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1310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与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是针对部分贫困学生急需救助的实际,由市级领导带头发起了“代理家长”活动。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探索了“单包”和“双包”两类代理机制。

对家庭贫困的品学兼优生实行“一包”代理制。

调动社会力量,发挥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业主等热心扶困助学人士的积极性,从经济上进行支助,保证他能够顺利成才,同时,助学人士也能够在这些品学兼优生的进步、成才过程中,得到爱心回报;

对家庭贫困的落后生实行“双包”代理制,既包经济支助,又包思想教育。

就是针对落后生找代理人难的问题,发动省、州、市直部门、单位,下达硬性代理指标,确保贫困落后生在义务教育期间,不因经济问题失学、辍学。

同时,安排一名“五老”同志,进行思想教育代理,改变过去帮与教失衡问题,确保落后生经济上有人管,思想上有人问。

现在,全市共有46名老同志担当48名贫困落后学生的包保责任人。

截止到去年11月底,已有182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资助金额共8.1万元。

三是开展好思想教育,抓实宣传教育周活动。

已将每年一月的第二周和七月的第三周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周,目前各街道、社区纷纷行动起来,在寒暑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四是设立好法制课程,抓实未成年人法制教育。

为加强法制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在全市公、检、法司部门先选派了29名业务精、素质高的同志担任了各学校的法制副校长;

组织学生到法院参加现场开庭,到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教育;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参加人数达2万人,使全市未成年人法制受教育面达100%;

五是教育系统健全好家访制度,建立班主任家访档案,切实抓好学生的跟踪管理。

同时,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互动式教育,建立有时代感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和德育实践活动课模式,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重大历史人物纪念日、杰出人物、英雄模范事迹等,自行设计了演讲会、读书会、辩论会、演唱会等载体,开展形式新颖、内容鲜活,寓教于乐的活动,加快中小学德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并在各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兼职教师,帮助中小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据统计,已有近二百名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

在市五中开展了性教育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六是发挥好家长学校作用,抓实学生家庭教育。

对和龙市六中等一些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并将其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

家长学校每学期必须召开两次以上家长会,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

七是整治好文化市场,抓实监督与管理。

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公安、文化等职能部门在取缔中小学校周围200平方米范围内的电子游戏厅、网吧、台球室等经营性场所,保持了对非法经营活动的高压态势,中央8号文件下发以来,全市共开展治理危害未成年人出版物市场、游戏厅和网吧的集中整治5次,收缴非法出版物112册、光盘315张,对9家游戏厅限期搬迁。

八是坚持好巡查制度,抓实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了学校校内及周边安全。

九是利用好教育基地,抓实学生校外活动。

博物馆、科技馆已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图书馆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

充分利用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文化艺术活动,陶冶青少年思想情操。

XX年寒假,市文化馆组织开展青少年器乐、舞蹈、美术、声乐等9项兴趣活动;

开展了想象画、朗读、小记者报、小制作、小发明等12项竞赛,市区四所小学485名学生参加;

市文化馆开展文学、音乐、绘画、歌舞、书法的概念艺术门类的鉴赏和培训,整个假期共有243名学生参与了艺术培训活动。

今年1月末,组建了青少年“心连心艺术团”,并于2月24日,到市消防大队进行了一场“警民共建庆团圆”的拥军演出。

十是开发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抓实未成年人“三观”教育。

药水洞、渔浪村、青山里、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白花子铜像、武装部国防教育展览馆、十三勇士纪念碑等市区及各镇(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

十一是创建好农村、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活动园,抓实农村、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各村、社区已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制定《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预案》。

十二是完善好“未成年人维权岗”,抓实未成年人维权工作,在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团市委)设立“未成年人维权岗”,并开通专用电话

(4222923);

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网络文明教育、学校法制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深化“民族精神宣传”、“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以及“手拉手”活动。

3、积极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社会教育典型。

充分发挥团委、关工委、文惠社区各自的职能特点和部门优势,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五老”和“八大员”,开展社会实践服务,设计活动载体,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

家长学校典型。

我们注重培树了市六中家长学校典型,市六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组建了家长学校,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年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并通过设立“家长开放日”、创办“家教文摘报”、召开“长成一颗珍珠”主题班会、开展“做学员的知心朋友”活动等,在学生和家长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家长学校管理模式。

