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1336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这位同学最快,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回答,意思是不要剪,直接想象出长方形。

略)

你在脑海中完成了拼剪的动作。

再来一次,求出第四块的面积,看谁最快。

(大部分学生不再去剪拼,而是直接测量了。

大家都快起来了!

你们是怎样做的?

(生汇报略)

那也就是,只要测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底和高。

为什么呢?

同样是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得出的,另一个是在情急的状态下,急中生智,由学生自己想出来的,由于需要而主动地进行了比较,发现了规律。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过程,就要多一些这些“迫切需要”的情景!

学生在体验吗?

[案例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

(先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拿出你的长方体,观察一下它有几个面?

面又有什么特征呢?

(生观察,并汇报)

再看看,它的棱又有何特征呢?

(生继续观察汇报)

长方体还有几个顶点?

8个。

谁来完整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同学们都认识了长方体,那你能用橡皮泥做出一个长方体吗?

(生动手做,并展示、汇报和交流)

大家的长方体作品真漂亮。

(出示一长方体框架)这是一长方体框架,你们有本事,也能把它给做出来吗?

(生动手做,并展示、交流。

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刚才用了几根小棒,用这些小棒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

(生汇报交流,师板书棱的有关特征。

冬天到了,你能象老师这样,给框架穿上衣服吗?

(出示一个用纸做面,包好了的长方体)想想看,应用剪刀剪出怎样的纸片?

(生操作、汇报、交流)

刚才剪出的纸片又有什么特点呢?

通过观察去认识与通过体验去认识,认识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参与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留下的印象更是不一样的。

[案例4]《年月日》的教学

A教法:

同学们,拿出你的年历卡。

数一数看,一年有几个月?

一个月又有多少天呢?

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又是30天呢?

B教法:

同学们,你知道一年有几月,一月有几天吗?

真好!

继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后,上海申办世博会又取得成功,全中国人都在期盼着2008年和2010年的到来,你能把2008年或2010年的年历卡提前设计出来吗?

想想看,应注意些什么?

(老师提供出2008年和2010年的元月1日是星期几的数据。

学生头脑中已有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如其让他们再对着年历去观察、去发现,还不如让他们先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在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中去感悟、去体验很多新的知识点。

能再创造吗?

[案例5]《分数的意义》教学练习

A练习:

1、是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数。

2、判断:

把一个苹果分成8份,其中的3份,占苹果的。

3、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整个图形的吗?

(图略)

B练习:

阴影部分是吗?

说明理由!

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表示出更多的吗?

理解,是重要的。

能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能够让知识不断地生成和发展,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

[案例6]《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练习

1、求下面各三角形的面积(单位:

厘米)

底518921

高42068

面积

2、下列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各个不同的三角形,给出底和高。

图略)

1、你能画几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

试试看?

2、你能设计出几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吗?

代入数据的运用,与创造设计的运用,哪一个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更有帮助呢?

[案例7]《圆柱体》教学总结

A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哪位同学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整地总结一下?

(生总结略)

B总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棒。

可惜今天张强同学生病缺席了,你们愿意通过电话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告诉他吗?

愿意!

那想一想,怎样讲,才能让张强同学脑海中一下就能浮现出圆柱体的形象呢?

还有哪些注意点要转告他呢?

知识不能简单地复制到脑中,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表达出来,教师需要不断地提供机会。

2、《11到20各数的认识》片段: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

机器猫]

师:

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猫:

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

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

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

[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课题:

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二、实践操作,初步认识11—20各数。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数一数你有几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

(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

学生汇报,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讲台上数一边。

……

思考:

1、很多时候,我们都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但是正当学生饶有兴趣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却嘎然而至,匆忙把学生引入另外一个话题。

教学中,我们能否把一个话题做充分一点,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孩子切切实实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素材变来变去。

为什么这样变,只有教师知道,学生反正跟着后面跑。

2、无疑,数到10,对于学生来说是旧知识了。

但是数到11、12,就一定是新知识吗?

书本上是新知识点,但孩子的认知结构却未必如此。

如果我们试着让孩子数下去呢?

至少我们会了解他们真实的知识储备。

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教学,需从每个细节做起。

3、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

价值是抽象的、相对的和发展的,我们很难给有价值的数学下个准确的定义。

但是通过对一些案例的比较分析,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启发与感悟。

一、是目的,还是手段?

