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0190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施绿色施工保护环境措施范文Word文件下载.docx

4、项目经理

1)工地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

负责组织、管理、领导项目经理部全面实施绿色施工工作。

2)负责协调公司总部生产资源和对接现场的服务支持工作。

3)负责做好与业主、投资人、设计院、建立公司、各承包单位协调工作。

5、行政副经理

1)绿色施工监督员。

负责与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以及搞好与现场周边的居民关系,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领导现场的消防、保卫及后勤保障工作,维护现场的正常施工程序。

领导项目对外宣传工作(含现场CI工作)。

3)负责职工环保、消防教育、培训工作。

4)按标准进行相关文件的记录、收集、整理和管理。

6、总工程师

1)负责组织制定绿色施工方案和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制定环境管理体系专项作业指导书。

3)负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

4)负责土建、安装的技术协调工作。

5)负责绿色材料设备选型的相关工作。

6)负责“绿色施工建筑评估体系”工程资料组织工作。

7、生产副经理

1)负责现场土建绿色施工管理工作。

2)领导编制项目总工期控制进度计划,年、季、月度计划,并对执行绿色施工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1)负责安装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环境管理体系中机电专项作业指导书。

(3)负责安装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

8、安全员

1)绿色施工安全责任第一人。

负责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预控、落实管理工作。

2)协助项目副经理进行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种的培训,检查持证上岗,并办理入场证件。

3)定期组织现场综合考评工作,填报汇集上级发放各类表格,并负责对综合考评结果的奖罚执行。

4)对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单并进行复查。

9、质量工程师

1)绿色施工质量责任第一人。

负责分解质量目标,制定质量创优实施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

2)加强施工预控能力和过程中的检查,使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

3)参与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处理,并跟踪检查,直至达到要求。

4)按标准进行质量记录文件的记录、收集、整理和管理。

三、绿色施工现场环保责任管理体系

1、噪音控制:

噪音排放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2-90)的要求。

2、现场扬尘排放达标:

现场施工杨尘排放达到当地环保机构的粉尘排放标准要求。

3、运输遗撒达标:

确保运输无遗撒。

4、生活及生产污水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中的COD达标(COD=200mg/1)。

5、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

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环境。

6、杜绝施工现场火灾、爆炸的发生。

7、固体废气物实行分检制,在内部回收利用。

8、合理运用资源,降低能耗。

第三节现场环保具体措施

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现场实际情况,公司确定了“绿色施工知识培训”、“环境管理”等六大纲要,所有措施围绕纲要制定与执行。

绿色施工纲要

纲要

条款

内容

一、绿色施工知识培训

绿色知识培训

对施工队伍进行现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

素质,为实现绿色施工打下基础。

二、减少对环境影响

1、场地土壤环境影响

减少临建占地,少开挖原土,多种绿色植物,防止有毒物质泄漏污染地面。

2、大气环境影响

(1)抑制现场扬尘的产生

(2)对现场进行围挡

(3)减少运输遗洒对环境影响

(4)控制废气排放

(5)控制烟雾排放

3、噪音影响

选择低噪音设备,对强噪音设备搭建隔音棚,控制夜晚施工强度,从声源上降低噪音影响。

4、水污染

分流雨水、生活污水、工程污水,采取去除泥砂、去除油污、沉淀过滤等方法,减轻污水排放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负面影响。

5、光污染

现场采用防眩等照明、以及对施工现场外围直射光线的围挡,有效控制现场光源对周围区域的光污染。

6、电磁辐射污染

开放办公布局、辅助饮食补给,提高人员抗辐射能力。

7、对周边区域的安全影响

合理布置机械设备数量、位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对周边区域的安全影响。

三、能源利用与管理

1、节约能耗

(1)控制机械设备耗油量

(2)控制耗电量

2、能源优化

以清洁能源替代污染大的能源,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

四、材料与资源

1、材料节约

改进工艺,加强材料节约

2、材料选择

通过公开招标采购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施工材料,控制施工辅助用材的有害元素限量。

