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1799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5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他们将负责:

定义项目管理流程、政策、和操作规程;

管理项目进程、项目目标、和项目范围;

规划项目总体进程;

项目的全面沟通;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报告项目总体状态。

实施组由XXXXXXX有限公司实施顾问以及XXXXXXX的系统环境提供单位的关键人员组成,他们将负责:

针对XXXXXXX的硬件和网络环境条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的落实计划;

根据系统方案进行系统操作层面的相关配置工作;

完成具体的功能模块实施;

解决最终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项目需要,安装及维护系统所需的系统环境、开发环境、网络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负责系统的性能调优

负责项目验收测试,并提交验收报告。

1.2.实施方案的职责划分

本项目实施是需要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公司两个单位共同努力的,甲乙双方应有明确的分工配合,建立很好的工作机制,才能保证项目成功。

1.2.1.项目实施过程中

本项目的成功依赖于双方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系统安装、系统配置、开发、上线、培训等方面),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公司各自应承担的职责义务:

XXXXXXX的职责

-在项目中所需第三方软件(指非标的物供应软件),不通过XXXXXXX有限公司供应的情况下,XXXXXXX将提供软件并提供此类软件的安装、配置和维护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协助XXXXXXX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管理、环境分析、安装调试及项目系统测试;

配合XXXXXXX有限公司进行关键用户培训与知识转移、方案设计。

-提供XXXXXXX有限公司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信息

-保证与项目有关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向最终用户说明新系统的功能、用途和业务规范

-设置用户权限

-协助制定并执行最终用户培训计划

-与XXXXXXX有限公司共同制定系统测试周期、测试脚本和所需测试业务并共同执行测试

-在XXXXXXX有限公司的协助下,负责初期数据和基础数据的准备和整理工作

-与XXXXXXX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项目环境和项目组织结构

-与XXXXXXX有限公司共同努力,在保证实施质量的前提下,控制项目实施时间进度按时完成工程。

XXXXXXX有限公司的职责

-负责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实施范围,组织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实施质量并解决或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项目实施必要阶段增加必要资源支持项目成功

-在实施过程中在XXXXXXX协助下负责项目管理、环境搭建及项目系统测试;

在XXXXXXX的配合下负责关键用户培训与知识转移。

-指导与帮助XXXXXXX人员进行数据准备及输入。

-负责对于XXXXXXX项目组成员进行系统配置、二次开发、系统维护方面的培训,以使XXXXXXX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能够独立操作、二次开发、维护、系统配置方面的工作。

-使与项目有关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提供有关系统在实施范围内的技能和以往的经验

-解决系统培训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计划、协调与项目实施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工作

-与XXXXXXX共同建立项目环境和项目组织结构

-依据项目计划充分调动XXXXXXX有限公司资源,并做好这些资源的后勤保障,在必要时候,寻求公司更高层次的支持

-与XXXXXXX共同努力,在确保实施质量的前提下,控制项目实施时间进度按时完成工程。

-提供必要的原厂技术支持

-提供必要的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授牌共建支持。

1.2.2.上线后的运行维护阶段

在本阶段,XXXXXXX的系统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可能提出对系统的配置和一些新的要求。

对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没有全部完成的实施内容也在完善阶段进行补充。

同时对用户的使用进行支持。

此次项目中系统上线后的试运行定为两个月。

-XXXXXXX项目负责人应依据项目需求召开项目管理会议。

-保证系统上线后的稳定性

-安排支持人员,解决上线运用中最终用户出现的问题。

-系统维护人员,根据项目设计的流程维护上线后的投产环境,例如维护用户权限等,保证系统安全

-维护问题日志,关于软件问题应敦促软件提供商及时解决

-与XXXXXXX项目经理依据项目需求召开项目管理会议。

-协助XXXXXXX项目经理监督软件商对问题解决的进度。

-评估各模块的运行情况,解决系统操作,运用的问题。

-继续实施在项目上线前没有完成的实施任务

-提出系统配置改进建议

-帮助XXXXXXX完善系统运作。

1.3.项目概要实施计划

 项目

成果物与说明

天数

参与人员

一、项目启动

1、项目组织、人员准备

项目组织机构

2、测试、开发环境搭建

项目启动任务书

3、业务系统了解、学习

项目综合实施计划

二、需求分析与技术方案确定

1、数据库、中间件等平台技术构筑方案论证与评审

系统平台构筑优化方案

2、应用系统架构方案和功能分析

应用平台和功能分析书

3、部门节点数据分析、需求分析

数据标准与流程设计

4、功能分析

Demo原型、开发技术设计方案

5、技术规范、策略制定

系统实施标准规范

三、系统设计

1、前置库、中心资源数据库设计及管理规范

2、数据质量审核、比对工具与规范

3、元数据管理工具与规范

详细设计报告

技术实施方案

5、分析专题建设规范

6、数据交换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系统集成设计

7、权限控制机制

8、门户设计

9、数据展现工具与规范

10、应用框架设计(含:

工具集成设计)

四、系统开发、测试

系统技术手册

系统开发代码

操作手册

系统测试报告

五、项目培训

1、系统管理员培训

现场培训、课堂培训

2、开发技术人员培训

3、关键用户培训(操作员培训)

课堂培训

六、系统实施与维护服务

1、系统部署、运行与验收

系统试运行报告

系统终验报告

运维手册

系统安装部署

系统试运行

系统验收

2、运行维护服务

免费服务

系统维护报告

1.4.项目工作阶段和内容

1.4.1.项目启动

❑签订委托开发合同书

❑提供项目相关的资料与回答承包商的问题联络票上的相关内容

❑确认承包商“项目综合管理计划”

❑建立项目组织、对项目进行估算、制订相关的计划、系统可行性调查分析、与客户的沟通、技术上的学习培训等准备工作。

✓成立项目组织,确定包含项目经理、PJL、SPJL、PPQA在内的关键项目团队组织;

✓定义《项目过程裁剪定义》

✓完成《项目作业一栏表》

✓完成《项目综合管理计划》的制定与评估;

❑使用《项目风险问题管理表》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管理;

1.4.2.需求分析阶段

❑协助提供各项资料、数据

❑业务访谈协调安排

❑参与正式审查会议、确认《需求分析报告》

❑安排需求专家参与本项目需求调研工作(包括:

办公业务类专家、门户专家、集成专家和美工等。

❑制定及修改需求开发计划;

❑需求调查

✓完成和确认《需求调查报告》。

✓对确认的内容,记入《问题回答管理票》

❑需求分析

✓确定技术解决方案及技术架构;

✓完成《需求分析报告》

✓建立《需求追踪矩阵》

❑需求评审

❑需求确认

❑需求基线管理

✓《问题回答管理票》

✓《需求调查报告》

✓《需求追踪矩阵》

✓《需求分析报告》

✓《项目需求评审报告》

1.4.3.设计开发阶段

安排工程师进行现场设计开发工作,包括:

美工、系统设计专家、办公业务开发工程师、门户开发工程师和系统集成工程师。

1.4.3.1.概要设计

❑提供各项资料文件及数据供软件设计用

❑协助取得数据库规划所必须的各项文件及要求

❑负责数据的检查工作

❑参与正式审查会议,确认“概要设计书”

❑制定概要设计计划

❑确定系统架构和概要设计准则

❑概要设计

✓完成《概要设计书》。

✓建立《需求追踪矩阵》。

✓数据库逻辑设计。

❑评审系统概要设计

❑确认《概要设计书》

❑概要设计基线管理

✓《概要设计准则》

✓《概要设计书》

✓《概要设计评审报告》

1.4.3.2.详细设计

❑参与正式审查会议,确认“详细设计文件”

❑制定详细设计计划

❑确定详细设计准则

✓将详细设计的内容按照其和需求的对应关系填入《需求追踪矩阵》。

❑评审系统详细设计

❑确认《详细设计书》

✓《详细设计准则》

✓《详细设计书》

✓《详细设计评审报告》

1.4.3.3.程序编码

❑监控项目开发进度

❑制定并不断修正编码开发计划

❑编制《编程规约》

❑设计程序框架和共通模块

❑编码实现

❑代码评审

❑编码基线管理

✓编码完成后,源代码、《需求追踪矩阵》纳入基线管理

✓编码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文档

1.4.4.系统测试阶段

安排专业测试人员进行现场测试,包括用户、页面、功能、压力等方面的测试。

并由工程师对系统进行调整。

1.4.4.1.分模块测试

❑获得测试结果报告

❑制定模块计划

❑测试式样书作成

❑建立测试环境

❑实施模块测试

❑测试结果报告/评估

❑模块测试基线管理

1.4.4.2.结合测试

❑确认“软件整体测试计划”

❑依据测试报告,确认测试结果

❑参加功能示范审查,确认结果

❑制定整体测试计划

❑实施整体测试

❑整体测试基线管理

1.4.5.质量控制体系

1.4.5.1.工作文档

我公司有一套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标准,以下是我公司项目管理中部分工作文档的列表,本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

