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1416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

《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观察全球及中国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Word文件下载.docx

7月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为近20个月中连续第二个月上升。

然而,就业的增长速度也下滑到一年半以来的新低,且低于平均增长水平。

在美国和欧元区,就业增长的步伐相当弱。

美国的ISM制造业就业指数的下降的程度更是自2008年10月以来最陡的。

日本和印度则为4个月和9个月以来首次增加人员编制。

中国的失业人数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增加,而英国则为2010年3月以来的首次。

全球通胀水平: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商品价格的下滑致使其制造业投入成本通胀进一步的下降。

本月的购买价格涨幅成为一年来最低的。

较慢的成本上升主要出现在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

相比之下,中国和印度的通货膨胀水平则呈现上升。

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及地区收集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看,大部分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主要经济体的下滑程度令人关注。

◆美国:

美国7月制造业增幅为两年来最慢,因新订单萎缩,令各界对美国经济加快复苏的信心大打折扣。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一公布,7月制造业指数降至50.9,为2009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6月为55.3。

就在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半年经济几乎止步不前,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率温和增长1.3%,第一季仅增0.4%。

分析师原认为这次下滑是受暂时性因素影响,不过目前很难发现升温迹象,因此一些分析师不得不重修其预估。

制造业占美国GDP的12%,引领了美国经济从衰退中缓慢复苏。

但5月以来的制造业活动大幅放缓,因日本地震造成的供应链中断问题抑制了产出。

分析师预计,随着这些问题的缓解,制造业活动将会加速。

制造业上月受到订单低迷的影响,物价和就业分项指数也下跌。

分析指出,鉴于新订单分项指数是一个领先指标,该指数下滑意味着下半年美国经济增幅可能比有些人预期的要低很多。

◆日本:

日本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6月的50.7上升至52.1,表明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三个月扩张。

分析人士称,日本供应链断裂逐渐得到修复,影响全球制造业部门表现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有望消除。

不过,供应链状况并非决定全球制造业的唯一要素,全球制造业PMI的复苏仍需要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撑。

野村证券认为,PMI数据表明,7月日本产能复苏好于预期。

如制造业活动扩张趋势延续,工矿业生产指数有望在8月恢复至地震前水平。

日本汽车制造业三大巨头丰田、本田和日产近期也表示,产能恢复速度快于预期,预计在年底之前恢复至地震前水平。

分析认为,日本和美国在4-6月PMI走势显示,两国制造业部门联系紧密。

但全球PMI整体走势还受到欧债危机、美债谈判僵局、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以及全球需求增长乏力等因素的制约。

◆欧元区:

欧元区制造业活动7月份放缓至近于停滞的水平,创下近两年来最弱增速。

Markit的欧元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从6月份的52.0降至50.4,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法国:

法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50.5,高于初值50.1。

经济学家此前预计,法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与初值一致。

法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5。

2011年5月至7月,法国三个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值为52.6。

◆英国:

英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9.1,为2009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经济学家此前预期,英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0。

英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修正为51.4,初值为51.3。

◆德国:

德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52.0,低于初值52.1。

经济学家此前预计,德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将与初值一致。

德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4.6。

◆意大利:

意大利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1。

经济学家此前预计,意大利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2。

意大利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修正为49.8,初值为49.9。

◆瑞士:

瑞士7月制造业产出几近停滞,显示强势瑞郎导致瑞士企业在海外需求上面临一定困境。

瑞士7月经季节调整后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自上月的53.4微升至53.5;

调查预估为52.0。

该数据的发布者之一瑞士信贷(CreditSuisseAG)在报告中指出,在经历了近2年的强势后,瑞士经济复苏开始放缓脚步,而且强势瑞郎也进一步打压了经济。

◆西班牙:

7月制造业PMI跌至45.6。

◆希腊: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6月45.5,跌至45.2。

◆俄罗斯:

俄罗斯7月汇丰PMI也由6月份的50.6滑落至49.8,是该指数自2009年12月份以来首次跌破50大关。

汇丰银行驻莫斯科首席经济学家亚历山大表示,最新PMI数据表明俄罗斯制造业增长强烈依赖于全球经济周期,俄制造业部门目前遭遇“苦夏”。

◆南非:

南非7月PMI则降至44.2,大幅低于6月份的53.9,且创过去两年来最低水平。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工业集团和普华永道8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7月制造业活动急剧萎缩,归因于强势的澳元以及征收碳排放税提案沉重打击了制造业。