[案例1]《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教学

(老师出示例题:

草地上有9只白兔,5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同学们会列式吗?

谁来试试?

9-5=4(只)

(板书)谁能说说这里的数字9表示什么吗?

9表示9只白兔。

不错。

那5表示什么呢?

5表示5只黑兔。

同学们,这里的5并不是表示5只黑兔,而是表示5只白兔。

(学生有些诧异)

我们看:

这里面是把谁和谁在比?

白兔与黑兔。

是的。

因为白兔多,所以我们可以把白兔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与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就是比黑兔多的部分(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上示意图)

(学生跟着老师重复刚才上面的话)

这道题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该怎样想呢?

9减5

就是把9只里,去掉哪一部分,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同样多的部分。

也就是从9只白兔里面,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5只白兔,剩下的就是多出的只数了。

所以这里的5,表示的是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而不是黑兔。

明白了吗?

谁来说说看?

谁知道多几只?

多4只。

你怎么知道的呢?

5只再加上4只就是9只了。

从9里面去掉5,就剩4了。

如果要列成算式,该怎样写呢?

9-5=4

5+4=9

如果换成6只白兔与12只黑兔呢?

如果是3朵黄花与8朵红花呢?

你们自己也能改换一下数字和东西吗?

做了这些题目后,有什么体会吗?

如果我们关注数学的结构与算理多于关注孩子们的认知现实,如果我们总试图训练孩子们的“专家思维”,那么“老师不教我还会,老师越讲我越糊涂”的现象就会逐渐增多,所谓的“数学差生”也就普遍了。

本来为孩子们发展服务的数学,竟然让孩子们越学越玄乎……摈弃那些人为的“烦琐分析”,让数学回归本真与简单吧。

有价值的数学一定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信心与乐趣的。

二、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案例2]《退位减法》教材

教材上出现题目:

34减8得多少?

题目下面写出算式:

34-8=□。

并在旁边有段提示语言。

A提示语言:

想:

4减8不够减,要把34分成20和14。

先算14减8,得□;

再把20和□合起来,得□。

B提示语言:

1:

你觉得34-10=24,能帮助你吗?

2:

你觉得8+6=14,能帮助你吗?

3:

你觉得从8数到34,能帮助你吗?

[案例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

请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数方格并汇报。

数方格是计算图形面积的一种方法,但它毕竟不方便。

我们能否也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其他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呢?

请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

1、用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能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2、拼成的图形与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的联系是怎样的?

3、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今天咱们一起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大家手上都有三角形的纸片,你们能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

提示:

1、我们原来学过哪些求面积的方法,它对我们有帮助吗?

2、我们原来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它对我们有帮助吗?

3、今天我们还可以想出哪些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

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

[案例4]《面积》教学

同学们,摸摸课桌的表面和书本的表面,感觉谁的表面大?

课桌的表面大。

是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面积。

感觉一下文具盒上面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用手摸文具盒的上面。

(在小黑板上出示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

)这两个图形谁大呢?

生;

长方形大。

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学生跟老师把这两句话读一遍。

能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说吗?

谁试试?

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面积。

谁再来说一遍?

对,我们也可以说成是课桌表面的面积大。

课桌面的面积与椅子面的面积谁大呢?

在这教室里,有什么物体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大吗?

举例说说看,在这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些物体面的面积比较小。

再举举教室以外的例子。

怎样比较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出示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

大家拿出你们的中国地图,看看我国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

好吗?

[案例5]《面积单位》教学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究竟是多大了。

你们能解答以下问题吗?

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2平方米=1200()

928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咱们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大小。

谁能很快地撕出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大小的纸片。

看谁撕得最接近。

你们能想象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大小吗?

试着把它画出来。

不一定要画正方形的形状。

观察一些物体,想象一些物体,它们表面的面积大概是多大呢?

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等会再在全班交流。

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而不是浮于一些文字之上。

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它的定义是必要的,但体验它的实际意义与建构心理表象更是不可忽视。

而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一直在关注着什么呢?

三、是促进思维,还是禁锢思维?

[案例6]《两位数乘法》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43×

65=29×

47=63×

7586×

9129×

44

1、用计算器算出15×

15=?

