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8482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

《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文精选今译Word文件下载.docx

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longde

明春会员

帖子:

1237

注册:

2012-08-031:

22

手頭現金:

6,611.00

页首古文精选今译:

张和人丑心美

2012-11-041:

59

郑重【原文】张学宪和,正统己未廷试,已拟第一,以眚目抑置传胪。

公自言:

“吾已废一目,又肩厚薄,手大小,足长短。

所美而无丑者,惟此心耳。

”尝见有议人得失者,必正色曰:

“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

”其厚道如此。

——龚炜《巢林笔谈》【今译】张和(字学宪),正统()已未(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参见科举考试,已经被拟定为第一名,却因为害眼病,眼睛里生白翳而被改定为第四名。

张和自己说:

““我已经残疾了一只眼,又是两肩一边厚一边薄,两手一大一小,两腿一长一短。

美丽而不丑的,只有这颗心了。

”张和每当看到有人在议论别人的得失时,一定正色地说:

“一个人,应当在别人的过失中,看到他没有过失的地方;

不应当在别人没有过失中,看到别人的过失。

”他为人就是这样厚道。

以宾礼待属官

2012-11-042:

01

郑重【原文】公既迁司至杭,一日,有本路总管与一万户谒公私第,公以宾礼,延之上坐。

适书吏从外来,见而趋避,伺其退,入见曰:

“总管、万户,皆属官耳,得无体貌之过与?

”公曰:

“在公府,则有尊卑之辨;

若私宅,须明主客之分。

我辈能廉介,则百司自然知惧,何待恃威势以骄凌之,然后为尊严乎!

”吏赧(读懒,羞愧脸红)甚。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今译】徐公调到杭州任职后,一天,本地区有—位总管和一位万户(总管和万户,都是徐公下属的官职名)到他的私宅拜访,徐公用接待宾客的礼节,请他们上坐。

这时,恰好有个书吏,从外面进来,见有客人在座,就赶快避开。

等到总管和万户离去后,书吏方才入内,对徐公说:

“总管和万户,都是您所统辖的官员,却得到您这样体面的接待,您对他们是否有些过份了吧?

”徐公说:

“在官府,有地位高低的区别;

如果在家里,只要分清主、客就是了。

我们这些做上官的人,只要做到公正廉洁,那么,所有的下属官员,自然便会敬服。

我何必仗权势、靠骄横,来欺压他们,然后才算尊严呢?

”书吏听了,感到非常惭愧,脸红了。

子路问“道”

2012-11-090:

36

郑重【原文】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

“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

”子路曰:

“愿闻其为人也何若?

”孔子曰:

“其幼也,敏而好学;

其壮也,有勇而不屈;

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

“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

“由不知也!

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

以贵下贱,无不得也。

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

欲得士之故也。

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刘向《说苑?

尊贤》【今译】孔子闲暇在家,感叹地说:

“如果铜鞮dī]的伯华不死,天下可能已经安定了!

”子路说:

“我想了解伯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孔子说:

“他年青时,聪敏而好学;

壮年时,勇敢而不屈服;

老年时,把仁义当作自己行为的准则,待人谦恭。

“伯华年青时聪敏而好学,是可以称道的;

壮年时勇敢而不屈服,也是可以称道的;

但为什么自己行仁义,还要甘居人下,对人自谦呢?

“这你不知道!

我听说,凭多数人,去攻打少数人,没有不消灭对方的;

自身高贵,而以谦恭的态度,对待卑贱的人,不会没有收获的。

过去,周公旦规定治理天下的政治措施,自己以谦恭的态度,接待七十位读书人,难道他是不行仁义,不懂道理吗?

他是要得到这些读书人呀。

行仁义、懂道理,并且能够以谦恭的态度,对待天下的读书人,这就是君子啊!

以直言为益友

2012-11-132:

18

郑重【原文】吴大司马吕岱卒,年九十六。

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褠(读勾,单外衣),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

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争,又公论之;

人或以告岱,岱叹曰:

“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

”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

“徐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

”谈者美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今译】吴国的大司马吕岱,去世了,终年九十六岁。

当初,吕岱的亲随吴郡人徐原(字德渊),慷慨有才志。

吕岱知道他能够成器,便赠送给他头巾、衣服,常与他一起谈论,后来就举荐、提拔他,官做到侍御史。

徐原秉性忠诚豪爽,喜欢有话直说。

吕岱有时发生了过错,徐原往往直言规劝、争辩,还在公开场所,评论此事。

有人把徐原的这种行为,告诉吕岱。

吕岱赞叹说:

“这正是我器重徐德渊(徐原)的缘故啊!