3、资源再利用

(1)最大限度利用场地内现有资源。

(2)加强施工废弃物分类管理,尽可能回收施工废弃物。

4、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减少材料运输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五、水资源

1、水资源节约

强化节水管理,减少施工水资源消耗

2、水资源利用

利用雨水和施工降水,采用经济合理的污水处理回用手段,减少新鲜水用量。

六、人员安全

1、人员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严格的防毒、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加强人员劳动保护

2、人员健康

(1)合理布置临建

(2)搞好现场卫生防疫

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的教育力度,增强全员“绿色施工”的意识,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使每个施工者和管理者从自我做起,自觉爱护施工现场的一草一绿,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不乱扔废弃物,保持现场环境整洁,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基础。

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写绿色施工作业指导书和环保教育计划。

生产副经理负责绿色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培训,负责环保教育的培训,公司总部定期检查、考核培训效果,建立奖罚制,责任到人。

其中对可能发生重大环境影响的操作人员除通过作业指导书指导外,还要通过现场实地演习的方式考核,并做详细记录。

1)尽量利用现有临建设施,增加的临建用房采用活动房,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对场地原土的干扰。

2)除现场已种植的花草绿化外,在临建房屋的墙面和现有周边采钢围墙的墙面种植爬蔓类耐旱植物绿化,把施工现场建设成为花园式工地。

3)所有油品、用油的机械设备下方设置接油盘,防止油品污染土地。

4)现场雨水、洗车水经沉淀后流入市政雨水管道,避免水流带走地表土。

2、降低扬尘

工地现场环境保护听从甲方、街道、城管等部门的要求,并在施工前必须经工程所在地区的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并主动要求环保部门定期监督指导。

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

(1)场内易扬尘颗粒建筑材料(如袋装水泥等)密闭存放。

散状颗粒物材料(如砂子等)进场后临时用密目网或苫布进行覆盖,控制此类一次进场量,边用边进,减少散发面积,用完后清扫干净。

(2)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洒水降尘,水来源的一方面是收集雨水,一方面是抽取降水贮水池内的水。

若洒水不能满足施工现场降尘的需求外,还可采用化学固尘剂替代洒水固尘。

这种透明流体固尘剂无色、无毒、无污染,加水稀释后喷洒在施工现场,保湿时间可达一个月。

该剂在北京市已应用在市政保洁工程。

(3)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即使分拣、回收、清运现场垃圾,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由专业公司运输消纳。

楼层内的施工垃圾每日才用塔吊吊运清理。

(4)施工现场采取硬化、覆盖、绿化等措施,保证黄土不露天。

2)现场围挡

利用现场已有的压型钢板围墙围挡施工现场,防治施工扬尘飘拂至现场外。

3)运输影响

(1)施工现场已有硬化循环道路,路面干净整洁,在大门处做成大于出口宽度的喇叭口。

(2)密闭垃圾运输车、货物运输车辆防尘要做到:

每天保持车辆表面清洁,装料至货箱盖底并限制超载,车辆卸料溜槽处装设防遗撒的活动挡板,车辆出场专用大门口设置车辆冲洗池和淋湿的块毯,车辆清理干净后不带尘土出现场。

4)废弃排放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一氧化碳(CO)污染、氮氧化物(NOx)污染、碳氢化合物(HC)污染。

其中一氧化碳80%是由汽车排出的,其含量与交通量成正比。

而碳氢化合物则是因为汽车尾气中没有充分燃烧的烃类物质造成的污染。

因此,防治大气污染首先要做到“绿色交通运输”,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绿色交通从我做起。

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尽量乘坐公共交通、班车上下班,私车满员承载进出现场。

(2)所有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都要与责任单位签署环保协议,所有车辆必须为排放达标车辆,不达标的车辆禁止进入现场。

