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815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鳡鱼良种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区鳡鱼繁养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项目名称;

[XX]省[XXX]鳡鱼良种场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2.1单位名称:

[XXX]市[XXX]水产养殖场;

2.2机构代码证书编号:

[79057630-2];

2.3通讯地址:

[XX]省[XX]市[XXX]市均县镇;

联系电话:

邮编:

2.4主管部门:

[XX]省农业厅;

3.技术依托单位;[XXX]大学;

4.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

5.建设地点;

[XX]省[XX]市[XXX]市均县镇

6.建设年限;

2009年4月-2011年3月

7.项目性质;

新建

8.建设规模;

新建良种场鱼池面积100亩,其中苗种培育池70亩、后备亲鱼池30亩及进排水配套系统;苗种孵化池300m2;暂养池800㎡;生产管理、检疫检测房600㎡;培育亲本和苗种网箱50口(1800㎡);生产电力线路2000m、道路硬化2080㎡及绿化500㎡;选购鱤鱼野生亲本100组300尾,配套生产、实验检测仪器等设备。

9.产品方案;

年生产优质鳡鱼亲本200组600尾(平均10㎏/尾);孵化鳡鱼水花5000万尾,按成活率60%计算,年生产鳡鱼苗种3000万尾,其中鳡鱼鱼苗2800万尾,鳡鱼鱼种200万尾。

建成集鱤鱼良种繁育、培育、养殖推广为一体的产、供、销良种繁育生产基地,供应纯正优质鱤鱼良种,推动鱤鱼养殖,推进渔业产业化,保护鱤鱼自然种群,发挥显著效益。

10.投资估算和运行费用;

项目总投资3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80.38万元,项目申请经费将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入。

其中,建安工程142万元,占总投资的37.1%;田间工程61万元,占15.8%;网箱建设27.38万元,占7.0%;新建电力设施25万元,占7.1%;仪器设备购置费61万元,占15.8%;采购野生亲本费36万元,占9.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包括勘察设计、工程招标和工程监理等)总计为28万元,占7.1%;建设单位管理费、预备费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占总投资的1%以内。

良种场建成运行后,每年的运行费用估算为360.65万元,该部分资金将由良种场自行解决。

11.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亲本售价120元,亲本产值可达72万元;每万尾鳡鱼鱼苗1500元,年产值420万元;鳡鱼鱼种每万尾5000元,年产值100万元。

可实现年收入592万元。

通过赢亏分析、风险评价等一系列专业财务分析后,认为本项目财务内部受益率为27.1%,投资利润率为48.51%,投资回收期为3.7年,通过项目财务评价,认为该项目可行。

项目建成后还将形成集鱤鱼良种繁育、养殖、开发、推广为一体的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鱤鱼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可以生产大批量纯正优质鱤鱼良种和鳡鱼亲本,推广鳡鱼养殖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全省乃至全国鱤鱼养殖业发展,实现鳡鱼等大型水生动物人工养殖的突破。

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农办计[2008]45号);

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度投资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09」6号);

3、农业部《全国水产良种工程“十五”建设规划(2007—2010年)》;

4、全国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规划;

5、淡水养殖鱼类原、良种场建设要点;

6、2009年全省水产业基建项目申报要求;

7、XX省人民政府《XX省优势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8、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XX省XXX市位于鄂西北低山丘陵和二高山地,地处北纬32°14′--32°58′、东径110°48′--111°34′,东与老河口市接壤,南与谷城、房县毗邻,西界郧县、XX市,北靠河南淅川县,汉十高速公路、襄渝、汉丹铁路贯穿全境,老河口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

XXX市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由于南北高中间低,并向东敞开的复杂地形地貌,加上高低悬殊和汉丹二江水体效应,形成垂直分层,水平成区的立体区域性小气候和南北兼有的气候特征。

年降水量750-9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54天,年均日照时数1935.7小时,日照百分率44%,年辐射总量104千卡/平方厘米,4-10月为多雨季节,集中在7-9月份。

全市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水质优良,适宜鳡鱼和其它鱼类生长。

XXX市地处汉江流域的鄂西北地区,全市拥有水域面积77万亩,其中XXX水库在XXX市行政区域内有52万亩,二期工程建设以后,XXX水库面积将扩大到150万亩,XXX市水面将增加到110万亩,拥有大小库湾2000余条,是发展渔业生产的优良资源。

库区沿岸群众耕地很少,大部分依靠水产养殖、捕捞维持生计,现从事专业捕捞养殖的群众达到13000人,靠渔业维持生计的渔民35000人。

2008年,全市各类水产品产量7万吨,产值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水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XXX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水产业十分重视,早在2004年就把水产业列入全市五大优势产业之一,从信贷、税收、交通、水、电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水产业发展。

2008年XXX市被XX省农业厅评为特色水产县市。

鱤鱼食性驯化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鱤鱼为主的特种养殖在鄂西北及周边地区深受养殖户欢迎,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XXX市已成为周边地区乃至外省的苗种供应中心。

但是,在XXX市渔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XXX水库周边农业面源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面积的渔业生产将会受到限制,发展特种养殖、生态保水渔业已迫在眉睫,水库水质净化处理的滞后和落后的渔业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阻碍我市渔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开展特色水产养殖这项工作已经势在必行。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可以拉长鳡鱼产业链条

鱤鱼属鲤科,雅罗鱼亚科,又称大口鱤、竿鱼、横鲇、横鱼等。

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迅速,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典型的凶猛鱼类,也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

