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7837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知识点二 种群增长曲线的比较和应用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

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

答案 C

解析 在自然情况下,种群都是按“S”型曲线增长的。

在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

K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

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解析 在Nt=N0·

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并不等同于种群的增长速率;

种群的K值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优越环境中,K值将增大;

在鱼类养殖中,使捕捞后的剩余量接近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最后为0,故处于不同的种群密度下可以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5.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S1

S2

S3

S4

S5

N

20

50

100

150

180

(K-N)/K

0.90

0.75

0.50

0.25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 S3点N值为K/2,该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防治蝗虫应在该点之前进行;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1点后。

知识点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6.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解析 营养条件、pH和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种群数量。

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下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下降

解析 在该实验中,4个试管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表明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由于试管Ⅲ和试管Ⅱ内的培养液体积不同,其内的种群的K值也不同;

试管Ⅳ内起始酵母菌数量比试管Ⅱ的多一倍,而培养液体积相等,故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的下降,这也说明4个试管内的种群不会同时达到K值。

能力提升

8.如图,曲线Ⅰ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Ⅱ表示其死亡率。

则(  )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

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解析 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死亡率逐渐升高,出生率逐渐下降;

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说明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

种群在c点之前呈现增长趋势,c点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位于a点之前;

从曲线中不能得出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影响的结论。

9.下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

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解析 由图甲可以看出:

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最大;

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而超过d点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年龄组成才属于衰退型;

维持在b点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10.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D.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解析 当λ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所以a~c年,种群的数量应该是逐渐减少的,c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小,故C项错误。

11.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解析 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不利于对有害动物的控制,A错。

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控制出生率,B错。

K/2时捕捞得到的不是最大日捕获量,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应在K时,D错。

根据该图可以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实际生产,C对。

12.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自制性手工艺品。

自制饰品其实很简单,工艺一点也不复杂。

近两年来,由于手机的普及,自制的手机挂坠特别受欢迎。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3、消费“多样化”解析 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在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e段种群个体数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被过度消耗,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

本实验在前后之间形成自身对照。

13.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情感性手工艺品。

不少人把自制的手机挂坠作为礼物送给亲人朋友,不仅特别,还很有心思。

每逢情人节、母亲节等节假日,顾客特别多。

在现代文化影响下,当今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是最为敏感的群体,他们最渴望为社会主流承认又最喜欢标新立异,他们追随时尚,同时也在制造时尚。

“DIY自制饰品”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在“DIY自制饰品”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性化追求,这在年轻的学生一代中尤为突出。

“DIY自制饰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更受欢迎。

(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有限的。

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__________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

(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

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点为止,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____________。

(二)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消费态度分析(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

4.WWW。

google。

com。

cn。

大学生政策2004年3月23日答案 

(1)生活资源(食物) 空间 种内斗争 

(2)阳光、温度、水分 0 (3)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 “J”型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而在自然情况下,空间、食物、其他条件都是有限的,当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必定加剧种内斗争,种群数量不会继续增加,而是在K值附近稳定地波动,此时种群的增长曲线呈现“S”型。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地影响种群数量。

14.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1大学生月生活费分布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请判断并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DIY手工艺品的“多样化”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_______点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营销调研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上海的人口环境对饰品消费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酶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细胞计数板(2mm×

2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d 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是。

因为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b 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的增长和恢复 (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 (4)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放在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几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的数量并算出一个方格的平均值;

以此为依据,估算容器中的酵母菌总数

个性拓展

15.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组

A

B

C

D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0.8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____组、__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细胞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3)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质供应较少 (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5)浸泡和冲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