2、根据这个结果,不计算,你能知道14×

15等于多少吗?

14×

16呢?

3、用计算器算出25×

25=?

根据这个结果,不计算,你能知道24×

26等于多少吗?

4、不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的结果各是多少吗?

35×

35=?

34×

36=?

45×

45=?

44×

46=?

……

5、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表述它吗?

你能证明它吗?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我们良好的数学基础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为此花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

是否想过这些究竟对人的生活有多大价值?

它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促进了,还是禁锢了?

数学课程标准已经作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呢?

大量的机械繁琐的计算练习仍然充斥于我们的课堂。

当算术占去了数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时,它的价值已经走向了负面……

[案例7]《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

出示例1:

小明和小华到店里买牛奶。

已知小明买5瓶牛奶花去15元,照这样计算,小华买3瓶牛奶需花多少钱?

要求3瓶牛奶多少钱,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求总价。

总价等于什么?

总价=单价×

数量

数量3已经知道,现在关键要知道什么呢?

关键是要知道单价。

怎样才能求出单价呢?

把5瓶的总价除以5瓶的数量。

能知道答案吗?

先试试。

学生解答。

谁来交流一下你的解法?

平时你们到商店买3瓶牛奶,要算多少钱时,怎么想的?

想1瓶多少钱,然后乘以3就行了。

谁还有其他解法?

我们总是特别注重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经常好心地为学生总结出了各种数量关系式,让学生记住。

遇到什么问题,就运用什么关系式。

可是有时候,恰恰是这些数量关系式把问题搞得很复杂,让学生头脑发昏呵。

我们反思一下,很多数量关系式究竟是提高了知识的概括水平,还是降低了知识的概括水平?

[案例8]《圆的周长》练习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3厘米d=7分米d=19厘米

r=5厘米r=8米r=4.2分米

2、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为3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3、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37.68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了2倍,它的周长扩大多少倍?

1、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你能知道它的周长吗?

2、手指的截面形状近似圆形。

量量算算,估计每个手指尖的粗度大约在什么范围之内。

3、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墨水瓶。

有办法知道它底面的周长大概是多少吗?

当学生未学圆周长计算公式之前,让他去求墨水瓶底面的周长,兴许他还知道用绳子一绕就行了,但是学习过后再让他去求时,他是怎么也想不到用绳子去绕绕,而是想方设法地测量底面的直径,可测量直径却是很费劲的……教什么,就学什么;

学什么,就练什么,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了技能不断训练的过程。

技能是熟练了,但很多时候思维却僵化了。

爱迪生的助手计算灯泡体积时出现的现象,在我们数学教学中也是屡见不鲜……

4、数学是什么?

相信很多数学老师都这样问过自己:

数学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如果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了,好象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谁又能真正说清楚数学是什么呢?

美国数学家柯朗在他的《数学是什么》的书中说道:

“……对于学者,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数学经验,而不是哲学,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数学是什么?

”的确,我们很难给数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就让我们在对一些案例的思考中去慢慢地揣摩数学的内涵吧。

一、是客观,还是主观?

[案例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判断错误,应把“式子”改为“等式”才对,我们一直这样教学生、考学生。

可这样改,就是绝对真理了吗?

我们从未思考过。

张奠宙先生曾在《小学数学教师》上撰文说:

“其实,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并非是方程的严格定义,它仅是一种朴素的描写,并没有明确的外延,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改成‘等式’二字也未必准确,实际上应是‘条件等式’才对。

因为含有未知数的恒等式不是我们要研究的方程,例如,x-x=0,对一切x都对,何必解呢?

反过来,把解‘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称之为‘解不等式方程’,也可以说得通,无非是大家约定俗成而已。

”看了这段话,我们有何感想?

[案例2]“圆周长的一半等于半圆的周长”。

判断错误。

可是,究竟什么是半圆呢?

如果说圆是一条定点到定长的封闭曲线,那半圆不就是这曲线的一半,这不正好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把直径纳入进去形成半圆,不就承认圆是一个块而不是线了吗?

有一天,我突然醒悟并为此感到兴奋,并和老师们交流,老师们也大呼其对。

可是过几天,我还是不放心地去翻了《数学大辞典》,它明确告诉我“半圆就是半条弧和直径所组成的图形”。

我空欢喜了一场。

这个知识点其实是次要的,关键是我们花了那么长时间,去让学生搞懂连自己也不懂的东西,其价值何在呢?