“代理家长”典型。

多年来,我们发现和选树了自甘清贫、乐于奉献的希望福利院院长李文哲、热心助学的企业家叶树民和交警大队等单位和个人,他们热心助学帮教的感人事迹受到了全社会的尊敬和赞扬;

四抓“五老”典型。

离退休老同志李光郁、吴元镐不顾年迈体弱,十几年如一日,倾注爱心、投身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业,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了下一代。

这些先进典型,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带动和促进了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二、目前现状

XX年市委宣传部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际,全面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目前,正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

以学校为主阵地,抓好德育工作

健全和完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确定校长为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评价奖惩机制;

开展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系列化教育活动;

组织各中小学开展“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开办校办少年宫活动;

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读书实践活动。

加强团员和少先队员的先进性教育,深化“跨越式发展与青年责任”主题教育,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挖掘民族精神七个一”、“养成道德好习惯”、“争奖章、做有志少年”、“手拉手”、希望工程帮扶等活动;

制定实施《和龙市法制副校长工作考核细则》,举行普法系列报告会小学生普法“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以家庭为主课堂,抓好家教工作

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巡回讲座和培训;

确定每年9月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月活动;

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以“我所希望的孩子”与“我所希望的父母”为主题的座谈会。

以社会为大环境,抓好保障工作

加强和完善《和龙新闻》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栏,在《今日和龙》节目中增设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法制讲座、心理健康咨询和才艺展示等形式多样的小栏目;

创建“青少年维权岗”和“法律咨询信箱”,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加大对网吧、游戏厅、音像社等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坚持开展文化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违法违规活动;

坚持实行巡查制度,严厉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是学校德育工作没有从根本上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上,没有真正使德育教育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力度还不够,德育课程改革和创新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的7个工作组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平衡。

三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特殊问题,如“控流”问题,初中以上班级的学习成绩优劣生失衡问题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按照具体工作部署和安排,突出工作重点。

探索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继续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二件实事”基础上,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不断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持续发展。

二是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通过典型来引路、来带动。

各工作组都要选树典型,并召开相应的工作经验交流会。

年底召开全市性会议,对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三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同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促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未来全国人才强市规划

序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活力之源,加快人才发展是全国赢得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来,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国人才发展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未来五年,是全国经济社会和人才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要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现实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全国人才发展情况

以来,全国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人才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开发。

到XX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9.52万人,形成了一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召开了第二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编制实施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

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留学人员创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博士后事业发展的实施办法》、《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补贴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

改进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实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考试制、岗位管理合同制、人事关系代理制。

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人力资本出资试点工作。

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扎实推进“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的实施,资助鼓励各类人才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开展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双百计划”、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首席技师”、“名师名家”等系列人才工程,举办各级各类学术、技术高级研修班,加强学术、技术交流等措施,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目前,全国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或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人才有115人次(其中国家“千人计划”6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3人,中华技能大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称号5人),入选省重点人才工程或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人才有101人次(省特级专家1人,省“千人计划”1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人,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71人)。

同时,以来,全国评选表彰突出贡献科技人才9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9人次,评选产生“名师名家”410人,行业“首席技师”28人。

全市有正高级职称的人才有9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才有500多人。

人才发展载体建设不断加强。

初步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联网贯通,并逐步融入长三角、海西区、全国人才服务市场体系。

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推动院(校)地(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加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等载体建设,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3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

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

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21个,招收进站博士30余人;

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高新企业技术中心11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5家。

人才统筹协调开发不断推进。

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抓住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最强、最紧的环节,各类人才逐步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流动和优势产业集聚,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占人才总量比重达到60.2%。

出台了《关于加强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团活动和市“551人才”扶工扶农活动,开展科技、农业、医疗服务活动。

评选表彰了两轮199名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累计选聘3300多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开展了大学生村官“学一门农业技术”活动,资助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充实了农村基层人才队伍。

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深化。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意见》,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人才工作例会、人才工作联络员等各项制度,初步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针对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职能,由微观管理逐步向宏观调控和人才服务过渡,人才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制定出台《人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XX-XX年,市本级安排人才专项资金1.03亿元,有力支持了人才工作重大项目开展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二)当前全国人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

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没有完全树立;

