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208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docx

高中政治必修第七课第一框

高中政治必修

(1)第七课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的实施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

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我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兴趣着眼,从社会的现实问题出发,借助典型事例,组织探究活动,在体验、合作的学习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的有效统一。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地位:

从知识的角度看,本框题主要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理解这一分配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从生活的角度看,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学生对于分配制度给他们的直接影响感受的不多,但是从父母家人的收入入手,学生们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分配制度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

从学习的全过程来看,本框题是在介绍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相关知识即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的基础之上,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切入,体现了前面内容的理论观点和现实要求。

本框题告诉我们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习本框题内容有助于学生感受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结构:

本框内容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入手,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逐层深入,这一框分为两目。

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

置身于经济生活中,感受按劳分配这一基本分配制度,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按劳分配的含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其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

第二目“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是前一目的深化,在我国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这一目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知道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主要形式以及存在的意义。

2.学生情况分析

与初中学生相比较,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扩大,社会交往更加频繁,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参与活动、有所获取的主动性增强,有关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倾向,但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尚显幼稚和肤浅,对与分配制度有关的知识了解的不完整、不准确,相关事例接触不多。

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看,学生生活中对于分配制度的认识,感受不是很深,在这里要多引导学生阅读、查找相关的资料,主动地去感受分配制度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3.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4.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2.教学重难点 

(1)按劳分配的含义、其存在的必然性、意义及其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主要形式及意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P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

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板书: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在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学生总结:

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内容: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课件展示:

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的关系

学生总结: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决定因素

板书:

(2)决定因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总结得出按劳分配的内容

板书:

2.按劳分配

(1)基本内容和要求:

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

实行范围:

公有制经济

分配尺度:

劳动的数量及质量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探究一:

P59,思考如果在南芬地区所有的国企,集体企业都不开工资,而是工人需要什么就去单位领什么可不可以?

如果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不管大家干多少活都开一样的工资可不可以?

学生总结:

由学生阅读教材得出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及其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板书: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原因: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们劳动的性质及特点

课件展示:

(2)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思考:

既然按劳分配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按劳分配在我国的个人分配制度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学生总结:

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

板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探究二:

阅读教材P59,解析小吴一家的收入分配状况。

思考:

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呢?

(课件)

板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结合探究中展示的内容并阅读教材,分析我国现阶段还存在那些分配方式?

国家对于这些分配方式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总结:

板书1.非按劳分配方式的分类及国家的态度: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课件展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种类

板书: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种类:

思考:

结合课件中展示的按生产要素的具体实例,分析为什么同样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但是赵某女儿可以收入年薪15万元,但是赵某的弟弟却只有月薪3000元?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

板书: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结束新课】

【课堂小结】

【实例探究】

 

【布置作业】

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分清哪些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哪些是非按劳分配收入,并进一步分析现在的收入形式与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家庭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分类

2.按劳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1)基本内容和要求

(2)必然性:

健全这一制度的意义

【板书设计】

 

【流程图】

阅读教材

按劳分配存在的必然性(原因、意义)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主要形式、意义)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主体地位)

探究:

探究:

【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们动用自己的大脑,并结合教材思考得出的,这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事例的选举,遵循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让学生对于分配制度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一个最直接的感触。

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气氛调动的不是很充分,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设计一些活动,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点评】

本节课听完之后感觉到年轻教师成长的速度很快。

一年来工作,杨慧老师的教学水平明显的提高了,驾驭课堂能力增强了,对教材的把握更深更透了。

课堂教学简洁明快、重难点突出、语言干脆利落、能结合本节课教学和学生实际边讲边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件的制作有的放矢,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希望杨慧老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能继续保持这种劲头,争取更大的突破。

 

高中政治必修

(1)第七课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本溪市第三高级中学杨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