该鱼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一向被视为高档淡水鱼类。

近几年来,由于水利工程的建造、水域环境的恶化以及被视为养殖鱼类的敌害而大量清除等原因,使鱤鱼自然资源急剧下降,目前,除长江及与长江直接相通的湖泊中尚可捕到鱤鱼外,绝大部分的江河、湖泊已难寻鱤鱼踪迹。

但该鱼肉细刺少,肉味鲜美香肥,富有营养,每百克肉含蛋白20.8克、脂肪5.4克,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又因其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病害少、市场价格高,而被许多养殖户确定为重点养殖对象。

池塘、水库中养殖此鱼,在充分利用小杂鱼的前提下,可获利30-40%。

多年来,XXX市XXX水产养殖场一直组织科学技术人员对鱤鱼的驯化、培育、繁殖和成鱼精养高产技术进行攻关实验和科学研究,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2006年已经成功孵化鱤鱼夏花500万尾,培育大规格鱤鱼苗种50万尾,并且鱤鱼繁育技术在2007年元月已经通过XX省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见附件一),其技术成果和操作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XX省周边省市对鱤鱼苗种需求旺盛,但目前因孵化规模小、鱼苗数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鳡鱼的养殖可以解决人们的需求,拉长产业链条。

2.2.2项目建设是鱤鱼自身特点的必然发展趋势

鱤鱼的适温范围为0-38℃,生长摄食温度为5-36℃,最适生长温度为15-30℃。

在溶氧2.5mg/l以上即能正常生活,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正常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5。

鱤鱼是凶猛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以活鱼为食。

但在人工养殖中,若仍投喂活饵,一是养殖成本较高,二是需配备饲料鱼专养池,并要做到饲料鱼的适口性,较为麻烦。

我养殖场通过近几年的实验表明,鱤鱼经驯化,其食性能由专吃活鱼而变为吃死鱼(鱼块)。

因此,鱤鱼的饲料,前期可用活鱼苗,后期为鱼肉和鱼块。

鱤鱼生长迅速,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第一年体重可达500-800克,第二年可达2500-3000克,第三年可达5000克以上。

在养殖适温范围内和良好水质条件下,可使0.5公斤/规格以上鱤鱼生长速度在一年内达到5公斤。

鱤鱼3-4龄鱼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重10-20千克,产卵季节为5-7月,水温20-30℃,最适宜水温为22-28℃。

2.2.3项目建设是解决鳡鱼养殖种质问题的内在要求

由于鱤鱼自然界种群数量遭酷渔滥捕、环境变迁等人为破坏,数量急剧减少,不少地方也试图通过人工繁育方式解决苗种问题,但因条件限制和技术不过关而效果不佳,致使鱤鱼苗种在养殖中比较紧缺。

另外一些水质环境和药物影响,改变了鱤鱼原有的营养成份,肉质口感差,也将影响市场销售和消费需求,制约了鱤鱼养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因此必须选择优良水质生态环境和先进技术具备的地方,建立鱤鱼良种繁殖基地,每年不断增加鱤鱼良种,改良鱤鱼亲本,繁殖优质的鱤鱼苗种来供给全国各地养殖的苗种需求,保证鱤鱼养殖业不断健康的发展,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根据农业部2002年《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要求,今后水产苗种繁殖生产必须要走向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的经营之路,而建设XX省鱤鱼良种繁殖基地,是按照农业部颁布的《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鱤鱼良种选育的规范化生产管理,通过提纯复壮确保鱤鱼其独有的优良品种,生产性状的稳定性。

建设鱤鱼良种繁育基地,是完全符合农业部规范要求的。

2.2.4项目建设可以帮助解决移民转产转业问题

可以充分发挥我市水产资源优势,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库区沿岸农民的脱贫致富。

XXX水库淹没了农民的大量土地,人均耕地极少,水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库区沿岸农民主要以水产捕捞为主,养殖环节比较薄弱,进行鳡鱼养殖,可以促进农民从捕捞业转为养殖业,大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必然要求。

2.2.5项目建设是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需要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我国进一步深层次开展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

渔业产业化已成为渔业生产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渔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基地建设是基础,主导产品开发是关键,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基地,加大力度调整产品结构,走“优质、高产、高效”的渔业发展之路。

而养殖业从传统的经营模式转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模式,进一步扩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养殖,必须有先行的种苗产业,即适于规模化养殖的优良品种的选育,优良养殖苗种的批量生产,种苗产业化所必须的种质监测技术和相应的管理体系。

XX省XXX鱤鱼良种场建设的任务是,直接提供鱤鱼良种,提供良种选育所需的遗传物质,保护遗传多样性以利未来的开发利用。

XX省鱤鱼良种场建设项目正是为适应水产发展需要,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大力发展鱤鱼这一名特优水产品苗种繁育与养殖示范,建立全国性鱤鱼优质良种选育生产专业化基地,为广大渔业生产单位和渔户、农户提供优质鱤鱼良种,积极推动鱤鱼养殖生产产业化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不仅能积极发展鱤鱼良种的开发推广,实现科学养鱼、发家致富,还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造福社会;一方面能向社会提供批量名特优水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另一方面能积极有效保护天然水体自然资源,维护鱤鱼种质资源的稳定,其前景、经济和生态效益将十分可观。

2.3 项目建设可行性

项目是在XXX市XXX水产养殖场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

养殖场现有设施较为完善,具有办公场地750㎡,各类办公用品较为齐全,拥有孵化四大家鱼环道200㎡,鱼种池100亩,水质分析设备1套,八十年代配套建设有专用的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