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985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docx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

无线电测向心得体会

  篇一:

PJ-80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

  2、掌握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方法

  3、增强对电子信息专业的热爱

  二、实验过程

  1、9月15日星期一

  早上9:

00,老师在课上为我们讲解了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

  通信具有两个要素:

信息和载体。

  电磁波具有三个性质:

三维直角正交、传输速度

  电磁波按频率在空间内具有如下分布:

  和极化波。

  无线电波的传输方式有三种:

地波、天波和直接波。

  天线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在发射无线电波时,能把高频电能转换为高频电磁能,在接收无线电波时,能把高频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

它的方向性很强。

  PJ-80型无线电测向机具有两种天线,分别是直立天线和磁性天线。

直立天线能把电能转换为磁能,应用于很宽频率范围,在各个方向上接收到的无线电波强度都一样,且具有便于架设、价格便宜的特点。

磁性天线能把磁能转换为电能,它在不同方向上接收到无线电波的强度不同,因此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

  两种天线的综合使用形成了复合天线系统。

  使用复合天线后,磁性天线转动一周,只有一个方向使信号消失;也只有一个方向信号最强。

这样就克服了磁性天线的双值性,获得了单方向性能。

我们把信号强的这个面叫单向大音面,简称大音面,得用大音面就可直接定出电台在哪一边。

由磁性天线的方向图可知,天线转动一周,测向机将出现两个声音最大处和两个声音最小处,即磁性天线的方向图具有双值性。

利用这一点,可以测定电台所处的一条位置线,但判断不出它究竟处在位置线上的哪一边。

  直立天线在水平平面的方向图是一个圆。

天线转动360度,感应电势E直的大小和极性都不会变化。

现设直立天线的电势等于1,并为正值;设磁性天线的电势最的值也等于1,将磁性天线旋转360度时其电势的大小和极性做出标注。

再将任一方向上两天线的电势相加,如在0度或180度方向上,E直=1,E磁=0,合成电势(E合)=1;在90度方向上,E直=1,E磁=1,E合=2;在270度方向上E直=1,E磁=-1,E合=0,等等。

由图可见,上半部分各方向上的两天线电势极性相同,合成电势为两电势之和;下半部各方向上两电势的极性相反,合成电势为两电势之差。

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如下黑实线所示的心脏形方向图。

  无线电测向机原理电路图:

  下午2:

00,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了无线电测向机核心电路板的焊接工

  作。

我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成功地将所有元器件焊接完毕,在此过程中,

  我非常注意焊点的形状和元器件的整齐排列。

  2、9月16日星期二

  早上8:

30,我们领取了耳机、电池、测向机外壳进行测试。

我按照要求首先进行一些参数的测量,结果如下:

  

(1)电源电压:

  

(2)VD3两端电压:

  (3)V1:

R3两端电压:

  (4)V2:

R9两端电压:

  (5)V3:

R12两端电压:

  再调整RP2使信号清晰,最后调整T1和C1使声音更大、更悦耳。

  3、9月17日星期三

  早上8点,我们来到实验室,老师讲解了如何利用高频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来测量测向机的幅频特性以及接收灵敏度。

测试结果如下:

  

(1)幅频特性

  (2

  4、9月18日星期四

  早上8:

30,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外训,我们用自己的测向机体验了寻找电台的过程。

  5、9月19日星期五

  早上9:

00,我们一组8人在校园里分别使用自己的无线电测向机寻找老师藏起来的3个电台,我花费了十多分钟便顺利找到了三个隐蔽的电台。

  三、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于无线电测向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我基本理解了无线电测向的原理以及无线电波的传输特点。

在此过程中,最让我感觉满意的便是我的焊接技术,我十分注意焊点的形状和元器件的整齐排列,在首次测试中,我很快便接收到了实验室里的电台信号。

但是在接下来的记录测向机的幅频特性和灵敏度时,我并没有完全理解测试的原理,在测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导致花费时间很长,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在寻找电台时,我体会到了无线电测向的乐趣。

总的说来,我非常喜欢这次实习!

希望今后还能有更多进入实验室制作电子产品的机会!

  篇二:

无线电测向培训

  义乌市湖门小学科技社团活动方案

  无

  线

  电

  测

  向

  无线电测向

  第一节无线电测向训练的内容

  无线电测向训练的内容包括室内训练、身体训练、外场训练三个方面。

  1.室内训练

  主要内容是学习无线电基础电论,研究、制作、维修测向运动中使用的器材;学习有关竞赛、训练的知识和文件;讨论和总结测向运动技术;记训练日记。

  2.身体训练

  任务是在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高专项素质,为正确运动测向技术,迅速提高测向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3.外场训练

  训练运动员掌握测向技术和战术,以适应竞赛的要求,为在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服务。

  外场训练可划分为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两类。

  

(1)单项训练为提高某一种或几种专项测向技术而实施的训练叫单项训练。

它包括提高“瞄线”能力的训练、起点标图训练,记背地图等一种技术的训练;还包括近台区多台训练、提高到位率(包括远距离交叉定位,途中跑、道路选择,方位物选取等),定向越野等综合运用几项技术的训练。

单项训练的针对性强,组织实施比较方便,在初级训练中占有重要比例;对于技术成熟的运动员,单项训练也应占有相当比例。

  

(2)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指基本按照竞赛规则的要求,布置一套隐蔽电台供运动员寻找,以全面发展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训练。

综合训练不一定每次都计时和排定名次,这样有利于运动员根据教练员的意图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实验,加深体会。