”后来徐原死了,吕岱哭得很伤心,他说:

“徐德渊是我吕岱的益友,现在不幸去世,我还能再从哪里听到别人谈论我的过错啊!

”人们谈起这件事,都赞美他们二人。

腹黄享秉公奉法而杀子

2012-11-202:

50

郑重【原文】墨者有巨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勿诛矣。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

腹黄享曰:

“墨者之法曰: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勿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

去私》【今译】(战国时)墨家中有个极有成就的人,名叫腹黄享,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

秦惠王对他说:

“先生的年纪大了,又没有别的儿子。

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

请先生在这件事上,听从我。

”腹黄享回答说:

“墨家的法规说,‘杀人的要抵命,伤人的要判刑。

’这原是用来制止杀人、伤人的。

禁止杀人、伤人,是天下的公理。

大王即使为我儿子开恩,而命令官吏不杀他,但我腹黄享不可以不执行墨家的法规。

”腹黄享不接受秦惠王的建议,处死了他的儿子。

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

克服私心以推行公理,腹黄享可以称得上是秉公奉法的了。

唐太宗遵法,不纵故人

2012-11-221:

26

郑重【原文】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曰:

“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

“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

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

”赐帛遣之。

相寿流涕而去。

——司马光《资治通鉴》【今译】濮州刺史庞相寿,因犯贪污罪,被解除官职,他自己说:

曾在唐太宗的秦王府工作过。

唐太宗怜悯他,打算让他恢复原来职务。

魏征规劝说:

“在秦王左右的人,朝廷内外很多,如果对庞相寿开此先例,恐怕人人都要依恃私人恩惠。

这会使秉公执法的人,感到惧怕。

”唐太宗欣然地接受了魏征的意见,对庞相寿说:

“我从前作秦王,是一个府的主人;

现在处于皇帝的地位,是全国的主人,不能独自偏私旧友。

大臣执行的法令如此,我怎么敢违反呢?

”于是,赐给庞相寿一些丝织品,做为礼物,送他回家。

庞相寿流着眼泪,拜谢走了。

丞相不庇族人,向下官认错道歉!

2012-11-262:

04

郑重【原文】刘(沆)丞相在位时,族人偶有逋[bū]负官租数十万;

丞相不知也。

前后官吏望风不敢问。

程公珦为庐陵县尉,主赋事,追逮囚系,责令尽偿而后已。

或以告丞相,丞相曰:

“赋入不时,吾家之罪,县官安可屈法也?

乃致书谢之。

——曾敏行《独醒杂志》【今译】

(宋仁宗时)刘沆任丞相的时候,他的故乡家族中,有人逃避拖欠了国家的赋税,达几十万钱;

但刘沆并不知道这件事。

当地的官员一连好几任,都因为是刘丞相家族,而不敢过问。

程珦[xià

ng]来此担任庐陵县县尉时,负责征收赋税,把逃避拖欠赋税的刘沆族人,逮捕关入监牢内,责令他们把所欠赋税,全部交清,才能释放。

有人向丞相刘沆报告了此事。

刘沆说:

“赋税不及时上交,原是我家犯了法,怎么可以叫地方官徇情,不照国家法令办事呢?

”就写信给刘珦县官,向他认错、道歉!

页首Re:

由紫实?

2012-11-2623:

学习一下:

紫实

1123

2012-08-0610:

54

10,113.00

刘仁赡夫妻执法斩子

2012-12-021:

33

郑重【原文】周兵围寿春,连年未下,城中食尽。

……刘仁赡请以边镐守城,自帅众决战;

齐王景达不许,仁赡愤邑成疾。

其幼子崇谏夜泛舟渡淮北,为小校所执,仁赡命腰斩之,左右莫敢救。

监军使周廷构,哭于中门以救之。

仁赡不许。

廷构复使求救于夫人,夫人曰:

“妾于崇谏非不爱也,然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

若贷之,则刘氏为不忠之门,妾与公何面目见将士乎!