[案例3]“0”一直是整数而非自然数,为这,老师和学生们都没少费脑筋,可现在“0”也加入了自然数的行列;

“5个3是多少?

”也可以写成“5×

3”了;

“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操作时,直接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也不说你是科学性错误了。

难道数学是可以改变的吗?

[案例4]9月1日,我去随班听课。

先是听五年级的数学课,内容为小数乘法的意义。

老师花了很大力气去让学生搞清:

5是表示5个4相加是多少或4的5倍是多少,4×

0.5是表示4的十分之五是多少,4×

1.5是表示4的1.5倍是多少。

有些学生还是有些糊涂,教师便帮助他们总结规律:

要看后面的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

小于1的,就是表示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大于1的,要看是整数还是小数,是小数的,就是几倍;

是整数的,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学生更糊涂了。

第二节课去听六年级数学课,正好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又出现了上述情形,只不过把小数换成了分数。

学生们一半清醒一半醉。

“倍”的概念,究竟是什么?

如果无关大雅的话,把4×

0.5说成4的0.5倍又何妨呢?

至少可以少难为一点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袁振国教授说:

“数学就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建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无中生有。

”我们不能动摇数学的客观性,但我们也应该关注到数学的主观性。

在关注数学事实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数学经验。

让数学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客观走向主客观的结合……

二、是形式,还是实质?

[案例5]一年级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课本上的一道题。

题目是看图列式,左边图上画了一棵大树,树上有5只鸟,树的旁边又画了3只鸟(头朝树)。

学生当即写出算式:

“5+3=8”,表示“树上有5只鸟,又飞来3只鸟,一共有8只鸟。

”右边图上也画了一棵大树,树上有5只鸟,树旁边有3只鸟,只不过这3只鸟的头的方向是远离树。

学生也当即写出算式:

“8-3=5”,表示“树上原来有8只鸟,飞了3只,还剩5只。

”在一切进行的很顺利之时,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他列出的算式也是“5+3=8”。

老师很不高兴:

“难道你没看见小鸟飞的方向吗?

头朝左边,就表示加,头朝右边就表示减……”

关键的是这种现象并非个别。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做过多少次这种人为的规定啊!

“实线就表示合并,虚线就表示去掉”、“看见总共就加,看见剩下就减”。

本来简单的数学,变得越来越复杂……

[案例6]教过《三角形认识》的老师都知道,在这节课上我们第一个要煞费苦心的,就是让学生懂得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而非组成的图形。

为了“围成”与“组成”,我们往往要花去很长的时间,并常常为此设计而津津乐道。

反思一下,如果我们不去区别“组成”与“围成”,或者说不把“围成”突出来讲,学生难道就会把“没有连接在一起的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看成是三角形吗?

我看百分之百不会。

数学课上,我们往往喜欢教语文,喜欢去咬文嚼字,看似深挖实质问题,实际是渐离实质。

对于一个概念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注重它的定义,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丰富与清晰的心象:

学生能画出多少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学生能自主地在这些三角形中找出相同的特征并把它们归类吗?

一提到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学生的头脑中就能浮现出各种表象吗?

为什么学生作业中经常会出现“小明身高1.5厘米”等数学笑话?

因为我们对定义的关注,也许超过了对心象与它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的关注,而后者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前者。

三、是封闭,还是开放?

[案例7]48×

53怎样计算?

列竖式,先从个位乘起……我们有一套法则,我们很熟练它,但却根本不知道还会有别的算法。

其实,下面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计算出它的结果:

4848

×

53×

53

————

202424

1212

4040

——20

2544—

2544

面对数学,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的方法就是唯一的。

教学数学,我们一定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让数学走出封闭,走向开放。

[案例8]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从复习平均分开始,然后逐渐地引导学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表示每一份的分数;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表示每一份的分数……步步为营,一层一层地引导下来。

如果我们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同学们自己随便写一个分数,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用这个分数说句话,或直接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吗?

完全可以,在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又联系实际的问题情景中,学生的兴趣只会更高,思维更活跃。

我们不能老是让学生接触封闭的数学(条件唯一,答案唯一)。

数学的魅力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