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959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docx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公示材料

扬州大学主持申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成果公示

项目名称:

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

项目简介:

我国弯曲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导致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和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严重,长期以来,在防控研究中存在全产业链的流行病学定量数据匮乏、有效防控新技术及其产品缺乏、全程整体防控新体系亟待建立等重大问题。

围绕上述问题,项目组在“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等十余项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历经17年研究,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食源性病原菌集成防控技术成果。

揭示了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在全产业链的定量流行病学新特征。

对病原菌沿鸡、猪等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超市全产业链的传播生态规律进行系统解析,揭示弯曲菌流行有别于国外的优势遗传谱系和定量消长规律;阐明鸡群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中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水平逐渐放大,生猪屠宰环节是沙门菌污染的放大器;明确李斯特菌从生食向熟食的传播机制,首次获得强毒株种间自然重组产生的新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探明副溶血性弧菌沿海水-淡水生态环境的分布梯度和大流行株O3:

K6的进化路径,发现除海产品外淡水产品也是副溶血性弧菌流行传播的重要途径。

创建了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定性、定量快速检测新技术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建立了基于分子基础的系列定性、定量检测新技术及其配套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构建了重要的种质资源菌种库和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建立了适用于风险控制的病原菌存活动力学模型和冷链条件下的生长预测模型;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禽肉弯曲菌污染对人群风险的定量评估,探明了风险防控的关键点;建立了覆盖生猪养殖至冷鲜肉终端销售全产业链的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实现产品病原菌全程追溯。

创制了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有效干预技术。

研制在国际上最先批准上市的癸甲溴铵碘复合型消毒药,广谱高效、低毒环保、无残留,有效降低畜禽饲养环境中沙门菌和弯曲菌等90%以上载量;开发有机酸、低温净化技术,有效降低肉品生产过程中的带菌量90%~98%;研制的空肠弯曲菌壳聚糖纳米DNA疫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减毒候选疫苗等可显著降低养殖阶段病原菌载量。

本成果为生产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提供了重在源头防控、覆盖全产业链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

获批国家兽药产品2个、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SCI论文85篇,出版专著1部,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50名,培训基层骨干和核心技术员1500余人。

成果推广至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11个省(市、自治区),成果第一完成人两次应邀参加WHO、FAO相关病原菌技术专家联席会议,完成单位在杭州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被指定为肉类提供商或定点屠宰企业。

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近三年累计新增利润1.43亿元,节支总额6125万元。

成果鉴定“弯曲菌的定量风险评估和病原菌的候选疫苗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客观评价:

1、“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研究”成果鉴定

2013年7月31日,由教育部组织、以夏咸柱院士为主任、陈焕春院士和张改平院士为副主任的成果鉴定委员会对本项目成果进行了鉴定。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该项目选题紧密结合我国食品安全实际,试验设计严密,技术路线先进,形成了从研究到应用完整的体系,其中弯曲菌的定量风险评估和病原菌的候选疫苗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获2013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农业部兽药产品批件

2013年12月5日,成果完成单位研制的癸甲溴铵碘复合溶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批件号:

20131205117,商品名为益欧迪,批准文号:

兽药字(2013)090156405、兽药字(2013)090156405。

3、“新型广谱高效、环保、复合消毒剂-癸甲溴铵碘复合消毒剂(商品名:

益欧迪)的研制”成果鉴定

2006年12月12日,由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对成果进行了鉴定。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益欧迪在生产实际应用中消毒效果明显,具有广谱、高效、速效的消毒作用,国内外未见同类产品上市;对畜禽及其设施进行高效消毒,能够杀灭细菌、病毒、真菌和支原体等有害微生物。

4、癸甲溴铵碘复合消毒剂(商品名:

益欧迪)产品检测报告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检测益欧迪消毒剂体外对禽流感病毒的杀灭效果显示,1:

100至1:

500倍的消毒剂对病毒杀灭率为100%,有完全杀病毒作用。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癸甲溴铵碘溶液”消毒效能鉴定显示,癸甲溴铵和碘具有协同作用,在实验室和现场均具有良好的消毒作用,其1:

2000倍稀释液的消毒作用达到《兽用消毒剂鉴定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5、查新报告结论

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检索显示,项目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未见报道,或除委托人公开的文献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未见其他报道。

6、代表性论文的引用情况

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286篇,其中SCI论文85篇,总被引用873次,包括发表在“ChemicalReviews”(IF37.369)、“ChemicalSocietyReviews”(IF34.09)、“ClinicalMicrobiologyReviews”(IF16.187)、“FEMSMicrobiologyReviews”(IF13.687)、“MolecularBiologyandEvolution”(F13.649)、“NatureProtocols”(IF9.646)、“ImmunologicalReviews”(IF9.542)等高水平权威杂志上的文章所引用。