项目经理部派专人定期检查车辆手续,必要时监督车辆验证。

(3)机械设备由总部的专业公司负责提供,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定期检查,确使用保完。

5)烟雾排放

(1)加强对现场的烟尘监测,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烟尘排放达到规定级别以下。

(2)全天24小时内禁止在施工区域吸烟。

为体现人性化施工管理,现场设二间吸烟室,安装室内空气净化器,每日派人打扫室内卫生。

(3)禁止采用燃烧的方法剥电缆皮,以免烟气污染环境。

(4)电焊机焊烟的排放应符合国家要求。

在地面焊接时,可设围挡,尽量减少高空焊接作业,小面积进行焊接时可采用专用通风设备进行排风。

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

1)现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GB12522-90)规定,并制定降噪措施和管理制度,且要严格控制。

2)在施工过程中要科学统筹,合理安排,调整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施工。

3)对施工现场采用密目网进行围挡,作业层全封闭。

4)对噪音大的施工机具封闭使用,搭设封闭施工棚,采取隔音处理,尽量减少噪音。

5)教育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文明施工,搬运料具如钢管、模板时轻拿轻放,严禁大声喧哗,以减少人为的噪音干扰。

6)车辆进入现场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不得鸣笛。

4、防止水污染措施

1)现场污水严格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

2)进行运输车清洗处设沉淀池,废水经沉淀池做技术处理后回收使用,使用不完的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防尘。

3)施工现场的油料、稀料、油漆等,必须存放于库房内,库房地面必须进行防渗处理,上述物资储存和使用时,必须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体。

4)施工现场试验室产生的养护用水通过现场污水管线,经沉淀排到市政管线,严禁出现在施工现场乱流现象。

5)隔油池设置:

食堂洗碗池下方设市环卫局提供的钢制隔油池。

每天清扫、清洗,每周一次清理隔油池。

食物残渣桶每天晚间由专门养殖场收走。

6)现场厕所采用水冲式,设化粪池经过分解沉淀后通过施工现场内的管线向南排入市政管线,清洁车定点定时对化粪池进行处理。

7)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

现场交通道理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将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8)现场雨水的利用:

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有组织排入现场周围雨水排放井内,用雨水降尘。

多余的雨水排放至现场周边的市政雨水管线收集在利用。

9)建立有效的排污系统:

对现场废水、废物排放制作排放平面布置图,经处理、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并及时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请登记。

定期对现场的废水排放、废物处理进行监测,填写运行控制检查记录表。

5、光污染的控制

1)夜间现场的探照灯避免射向周围地区,尽量将探照灯灯光向施工中心区投射,在关键的部位采取加灯罩或高围墙防护网栏以遮光,防止对周围地区产生影响。

2)在电焊施工期间,在作业面外围作全封闭隔离,采取隔离罩等措施,防止电焊等产生的弧光防止对周围地区产生影响。

6、电磁辐射防治

电磁辐射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之后自然界第四大公害。

它能危害人体的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机理等。

施工阶段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电脑、手机等。

其防治措施为:

1)办公室内电脑与电脑的摆放间距应保持2.5-2米的距离;

电脑操作员每天连续操作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连续操作1小时关机休息1刻钟,四处走动、松弛一下身体;

2)工地食堂配制的午餐应多选择吃含维生素B的蔬菜以及含多糖类和磷脂丰富的食物,以增强员工抗辐射能力;

3)办公室育龄女员工一旦发现有怀孕者,则应减轻其电脑工作量,调整工作内容,避免与复印机、打印机等辐射污染源接触。

尽管施工现场离周围居民区有一定距离,我公司在布置临建平面图时仍然注意不扰民的措施,并随时监测噪音、粉尘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1)工程开工后,我公司会对现场用电量、用水量、用油量建立消耗台帐,指定责任人,按“能源计量网络图”每月一次填写台帐,每季度考核一次节能效果,奖罚挂钩,并通过公司网络进行全公司各项目评比竞赛。

