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1153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

《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城地质地貌精品文档31页Word格式.docx

  主要分布在中部横岭一柏树沟一带及西部与文水县交界处,在西南部M2地层中也有零星寒武系出露。

本区寒武系地层为一套浅海相沉积岩层。

主要由石英砂岩、页岩、泥灰岩、白云岩等组成。

局部白云岩、灰岩已发生后生重结晶作用。

  5.古生界奥陶系(O):

  主要分布在境内中部寨立一东社一带。

寒武系地层的外侧呈条带状南北向展布。

和华北地区一样,境内的奥陶系地层缺失上统,只发育了中下统。

主要由页岩、白云岩、砂岩、泥灰岩、灰岩组成。

为一套海相碳酸盐沉积地层。

地层总厚度一般为400~500米,局部地层中含有动物化石(阿门角石Armenoceras)。

  6.古生界石炭系(C):

  本系地层在境内出露面积不大,主要集中在古洞道一大坪头一带的岩体周围及东部前火山煤矿南部地区。

在境内的石炭系发育有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缺失下统。

与奥陶系中统呈假整合接触。

本系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建造,地层总厚度为100米左右,岩性主要包括砂岩、灰岩、页岩、铝土岩等。

在上统太原组里含有可采煤层及煤线。

动植物化石在本系地层中普遍发育。

  7.古生界二迭系(P):

  分布在中部古洞道一水峪贯一西社一带及东部王山岭村周围地区。

地表出露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

岩性为由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及煤层组成的陆相煤系地层。

其中含大量的植物化石。

地层总厚度约700余米。

  8.中生界三迭系(T):

  主要分布在境内中东部水峪贯镇--岭底乡一带。

地表出露面积约160平方公里。

本系下中上三统在本县发育较全,只是由于后期分化剥蚀才缺失了上统中的一部分。

境内的三迭系地层是一套典型的陆相碎屑岩层。

其岩性简单(均为各种砂岩,少见有砂质页岩或粉砂岩),厚度巨大(约1500米左右),植物化石及各种层理、印痕较发育。

  9.新生界第四系(Q):

  主要分布在汾河地堑及山区洼地或冲沟中,均为未固结成岩的松散沉积物、包括冲、洪积物、风成黄土,坡积物等。

厚度不等、薄则不足1米,厚达数十米到几百米。

第二节岩浆岩

  境内地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每次大的构造运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产生各种岩浆活动,故境内岩浆岩较为发育。

就地表出露而言,岩浆岩的产生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规模有大有小,时代有早有晚。

除产出时代较新的以外,一般都遭受了后期的变质作用。

大部分岩石变质作用较深,有的甚至失掉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变成纯粹的老变质岩。

  1.中生代侵入岩( ):

  狐爷山碱性杂岩体出露在本县和太原市交界处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该岩体由六大岩组成。

在本县发育的有西冶岩体和席麻岭岩体以及科头岩体的一部分。

科头岩体在本县只部分出露。

  西冶岩体和席麻岭岩体在岩石类型、产状特征上有着酷似的相同点,只是地表出露规模有一定的差距。

西冶岩体在地表由两个岩株组成,其中西侧岩体为规则岩株,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长约2公里。

东侧岩体为一不规则的岩株。

位于西冶岩体西北1公里处的席麻岭岩体为一规则的岩株,东西宽近1公里,南北长为1公里。

这两个岩体发育在古洞道乡一大坪头村之间,分布范围约20平方公里。

围岩均为奥陶系灰岩(局部侵入到石炭系地层中)。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该岩体岩石的年龄为1.397×

108亿年,应为中生代白垩世,属燕山运动的产物,岩体地表出露部分全为二长岩,主要包括等粒状透辉二长岩,似斑状二长岩和斑状二长岩。

岩体带状较明显。

地表岩石暗色矿物一般均发生次生变化,在接触带附近,一般均发生了热液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而形成矽卡岩,局部有矽卡岩型铁矿赋存。

  2.太古代花岗岩(亦称关帝山花岗岩)(r21):

大面积发育在境内西部的太古代花岗岩,主要由四大岩体组成,地表出露面积约为250平方公里。

这些岩体的规模有大有小,产状一般为规则的岩株。

四大岩体的岩性特征近似相同,均为灰白色淡红色粒状黑云母花岗岩。

其中三座崖岩体和圪洞岩体属太古代花岗岩(rlf)。

其特征是颗粒较大,一般为中粒一粗粒。

车道沟岩体和大草坪岩体亦为太古代花岗岩(r12s),其特征是颗粒较小,一般是中细粒结构。

岩体和围岩一般没有明显的接触带,多为混合交代一侵入交代接触。

岩石为Sio2过饱和、过碱性岩石。

矿物成份为:

长石(55~65%)、石英(30~35%)、黑云母(5~10%),副矿物较少见,岩石的次生变化一般较大,与该岩体有关的成矿异常发现有稀土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等。

第三节 

地质构造

  境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从太古代到中生代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在长期不同地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褶皱、断裂。

本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东翼中部。

主要构造简述如下:

  1.褶皱构造:

  本区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主要包括:

东部寨上--西岭大向斜,王文一古洞道向斜,鲁沿向斜,北塔一双龙向斜,长树山倒转向斜等。

这些向斜构造一般均为近南北向展布,反映了东西向挤压的应力场作用。

  2.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发育有北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等三组断裂。

一般来说北西向断裂规模较大,南北向断裂规模中常,北东向断裂规模较上述两组为小。

  

(1)北西向断裂:

  有西孟、水峪贯、钟家沟~东社等断裂,其延伸一般在30公里以上,断裂带宽大,在地表断续出露,多为性质不明或压扭性断裂。

  

(2)北东向断裂:

  是境内发育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组断裂。

包括交城大断层(正断层)、岭底逆断层、圪垛正断层、南沟逆断层、横岭正断层等。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一般在几公里至十几公里之间,短的仅几百米。

唯交城大断层规模大,北东至晋祠,南西至汾阳。

  (3)近南北向断裂:

  主要集中在中部.规模有大有小,延伸长的20余公里,短的几公里,主要有陈台山前大断裂(正断层)和寨立一北塔正断层、北塔西断裂,这几条断裂的次一级构造较发育,地表露头较好。

  3.西冶一大坪头隆起

  受二长岩体侵入,古洞道一大坪头一带的石炭奥陶系地层向上隆起,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呈明显的规则背隆。

第四节地质演化

  大约在距今18—25亿年的太古代,本区沉积了界河口群(AT)和吕梁山群(AL)(均遭受后期变质)之后,地壳开始上升,海水退去,早期沉积物遭受风化剥蚀。

大约在距今18亿年时,交城随整个华北区发生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吕梁运动。

同时,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普遍发生。

至北,华北地台轮廓基本形成。

大约在距今8亿年时的元古代末期,区内同整个华北地台一样地壳开始下沉,发生海侵。

从距今5.65亿年开始沉积,形成了古生代前期的寒武系(中、上统)和奥陶系(中、下统)海相地层。

大约从距今4.66亿年开始,区内全境上升露出水面,地表遭受风化剥蚀,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风化残积物层。

在距今约2.7—2.84亿年的古生代中后期,沉积形成了石炭系中上统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夹有煤层)以及海陆交互相、大陆湖泊相、河流相的二迭系煤系地层(含煤多层)。

距今2.3亿年时,华北地台(包括本境)完全海退,开始陆相沉积。

三迭系中下统巨厚的陆相砂岩在此时沉积形成。

距今约1.5亿年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

延续到距今约O.67亿年的白垩纪末期方告结束。

这期间区内地壳未接受沉积,故本区缺失白垩系地层。

发生在距今O.25亿年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山西省境内的汾河地堑得以形成。

本县坡底一洪相以东地区即为该地堑的中段西部断块。

此后直至现在,在地堑断块上以及山区沟谷中沉积堆积了第四系疏松沉积物及风化黄土。

第二章地 

地貌分区:

  本县地处吕梁山中段东麓,境内总体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最高山峰为县境西北与娄烦县界处的关帝山主峰南阳山(孝文山),海拔2830.7米;

最低处位于东南平川西石侯一带,海拔748米。

相对高差2082.7米。

根据地貌形态、成因并参照地表组成物质,境内地貌分四个大类九个类型:

  第一节高中山区

  

(一)岩浆岩剥露的穹窿高中山

  主要分布在西冶川以西、四道川以北,除横尖地区中西川东部及西葫芦川北部西侧以外的广大地区。

本区处于地壳强裂上升地段,侵蚀、剥蚀强裂,早期侵入的岩浆岩裸露地表,周围是变质较强的混合岩。

二者组合形成本区山脉宽缓的顶部,片麻构造的石英、长石分布集中地段常是山脊,云母和角闪石分布地段常为凹槽,宽缓山顶上面多见梳状山脊,沟坡上可见到片流、泥流和滑坡。

  

(二)变质岩的穹窿高中山

  分布于县境西北横尖地区中西川东部及西葫芦川北部西侧南阳山、赫赫岩山、前云山、长树山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带。