7、行业评价

完成单位得益于全产业链的品控优势,多次成为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大型竞技赛事指定肉食供应商,连续10年14次为科考船“雪龙号”供货,2016年成为中国杭州G20峰会•定点屠宰企业、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指定肉类提供商。

8、用户评价

上海恒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全面应用项目成果,形成了创新食源性病原菌防控新技术,猪群的发病率下降7.5%,用药成本节省80元/头,消毒成本节省20元/头。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采用项目成果,进一步完善了猪肉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和冷链运输系统,保障了食品安全,有效控制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污染,屠宰和冷链运输环境得到改善、消毒成本下降。

上海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起我中心采用扬州大学研制的技术成果表明该技术极大方便快捷,提高了检测效率,显著降低检测成本,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单位采用扬州大学的重要病原菌检测新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与常规血清学方法相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效率高等优点,并且缩短检测时间,对控制食源性细菌病起到重要作用。

9、国内外同行认可

国外:

2009、2010年,成果第一完成人应邀作为技术专家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禽肉沙门氏菌和弯曲菌控制会议、海洋食品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风险评估工具专家联席会议。

成果主要完成人2009年至2015年间参加在日本、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举行的弯曲菌第15~18次工作组会议,分别作大会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对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国内:

成果第一完成人作为专家组组长,参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2011、2012年优先评估项目“我国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定量风险评估”、“我国零售鸡肉中弯曲菌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定量风险评估”;同时担任国家动物防疫委员会委员;应邀参加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宠物与人类健康(第104次)”、“人兽共患病防控(第166次)”作大会报告;负责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食源性病原菌防控战略”专题研究;承担农业部兽医局卫生监督项目“屠宰环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业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畜禽产品未知危害因子识别与已知危害因子安全性评估”任务等。

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成果属社会公益类。

通过创建双向互动的推广新模式,持续推进项目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与示范,不断扩大成果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2003年-2016年,成果已推广至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浙江、江西、北京、山东、海南、新疆、福建等11个省(市、自治区),在相关省市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院)、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禽养殖、食品加工企业等40家企事业单位示范应用,样品总数近80余万份,累计新增产值23.57亿元、节支总额约1.55亿元,其中近三年有代表性的主要应用单位新增利润共1.43亿元,节支总额共6125万元。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发明专利

检测食品中沙门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及试剂盒

中国

ZL2.8

2013.07.31

证书号第号

扬州大学

焦新安,张磊,潘志明,耿士忠,陈祥,黄金林,孙林

有效期内

发明专利

一种食品中弯曲菌的定量检测方法

中国

ZL2.0

2012.02.08

证书号第908897号

扬州大学

焦新安,黄金林,翟伟华,张弓,潘志明,孙林

有效期内

发明专利

沙门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

中国

ZL2.7

2006.07.26

证书号第275313号

扬州大学

焦新安,黄金林,潘志明,文其乙,刘秀梵,周晓辉,殷月兰,孙林

有效期内

发明专利

李斯特菌种别及毒力快速检测试剂盒

中国

ZL2.8

2011.01.30

证书号第725825号

浙江大学

方维焕,陈健舜,江玲丽,李肖梁,王淑娜,田国明,陈宁,吴蓓蓓

有效期内

发明专利

镁离子调控的新型表达载体

中国

ZL2.0

2009.6.10

证书号第508461号

扬州大学

焦新安,张晓明,潘志明,黄金林,孙林,殷月兰,唐丽华,刘秀梵

有效期内

发明专利

镁离子调控下的表达噬菌体裂解基因破壁方法

中国

ZL2.9

2009.7.8

证书号第521139号

扬州大学

焦新安,张晓明,潘志明,黄金林,孙林,殷月兰,唐丽华,刘秀梵

有效期内

国家兽药产品批件

癸甲溴铵碘复合溶液

中国

兽药字(2013)090156404

2013.12.05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

20131205117

上海康利得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蔡会全

有效期内

国家兽药产品批件

癸甲溴铵碘复合溶液

中国

兽药字(2013)090156405

2013.12.05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

20131205117

上海康利得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蔡会全

有效期内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从农场到餐桌的禽肉加工过程弯曲菌预测与分析系统

中国

软著登字第275517号,登记号2011SR011843

2011.03.11

软件登字第0275517号

扬州大学

焦新安,黄金林,翟伟华,张弓,潘志明

有效期内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青莲肉类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中国

软著登字第584243号,登记号2013SR078481

2013.07.31

软件登字第0584243号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许明曙

有效期内

主要完成人情况:

1.焦新安,排名1,教授,校长,工作单位:

扬州大学,完成单位:

扬州大学,是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对创新点1、2、3均有重要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