”趣命斩之,然后成丧。

将士皆感泣。

——司马光《资治通鉴》【今译】五代时,后周的军队,围攻南唐的寿春(今安徽寿县),攻了一年多,还没有攻下来,可是城里的粮食已尽。

……寿春守将刘仁赡,请求调边镐来守城,自己带领军队跟敌人决战。

齐王李景达不答应,刘仁赡气得生病。

他的小儿子刘崇谏,半夜里,划小船,逃跑、偷渡到淮北,被一个小军官抓住。

刘仁赡立即下令把他腰斩,左右官员都不敢求情搭救。

监军使周廷构,到中门大哭,以此来营救刘崇谏。

刘仁赡不答应。

周廷构又派人去向刘夫人求救,刘夫人说:

“我对刘崇谏不是不疼爱啊,但是军法是不能徇私的,名节是不能亏损的。

如果饶恕了他,那么,刘家就会成了不忠的家庭,我和他父亲,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将士们呢!

”于是催促立即斩了她的孩子,而后办丧事。

将士们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陶母责子

2012-12-0323:

46

郑重【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

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

“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今译】陶侃年轻时,做管理渔业的官。

有一次,他把一坛腌鱼,送给母亲。

母亲检视以后,把腌鱼封好,交还给差人带回去,并回信责备儿子说:

“你做官,把公家的东西送给我,这不但没有什么益处,反而增添我的忧虑!

乙逸怒叹儿子骄奢

2012-12-0423:

38

郑重【原文】燕主隽,征幽州刺史乙逸(人名)为左光禄大夫。

逸夫妇共载鹿车。

子璋从数十骑,服饰甚丽,奉迎于道。

逸大怒,闭车不与言。

到城,深责之,璋犹不悛。

逸常忧其败,而璋更被擢任,历中书令、御史中丞。

逸乃叹曰:

“吾少自修立,克己守道,仅能免罪。

璋不治节检,专为奢纵,而更居清显,此岂惟璋之忝幸,实时世之陵夷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今译】燕国国君慕隽,抽调幽州(今河北以北,辽宁西南地区)刺史乙逸,来京城担任光禄大夫。

乙逸夫妇,一起乘一辆狭窄简陋的小车,来京城上任。

他的儿子乙璋,带了几十个骑兵,穿戴得异常华丽,在大路上迎候。

乙逸见了儿子的这种张扬骄奢的作派,大为生气,关闭车门,不跟他讲话。

到了城里以后,又严厉地责备他,乙璋仍然不思悔改。

乙逸经常担忧他会毁败了自己。

然而乙璋,反而更加被提升,历任中书令、御史中丞等官职。

于是,乙逸感叹说:

“我从小懂得要修养立身,克制自己,恪守正道,这样也仅仅只能避免罪罚。

乙璋在品德上,不能拘束自己,任意挥霍,贪图过分享受,却历次被提升,当上了清贵荣显的大官,这决不是乙璋个人的侥幸,而实在是时代的趋势,愈加败坏的迹象!

2012-12-0523:

40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

贤媛》也刚学习完这一篇文章,什么样母亲教出什么样的儿子可敬!

李存审戒子

2012-12-060:

郑重【原文】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

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

“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今译】李存审出身于门第卑下的家庭,他经常告诫儿子们说:

“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带着一口剑,离开家乡,四十年来,官做到将相。

这中间,不止一次经历万死、才获得侥幸而生的险境;

剖开骨头,取出的箭头,就有一百多个。

接着,他把所取出的箭头,给了儿子们,嘱咐他们好好收藏着,说:

“你们生长在富贵之家,应当知道你们的父亲,就是这样起家的啊!

宰相王旦嘱子孙自立

2012-12-090:

郑重【原文】有货玉带者,子弟以为佳,呈旦,旦命系之,曰:

“还见佳否?

“系之,安得自见!

”旦曰:

“自负重而使观者称好,无乃劳乎!

亟还之。

”(旦)生平不置田宅,曰:

“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

”兄子睦;

颇好学,尝献书求举进士,旦曰:

“我尝以太盛为惧,岂可复与寒士争进!

”至其殁也,子素犹未官。

——毕沅《续资治通鉴》【今译】有一个人出售玉带,王旦(宋真宗时宰相)的子女们,认为玉带很漂亮,就拿给王旦看,王旦叫他们系在自己的腰上,问道:

“系在身上还看得见漂亮吗?

”他们说:

“系在身上,自己怎么能看得见?

”王旦说:

“自己负重,却让人家赞美,那不是很劳累吗?

快还掉它。

”王旦一生不买田置房,他说:

“子孙应当想到自立,何必为他们买田置房,(这样做)只能使他们为争夺财产,而成为不义之人。

”王旦的侄子王睦,酷爱读书,曾经写信要求王旦:

推举他为进士,王旦说:

“我曾经为(你的)名望太盛担心,怎么可以再同贫寒的读书人去争功名呢!

”直到王旦死了,他的亲生儿子王素,还没有做官。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