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2412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

《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虚拟化功能及部署规模Word文档格式.docx

大于1000TB

大于18Tbps

数据中心虚拟化功能分类

初级虚拟化

中级虚拟化

高级虚拟化

云计算

服务器虚拟化

ESXi

系统快照

资源池

高可用性

动态迁移(vMotion)

分布式资源调度(DRS)

高可用集群(HA)

数据保护(FT)

虚拟机快速复制(Replication)

存储服务

存储I/O控制

跨存储动态迁移(StoragevMotion)

存储资源池

存储分布式资源调度(StorageDRS)

虚拟SAN(VirtualSAN)

网络服务

网络虚拟化

分布式交换网络(DistributedSwitch)

分布式交换网络I/O控制

平台自动化

自动化部署(AutoDeploy)

主机配置文件

更新管理器(UpdateManager)

内容库

虚拟化管理

一致性管理

统一的命令控制台

性能监控和容量管理

预测分析

智能运维

应用感知能力和依赖关系映射

存储分析和实时日志分析

智能均衡工作负载

虚拟化平台安全性

基于用户权限的安全管理

基于内核的病毒防护

云管理平台

2.数据中心虚拟化

2.1.服务器虚拟化

2.1.1.硬件虚拟化

通过对物理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的虚拟机上,让其变成可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

2.1.2.资源池

根据业务需求,通过资源池技术将虚拟化后的服务器池按等级划分和分配CPU及内存资源,资源池内的所有硬件资源作为一个统一部分向外提供服务。

2.1.3.系统快照

系统提供虚拟机、卷快照功能,系统正常状态下,可以触发一个系统快照,用于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还原系统,在特定时刻的状态、磁盘数据和配置的基于文件的快照。

可以获取虚拟机的多个快照(甚至在其运行时)。

然后,通过将相应快照应用于虚拟机可将虚拟机恢复为任何以前的状态。

2.2.高可用性

2.2.1.动态迁移(vMotion)

动态迁移提供虚拟机的自动和手动迁移方案,当前计算节点出现故障或者计算节点负载过高时,可以把虚拟机迁移到正常的计算节点或者负载相对较低的计算节点上,整个迁移过程对用户透明,虚拟机在迁移过程中保持业务的稳定运行。

2.2.2.分布式资源调度(DRS)

分布式资源调度会在集群中的主机间分配虚拟机工作负载,并监控可用的资源。

根据预先设置的自动化级别,DRS会将虚拟机迁移到集群内的其他主机,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

通过集群来平衡容量计算,以使主机和虚拟机发挥出最优性能。

利用DRS,可以确保为虚拟机提供合适的资源,从而提高服务级别,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向集群部署新的容量,在维护期间自动迁移虚拟机,而且不会造成服务中断。

分布式资源调度可以在虚拟化集群中动态优化能耗。

当对资源的需求处于低位时,分布式资源调度会将主机置于备用模式;

当需求处于高位时,会启动足够多的主机来管理这种需求,使服务保持可用状态。

2.2.3.高可用集群(HA)

虚拟机高可用性(HA)是虚拟机的一个特性,当虚拟机所在的物理服务器故障(如宕机、掉电等)或重启后,虚拟机可以自动在其他物理服务器上运行,保证虚拟机能够快速恢复,它可以保护用户的业务程序对外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把因软件/硬件/人为造成的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2.4.数据保护(FT)

通过创建与主实例保持虚拟锁步的虚拟机实时卷影实例,使应用持续保持可用状态,以此防范硬件故障。

通过在两个实例之间即时地进行故障切换,FT完全消除了数据丢失或中断的风险。

2.2.5.虚拟机快速复制(Replication)

虚拟机快速复制技术能够实现无需进行基于存储阵列的本机复制,即可通过网络在vSphere主机之间复制处于开启状态的虚拟机。

其独特优势包括:

可以减少带宽需求、不受存储制约、能够创建灵活的灾难恢复配置等。

2.3.存储服务

2.3.1.存储I/O控制

用于为有权访问共享存储池的一组主机上运行的虚拟机确定I/O优先级。

扩大了CPU和内存现有的常用份额和限制参数的构成范围,通过在一组主机集群中动态分配I/O容量解决了存储利用率问题。

它通过减少管理员自行执行的性能管理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

当主机在与数据存储通信过程中观察到延迟时,存储的I/O控制会触发设备延迟监控。

当延迟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该功能会介入以缓解拥塞。

然后,系统会根据访问该数据存储的每个虚拟机的份额按比例为其分配I/O资源。

存储I/O控制会根据预订规则向虚拟机动态分配可用的I/O资源,从而提高关键应用的服务级别。

2.3.2.跨存储动态迁移(StoragevMotion)

跨存储动态迁移可以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在存储阵列内和跨存储阵列实时迁移虚拟机磁盘文件。

将虚拟机磁盘文件无中断地迁移到不同种类的存储设备的做法,实现了经济高效的虚拟机磁盘管理,使之成为分层存储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执行存储迁移不会造成停机,可保证事务的完整性。