在适当的时候,按排计时和排定名次也是必要的,以便考察运动员的实际水平,锻炼实战能力。

每隔一个阶段,还应当通过组织模拟比赛和兄弟队间、不同年级间的比赛,请领导到场参观。

通过要求运动员赛前制定比赛计划、抽签决定出发顺序、赛后写小结等手段,对运动员施加心理压力,制造紧张气氛,培养运动员适应正式比赛的能力。

  第二节技术训练的阶段划分

  运动训练学认为,运动训练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分阶段的特点。

无论一个竞技项目训练过程所包含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它总是连续发生和不断进行的。

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又都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方法、手段都各有自己的特点。

  运动训练的连续性,要求训练工作应该不间断地、系统地组织实施。

应当根据专项特点和人们掌握技术技能的规律,通过连续的、系统的多年训练,逐步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人体机能,以获得高度的竞技水平。

  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性,是指可以把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有顺序地组织实施,逐步地实现阶段目标,最后达到总的要求。

  不同的运动项目,从各自的指导思想出发,有不同的阶段划分办法。

表3-1列举了阶段划分的3个实例。

无论阶段如何划分,有一些特点是共同的。

共同点是安排训练有长远打算,遵循先易后难,先打好基础再逐步提高,根据同同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内容的原则,以期尽快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并在高水平上保持尽可能长的时间。

  读者从本书第二章了解到,无线电测向技术是相当繁杂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

从各地训练少年运动员参加全国少年赛的实践可见,从初学到入门再到熟练,达到适应省一级竞赛的要求,大体需要二、三年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阶段是客观存在的。

表现为不同时期具备不同的接受能力和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训练难点和技术难点,只不过不同的人有又各具有其特点。

例如对初学者来说,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近台区技术。

他们常常在电台附近往返奔跑,显得不知所措。

在全部由初学者参加的综合考核中,如果有谁碰巧在几个台的近台区都用时极少,可以顺利通过,那么,即使他在途中前进迟缓,或者找台顺序发生错误,却仍然可能成为优胜者。

然而,熟练的运动员在近台区所表现出的技术差异却不大,只要接近了电台,无论该台是深隐蔽还是浅隐蔽,都可以在一轮信号时间内找出。

对他们来说,差别主要是找台顺序的合理程度和途中耗费时间的多少了。

优秀运动员在近台区表现应付自如,只要不遇到特别严重的干扰和奇特的影响,可以“手到擒来”,找台顺序极少发生大的失误;由于识别和使用地图能力很强,道路选择发生失误的可能性也不大。

对他们来说,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主要是到位技术和对特殊情况的处理能力。

他们需要提高远距离确定各台位置的能力,以求经过细致而慎重的估算后,能够恰好在电台发信前一刻准确进入近台区,趁势一举抓获。

优秀运动员在全过程中,极少松懈、犹豫,没有停顿和等待,表现出良好的“节奏”。

可见,测向技术训练中存在阶段是现实的、客观的。

在此基础上,对测向技术训练划分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表3-2中对技术训练做出了概略的阶段划分,提出了不同阶段的任务、难点和要求,供安排训练时参考。

  第三节初期训练

  初期训练是指对初学者入门阶段的训练。

就无线电测向技术训练而言,初期训练的任务是初步了解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知识,特别是竞赛的程序和竞赛办法;学会使用测向机,掌握基本测向方法;建立各种结束动作的规范化概念,为进一步的训练打好基础。

  在80米波段,测向机的使用要复杂一些,近台区技术内容也更多一些,所以初期训练一般在80米波段进行。

这样在将来转入160米波段或2米波段训练时,困难就不会太大。

  一、初期训练的一般步骤

  1.持机训练

  首先要训练运动员正确持机,了解测向机各种旋钮、开关的作用,学会听辨电台的呼号。

  2.体会性的单台训练

  选择对电波传播方向没有影响的简单地形,将一部电台放在明显位置连续发信,并尽量使发射天线垂直与地面,以获得良好的垂直极化波,保证测向机方向线正确。

指导运动员在已知电台位置的情况下做如下练习:

练习收听信号并体会测向机的方向性,加深对测向机“8”字形方向图和心脏形方向图的理解;练习测方向线(测双向)和定边(测单向);在距电台周围200米内的不同距离上,反复体会近台区内信号强度和测向机方向性的变化;闭上眼睛进行操作,睁开眼睛检查测线误差,也可以蒙上眼睛边测边向电台方向前进。

通过体会性单台训练,使运动员熟悉测向机的饿性能,掌握测线、定边方法,增强对信号强度、方向线的感性认识。

  3.简单的近距离找台训练

  有了以上的体验,便可进行简单的近距离找台训练了。

方法是在公园、树林等地将电台简单隐蔽,连续发信,运动员在离电台百米左右开始运用已掌握的技术法则、去找,获得找台的初步体验。

简单找台时,可以只找一台,也可以连续找多台。

为训练运动员的调谐信号的能力,也可在多台训练时,使各台工作在不同的频率上。

  4.单项技术训练

  单项技术训练适用于不同技术水平的各个阶段。

初期训练中单项训练的重点是近台区技术,例如交叉定点、方向线跟踪、扫音量等。

关于如何进行训练,请阅读后续章节,从中可以受到启发,进而自行设计一些新的更好的训练方法。

  5.寻找多台的训练

  寻找多台的训练可以先在数百米的范围内进行,台间相距一、二百米,然后逐步扩大到数公里范围,台距也可设置为700米左右到3公里不等。

找台顺序由教练员预先规定。

  二、初期训练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切勿忽视技术动作

  初期训练中,运动员热情高,进步宽,但易犯急于找到电台而忽视技术动作的毛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