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770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

《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docx

七年级科学测试试题卷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作者:

————————————————————————————————日期: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卷I和卷Ⅱ,共8页。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全卷共四大题,38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温馨提示:

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卷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是

 

A.牛顿B.瓦特C.帕斯卡D.欧姆

2.“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古人的误解。

其实,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不吃不动的

A.卵B.蛹C.幼虫D.成虫

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水面“折”笔B.棱镜分光C.水中倒影D.手影游戏

4.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刀刃做得很薄B.书包带做得较宽

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D.大型平板拖车装有很多轮子

5.2013年6月23日(夏历五月十六)19时11分月球过近地点,这便是

2013年最大最圆的月亮,也就是“超级月亮”(如图)。

此时的月相为

A.新月B.上弦月

C.满月D.下弦月

6.上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7.如图所示为人类的生长曲线,按出生后的年龄顺序大

致可分为五个时期,青春期所处的时期是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8.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C.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

D.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9.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

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B.凹透镜

C.凸面镜D.凹面镜

10.下列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D.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

11.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

粉笔两头横截面

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粉笔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两支粉笔都受到了桌面给予的摩擦力,且大小相等

C.由于受力面积不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不同

D.本实验无法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2.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已是所有人的共识。

为了宣传珍稀动物的保护,许多珍稀动物都上了邮票。

下列邮票中的动物,属于“卵生”的是

 

A.朱鹮B.熊猫C.金丝猴D.白鳍豚

13.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减速进站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14.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15.下列有关地球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B.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

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D.地球自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

16.细菌和真菌都属于人们常称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细胞结构还存在区别,其中最主要的不同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7.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ABCD

18.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课桌上的书,一会儿看前面的黑板,一会儿又注视着老师的举止,可这些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19.豌豆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

A.豆荚内有多个子房B.一个胚珠内完成了多次受精作用

C.子房内有多个胚珠D.一个胚珠内有多个卵细胞

20.小金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厘米

橡皮膜朝向

压强计液面

高度差/厘米

1

5

朝上

4.8

2

酒精

5

朝上

3.8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卷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21.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风声、汽车喇叭声……。

⑴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

⑵俗语说“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22.生活处处有科学,瓶瓶罐罐皆器材。

如矿泉水瓶也可以成为我们科学学习的对象。

⑴矿泉水瓶盖的侧面都有密集的条纹,其目的是为了▲摩擦。

⑵如图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

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

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

23.菜豆是受人们喜欢的一种常见蔬菜。

请分析回答:

⑴菜豆花完成受精作用后,▲将发育成图中豆角。

⑵种植菜豆时,农民把土地整得较为疏松,从有利于种子萌

发的角度分析,其主要作用是▲。

A.保温B.保湿

C.透光D.透气

24.最早将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引进台湾的蔡瑞芳在2012年2月宣布,因长期观察发现有手术患者多年后视力恶化,今后将不再动这种手术。

此事引起民众对手术安全性的关注。

⑴近视眼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而造成视觉模糊。

⑵近视患者通常需要配戴▲镜来矫正,而激光矫正近视是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中央区进行切削,使之变平,屈光力减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科学用眼是预防近视最好的方法。

25.⑴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金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称为“金星凌日”。

在地球上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金星外的▲星凌日现象。

⑵从地球上看,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金星的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

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月相”,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的▲。

26.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

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为参照物的。

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km/h。

 

27.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为儿女的诞生在精力、体力等方面需付出极大的艰辛。

⑴你知道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场所是▲。

⑵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

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28.作为端午期间的重头戏,2013温州龙舟文化节暨塘河龙舟拉力赛已于6月12日举行。

⑴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的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⑵龙舟前进过程中的速度与方向都需要选手通过用力的大小和作用于水中的方向来控制,由此也可以证明: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9.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⑴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金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⑵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30.⑴如图甲是一弹簧测力计的面板,用该测力计测量

可准确到▲牛。

⑵如图乙所示,用扳手旋动一颗螺帽,手握在A点

比握在B点要更省力些。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力的▲有关。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31.小金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

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

⑴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

个 ▲ 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

看到的像会 ▲ (变大/变小)。

⑵小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

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

 ▲ 不变。

⑶小东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

 ▲ 。

32.小金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⑴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力。

 

⑵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乙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

⑶小金在实验中还发现:

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

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

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

⑷实验结束后,小金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他由此得出: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

请你判断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

33.如图甲是小金为“探究种子萌发条件”设计的实验,小华觉得设计有不足之处,经思考后设计了图乙的方案,他们挑选了大小、外型相当的大豆种子,按新方案(每只烧杯的每一层种子数量相同)。

 

图甲图乙

请回答:

⑴小华认为图甲设计不足之处是▲。

⑵一段时间后,他俩发现图乙中间层的种子只在20℃环境下萌发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⑶小华再次仔细观察,发现图乙中20℃环境下中间层还有个别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⑷小金实验时一直将图乙装置放在黑暗中,则图乙中20℃环境下中间层的种子将▲

(选填“会”或“不会”)萌发。

3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华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程度来确定。

⑵分析比较图中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⑶分析比较图▲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⑷进一步综合分析图中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35、36题各6分,37、38题各8分,共28分)

35.右图是植物的两种不同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图①是在生产实践中,桃树和苹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