∙可迁移在任何受支持服务器硬件上运行任何受支持操作系统的虚拟机的磁盘文件。

∙可以跨VMwarevSphere支持的任何光纤通道、iSCSI、FCoE和NFS存储系统实时迁移虚拟机磁盘文件。

通过将磁盘文件无中断地移动到采用更佳体系结构从而可提供所需性能的备用LUN,来优化存储的I/O性能。

通过消除存储资源的超额分配降低成本,以便应对I/O瓶颈问题。

StoragevMotion可有效地利用存储,当虚拟机磁盘文件数量接近LUN的总可用容量限制时,通过将虚拟机无中断地移动到容量更大的存储LUN中,即可在出现性能问题前防患于未然。

未使用的存储容量可得到回收。

2.3.3.数据存储集群

虚拟化平台的数据存储集群是将多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空间聚合成一个能够给应用服务器提供统一访问接口和管理界面的存储池,应用可以通过该访问接口透明地访问和利用所有存储设备上的磁盘,可以充分发挥存储设备的性能和磁盘利用率。

大大降低了部署虚拟机以及监控存储环境相关的问题的复杂性。

并且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了高可靠的存储环境。

2.3.4.存储分布式资源调度(StorageDRS)

以将虚拟机磁盘文件从一个数据存储移到另一数据存储,而不会中断提供给终端用户的服务。

可以通过简化存储阵列迁移、维护和升级以及动态优化存储的I/O性能来控制存储操作。

2.3.5.虚拟SAN(VirtualSAN)

通过软件驱动的体系结构,可将虚拟化的x86服务器用于紧密集成的计算、网络连接和共享存储。

虚拟SAN会池化与服务器连接的闪存设备和/或硬盘(HDD),以便为虚拟机创建一个富有弹性的高性能共享数据存储。

虚拟磁盘技术以独特的方式内嵌在虚拟化管理程序的内核中,其位置刚好在I/O数据路径上。

相比在虚拟化管理程序上分开运行的其他存储虚拟设备,VirtualSAN能够提供最高级别的性能,而不会带来额外的CPU开销,也不会消耗大量内存资源。

2.4.网络服务

2.4.1.网络虚拟化

虚拟化网络向主机和虚拟机提供了四种类型的网络虚拟化服务。

该平台可将单台主机内的虚拟机相互关联起来,将虚拟机连接到物理网络,还可将虚拟机内核服务(例如NFS、iSCSI和VMwarevSphere®

vMotion®

)加入物理网络。

最后,它还向负责为主机运行管理服务的管理接口提供网络连接。

平台包含两个网络连接逻辑构造块:

虚拟以太网适配器和虚拟交换机。

虚拟以太网适配器:

可以为虚拟机配置一个或多个虚拟以太网适配器,并由虚拟机硬件呈现给客户操作系统。

客户操作系统将虚拟适配器视为通用网卡。

此外还有若干专用的虚拟以太网适配器可用来在虚拟机环境中实现优化的性能。

虚拟交换机:

同一虚拟化主机上的虚拟机可以使用与物理交换机相同的协议相互通信。

虚拟交换机模拟传统物理以太网络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转发数据帧。

一个虚拟化主机可以有多个虚拟交换机。

2.4.2.分布式交换网络(DistributedSwitch)

分布式扩展了虚拟网络的特性和功能,同时简化了调配以及日常的配置、监控和管理过程。

VDS将网络作为一个聚合资源进行处理,从而减轻了这种管理负担。

各个主机级别的虚拟交换机被抽象处理成一个在数据中心级别上横跨多个主机的大型分布式交换网络。

分布式交换网络为虚拟机跨Vlan迁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通过分布式交换机可以实现跨VLan迁移时业务不间断运行。

2.4.3.分布式交换网络I/O控制

可分布式交换网络的I/O控制能够在虚拟机级别配置规则和策略,并确保始终有I/O资源可供关键业务应用使用。

I/O控制技术会对网络进行监控。

一旦发现拥塞,它就会自动将业务规则所定义的最高优先级应用转移资源。

达到并提高关键业务应用的服务级别,通过减少性能管理工作上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设置、查看和监控网络资源份额和限制,通过保留分配的交换机带宽来保证达到基本服务级别。

2.5.平台自动化

2.5.1.自动化部署(AutoDeploy)

利用x86服务器的网络启动功能以及虚拟化管理程序占用空间小的优势,可实现在服务器上快速部署和调配虚拟化管理主机。

利用自动化部署,虚拟化主机可以通过网络从中心自动化部署服务器启动,而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就直接安装在该服务器的内存中。

