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9603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月考地理试题选修 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A.作物估产B.交通运输C.病虫害分析D.海底矿产分布

【答案】3.A4.B

3.“北斗”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故A正确。

4.“北斗”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交通运输。

故B正确。

“作物估产、病虫害分析”主要利用遥感技术,海底矿产分布主要利用海底勘探技术。

故A、C、D错误。

【点睛】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2017年6月17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世界主题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国家林业局倡议:

人人参与防治荒漠化,共建绿色美丽家园!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5.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

C.人口增长迅速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答案】5.A6.A

5.荒漠化指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做造成的土地退化。

即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

图①为黄土高原,因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的荒漠化;

图②是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少,风力作用强,加上植被破坏,易发生荒漠化;

图③是哈尼族梯田,是当地居民对地形的合理改造,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不易出现荒漠化;

图④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土层较薄,植被破坏严重,流失侵蚀作用强烈,易发生石漠化,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故A正确。

【点睛】荒漠化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本题指广义荒漠化。

6.图②为河西走廊,图中沙丘主要因风的沉积作用而成,故A正确。

降水有时强度大,强调的是流水的侵蚀,故B错误。

人口增长迅速和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均是人为原因,故C、D错误。

【点睛】注意本题要求:

自然原因。

“……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村庄覆压过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①大风②过度垦荒③破坏植被④气候干旱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描述现象的区域是(  )

A.塔里木盆地B.河西走廊C.河套平原D.青藏高原

【答案】7.C8.A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7.黑风暴反映荒漠化,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人为原因,故选C项。

8.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于内陆干旱地区,故选A项。

读下图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9.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温C.降水D.植被

10.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正确的是(  )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电力、旅游和航运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

【答案】9.A10.D

【解析】试题分析:

9.读图,根据图例,I区是山地,II区是平原,造成流域内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对。

气温、降水、植被的差异是受地形影响形成的,不是主要因素,B、C、D错。

10.开发Ⅰ区河流,可以侧重于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但山区不利于发展航运,A错。

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灌溉,平原地区不适宜水力发电,B错。

Ⅱ区是平原,河流沿岸起伏小,不便于排水,不适宜发展茶树种植,C错。

Ⅰ区是山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步进行,D对。

【考点定位】影响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区域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

【名师点睛】根据图例,判断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差异,主要是地形的影响。

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适宜开发水电。

平原地区,落差小,水流平缓,便于航运、灌溉等。

茶树适宜在排水良好的坡地种植,不适宜在平原地区种植。

下图是某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1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11.C12.D

11.原煤、原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A错。

只有水电是清洁能源,比重很小B错。

原煤、原油、天然气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对。

煤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会增加酸雨的危害,D错。

故选C。

12.根据四省的能源生产结构判断:

①天然气比重在四省中突出,同时拥有煤炭和水电判断为四川。

②省原油比重占主导地位判断为黑龙江。

③煤炭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判断为甘肃。

④原煤占比重最大为河北。

四川进一步开发水能的不利条件是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故选D。

【考点定位】我国能源生产地区分布制约四川水能开发的条件

【知识拓展】中国能源消费的构成

当前化石能源在一次商品能源消费结构中占89.8%,中国占97.1%、美国占89.8%。

中国能源工业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生产体系。

以1999年化石燃料和电力能源的消耗结构为例:

煤炭76.2%,石油16.6%,天然气2.1%,电力(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5.1%。

我国煤炭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27%,是全世界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展望未来,按常规发展方案,化石能源比重将逐渐下降,到2050年世界及中国化石能源比重相应降至62.4%及76.6%。

由此可见化石能源是当今中国的主要能源,到2050年仍将占重要地位。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3.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14.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地—水库大坝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答案】13.D14.C

13.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为:

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故D正确。

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主要表现在我国西北地区;

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主要表现在我国华北地区;

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表现在我国南方地区。

故A、B、C错误。

14.①地在地势较缓的坡地上可以发展果林;

②地地势平缓可以发展耕作业;

③在河流峡谷出口处,是修建大坝的最优位置,既能保证水库有较大的库容,又能减少大坝修建的工程量;

④地等高线非常密集,说明该地地势很陡,需建水土保持林。

故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要求:

①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

②根据区域位置判断自然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

③结合等高线分布判断地形起伏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读下图“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16.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

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答案】15.B16.A

15.箭头①和③的分别代表西电东送的北线和南线。

北线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的坑口火电通过高压线路输送到京津唐地区;

南线是将贵州的乌江、云南的澜沧江及贵、滇、黔三省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及滇、黔两省的坑口火电通过高压线路输送到珠三角地区。

故选B。

16.④工程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途地下水位低的地区,随着河水的补给,地下水位升高,降水较少的季节,蒸发旺盛,导致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从而加重次生盐碱化的产生。

虽然东线靠近沿海,但沿途并不会有大量的海水入侵。

综合上述,选A。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18.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乙国—丙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19.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

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

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答案】17.D18.C19.B

17.根据三条曲线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丙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说明丙国为主要生产国;

第二阶段,乙国大量出口,而甲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乙国为主要生产国;

第三阶段,甲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甲国为主要生产国;

该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命周期体现出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丙国产品只是部分出口而非全部,故A错误。

