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802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ocx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瑞丽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

2011-8-3  信息来源:

  第一章 瑞丽市基本情况

  

  一、瑞丽是国家级口岸城市

  

  瑞丽古称“勐卯”,傣语意为雾城。

1952年设瑞丽县、1992年6月26日撤县设市、1999年撤销县级畹町市,并入瑞丽市。

从古至今,瑞丽一直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1995年边贸进出口总额20.4亿元,占全省边贸总额的80%。

目前,瑞丽拥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珠宝市场和国际性的珠宝集散中心。

  

  二、瑞丽旅游和生物资源优势突出

  

  瑞丽自然条件好,旅游、生物、水能、矿产、地热等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以热带雨林奇观、民族风情、宗教和历史文化、边境异国情调等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以珍稀、濒危动植物和热带作物为特色的生物资源优势突出。

已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

  

  三、瑞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瑞丽逐步建立了贸易、旅游、农业、工业四大支柱产业,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8.0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357元,列全省第12位;财政收入1.46亿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556元,列全省第8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386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0元。

  

  四、瑞丽旅游支柱产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瑞丽旅游支柱产业蓬勃发展,势头十分喜人。

目前,全市已有国际国内旅行社16家,星级宾馆近30家;推出了中缅跨国游,热带亚热带风光游,傣族、景颇族民俗风情游,珠宝购物游四大系列旅游产品;开通了4条中缅旅游专线及全国各地的旅游线路;建成了“独树成林”、“南菇河淘宝”、“扎朵瀑布”等一批特色景点。

1998年,瑞丽被批准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0年接待中外游客1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5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1.8%。

  

  第二章 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类

  

  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旅游资源分为2个总类、6个大类、74个基本类型。

瑞丽拥有2个总类、6个大类的45个基本旅游资源占全部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60%。

其中,人文旅游资源30个,占67%;自然旅游资源15个,占33%。

  

  二、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分析

  

  

(一)旅游资源开发初具规模

  

  目前,瑞丽已开发的景区景点达52个,初步形成了一个集自然风光游、民族风情游、淘宝购物游和跨境旅游为一体,吃、住、行、游、购、乐一条龙的多功能旅游区。

  

  

(二)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八五”以来瑞丽共投入旅游资源开发资金1.4亿元,使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如莫里热带雨林景区、宝石谷淘宝购物景区、芒令独树成林景区等。

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

  

  (三)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较大

  

  目前,瑞丽旅游资源开发还主要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上,缺乏参与性和趣味性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

但因瑞丽处于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对接点上, 而且80%以上的景区景点集中于畹町—瑞丽—弄岛公路干线的两侧,分布集中且基础设施建设已具有一定的基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潜力较大。

  

  三、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一)亚热带风光秀美 青山碧水相互交汇

  

  由于气候湿润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瑞丽随处可见各种四季常青、葳蕤繁茂的热带植物景观。

美丽的瑞丽江、苍茫的景颇山、清新的空气和花香鸟语,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亚热带风光图。

音乐家们以瑞丽为主题共创作了40多首歌曲,其中《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广为传唱;影视界把瑞丽誉为“天然摄影棚”《勐陀沙》、《边寨峰火》、《孔雀公主》等100多部电影、电视剧在此拍摄成功。

  

  

(二)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

傣族、 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世居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他们迥异的节日、风俗习惯、服饰、建筑等,沉淀了浓郁的民族文化。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繁荣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使瑞丽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农民画之乡”。

  

  (三)历史古迹众多 佛教文化颇具影响

  

  瑞丽是古人类分布地之一,是傣族古文化的发祥地,是“勐果占璧王国”(公元前364年)、“麓川王国”公元1256年的故都, 因而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有贝叶经、古城遗址等等。

由于地理的原因,瑞丽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目前的信徒达43000人,占总人口的39.1%,各种佛寺和佛塔遍布各村各寨, 其中的雷奘相寺、姐勒金塔等,在东南亚各国特别是缅甸北部的佛教徒中享有盛名。

  

  (四)胞波情谊纯厚,异国风情神秘独特

  

  瑞丽同缅甸北部边境重镇木姐和南坎田畴相连,阡陌相通,鸡犬之声相闻,而且同一民族跨境而居,长期通婚互市、和睦相处,形成了“一寨两国”、“一院两国”、“两国共饮一井水”的独特景观。

沿瑞丽江而下,可饱览两国沿岸的热带、亚热带风光和风格独特的民居楼;若深入缅甸腹地,还可以领略众多名胜古迹。

近年来,中缅两国合办的瑞丽胞波文化节,更是集中展示了这种纯厚的胞波情谊和神秘的异国风情。

  

  (五)边境贸易兴旺,珠宝玉石驰名中外

  

  瑞丽是云南第一个贸易、旅游型的经济开发区,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边境贸易兴旺发达。

华丰市场人潮如流、生意兴隆,是边陲的“王府井”。

特别是珠宝玉石交易,量大面广,十分红火,驰名中外。

目前,珠宝经营商户达550多家,由海关监管进口的珠宝原石达800余吨,年成交额达5622万元。

近年推出的宝石谷旅游淘宝是国内惟一对游客开放的淘宝场。

  

