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三次段考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地理第三次段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第三次段考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三次婴儿潮相比( )
A.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
B.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C.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是因为育龄妇女人数少
D.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
4.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0年尤其是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
①人口惯性 ②单独二孩政策实施
③经济快速发展 ④医疗条件极大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从目前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出现,原因可能是( )
①生育观念的改变 ②受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
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该国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增长状况大致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7.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数量萎缩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8.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
A.电子装配业B.汽车制造业
C.金融服务业D.文化创意产业
下图示意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
据此完成9~11题。
注:
图中2010、2015、2020、2025、2030分别表示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
9.下列关于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北省比河北省晚
B.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晚
C.季风区比非季风区早
D.东北地区比西北地区早
10.上海最先实现人口“零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C.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大D.地方户籍政策限制多
11.到203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先后实现人口“零增长”,由此可以推断出( )
A.2030年社会养老负担最轻
B.省际人口迁移对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没有影响
C.我国总人口“零增长”将出现在2030年
D.2030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减少
下面是某市新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13.该新城区计划建污水处理厂,最适宜布局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吉林市某年9月26日17时左右的热力地图(利用手机定位获取人流量制作成的地图,数值越大,人口越密集)。
读图回答14~15题。
14.此时最高数值出现在甲区域可能的原因是( )
A.商业区 B.路口
C.医院D.火车站
15.热力地图数据可应用于( )
A.火车站选址B.医院选址
C.住宅区规划D.肯德基选址
读图文材料,回答16~17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右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1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17.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18~19题。
18.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
19.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表崎岖,多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奇峰挺拔,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重要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之一。
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种农业生产模式与下列哪个要素密切相关( )
A.农业技术 B.养殖技术
C.地理环境D.灌溉系统
21.该农业模式的优势不包括( )
A.具有市场的灵活性
B.农产品的品质优越
C.减轻了环境污染
D.减少了农业的田间管理
葡萄避雨栽培,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
该技术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栽培技术。
据此回答22~23题。
22.下列省区种植葡萄,可能采取这种技术的是( )
A.福建 B.拉萨 C.辽宁 D.新疆
23.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优势有( )
①降低栽培园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 ②提高栽培园中的气温,为葡萄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 ③不利于病菌繁殖,从而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 ④改变光照条件和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24~26题。
2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25.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
2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降低D.草原生产量降低
图1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
环顾这片黄沙的周边,却有不少绿色植物,再细细追踪,这片沙地上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
据此回答29~30题。
29.“岩塔荒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 )
A.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流水溶蚀—海浪沉积
B.固结成岩—内力抬升—风化侵蚀—风力沉积
C.固结成岩—流水溶蚀—内力抬升—海浪沉积
D.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内力抬升—风力沉积
30.“岩塔荒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图2中的(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马铃薯性喜温凉,气温在13~22℃最适宜其生长,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mm以上,成熟期在130mm以上;
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
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
四川盆地马铃薯生产集中于低山丘陵区,3月播种,6月收获。
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地及种植面积统计图。
材料二
某年马铃薯生产成本、收益比较
产值(元/hm2)
生产成本(元/hm2)
净利润(元/hm2)
全国平均水平
33711
18444
12109
四川省
34494
32113
-316
某年马铃薯机耕、机播、机收水平比较
机耕/%
机播/%
机收/%
58.76
23.97
22.14
13.34
0.08
0.22
(1)说出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分布特点。
(3分)
(2)说出四川省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
(5分)
(3)分析四川省马铃薯净利润低的主要原因。
(4)为提高四川马铃薯生产的综合竞争力,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2分)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535.95
1705.68
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460.99
1543.03
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788.5~1870
1841.5~1935
1894.5~2000
(1)读图甲,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4分)
(2)根据上海201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33.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
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