数据显示,澳大利亚7月AIG制造业表现指数月比下降9.5点,至43.4。

该指数几乎所有的分项指标都走跌,新订单、生产、库存和就业指数均下滑。

除了受到澳元走强的冲击,市场对工党政府碳排放税提议后果的担忧也损害了生产。

澳元兑美元7月已触及30年来最高。

AIG高管表示,强势澳元和高利率正在影响澳大利亚大型用人行业制造业。

再加上国际经济环境的动荡和不稳定状态、以及澳大利亚目前的政治不确定性,上述因素正在严重损害澳大利亚大部分行业的企业信心。

在这份制造业调查的12个行业中,只有三个行业活动在7月扩大,建筑材料行业涨幅最大。

木制品和家具行业表现最弱。

◆韩国:

7月韩国制造业扩张步伐七个月来首次加快,新出口订单也加速增长,缓解了投资者对于该国经济的担忧。

数据显示,汇丰/Markit7月经季调后的韩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1.33,此前6月为51.13。

该指数连续第九个月处在50的分水岭上方。

分项数据表明,7月经季调后的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升至52.13,此前6月为50.79。

◆印度:

受新订单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7月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三个月下降,降至53.6,为20个月以来最低值。

报告说,尽管印度制造业新业务7月仍实现增加,但增幅环比大幅下降,也是印度制造业连续扩张28个月以来最低的一个月。

其中,由于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疲软,新出口订单自2009年5月以来出现首次下降。

与上月相比,7月制造业投入成本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明显增加。

不过,调查数据显示,制造业就业人数9个月以来首次增加。

汇丰银行印度和东盟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利夫·

埃斯克森表示,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通胀压力仍很大,印度央行必须继续维持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预期。

◆新加坡:

7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49.3,显示制造业活动为10个月来首次萎缩。

◆中国:

2011年7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7%,环比仅回落0.2个百分点,显示出经济发展态势趋稳。

汇丰(HSBC)发布的中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则一年来首度跌破荣枯分水岭至49.3,略优于一周前发布48.9,并创28个月新低,显示中国紧缩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外部需求疲软背景下,制造业疲弱迹象显现。

与此同时中国香港7月份PMI回升至51.4,新订单增幅重拾升势,中国台湾7月制造业PMI创两年半来新低,新订单继续减少。

【2】2011年7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中国制造业PMI为50.7%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前两个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上升,升幅在1个百分点以内。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一改全线下降的局面,走势出现分化,六升五降。

本月20个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0个行业高于50%,其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超过6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位于50%;

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9个行业低于50%。

从产品类型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高于50%;

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

分析:

生活消费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协会分析指出,生活消费品行业PMI指数继续保持高位。

本月生活消费品类企业PMI为53.0%,明显高于原材料与能源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

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两月保持在60%以上,尤其是生产指数接近70%,高居20个行业之首;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

这显示出目前我国生活消费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农副食品供应充足,这有利于缓解当前的通胀压力。

制造业缺乏“龙头”行业的引领

另外,行业发展缺乏亮点。

从PMI来看,目前在20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高于50%,1个行业位于50%,7个行业低于50%。

但从分布来看,行业间的差距较小。

高于50%的企业其PMI指数多集中在52%附近,低于50%的行业多集中在48%附近。

这反映出目前行业发展略显疲沓,缺乏亮点,缺乏“龙头”行业的引领。

下半年要在调结构、促转变上做文章,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构筑经济增长的新基础。

◆先行指数:

略有回升。

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20个行业中,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等10个行业高于5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10个行业低于50%。

从区域来看,东部高于50%;

中、西部低于50%。

从产品类型来看,生活消费品类企业高于50%;

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

该指数自去年12月份以来,除了今年3月份短暂回升以外,呈持续下降,并且降幅较大,多在1个百分点以上。

国内需求增长获得了新的支撑

本月有所回升,或预示着当前国内需求增长获得了新的支撑。

受新订单指数上升拉动,本月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也有所上升。

新出口订单:

指数微降。

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

20个行业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4个行业高于5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低于50%。

◆同步指数:

生产指数:

继续回落。

本月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

20个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12个行业高于50%;

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8个行业低于50%。

分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高于50%;

进口指数:

有所上升,本月进口指数为49.1%,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

20个行业中,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11个行业高于5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9个行业低于50%。

产成品库存指数:

回落。

本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9.2%,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8个行业高于50%;