人才整体素质较低,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非常缺乏;

人才发展投入不足,人才发展环境缺乏比较优势,人才难引、难留问题比较突出,等等。

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没有完全树立,抓人才工作的氛围还不够浓。

“重物轻人”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尚未做到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时优先谋划人才开发,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时优先调整人才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时优先提升人才层次,安排财政投入时优先安排人才投入,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企业中还没有真正形成共识。

全国与国内、省内一些城市相比,人才发展投入相对不足,人才的数量规模、层次结构都有较大差距。

如全国XX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2787万元,而杭州市为1.6亿元,苏州、无锡等城市人才发展投入达到财政一般预算的3%左右;

全国XX年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为1000人左右,而杭州、宁波分别达到1500多人和1300多人。

人文地理环境具有局限性,人才来温创业创新“环境气候”先天不足。

全国处于“长三角”、“海西区”城市群边缘,经济发展接受“长三角”、“海西区”正面辐射和人才外溢明显弱于其他城市,人才竞争不具地区比较优势。

全国块状产业经济特征明显,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乡镇,相对于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工作生活环境更不如意,人才的发展空间狭小,形不成人才吸引力。

温州地域相对封闭,语言自成一系,具有明显的熟人社会特征,这些也是温州很难成为人才创业创新首选之地的重要原因。

产业低端特征明显和公共创新载体平台低小,吸纳人才能量不够。

近年来,全国产业转型进展不大,规模企业也多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空心化”愈演愈烈。

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规模工业企业所办的科技机构等科技创新机构数量以及科技经费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需求。

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水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够,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高端优秀人才来温创业创新。

人才政策缺乏比较和竞争优势,创新力度有待加大。

近几年来,全国相继出台一些人才政策,政策方面缺失地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状况有所改善。

但与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相比较,仍不占优势。

如全国引进人才最高奖励为150万元,而浙北苏南部分城市最高达到200至300万元。

同时,在人才配套政策方面,全国的产业扶持、创业资助、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配套政策措施跟不上,政策缺乏操作性和实效性。

各地、各部门人才政策执行力度不一,有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肠梗阻”现象。

城市生活成本高和公共服务产品少,对人才形成“挤出效应”。

温州消费水平比较高,生活成本一直较高,尤其是房价更是畸高,引才、留才的难度很大。

同时,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历史欠账多,与一些中心城市相比,仍然显得薄弱和不足,城乡公共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以及生活休闲等公共产品服务还远不能满足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期间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全国正处在投资驱动为主并向创新驱动迈进的转型时期。

今后5年,是全国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关键阶段。

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主要要素是人才。

要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温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时期,是全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人才素质结构要求更优。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资源优化布局,但也对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

目前,人才结构调整总体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高层次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偏低、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

大力培养引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温州人才开发的首要任务。

人才竞争不断加速。

随着人才国际化的推进和全国统一人才市场的逐步形成,人才资源跨地区、跨国流动更加频繁,人才资源市场化、国际化配置趋势日益明显,人才竞争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

这有利于引进急需管理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但优秀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主动融入国际、国内范围的人才合作与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人才和智力资源,更加注重稳定核心人才、引进急需人才。

人才协调发展要求更高。

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是温州发展的重大战略,构建“1650”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发达区市发展水平、促进欠发达县快速崛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建立促进人才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和人才智力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

同时,融入长三角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共同发展,需要在发挥本地人才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人才和智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合作和共享。

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加快。

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从主要看待遇问题向注重事业发展平台转变。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人才开发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向更广领域拓展,人才开发将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转变,由政府为主体向用人单位和人才自身为主体转变,由政策主导向法制规范转变。

人才政策将从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向以市场运作机制为主,政府服务为辅转变。

政府将更加注重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法规体系,健全服务功能。

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抓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着力点,以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根本,以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动力,大力培养、集聚和用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三生融合·

幸福温州”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

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总目标和出发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运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支撑科学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需求导向,引培并重。

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导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力争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优先满足重点领域、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的人才需求。

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按照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人才,大力引进和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温州创业创新。

——高端引领,统筹开发。

以优化人才结构和提升人才素质为主线,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先导,以实用性人才为主体,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引导和鼓励人才成长,倡导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人才资源统筹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以用为本,创新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