2)现场办公室采用敞开的办公格局,以自然通风、自然光照明为主,缩短空调机使用时间。

室内照明采用新型节能荧光灯。

3)现场安装水表、电表,随时了解用水、用电情况。

经常检测现场供水阀门,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对浪费能源的责任人实行奖罚制度,并公告处理结果。

4)现场尽量实行无纸化办公。

利用公司OA信息系统,网络报送公司总部各类文件,网络审批施工方案电子文档,网络查询科技数据库等等。

必须使用的纸张也要两面使用,并分类堆放注明。

1)施工现场采用饮水机供办公、休息饮用水;

食堂采用液化气炊事炉灶,冬季办公室内采用电暖气取暖。

2)工人休息区安装太阳能热水淋浴器。

1、材料选择

1)所有施工用辅助材料均采用对人体无害的绿色材料。

4.3.1.2绿色建材的采购管理

(1)所有进场材料一律通过招标采购

对于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自行采购的所有材料,我公司都采用公开招标形式进行采购。

在质量、价格、绿色等方面保证材质一流。

对于中标产品与供货产品质量有差异的生产厂商,一经发现,全部退货,并在公司材料供货商数据库内留下备案,永不合作。

(2)考察供应商生产厂家

对于大批材料,我公司将组织由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四方考察小组,对材料设备供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择性价比最优的厂家为工程供货。

2、资源再利用

1)场地内现有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现场已有的临建用房、循环道路、临水、临电,不足的部分另行增加。

2)施工废弃物管理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垃圾主要有:

渣土、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

因此,施工垃圾分类时就是要将其中可再生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重新用于生产。

(1)所有施工材料包装物回收率要达到100%,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达到100%。

施工固废物处理后要达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

(2)封闭式垃圾站的位置:

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设置四个封闭式垃圾站(地面应作防渗处理,具体位置图件平面布置图),按照垃圾的性质分为三类:

一类:

再利用施工材料,指以其原来形式无须再加工就能当作同样或类似的产品使用。

二类:

可再生施工材料,指受到损坏不能直接使用但经过加工处理后无循环再生的材料。

三类:

垃圾定量清运,选择有消纳资质的承包商,并与其签定《废弃物清运环境保护协议书》,密封垃圾运输至规定的消纳场。

(3)办公区域设三色废弃物垃圾箱,将办公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存放。

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和醒目标识。

(4)严格施工废弃物回收制度。

每季度计算施工废物回收率并制表,总结回收效果,分析原因,纠正回收措施,提高回收利用率。

五、就地取材

除业主指定材料外,进口和国产的同一类材料,选择综合性价比较优的国产材料;

外省与本地产的同一类材料,选择综合性价比较优的本地材料。

六、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1)加强现场水管理,设专人每日检查水龙头,杜绝冒水、滴水、漏水现象。

2)收集雨水降尘,减少新鲜水使用。

3)考虑工人方便,在施工区域内设置若干个可移动式环保免冲厕所。

由吊车定期吊运清洁处理。

4)施工现场种植耐旱类花草和爬蔓类植物,减少浇水量。

1)施工期间,利用集水坑收集雨水,用于防尘、洗车、浇花。

2)清洗车辆的水经沉淀后,用于路面降尘和养护。

3)办公室每日喝剩的白水用于擦洗办公桌。

喝剩的茶水用于浇花。

七、人员健康

1、场地布置

现场施工作业区、办公区、工人临时休息区分开布置,施工期间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

工人食堂、临时休息室布置在现场的上风口——北侧;

敞开式办公室布置有利于通风;

复印机、打印机单独放在一起,与工作人员不同室;