本区由太古界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组成,大部山顶浑圆,岭脊宽展起伏,并有不足1米厚的风化残积物。

山体构造上升显著,侵蚀切割均在千米以上,沟谷以山体主体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南阳山、赫赫岩山等均属北台期夷平面。

  (三)上覆石灰岩穹窿高中山

  分布于四道川以南、中西川截岔到会立段以西地区。

由寒武、奥陶系灰岩组成。

山体保持了燕山运动宽缓的背斜构造特征,平坦山顶,阶梯形斜坡,狼牙状山脊。

灰岩下伏古老变质岩,由于岩浆岩侵入顶面微现起伏。

本区岩浆岩剥露面积较大。

河谷沿灰岩节理、裂隙发育,西北段沟谷宽浅。

呈u形谷或槽形谷,东南段多为隘谷、谷坡陡立。

本区山顶为唐县期夷平面,以四十里跑马焉保存较为完整。

  (四)岩浆岩剥露的穹窿中山

  主要分布于马鞍山地带。

一般海拔1000~2200米。

切割深度500~1000米。

本区受燕山期碱性岩、二长岩和正长斑岩等侵入,使中生代早期砂页岩及古生代灰岩产生拱曲,形成穹窿状山地,后经流水剥蚀形成峁状地形。

  第二节土石山沟坡区

  本县主要为砂页岩剥蚀中山类。

分布于马鞍前山地区及县境东北山区。

本区由二迭、三迭和侏罗系砂页岩组成,山体低矮,一般不足2000米,具宽梁状山脊和宽浅沟谷,沟谷中多见急流、跌水,地面由残积黄土覆盖。

  第三节山间黄土丘陵区

  主要分布于中西川中庄地区沿川一带,四周山地环绕,松散堆积物较厚,文峪河从中穿过,发育有一二级台地。

  第四节山前洪积缓坡区

  

(一)洪积倾斜平原

  分布于城关镇、洪相乡平川地区及义望乡北部地区。

组成物质以砂砾石和亚砂土为主,岩性为灰岩和变质岩类,并夹有黄土类物质。

南缘带以黄土类物质为主,夹有亚粘土、亚砂土。

本区地形较为平坦,河沟及冲沟较发育,但切割一般较浅。

边山河沟出口处普遍发育规模不等的洪积扇。

  

(二)冲积平原

  分布于平川西营地区及义望乡南境与段村镇地区。

本区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沉积物质达千米以上,区内地势平坦,为晋中盆地组成部分。

  (三)山间基岩谷地

  分布于本县文峪河穿行之基岩山区。

区内坡陡谷深,时宽时窄,宽阔处堆积着松散的沙砾石及黄土状物质,大部分地段草灌丛生。

局部地区辟为农田。

第三章山峰沟谷 

  一、主要山峰

  

(一)境界山峰

  1.孝文山:

别名南阳山,古名关华山,位于北纬37º

53′,东经111º

29′,系关帝山主峰,山周长30公里,海拔2830.7米,走向北东东,呈锯齿状山脊,南坡陡峭,北坡和缓,是北台期夷平面上的一座残山,山正南直线相距横尖镇11公里,西北境与方山县为界。

古为魏道武牧马之处。

魏孝文帝丁母忧,曾避于此山“不食者三日”,人思其德,立庙于山巅,故名孝文山。

民国初年,因山系东西走向,西南向阳,得名南阳山。

主要植被为油松林、云杉及高山草甸。

  2.关帝山:

别名官地山、三层崖。

位于北纬37º

28′。

主峰海拔2580米,周长50公里。

油松、云杉密布山峦。

山直线南距横尖镇10公里,为县境西北与方山、娄烦二县之界山,北魏时期,为拓跋氏封山消夏、牧马之处,明代为藩王牧马地,故称官地山。

后因山上有多处关帝庙,遂改称关帝山。

  3.赫赫岩山:

亦名黑黑烟山。

32′。

西南直线相距横尖镇10公里。

为本县与娄烦、方山二县界山。

山属北台期夷平面,顶部宽展微具起伏,周长15公里。

主峰海拔2711米。

因其主峰南侧石崖壁立显赫而关帝山得名赫赫岩;

因其山巅覆盖沉积物呈黑色又名黑黑岩。

明末清初,为交山农民军抗击封建王朝的根据地之一。

山顶植被主要为草甸。

  4.黑镇则石山:

51′,东经111º

26′。

主峰海拔2473米。

东南直线相距横尖镇11.5公里,为本县与方山界山。

因其山岩色黑而得名。

植被以油松林为主。

  5.十字城:

别名石子城、石指城。

45′,东经111º

主峰海拔2072米,周长15公里。

东北直线相距横尖镇5.5公里。

为本县与方山县之界山,因山岩远视形如城郭,故名石之城,后演变为十字城。

  6.颠笔山:

27′。

主峰海拔2220米,东北直线距横尖镇8公里。

为本县与方山县之界山。

  7.寨沟山:

43′、东经111º

主峰海拔2153米,周长5公里。

东北直线距横尖镇10公里。

为本县与方山县西部界山。

古代曾于此处设营立寨,山东有营坊沟,东南有寨沟故名。

  8.骨脊山:

又名骨积山、谷积山,古名吕梁山。

42′,东经111º

主峰海拔2535米。

周长10公里,东北直距横尖镇12公里。

为本县与方山之西部界山。

古“吕”篆文形如骨脊,故古代“吕梁”“骨脊”名殊意同,皆以山脉狭长如脊梁而得名。

  9.云顶山:

别名运顶山,小云顶山。

古名刘王晕山。

39′,东经111º

31′。

主峰海拔2274.4米,周长约15公里,东距中庄乡11.5公里。

为本县与离石县西部界山。

因刘渊称帝离石登临此山,故名刘王渊山。

文水县方言渊、晕、云音同,遂演变为刘王晕山、云顶山。

为区别附近之大云顶山,遂名小云顶。

植被以杨松林为主。

  10.四十里跑马塥:

主峰孤言山,亦名孤爷山宽坪沿。

海拔2261.9米。

跑马岩全长直距10公里,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为本县与离石县之界山。

山体保持了燕山运动宽缓的背斜构造特征,山顶平坦,牧草丰富,故民国年间阎锡山政权曾于此操练骑兵。

因其往返里程为40华里故名。

主峰孤言山东距会立乡24.5公里。

  11.寺沟崖:

35′,东经111º

35′,主峰海拔2072米。

直线东距会立21公里。

为本县西南与文水之界山。

因其山侧有寺沟而名。

  12.万年山:

别名万崖山。

34′,东经111º

43′。

主峰海拔2011.8米,东北直距会立乡11.5公里,为本县南部与文水县之界山。

植被主要为油松灌木。

其山石崖众多,故名万崖山,因当地方言“年”“崖”音近,故误为年。

  13.木鸽山:

别名鹁鸽山,位于北纬37º

32′,东经112º

02′。

主峰海拔1230米。

东直距洪相乡5公里。

为本县与文水县东南部界山。

因其山主峰一高二低,形如鹁鸽静卧故名。

  14.高离山:

别名高山爷庙儿。

03′,主峰海拔1142米。

西南直距洪相乡4公里,为本县与文水县界山。

因其山体高大,远离众山而得名。

  15.大梁山:

39′,东经112º

10′。

主峰海拔1493米。

西南直距岭底乡6公里。

为本县与清徐县东部界山。

因其山体高大故名。

  16.三县岭:

亦名三贤岭。

41′,东经112º

1l′。

主峰海拔1630米,西南直距岭底乡8.5公里。

为本县东北部与古交区之界山。

其山高岭横亘,古代东近阳曲,南望清源,西入交城故名。

  17.马鞍山:

亦名狐突山,狐偃山,俗称狐爷山、放马坪。

43′,东经111º

59′,主峰海拔2202.7米,山顶平缓狭长,东峰至西峰相距5公里。

为本县北部偏东与古交区界山。

西峰东南直距寨上乡7.6公里,古为本县镇山,因山形如马鞍而得名。

据旧志所记,春秋时葬晋大夫狐突于此,故名狐突山、狐爷山。

又云为古之少阳山。

《山海经》云:

“少阳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

其中多美赭”。

《名胜志》载:

在交城县西北四十里,酸水流合文谷水。

清吴任臣考证为今之马鞍山。

据勘察,本山除已发现的铁、煤等矿产外,还有金矿蕴藏。

  18.花豹崖:

46′,东经111º

55′。

主峰海拔1858米。

直线南距古洞道乡6.3公里。

为本县北部与古交区界山。

因其主峰石崖壁立,且花豹出没故名。

  19.望乡台:

48′,东经111º

49′。

主峰海拔1949米。

直线西南相距燕家庄乡2.5公里。

为本县北部与古交区之界山。

因其山形突兀,高平如台,周围山乡尽入眼底故名。

又因其处多麝,故亦称为望香。

  20.笔儿尖:

50′,东经111º

46′。

主峰海拔2078米。

东南直线相距燕家庄6.5公里,为本县北部偏西与古交区之界山。

因其山形高耸如笔尖故名。

  21.铁史沟山岩:

52′,东经111º

44′。

主峰海拔2324.2米。

东南直线相距燕家庄11公里。

为本县北部偏西与古交区、娄烦县之界山。

因其山沟狭长如铁齿故名,“史”“齿”方言相近,遂误为史。

  22.岐狐举山:

42’。

主峰海拔2197米。

东南直线距燕家庄13.5公里。

为本县西北部与娄烦县之界山。

  23.前云顶山:

亦名东塬。

5l′,东经111º

35′。

周长5公里,主峰海拔2659.8米。

西南直线距横尖镇8公里。

因其位于云顶山东,习惯以东为前,故名前云顶山,亦简称前云山。

山巅开阔平坦,是本县的天然牧场。

  

(二)境内山峰

  1.长树山:

47′,东经111º

34′。

周长75公里,主峰千镇山海拔2383米。

西北直距横尖镇5.5公里。

其山多树故名长树。

主峰高于众山,为千峰之镇山,因名千镇山。

  2.瓮圪筒:

主峰海拔2561米。

东南直距横尖镇7.5公里,其山形直立如瓮状故名。

  3.马头山:

周长10公里。

主峰海拔2186.7米。

东南直距会立乡24公里。

山上为杂草灌木,山形如马首因名。

为会立乡西北与中庄乡西部界山。

  4.西签脑子:

别名西尖脑子。

41′。

主峰海拔1903米。

西南直距中庄乡6公里。

山上灌木丛生,因山形如签故名。

  5.西轿儿山:

别名轿儿山。

38′,东经111º

40′。

周长5公里,主峰海拔1940.6米,东直距会立乡15公里,因山形方正,形如花轿因名。

为会立乡西部与中庄乡南部界山。

  6.山山崖:

别名山神崖。

37′,东经111º

42′。

周长4公里,主峰海拔1820米东直距会立乡11公里,为会立乡西部与中庄乡东南部界山。

其山一带有三座高峰壁立,故名三山崖。

后演变为今名。

  7.东轿儿山:

亦名轿儿山。

48′。

周长5公里,主峰海拔1694米,东北直距会立乡4公里。

因山形似花轿而得名。

  8.寨则峁圪堆:

45′。

周长6公里。

主峰海拔1499米。

西北直距中庄乡9公里。

古代曾于山巅设兵寨因名。

  9.红石山:

主峰海拔2041.1米。

正南直距惠家庄8公里。

为惠家庄乡与燕家庄乡北中部界山。

以其山岩红赤而得名。

  10.井坡山:

主峰海拔2008米。

南偏西直距惠家庄6公里,为惠家庄、燕家庄二乡北中部界山。

  11.三座崖:

主峰海拔2,080米。

东偏北距燕家住乡4公里。

为燕家庄乡与惠家庄乡中部界山。

远望崖岩山方顶平如座故名。

明末清初,为交山农民起义军的主要兵寨。

植被以松杨桦林为主。

  12.大西沟脑:

45′,东经11l。

主峰海拔2043米。

东北直距燕家庄乡3公里。

为燕家庄乡与惠家庄乡中部偏南界山。

其山东南侧有康家社西沟,故名。

  13.石槽山:

主峰海拔1979米。

西北直距燕家庄9公里。

为燕家庄乡中部与古洞道乡西北部界山。

其山基岩裸露,形态如槽故名。

  14.逯家岩:

亦名龙洞岩。

41′,东经111º

50′。

正东直距古洞道乡4.5公里。

为古洞道乡西部与燕家庄乡东南部界山。

因位于逯沟之上,主峰为山崖而得名。

其山旧有石灰岩溶洞,当地人称青龙洞,故亦称龙洞岩。

  15.逯沟山:

40′,东经111º

东北直距古洞道乡5公里,为古洞道乡西南与燕家庄乡东南部、水峪贯镇西北部之界山。

主峰海拔1837.4米。

因其北侧有逯沟而名。

 

  16.陈台山:

51′。

主峰海拔1856.3米,正东距水峪贯镇7.5公里。

为水峪贯镇西部与会立乡东北部、燕家庄乡南部界山。

因其东侧有51陈台沟故名。

植被有油松乔灌。

  17.大谷山:

36′,东经111º

52′。

主峰海拔1748米。

西南直距会立乡4公里。

植被主要为松林、柏林、柞树及其他乔灌,因其沟大谷深而得名。

  18.悬岗岭:

06′。

主峰海拔1581米。

正南直距岭底乡6公里。

因其山崖高悬而得名。

  19.寨儿岩:

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