安装完成之后,将使用一个虚拟化管理节点主机配置文件来配置主机。

配置完毕后,该主机将连接到虚拟化管理节点,用于承载虚拟机。

整个过程完全自动执行,无需手动干预就可以调配新的主机。

自动化部署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集中式虚拟化主机映像管理

∙消除配置偏差,确保映像和配置的一致性

∙采用无磁盘虚拟化主机,可从内存中运行

2.5.2.主机配置文件

主机共享的配置设置存储在主机配置文件中。

在创建主机配置文件之后,即可将其附加到一个或多个主机或集群。

附加后,系统会将主机配置与主机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报告存在的任何偏差。

管理员可以将主机配置文件与其他主机和集群关联起来,以确保一致性。

配置中的任何偏差都可以自动更正。

通过应用主机配置文件,可以配置添加到虚拟化管理的新主机。

利用此配置管理功能,管理员只需创建一次配置文件,即可将该配置文件用于多个主机,从而快速完成设置。

当固件升级,或其他事件需要更改集群中多个主机上的存储、网络或安全配置时,管理员可以编辑主机配置文件,并将其应用于整个集群范围之内,从而确保配置更新的一致性。

此外,管理员还可以删除必须从主机配置文件检查范围内排除的任何设置。

2.5.3.更新管理器(UpdateManager)

自动管理vSphere主机和虚拟机的补丁程序,无需再进行手动跟踪和修补。

它会将虚拟化主机主机的状态与基准状态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更新和修补强制其合规。

能够在修复集群时无中断地进行主机修补,确保通过自动执行批处理所节省的时间不会重新浪费在执行回滚和处理一次性事务上。

2.5.4.内容库

内容库使管理员能够轻松高效地管理虚拟机模板、ISO映像和脚本。

可将存储的虚拟机模板从内容库快速且直接部署到主机或集群中以供使用。

这意味着一个管理员可以管理多个用户的内容。

用户可以订阅内容,在内容发布后访问该内容,以及将内容直接从库部署到其环境中。

3.虚拟化管理

3.1.一致性管理

3.1.1.性能监控和容量管理

性能监控包含服务器、软件和资源的监控。

通过在每个被监控的节点上运行检测程序,系统可以收集服务器的核心指标如CPU使用情况、基础网络流量和内存数据等,检测到诸如进程异常、管理和存储链路异常,节点异常、系统资源过载等各种故障,使系统具备完善的故障检测能力。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存储集群节点可用性的度量。

管理员可查看集群管理和系统的分配负载,确定是否有:

负载均衡问题、失控进程或硬件性能下降的趋势等问题。

对合理调整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整体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3.1.2.预测分析

它向所有类型的非结构化日志数据添加结构,以便管理员能够快速排查问题,而无需事先了解数据。

它通过实时监控、搜索和分析提供完善的日志分析,并具有一个针对存储的查询、报告和警报的控制面板。

现在,IT部门可以在一个位置从数TB日志数据中得出有意义的见解并跨多层混合云环境关联事件,从而缩短故障排除时间、提高运维效率并降低IT成本

3.2.智能运维

3.2.1.应用感知能力和依赖关系映射

虚拟化管理平台会读取当前的系统环境和业务运行状态,自动发现并映射应用程序与支持这些应用程序的基础架构之间的关系和依赖性,可以自动或手动优化安全管理和灾难恢复等基础架构运营,虚拟化平台可以自动生成存储、网络和服务器之间的依赖关系映射图,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当前平台架构。

3.2.2.存储分析和实时日志分析

虚拟化管理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机器生成的所有类型的日志数据,包括应用日志、网络跟踪、配置文件、消息、性能数据和系统状态转储。

管理员可将其应用于环境中的所有内容(操作系统、应用、存储、防火墙、网络设备等),从而通过日志分析获得整个企业范围的可见性。

3.2.3.智能均衡工作负载

服务器集群和存储集群很容易出现集群内部负载失衡问题,虚拟化管理平台能够通过配置策略实现集群内部服务器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对集群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网络带宽等加权来计算负载均衡,并将结果显示的呈现给管理者。

智能负载均衡可以实现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对资源利用率达到平衡。

4.虚拟化平台安全性

4.1.基于用户权限的安全管理

系统提供全系统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角色授权、登陆认证、鉴权等功能,实现全系统的安全功能。

同时权限管理对外提供单点登录(SSO)功能,可以接入外部AD等认证服务。

权限管理是全系统安全数据的集中点,也是整个解决方案与其它安全系统对接的唯一出口。

4.2.基于内核的病毒防护

安全管理功能是以安全虚拟设备的形式交付,可帮助虚拟机分流文件事件,还可虚拟化平台可加载内核模块在虚拟化管理程序层将前两个组件关联起来。

通过加载内核模块通过在虚拟化管理程序层进行自检来管理虚拟机与该虚拟设备之间的通信。

防病毒引擎和签名文件仅在该虚拟设备内更新,但策略则可应用于vSphere主机上的所有虚拟机。

防病毒及防恶意软件客户端软件放置于经过强化的虚拟机中,可保护该软件免受攻击。

预定义的策略通过删除、隔离还是以其他方式对恶意文件进行处理。

5.云管理平台

6.虚拟化项目成本预估

6.1.虚拟化软件成本预估

6.2.虚拟化硬件成本预估

由于硬件的配置有很大差别,因此在这里采用虚拟化规模预估的方式对硬件成本进行评估。

通过对虚拟化的物理服务器数量进行分类可以简化很多工作。

虚拟化数据中心硬件成本包含3个方面,服务器、网络和存储,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