根据图示信息,丙国该电子产品生产最早,科技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B错误。

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会出现减少的趋势,产业向发展更慢的国家转移,故C错误。

18.读图,第一阶段丙国是出口产品,乙国、甲国进口产品,生产地在丙国。

第二阶段乙国出口,甲国、丙国进口,生产地在乙国。

同理第三阶段生产地在甲国。

所以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丙国→乙国→甲国,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故C正确,A错误。

该产品是电子产品,产业转移是向着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便宜的地区转移,故B、D错误。

19.江苏省矿产资源缺乏;

珠江三角洲和江苏省都有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侨乡,而江苏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优于珠江三角洲,所以科技水平高于珠江三角洲。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目前产业转移的特点。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西气东输工程起点和终点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2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答案】20.B21.D

20.西气东输的起点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终点为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1.“西气东输”工程为一双赢工程。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有: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西气东输”不会影响农业生产以及沿途酸雨。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小。

(2)小题宜采用排除法。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

2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答案】22.D23.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即可判断防护林的主要生态功能。

22.森林资源所起得主要生态环保功能如下。

森林——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河流中上游、坡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平原农田周围——保护农田;

荒漠地区——防风固沙;

园林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道路两旁——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三北”防护林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主要针对上述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严重,因此“三北”防护林主要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荒漠化扩展,故其主要功能为防风固沙。

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是城市植被的生态作用,故均排除,C正确。

23..长江中上游地区位于湿润地区,且降水集中多暴雨,由于长期的过度砍伐,植被破坏而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该生态工程的主要生态功能,A正确。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是森林的生态作用,故排除B、C项;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是城市植被的生态作用,故排除D项。

24.长江三峡工程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③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可大量减轻火力发电产生有害气体、废水、废渣④可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C

25.近年太湖水质明显下降,原因有

①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②工业污水排入③乡镇企业排污④生活污水⑤海水倒灌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解析】太湖水质下降主要是周边生产与生活排污。

太湖不直接与海洋相连,因此海水倒灌对太湖水质影响不大。

26.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地理区位优势

C.矿产资源丰富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27.下面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解析】江苏省的城市化发展主要是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为特征。

由于对外开放的政策,而吸引了外资企业的发展,反映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特征;

因小商品经营,促进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反映了浙江的城市化特征;

因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反映了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特征。

故A、B、D错误。

28.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环境污染加重②人口出现负增长③农业用地急剧减少④产业布局不合理⑤劳动力素质太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⑤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未出现人口负增长;

当地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

因此②⑤不符合事实,故C正确。

29.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商品粮基地转向花卉、蔬菜、水果等产品基地的因素是

A.气候因素B.市场因素C.劳动力因素D.地形因素

【答案】B

【解析】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

30.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答案】A

产业结构来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选项中只有玩具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考点:

产业转移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方框内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1分,共10分)

31.发达区域往往为欠发达区域提供资金、劳动力、产品等。

【答案】错误

【解析】发达区域往往为欠发达区域提供资金、技术、产品等。

发达地区需要许多的劳动力,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过剩,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提供劳动力。

32.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数量的增长,更要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

【答案】正确

【解析】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同时考虑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数量的增长,更要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

33.黄土高原处于过渡区域、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壤的直立性、破坏植被是造成其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解析】破坏植被是造成近现代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是林草丰茂的地区,后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

34.鲁尔区早期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近、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等。

【解析】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靠近法国铁矿,靠近鲁尔河和莱茵河,早期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近、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等。

35.长江三峡因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加上降水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解析】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水速度快;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36.西气东输一期工程西起轮南,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最后到达上海。

【解析】西气东输一期工程西起轮南,经过了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上海。

没有经过山东。

37.东北地区自南向北依次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其中南部适合种植甜菜,形成我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解析】东北地区自南向北依次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甜菜喜温凉,主要种植在北部,南部不适合种植甜菜。

38.从开源角度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发展节水农业等措施。

【解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属于开源,发展节水农业属于节流措施。

39.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比较快,由于城市的发展需要,使得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

40.出租车司机遇劫发出求救信号、警方调派警力救援等,运用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出租车司机遇劫发出求救信号、警方调派警力救援等,不是运用了遥感。

三、综合题(共两题,每空2分)

41.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上游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功能。

但长期以来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湖泊淤塞。

材料二:

湖北省境内湖泊众多,星罗棋布,50年代有大小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现在只有83个。

湖南省的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也缩小四成。

材料三:

左图为长江流域图;

右图为长江流域某地气候特征图。

(1)塑造长江丙河段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______________作用。

(2)长江乙河段易遭遇洪灾,简要分析乙处形成洪灾的自然原因:

气候________;

地形________。

(3)试分析近年来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为防治长江乙河段洪灾,采取的工程措施有__________;

【答案】

(1)堆积(沉积)

(2)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大,地形:

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流速慢,不易排水(3)围湖造田上游破坏植被导致湖泊淤积(4)修筑堤坝、疏浚河道、退耕还湖、修建水库(任意两点)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丙位于河流下游,塑造长江丙河段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作用。

长江乙河段易遭遇洪灾,其主要自然原因是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流速慢。

近年来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上游破坏植被导致湖泊淤积。

(4)为防治长江乙河段洪灾,采取的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疏浚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