011_CN_项目启动规程_项目任务书

项目启动,事业部长下发项目任务,任命项目经理,PPQMD部指定PPQA。

011_CN_项目启动规程_项目组组织图

011_CN_项目启动规程_项目资源管理表

说明项目人员使用的开发、测试的软件、硬件环境。

项目服务器的环境等。

011_CN_项目启动规程_参加部门人员一览表

008_CN_项目估算规程_项目作业一览表

列举项目的作业边界,描述项目的交付内容和时间。

008_CN_项目估算规程_项目过程裁剪定义

根据公司要求的项目开发章程进行裁剪,形成项目执行的流程和规范,指定项目需要执行哪些流程,输出哪些内容的文档、报告等。

008_CN_项目估算规程_项目预算书

009_CN_项目计划制定以及修改规程_概要(详细)时间计划

概要计划是指项目的里程碑时间点等,详细计划是指项目实施的时间计划。

9

009_CN_项目计划制定以及修改规程_项目计划书

项目的综合计划,是项目的时间计划、方法、作业标准、需要达到的质量等等。

包含项目的各个阶段的子计划。

10

010_CN_风险和问题管理规程_项目风险问题管理表

项目的风险问题票,识别到的风险和发生的问题填写到这里,进行分析、跟踪等。

11

007_CN_项目监控规程_项目跟踪和监控计划

项目需要监控哪些参数,监控的周期,预计参数值。

另外设定了这些内容的偏差范围,超出偏差范围需要进行的控制方法。

12

007_CN_项目监控规程_项目周报

13

007_CN_项目监控规程_里程碑工作总结报告

里程碑报告,主要是对当前里程碑进行总结,判断里程碑是否达到了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否能够进入下个阶段。

14

007_CN_项目监控规程_项目总结报告

15

012_CN_项目需求开发规程_系统要件定义书

需求规格说明书。

16

012_CN_项目需求开发规程_需求开发调查报告

导出的客户的需求,分析、协调、精练细化并消除需求间的矛盾,做成以客户的术语或非技术形式表达的《需求调查报告》

17

012_CN_项目需求开发规程_需求追踪矩阵

18

013_CN_概要设计规程_概要设计书

19

013_CN_概要设计规程_概要设计准则

概要设计准则通常包括:

项目概要设计的方法、项目概要设计所使用的工具、概要设计成果物所使用的部分模板等。

概要设计方针通常包括:

方针包括:

操作、错误处理、日志、提示信息、异常处理、命名规约等方针。

20

014_CN_详细设计规程_详细设计书

21

014_CN_详细设计规程_详细设计准则

和概要设计准则的要求类似

22

015_CN_式样理解规程_问题回答管理票

对需求、设计文档进行理解,以达成我们理解的意思和客户的要求是一样的。

需求、设计内容写得不明确的时候,需要提问,提问的问题写到这里,进行回答、记录和跟踪。

23

016_CN_编码规程_程序框架设计书

24

017_CN_单元测试规程_产品缺陷票

25

017_CN_单元测试规程_单元测试式样书

26

018_CN_项目集成规程_系统联动测试报告

是指产品经过集成、编译等动作后,进行一个验证,以确定接口已经基本正常。

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进行SI测试等动作。

27

019_CN_结合测试规程_产品缺陷票

28

019_CN_结合测试规程_结合测试式样书

29

019_CN_结合测试规程_结合测试计划

测试的计划,包括使用的方法,准入、准出的原则等等。

时间计划只是这个计划的一个部分。

30

020_CN_项目验收及交付规程_产品交付清单

交付时,制定这个清单,列举交付的内容,报告当前存在的为解决的问题。

31

020_CN_项目验收及交付规程_纳品管理表

现在改称交付管理表,是对交付的内容设定相关的检查方法和标准,记录检查的状态,交付的部分的质量数据分析。

32

023_CN_项目结束规程_项目个人总结考评表

33

023_CN_项目结束规程_项目总结

34

023_CN_项目结束规程_项目结项申请

项目经理向事业部长提交的结项申请

35

024_CN_项目需求管理以及变更管理规程_需求变更管理一览表

记录需求变更的表,主要是记录变更的需求和设计等内容,我们当前实施的状态,是否需要对应这些变更,对应变更需要的工数预算,相关的对应计划。

36

024_CN_项目需求管理以及变更管理规程_需求追踪矩阵

37

025_CN_评审规程_工作产品Review票兼评审报告

各个部分的评审报告都需要参照这个模板填写。

38

025_CN_评审规程_评审通知

正式评审,发的评审通知。

39

026_CN_接收物验收规程_接受物验收报告

对客户给我们的东西进行验收,确认是否达到我们执行项目的需要,或者确认是否达到我们与客户预定的要求。

40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人力资源管理表

项目经理填写的,项目的每个人员在什么时候以什么角色参加什么部分的工作。

41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工作产品管理表

-

42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工作量度量分析管理表

度量项目的投入工作量

43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度量分析报告

各个度量分析表中已经有相关的度量分析报告信息,在需要时,将这些信息抽取到这个报告中。

44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度量计划

45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成本度量分析管理表

46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生产率度量分析管理表

47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缺陷统计

Bug的统计分析表,将Bug管理系统中的Bug导出,用透视图生成分析表格,主要是对Bug进行分类分析。

48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规模度量分析管理表

49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评审集计表

统计评审发现的问题数,以及投入的工作量。

50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质量度量分析管理表

51

027_CN_度量与分析规程_进度度量分析管理表

52

028_CN_配置管理规程_创建基线申请票

创建基线时,提出的申请,主要用作申请和CCB对变更的审核。

53

028_CN_配置管理规程_变更基线申请票

变更基线时,提出的申请,主要用作申请和CCB对变更的审核。

54

028_CN_配置管理规程_基线管理表

记录基线的文件内容、路径、状态、变更时间等等。

55

028_CN_配置管理规程_配置审计报告

配置审计的物理审计报告,主要是审计配置项是否按照配置计划纳入到配置库相关的位置,是否按照命名规则进行配置管理。

56

028_CN_配置管理规程_配置管理计划

列举配置管理的执行角色即配置管理组成员、配置控制委员会(CCB)的成员,以及配置库的CVS配置,文件服务器的使用要求,配置项的位置、权限等等。

57

029_CN_决策分析规程_问题决策报告

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分析(DAR)时的报告,报告主要有备选方案,决策的依据、标准、方法、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存在风险等。

58

030_CN_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规程_不一致问题票

PPQA开出的NC问题列表,以及处理情况的跟踪。

59

030_CN_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规程项目_PPQA报告

PPQA的审核报告,分为阶段审核报告和周期审核报告。

60

030_CN_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规程_项_PPQA计划

1.4.5.2.开发品质标准

为确保项目开发的质量,公司对提出了下列基本度量指标。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标准与度量可以派生出更多的度量控制KPI,以保证本项目的实施。

1.4.5.3.测试密度与bug检出率

工程

要素

下限

目标

上限

单元测试

试验密度

65

105

170

Bug检出密度

结合测试1

92

0.74

2.2

3.6

结合测试

0.19

1.35

说明:

✓测试密度(测试密度是用来衡量测试用例的覆盖度的指标)

✓有效源代码:

项目程序中除注释和空白行之外的源代码,以文件为单位按物理行计算。

包含新规源代码、修改的源代码和自动生成的源代码。

✓正规化源代码行数

✓新规源代码

手工新制作的程序源代码,不包括测试代码。

✓自动生成源代码

由编程工具自动生成的代码。

1.4.5.4.问题处置能力标准

⏹联络应对标准

计算公式:

响应日时-收到日时。

联络:

包括客户提出的式样联络、BUG票、和要求变更。

联络响应期间:

1个工作日内。

⏹BUG票应对标准

⏹QA缺陷(NC)票应对标准

1.4.5.5.评审能力标准

以下时间均指初次评审所必需的经过时间,如需要再次评审,追加投入的时间可递减。

但总合计值不应超过2倍。

1)设计文档评审时间标准单位为(分钟/P)。

2)源代码评审时间标准单位为(分钟/KL)。

3)Case评审时间标准单位为(分钟/个(Case个数))

文档类型

审查

小组评审

走查

桌查

BD-SPEC

5~7

3~5

5~6

DD-SPEC

PG-SOURCE①

40~60

30~40

30~50

PG-SOURCE②

600~720

450~570

SI1-CASE

10~15

8~10

8~12

SI2-CASE

15~20

10~13

说明1:

审查和小组评审的会议前准备时间未计在内。

说明2:

PG-SOURCE①指侧重于程序结构、规范性的代码评审。

PG-SOURCE②指侧重于查找程序逻辑缺陷的代码评审。

1.4.5.6.任务完成度的进度率标准

比率

BD/DD

PG

UT

SI1/SI2

10%

理解完

理解完了

25%

正在制作设计书

编码框架设计完成

白盒测试CASE设计完成(评审通过)

测试CASE和数据制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