专用设备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11个行业低于50%。

从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高于50%;

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

库存调整即将结束,后期面临新一轮补库需求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库存指数呈波动性下滑。

本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下,并且较上月回落幅度较大,分别为1.8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库存指数快速下降,或预示着库存调整即将结束,后期面临新一轮补库需求。

购进价格指数:

略有回落。

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6.3%,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纺织业低于50%,其余19个行业均高于50%,其中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首的7个行业达到60%以上,为首的行业高过70%。

分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高于50%,其中原材料与能源、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最高,达到57%以上。

通胀压力依然沉重,预计三季度货币政策不会显著放松

从结构上看,该指数主要高在原材料与能源、生活消费品领域。

这两大领域商品价格影响因素复杂,价格下降迟滞性较大。

本月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减缓,反映出当前我国通胀压力依然沉重。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其最新发布的研报中表示:

购进价格指数在连续4个月累计下跌13.4%之后,7月继续小幅下跌,说明在持续的货币紧缩条件下,上游通胀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释放已经渐趋稳定,这将有助于CPI同比增速在下半年逐步回落

德意志银行马骏也认为,购进价格指数连续四个月下降,加强了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涨幅将在下半年下跌的预期,这将有助于遏制未来通胀压力。

银河证券指出,由于6月份快速上涨的猪肉价格在7月份得到遏制,环比增幅大幅减缓,鸡蛋和水产品价格涨势得到抑制,加之翘尾因素减少,7月份CPI同比增长6.2%左右。

国海证券也认为,7月份CPI整体仍将处于高位,增幅将在6.2%-6.4%之间,回落幅度并不显著。

在此背景下,控通胀仍然是当前宏观经济首要任务。

央行近日也发文称,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

预计三季度货币政策不会显著放松,但政策紧缩的操作节奏可能放缓。

7月31日至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会议指出,下半年要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

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回调过程

针对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认为:

“PMI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下降,预示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回调过程。

从经济增长率变化看,总体呈平稳回调态势,这是符合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的。

目前仍然要密切观察消费、投资、出口需求的变化趋势,密切观察库存调整活动,努力使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回调。

同时要加强调结构、转方式、深化改革方面的工作力度,加快构筑经济增长的新基础。

”协会分析也指出,下半年经济发展起步良好,经济发展经历增速持续平稳回落之后,正在进入一个适度增长平台。

企业发展景气低迷

PMI反映出目前我国小型企业发展困难、内资企业景气普遍下降。

小型企业PMI指数已连续三个月处在50%以下。

今年以来,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PMI指数虽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50%以上。

但许多内资企业纷纷滑落到50%以内。

例如,国有企业PMI连续2个月低于50%,私营企业连续3个月低于50%,股份有限公司本月回落到50%以内。

今年以来我国小企业的发展困难增加,突出地表现在生产成本提高、融资困难、市场机会减少以及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等方面。

协会建议,要为小企业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税收、融资等方面予以积极扶持。

【3】汇丰(HSBC)7月制造业PMI一年来首度跌破50,下滑至49.3

7月份PMI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生产继续下降。

在全球需求疲软的背景下,新订单的整体增速放缓至接近停滞状态。

受此影响,采购活动连续两月收缩,导致采购库存加速下降。

与此同时,投入成本加速上扬,但相比历史数据仍算温和。

月内制造业的产品出厂价格因此仅有轻微升幅。

作为一个以单一数值概括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经季节性调整的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7月份录得49.3,低于6月份数值(50.1),显示中国制造业的运行状况一年来首显疲弱迹象。

虽然所反映的收缩率仅算轻微,但最新指数值为2009年3月以来最低。

7月份,中国制造业的新业务增速放缓至接近停滞状态,主要原因是市场的潜在需求持续减弱。

此外,新出口订单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本月降速比上月有所减缓。

新业务增长迟缓,导致7月份制造业生产连续第2个月出现下滑。

另外,还有调查样本提到机械维护,以及电力与原料供应紧张等因素。

本月生产收缩率虽仍算轻微,但为2009年3月以来最大。

由于产出需求下降,中国制造业的采购活动连续两月呈现收缩。

受此影响,采购库存创下2009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而供应商的平均供货延误率则因此减轻至21个月以来最小。

受访厂商反映,供货延误的原因是供应商方面备货不足。

还有样本提到信贷紧缩等因素。

7月份,中国制造业用工数量连续第2个月出现下降,降幅虽仍算轻微,但为5个月以来最大。

调查显示,企业用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业务增长乏力,在一些企业中也与员工退休有关。

