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2314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

《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医学中医docWord下载.docx

长夏

湿

大肠

西

膀胱

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解释病理传变,指导诊断疾病,指导临床应用

3、藏象学说

藏即藏于体内的脏腑,象即现象、征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人体的外在征象、现象,来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腑:

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

五脏:

心、肝、脾、肺、肾。

为实质性器官,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主持人的精神情志、思维活动。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为官腔性器官,是饮食物的通道,生理功能是传化饮食物,主管饮食的受纳、消化,营养的吸收,糟粕的排泄。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其形态类似官腔性器官,与六腑相似;

其功能是贮藏精气,与五脏类同,功同脏,形似腑,故称奇恒之腑。

五脏生理功能:

心—君主之官(心包归属于心)

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心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喜为心志,汗为心液,心的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与夏气相通应

肺—相傅之官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肺主声,开窍于鼻,肺合皮,其华在毛,忧悲为肺志,涕为肺液,肺的生理特性:

肺为五脏之华盖,与外界直接相通;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肺与秋气相应

脾—仓廪之官

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水谷,脾主运化水液),脾主统血,脾合肉,主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思为脾志,涎为脾液,脾的生理特性:

脾主升清,喜燥恶湿,脾与长夏相应

肝—将军之官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纳化和胆汁的排泌功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调理冲、任二脉),肝藏血,肝合筋,其华在爪,怒为肝志,肝开窍于目,泪为肝液,肝的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其气易动易亢;

肝性喜条达,恶抑郁;

肝与春气相应

肾—

肾藏精(肾藏先天之精,肾藏后天之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通脑、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肾的生理特性:

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

肾与冬气相应

六腑的生理功能:

胆—中正之官,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六腑中唯一一个与情志有关)

胃—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

胃的生理特性:

胃气主降(胃气以下降为和);

胃喜湿恶燥(胃为水谷之海,胃为阳明燥土)。

小肠—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和分清别浊。

大肠—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

膀胱—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三焦—心、肺为上焦,脾、胃、胆为中焦,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女子胞为下焦。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总司人体气化和运行水液。

气的概念:

气是物质的。

气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经络和维持其生理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是在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是功能的。

气是维持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动力。

气的生成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二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三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气的运动:

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

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体内的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相互转化都依赖于气的气化作用)

气的分类与功能:

元气:

根源于肾,由肾中精气所化生。

以三焦为通道循行于全身。

生理功能—元气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作用。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

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和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

聚集积于胸部膻中。

生理功能—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

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卫气:

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是最有力的部分。

卫行脉外。

生理功能—卫护肌表,抗御外邪入侵;

温煦脏腑、润泽皮毛;

调节腠理的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恒定。

营气:

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中最精华的部分组成。

行于血脉中。

生理功能—营养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和化生血液。

血的概念:

血是在脉管中循环流动的液体,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作用,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的生成:

来源于水谷精微和肾藏精。

血的功能:

血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

血液的充盈和正常运行是维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和血关系:

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血能行气。

4、病因、病机

病因:

外因(六淫、疠气),内因(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不内外因

外感致病因素:

主要指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的,来自于自然界而导致人体发病的病因。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中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统称六气。

六淫致病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兼性

风邪的性质: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善行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的性质: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暑邪的性质: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多夹湿

湿邪的性质: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粘滞;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的性质: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

火(热)邪的性质: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易致肿疡

疠气:

是一类具有外感性、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疠气之气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以传染性强、流行广、死亡率高为特点。

七情:

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与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心—喜,肝—怒,脾—思,肺—忧、悲,肾—恐、惊)

七情致病特点:

情志致病,损伤五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情志变动,影响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

饮食失宜:

包括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劳逸失度:

过劳—劳动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过逸—不运动

其他致病因素:

外伤、烧烫伤、虫兽伤、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痰饮、淤血)

痰饮:

是由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较稠浊者为痰,较清稀者为饮。

痰饮可分为有形无形两种。

痰饮致病特点—病证复杂:

上达于头,下至于足,内至脏腑,外达肌肤。

病情缠绵:

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多见滑苔、腻苔,滑脉、弦脉:

典型舌象、脉象

瘀血:

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行不畅,阻滞于血脉、经络及脏腑内的血液。

瘀血致病特点—疼痛:

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痛甚。

肿块:

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积于体内则成癥快,质硬,压痛。

出血:

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望诊:

面色、口唇、肌肤、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点,皮下紫斑,面色黧黑。

脉诊:

涩、迟、沉弦或结代等脉象

病机:

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理。

基本规律包括正邪相争、阴阳失调、升降失常。

正邪相争: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邪气是发病的外在条件。

正邪相争与疾病的虚实变化: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

主要指邪气亢盛的一种病理反应。

实证:

致病邪气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故正邪相搏,斗争激烈,临床上称为实证。

常见于外感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

表现:

精神亢奋,壮热狂躁,腹痛拒按,声高气粗,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虚:

主要指正气不足的一种病理反应。

虚证:

由于精、气、血、津液亏少和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导致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症候,称为虚证。

常见于外感病的后期、杂病后期、体质素弱或慢性病证的患者。

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色无华,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

正邪相争与疾病的转归:

正盛邪退则病势向愈,邪胜正衰则病势恶化。

阴阳失调:

包括阴阳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或亡失

阴阳偏盛——导致实证

阳盛:

是指机体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特点是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明显,为实热证,表现为热,动,燥。

(阳胜则干)

阴盛:

是指机体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产热不足,机能障碍或减退,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特点是阴盛而阳未虚或虚损不甚,为实寒证,表现为寒,静,湿。

(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导致虚证

阳衰:

即阳虚,是指机体出现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下降,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为虚寒证,表现为畏寒肢冷,喜静踡卧,小便清长。

阴衰:

即阴虚,是指机体出现的精、血、津液等阴液亏耗,导致阴不制阳,阳相对偏亢的病理状态。

为虚热证,表现为两颧红赤,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阳互损;

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

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

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

气机失常,是指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行障碍而导致的病理变化。

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升降出入是气的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5、诊法

诊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望神、色、形态、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

望神—得神(亦称有神,提示正气尚足,正常人),少神(神气不足,精神怠倦,多见于虚证,慢性病、老人),失神(神志昏迷,提示正气大伤,病情较重),假神(多见重病人突然精神转好,面颊色红如妆,也称回光返照)

望色—常色(我国健康人面色应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病色(主要表现青、赤、黄、白、黑五色)

望舌—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淡白舌:

主虚证、寒证。

红舌:

主实证。

绛舌:

主热盛。

紫舌:

主瘀血。

胖舌:

阳虚。

瘦舌:

阴虚。

齿痕舌(花边舌):

脾虚。

裂纹舌:

阴血不足。

芒刺舌:

热盛。

僵硬:

热证,中风。

震颤:

热极生风,虚风内动,气血两虚。

歪斜:

中风。

蜷缩:

危重。

吐弄:

小儿惊风。

白苔:

主表证、寒证、湿证。

黄苔:

热证。

灰苔:

主痰湿、里证。

黑苔:

主热极、寒盛。

闻诊—听声音、嗅气味

口气—臭秽者,是脾胃湿热,或消化不良。

问诊—问寒热、汗、疼痛、饮食口味、睡眠、二便、小儿及妇女

口味—口苦多见于胃热,肝火旺;

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寒;

口甜多见于脾胃湿热;

口酸多见于肝胃不和;

口咸多见于肾虚内热。

切诊—脉诊、按诊

脉诊部位:

手腕部寸口脉。

分为寸关尺三部。

左手寸候心,关候肝胆;

右手寸候肺,关候脾胃;

两手尺候肾。

正常脉象:

(又称平脉)三部有脉,沉取不绝,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至),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浮脉—表证,如感冒。

沉脉—里证。

数脉(一息五至以上)—热证。

滑脉—食滞、孕妇。

细脉—气血两虚。

弦脉—肝胆病、动脉硬化。

代脉、结脉—心律失常。

6、辨证

主要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

八纲辨证—所有辨证的基础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疾病按类别分为阴证、阳证;

按部位分为表证、里证;

按性质分为寒证、热证;

按邪正盛衰分为实证、虚证。

八纲中阴阳是总纲,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表里辨证:

表里可以相互转化

证候

病史

病程

寒热

舌苔

脉象

表证

新病

发热恶寒

常无变化,多舌苔薄苔

里证

久病

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

有异常变化,厚腻,或无苔

寒热辨证:

寒热可以相互转化

面色

四肢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象

寒证

苍白

不温

怕冷

不渴或喜热饮

稀溏

清长

舌淡苔白润

热证

红赤

燥热

发热

口渴喜冷饮

秘结

短赤

舌红苔黄干

虚实辨证:

虚实不能相互转化,实证可以转为虚证,虚证中夹有实证

体质

形态

疼痛

二便

虚证

虚弱

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气弱懒言

隐痛喜按

大便糖稀小便清长

淡嫩少苔

细弱

实证

壮实

精神亢奋,声高气粗

疼痛拒按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苔厚腻

实而有力

气虚、血虚、阳虚、阴虚鉴别

临床主症

气虚:

脏腑机能减退

面白无华、气少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动则加剧

阳虚:

机体阳气不足

气虚基础上有形寒肢冷

淡苔白

血虚:

血液不足(单纯贫血)

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减少、衍期或经闭

细无力

阴虚:

机体阴液耗损

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手足心热、小便短黄

红少苔

细数

(注:

气虚与阳虚程度不同,阳虚更重;

血虚与阴虚范围不同,阴虚更广泛)

脏腑辨证(脏有虚证和实证,腑只有实证)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病共同症状:

心悸。

心气虚:

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苔淡白。

共同特点:

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脉细弱或结代

心阳虚:

气虚基础上出现形寒肢冷。

心血虚:

面白无华,眩晕,唇舌色淡,脉细

心悸,失眠,健忘多梦

心阴虚:

心烦,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火炽盛:

心悸,面赤口渴,口舌生疮,糜烂疼痛,甚或狂躁、谵语

痰火扰心、痰迷心窍:

哭笑无常,狂躁谵语,甚则神志痴呆,神识昏蒙

心血瘀阻:

心悸,心胸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见于冠心病、心梗)

小肠实热:

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与膀胱湿热的区别为有心系症状)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病共同症状:

咳嗽

肺气虚:

咳喘,动则气短,倦怠乏力,面白无华

肺阴虚: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潮热盗汗

风寒束肺:

咳嗽,鼻塞流清涕,恶寒,头身痛

风热犯肺:

咳嗽,咽红,咽喉痛,头痛,苔薄黄,脉浮数

燥邪犯肺:

干咳无痰,或痰少,口燥咽干,或身热恶寒(也可不恶寒)

痰热壅肺:

咳嗽,气喘,咳痰黄稠,或痰中带血,或咳脓血痰,有腥臭味(大叶性肺炎、肺脓肿)

痰湿阻肺:

咳嗽,胸闷,气喘(见于慢阻肺、慢支)

大肠湿热:

下痢,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见于痢疾、肠炎)

脾与胃病辨证

脾病表现为便溏,脾气虚是所有脾病的基础,中气下陷是脾病所特有的

脾的虚证:

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

脾气虚:

腹胀,便溏,纳呆,少气懒言,倦怠

脾阳虚:

腹胀,便溏,形寒肢冷,脘腹冷痛,喜温喜按

中气下陷:

脘腹有坠胀感,或内脏下垂,头晕目眩,少气无力,倦怠,便溏

脾不统血:

便血,尿血,鼻出血,肌出血,齿龈出血,或妇女月经过多(脾气虚基础上多处出血)

脾的实证:

寒湿困脾、脾胃湿热

寒湿困脾:

便溏不爽,头重身困

脾胃湿热:

便溏不爽,肢体困重,口苦,恶心,肌肤发黄,皮肤发痒,发烧(午后发热,身热不扬),便恶臭

胃病表现为纳差,纳呆,或老想吃,过度进食

胃阴虚:

饥不择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胃脘隐痛,舌红少津,舌心无苔

胃火炽盛:

消谷善饥,口臭,吞酸嘈杂

食滞胃脘:

不饿,厌食,脘腹胀满或疼痛(绞痛),吞酸,反酸,吐后腹痛不减,便溏,泻下物酸腐臭秽

肝与胆病辨证(肝胆功能定位在两胁,因此肝胆疾病可有大便不协调)

肝病与情志有关,肝气郁结是发病的基础

肝气郁结:

情志抑郁或易怒,胸胁或少腹胀痛,妇女可见乳房胀痛,痛经,脉弦涩

肝火上炎:

眩晕(一过性),急躁易怒,耳鸣耳聋(见于大怒、暴怒者)

肝血虚:

眩晕耳鸣,视物模糊,夜盲,面白无华,爪甲不荣

肝阴虚:

头晕,耳鸣,胁肋隐痛,视物模糊,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肝阳上亢:

头胀痛,眩晕(持续性)目胀(见于高血压性疾病)

肝风内动:

风动症状--抽搐,震颤,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包括:

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

(见于脑血管病、脑梗者)

肝阳化风和热极生风症状相同,病因不同,前者由高血压引起,后者由于高热、重症感染如流脑等引起。

血虚生风是在肝血虚的基础上出现风动症状。

肝胆湿热:

口苦,呕恶腹胀,苔黄腻,或身目发黄,发热(见于急性胆结石、胆囊炎)

寒凝肝脉:

睾丸坠胀,痛引少腹。

(特指疝气)

胆郁痰扰:

惊悸不寐,口苦,胁胀

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病多见虚证

肾阳虚: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形寒肢冷,阳痿

肾气虚:

最常见,包括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虚水泛

肾气不固:

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小便失禁或余沥不尽(见于前列腺增生)

肾不纳气:

咳喘,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腰膝酸软

肾虚水泛:

全身水肿,心悸,气短,喘咳,腰膝酸软(肾阳虚不能主水,水湿犯上)

肾精虚(肾精不足):

男子不育,女子不孕,性机能减退

肾阴虚: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

膀胱湿热:

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腰痛(见于急性泌尿系感染)(与小肠实热区别为伴有腰痛)

由于肝肾同源,因此肝病和肾病都会导致头晕耳鸣,但有所区别,肝病头晕重在眩,肾病重在晕;

肝病耳鸣声音大、沉、短暂,似火车声,肾病声音小、尖、持续,似蝉鸣)

脏腑兼病辨证(三焦辨证)

心肺气虚:

心悸咳喘,气短乏力,痰液清稀(见于肺心病合并心衰)

心脾两虚: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饮食减少,倦怠乏力,思虑过度

心肾不交:

(中医专有名词)心烦失眠,周身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肝脾不调:

指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多由情绪因素导致。

胁肋胀闷痛,纳呆腹胀,便溏,头晕,耳鸣

肝胃不和:

胸胁、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吞酸(多由情绪因素导致)

肝火犯肺:

急躁易怒,甚则咳血(见于急性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者)

肝肾阴虚: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肺肾阴虚:

咳嗽,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颧红(见于肺结核)

脾肾阳虚:

形寒肢冷,下利清谷,五更泻,恶寒怕冷

(五更泻:

特指形寒肢冷、恶寒怕冷的人晨起时泻下)

七、中药与方剂

中药的性能;

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沉浮。

四气:

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称四性。

五味:

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辛—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

酸(涩)—能收能涩,止汗;

苦—能泄、能燥、能坚阴;

咸—能软坚、散结、泻下。

味辛、甘,气温、热者,多为升浮之品;

味酸、苦、咸,气寒、凉者,多为沉降之品。

中药的用法:

配伍—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

单行:

只用一味药。

相须:

功效相似的药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如石膏配知母。

相使:

一种为主,一种为辅,以提高主药的疗效。

相畏:

一种药物的副作用或毒性被另一种药减轻或消除,如半夏畏生姜。

相杀:

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毒性减弱或消失。

相恶:

一药使另一药降低或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

两药相配伍可产生毒性或副作用。

方剂组方原则:

君、臣、佐、使

君药—主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臣药—辅药,作用有二,辅助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佐药—作用有三,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消除或制约君、臣药的毒性、烈性;

病重时起反佐(与君药药性相反,作用相承)作用。

使药—作用有二,引经作用;

调和作用。

方剂剂型:

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栓剂、冲剂、片剂、糖浆、口服液、注射液、颗粒剂、胶囊、滴丸等。

汤剂煎煮:

一剂药煎2次,每次取药汁150-200ml,合计300-400ml。

贝壳、矿物类药先煎,芳香类药物后下。

8、经络

经络:

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经络纵横分布,遍布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将人体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络组成:

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手足三阴三阳经)、奇经八脉(任脉、督脉)。

十二经脉命名是根据经脉的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循行于上肢的经脉冠名以手,循行于下肢的经脉冠名以足,阴经配属六脏,阳经配属六腑。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阴经与阳经交于四肢末端,阴经与阴经交于胸腹,阳经与阳经交于头。

阳经分布于头、面、背腰与四肢外侧,阴经分布于胸腹与四肢内侧。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区别:

奇经八脉既不隶属于脏腑,也无表里配属关系;

经脉之间没有互相衔接的流注顺序。

八脉中只有任脉、督脉有本经独立的腧穴,与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脉。

督脉为阳经之海,任脉为阴经之海,冲脉为血海,又为十二经之海。

四总穴歌: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四大补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调理脾胃;

关元(位于脐下3寸);

气海;

命门

9、腧穴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腧穴分类:

经穴、奇穴、阿是穴。

腧穴定位法:

体表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四指宽度为三寸)、中指同身寸;

骨度分寸定位法

10、刺灸法

毫针刺法:

进针方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夹持、提捏、舒张);

针刺角度—直刺(90度),斜刺(45度),平刺(15度);

得气——亦称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患者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关键。

行针方法—提、插、捻、转。

十一、针灸治疗

配穴方法:

前后配穴、上下配穴、左右配穴、表里配穴、远近配穴。

常见病症的针灸疗法:

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

中经络:

半身不遂、肌肤不任、舌强言语不利、口角歪斜、脉弦滑。

中脏腑:

具备中经络的见症,兼有神志昏昧。

伴有牙关紧闭、两手紧握、二便不通者为闭证;

伴有目合口张、手撒、二便失禁者为脱证。

针灸处方:

闭证—点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