过于庞大,也要在建筑比例和需要平衡上、下两部分在功能上的比例。

因此半圆形顶部的高度是水平线以上428米,这也是法例容许下的最大高度,半圆形的底部则是原有车站的顶点高度。

之后TerryFarrell将整座建筑物的高度大约分为4部分,半圆形部分占1/4的高度,中空的部分占另外1/4,余下的正方形部分便占1/2。

这样半圆形部分在白天时与四周建筑物形状不同,看似升起了一样。

在灯光的配合之下,晚上远观凌霄阁的半圆部分,真的像飘浮在半空中的飞船一样。

到这里,凌霄阁的设计概念其本上已讲完了,但作为建筑师如何用图像来表达他们的概念和推销他们的方案呢?

设计图纸1

设计图纸2

设计图纸3

设计图纸4

设计图纸5

设计图纸6

设计图纸7

设计图纸8

  TerryFarrell很懂得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像来表达他的设计,左边便是他用来解释有关设计的几张草图。

图1表示现场的情况,图2表示建筑物的体积完全占用整个地盘的话,会破坏了山谷间的整体性,图3表示需要小型的特征来突出整个空间,图4表示定出建筑物的基本高度和比例,图5表示圆形的外形不会破坏山谷的整体性,图6表示圆形的外形与四周环境不同,图7表示白天时的半圆形看似升起了的建筑,图8表示晚上的半圆形看似飘在空中的飞船。

  有人称这种表达手法为Parti,亦有人称为conceptdiagrams(概念图)。

不过对我而言,Parti就是用很简单的图像来表达整个设计的核心思想,它不一定是用来解释外形上的设计,也有人用作解释空间或人流上的组合,虽然与Spatialdiagrams(空间组合图)和circulationdiagrams(人流动线图)很相似,但是它是用来解释整个设计的核心思想。

所以,无论你的设计重点是什么,它便是表达设计重点的图像,也是整个设计的卖点。

因为不同的院校都有不同的取向,而且现在很多的设计都集中在标奇立异之上,反而比较少会像TerryFarrell一样,通过一层层的分析来做出一个设计,而每个设计步骤都是有理论和数据支持。

  说实话,我觉得他的最终设计效果未必是最理想的,但是他的表达方式容易让人明白,而且整个设计很具说服力,让很多外行都能够在短时间内明白他的设计,所以他能够在和众多高手的较量中赢得这个项目。

当年参加凌宵阁设计比赛的建筑师包括安藤忠雄、阿尔多·

罗西、扎哈·

哈迪德和3间香港的大则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