  四、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瑞丽边城、边寨、边关、边情特色突出,旅游资源种类较全、级别较高、组合性好、分布集中,是一个集热带亚热带风光、珠宝玉石、民族风情、宗教历史、边地情趣、跨境旅游等特色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 开发前景较为看好。

但在瑞丽旅游资源开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源比较优势不足,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整体设计等。

在新一轮旅游开发中,珠宝玉石资源、亚热带光热水资源应该是最具开发前景的基础资源。

  

  第三章 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丰厚,但开发力度不够

  

  孤立地看,瑞丽市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厚,蕴藏着很大的开发潜力。

但是,由于观念滞后、投入不足等原因,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总体策划和布局,起步晚,发展慢,开发利用的力度和深度都还处于较低层次。

  

  二、旅游区位优势突出,但国际旅游合作层次较低

  

  瑞丽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进出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具有开展跨国旅游的良好区位优势。

但目前瑞丽市的国际旅游合作层次偏低,主要表现:

一是中缅边境旅游在萎缩, 2000年边境旅游人数仅为3万多人次;二是与国外旅行社合作较少,真正意义上的跨国旅游尚未形成环线;三是境内外旅游景点建设合作较少,国际旅游资源的开拓与互补仍处于起步阶段;四是旅客出入境手续繁锁,跨国旅游规模难以扩大。

  

  三、旅游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但仍滞后于

  

  旅游支柱产业建设需要

  近几年,瑞丽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320国道、 瑞章二级公路、木姐—腊戌公路以及莫里、雷允2条景区公路先后改造竣工或修建通车,全市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的旅游产业基础设施体系。

但要推动瑞丽市旅游产业全面升级,要使瑞丽向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迈进,基础设施仍将是一大制约瓶颈。

  

  四、旅游景点与线路建设初见成效,但旅游活动吸引力不强

  

  经过多年努力,瑞丽市先后建成了一批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

但总体看,仍缺乏精品旅游项目,缺乏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的旅游景区、景点,缺乏高新科技对旅游业的支撑,致使瑞丽市的旅游活动仍然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不能够给旅客以强烈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远不适应新时期旅游支柱产业建设的需要。

  

  五、自然物产丰富,但旅游商品开发规模和层次较低

  

  瑞丽自然物产丰富,不仅盛产优质大米、甘蔗、茶叶、南药、柚木、楠木和热带水果,还是国际性珠宝玉石集散中心。

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品牌,旅游商品长期处于无序竞争、工艺陈旧、多以民间力量自我发展的落后状态。

经营中多以原材料买卖为主,开发的规模和层次与所蕴藏的丰富资源极不相称。

  

  六、全民旅游意识有所增强,但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通过市委、市政府的努力,瑞丽市全民旅游意识显著增强。

但是,由于边贸滑坡、财政减收,以及投资渠道不畅、民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瑞丽市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八五”和“九五”10年间,全市对旅游业的投入仅为1.4亿元。

 目前各景区景点基本上处于低层次运转状态,不仅旅游配套设施投入的资金严重匮乏,连景区景点的修缮、修复也难以为继。

  

  七、旅游行政管理得到加强,但旅游管理体制还不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瑞丽市旅游业管理机构日趋健全,基本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瑞丽模式”受到国家旅游局、公安部、海关总署的高度评价,并向沿边旅游城市推广。

但要使瑞丽旅游成为世界顶级旅游的样板,还必须在机构设置、旅游组织管理模式、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上取得新的突破。

  

  八、旅游从业队伍不断壮大,但旅游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经过培养、培训和考察,瑞丽市已培养了一批旅游人才。

全市有国家资格认证的专职导游36人,宾馆饭店、娱乐行业从业人员近5000人。

但人员素质亟需提高。

在全市旅游行业员工中, 具有大专学历的仅90人,占总人数的3%,其余均为高中、初中、小学文化。

人员素质的偏低,将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九、旅游促销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缺乏能够叫得响的旅游品牌

  

  近年来, 瑞丽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型节庆活动和重要会议, 并通过《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和网络,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旅游促销活动,大大提高了瑞丽市的知名度。

但因瑞丽旅游业缺乏一流的创意、完整的规划、高水平的包装和现代技术的支撑,以至在促销过程中存在主题不明、缺少特色、效果不佳等问题,使得瑞丽市的旅游品牌仍未叫响。

  

  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市场现状

  

  从1995年到2000年,瑞丽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00万人次,累计旅游收入17.12亿元。

其中,省内游客400万人次,占44.44%,以人均旅游消费50元计,旅游收入为2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11.68%; 省外游客494万人次,占54.89%,以人均旅游消费300元计,旅游收入为14.82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86.57%;海外游客6万人次,占0.67%,以人均旅游消费500元计,旅游收入为0.3亿元。

  

  二、市场定位

  

  从上述分析可见,国内市场是瑞丽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在未来相当时期内,这一市场格局仍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

因此,瑞丽市未来旅游客源市场的总体定位是:

近期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客源市场为辅;中期同时扩大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但仍以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远期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并重。

  

  

(一)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