价格方面,制造业厂商表示7月份成本涨幅虽然略大于上月,但仍算温和。

成本负担上升的原因普遍与原料价格上涨有关。

另一方面,制造业的成品价格仅有轻微涨幅(已回落至一年以来最低)。

产出指数

7月份,中国制造业生产连续第2个月出现下滑,约21%的调查样本显示产出环比下降,将近17%的样本报告环比上升。

本月降幅虽然仍算轻微,但为2009年3月以来最大。

据受访厂商反映,机械维护、电力和原料供应紧张是导致产出下滑的原因。

新订单指数

截至7月份,新接业务已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但增速已放缓至接近停滞状态。

经季节性调整的新订单指数比年初下降将近7点,说明增长动力减退。

调查显示,新订单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潜在需求持续减弱。

新出口订单指数

经季节性调整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的新接出口业务量进一步下降,但降幅仍算轻微,并且环比有所缓和。

关于新接出口业务减少的原因,调查样本提到海外市场需求疲弱等因素。

目前,该指数已连续3个月低于50.0临界值,说明新出口业务量收缩。

积压工作指数

7月份,中国制造业的未完成业务继续增加,经季节性调整的积压工作指数连续13个月超过50.0临界值。

本月指数值虽然是3个月以来最高,但积压工作的增速仍算轻微。

成品库存指数

7月份,中国制造业的成品库存继续下降。

目前,库存下降趋势已持续12个月。

约9%的调查样本显示库存环比下降,主要原因是生产需求减少。

不过,库存降幅仅算轻微,并且环比放缓。

绝大多数调查样本(将近83%)显示库存环比持平。

就业指数

7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就业连续第2个月出现下降,但降幅仍算轻微。

绝大多数调查样本(约90%)显示用工数量环比持平。

据厂商反映,就业下降主要与新业务增长乏力有关。

一些样本则提到员工退休等因素。

出厂价格指数

7月份,经季节性调整的出厂价格指数处于50.0临界值上方,说明中国制造业的成品价格进一步上扬。

调查显示,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制造业产品涨价。

不过,指数值显示本月出厂价格的涨幅仅算轻微,为一年以来最低。

投入价格指数

截至7月份,中国制造业的平均投入成本已连升12个月。

7月份涨幅虽然大于上月,但相比历史数据仍算温和。

将近五分之一的调查样本显示采购成本上升,原因普遍与原料涨价有关。

8%的样本报告成本下降。

调查显示,月内价格上涨现象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

供应商供货时间指数

7月份,投入品供应商的平均供货速度进一步下降。

调查样本反映,供货延误的原因普遍与供应商备货短缺有关。

还有受访厂商表示,信贷紧缩以及劳动力短缺,影响了供应商的供货速度。

不过,本月供货延误率为21个月以来最小。

采购数量指数

经季节性调整的采购数量指数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投入品采购量环比减少。

约18%的调查样本报告采购量环比下降。

本月降幅虽然是一年多以来最大,但仍算轻微。

调查显示,采购的收缩反映生产需求下降。

采购库存指数

7月份,中国制造业的原材料与半成品库存连续第7个月出现下降,而且降幅比较明显,为28个月以来最大。

将近18%的调查样本显示库存环比下降,约7%的样本显示库存上升。

据受访厂商反映,库存出现实质下降,原因是减少了投入品采购。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

“终值尽管优于初值,但仍是跌至50.0临界值下方。

这证明在持续紧缩和外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制造业增长动力在放缓。

”但他并不认为应当过度担忧当前中国制造业增速。

他指出,目前PMI水平仍与12-13%工业增速保持着相符的步调,这样就为中国政府在三季度管理通胀,持续紧缩政策预留了空间。

点评:

从历年的制造业PMI指数表现上看,2005-2010年,历年7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均不高于6月,平均回落幅度高达2.0个百分点。

而今年7月份订单指数逆势而上,分析指出这是内需开始出现走强的情况。

预计8、9月份制造业指数会继续向好。

不过野村证券分析预计中国经济可能最晚在今年四季度重获增长动能。

他判断,2011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在9.4%左右,短期经济风险主要来自通胀,近几周的食品价格数据表明通胀风险仍居高不下。

“政府更有可能继续关注控制通胀,而不是促进经济增长。

钢铁行业新订单增长加快,7月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