工人临时休息室安装空气净化器和排风扇。

2、职业健康

(1)现场设饮水处、休息区、临时固定厕所、临时移动环保厕所、卫生所、食堂、浴室、吸烟室等必要的施工人员生活设施,每日专人清洁环境、喷洒消毒、防止污染。

(2)施工库房堆放材料时,应在下面放置垫块(垫块利用现场材料下脚料)防潮,防止霉菌滋生。

(3)健康检查:

新工人上岗前进行体格健康检查,特殊工种、有毒有害工种按《职业病防治法》定期做健康检查。

3、卫生防疫

(1)办公室、工人休息室、食堂、浴室、经警门卫室等内部设施整齐干净,照明通风均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夏季对上述地点还要派专人灭蚊灭蝇,保持环境干净。

为便于集中管理工人的安全卫生状况,工人每天乘班车接送上下班,并每日对车辆检查消毒。

(2)食堂操作间分清真区、普通区,用具分区分类摆放整齐,每天清洁、消毒。

所有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并每年定期复查炊事员健康状况,状况不良不得上岗。

(3)食堂设专人定点采买清真食物、普通食物,目的一是保证食品卫生和质量。

二是尊重用餐人民族习惯。

(4)夏季,食堂每日2-3次向施工人员供应防暑降温饮料;

所有饮料及饮及送,不放置在现场内暴晒。

(5)现场设有卫生所一间,24小时服务面包车一辆,轿车一辆;

担架2副;

一旦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病时,立即按应急机制相上级部门报告,并送往相应医院救治。

若出现严重摔伤,立即送附近医院救治。

卫生所设专业医生一名,护士一名,负责日常的卫生防疫、小伤病诊治。

关于技术交底的要求

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明确工程概况、合同文件、设计意图及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明确工程的各项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工艺标准、各结构物的详细尺寸和标高、材料规格和数量等,确保施工过程满足质量、技术、工艺要求,安全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

2.技术交底分为会议交底、书面交底和岗位技术交底三种形式。

3.施工方案交底应采用会议交底,由项目总工主持,项目部有关人员、施工队长及施工队技术人员等参加。

主要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案中的重点细节作专题介绍和详细说明,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和要求,对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作详细交底。

参加会议人员对技术交底不明确或实施困难的问题(包括施工场地、施工机械、施工进度安排、施工部署、施工流水段划分、劳动力安排、施工工艺等)应及时提出,会议对提出的问题应逐一解答,并落实安排。

4.施工工艺的技术交底应采用书面交底,项目部或施工队向工班就分项工程或工序进行技术交底,应根据该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上级的技术交底内容,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按分项工程和工序,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

交底、接受交底双方均要在交底记录上签字。

班组长在接受技术交底后,应组织全班组成员认真学习与讨论,明确工艺流程和施工操作要点、工序交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方法、质量通病预防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然后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作业班组劳动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和协作关系。

5.施工技术交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符合设计图设计(或变更图设计)中的各项技术要求,特别是当设计图中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高于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应要求时,应作更为详细的交底和说明;

2)应符合体现上一级技术交底的意图和具体要求。

3)应符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要求。

4)对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其交底的内容、深度和说明方式应有所区别,要有针对性。

5)对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6)技术交底应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具体扼要,严格履行交接签字手续,并归档管理。

6.施工技术交底应注意的问题:

1)、书面技术交底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明确责任的依据,施工完毕后应归档管理;

2)、技术交底应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对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中的要求,特别是质量标准,不得任意修改、删减;

3)、技术交底应满足施工组织设计有关要求,领会和理解上一级技术交底等技术文件中提出的技术要求,不得违背文件中的有关要求;

4)、会议交底应作详细的会议纪要,包括参加会议人员的姓名、日期、会议内容及会议决定,会议纪要作长期保存;

5)、所有书面技术交底,均应经过复核,并留有底稿,字迹工整,数据引用正确,书面交底的编制人、审核人、签发人、接受人均应签名;

6)各级技术人员要加强技术交底工作的督促与检查,保证技术交底制度化、规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