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753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及社会观察方法,运用t检验和F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医生职业人格的特点,探讨不同因素对医生职业人格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医生职业人格与人格常模有差异,职称和年龄因素对医生职业人格影响不显着,但医生职业人格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在性别、科室、工作年限、收入、自我职业认同度上有显着差异。

此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关键词:

医生;职业人格;特点;影响因素

  所谓人格,是由每个人所具有的才智、态度、价值观、愿望、感情及习惯以独特的方式结合的产物。

毋庸置疑,人格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工作中,一个人的成就和职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人格因素决定着,因此,从实践中研究临床医生的职业人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在校的医学专业学生将会起到警示和借鉴的作用,同时为他们人格的重新塑造指明方向。

从心理学理论上讲,20~30岁是人格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而大学生恰恰处于人格塑造的黄金年龄段,本研究调查临床医生的职业人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在校医学专业学生日后的专业学习和自我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象本研究从丹东、营口、大连三座城市的医院随机抽取140名医生进行调查,发放140份问卷,收回108份,有效率为%。

其中三级医院14份,二级医院38份,一级医院56份;男临床医生53人,女临床医生55人;35岁以下医生68人,35岁以上医生40人;本科学历以上的60人,本科学历以下的48人。

  方法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自编问卷与标准化量表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标准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主要包括3个人格维度:

精神质维度、神经质或精神质维度和内外向维度。

根据外倾性维度可以将人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根据情绪稳定性可以将人格分为情绪型和稳定型;根据压力心理应激反应可以将人格分为失调型和整合型。

此外,我们还自编了一些问题,探讨影响医生职业人格的因素。

  研究结果

  医生的人格特质维度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医生的人格中,E分高于全国常模,表明职业要求医生的人格更倾向于外向型,即医生具备乐观、善于交际、健谈等人格特点。

男性临床医生的P分数低于男性常模,表明男性医生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具有同情心,感觉更加敏锐。

因为医生是高风险的职业,尤其是临床医生,每天的工作没有规律可循,随时要面对突发情况,面对患者的生与死,这对医生是一种艰难的考验,要求临床医生具备很高的问题处理能力,包括观察力、判断力、敏感的直觉能力等,尤其是许多男性医生从事的外科医疗工作,更是高风险、高付出的职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要求医生职业人格中的整合性要好,即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应激能力。

而女性医生的P分则高于女性常模,女性本来同情心和直觉能力就强,对于女医生而言,她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已经习惯了这种职业环境,其同情心和人道精神相对全国女性常模要高,即她们在P分维度上所表现出的同情心等方面相对要弱一些。

在N分维度上,男医生人格中的情绪性更大些,更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易怒情绪,而女医生的N分维度则在常模左右,情绪较为稳定。

  医生职业人格的性别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在性别上医生的神经质和内外向没有显着差异,而在精神质维度上有极其显着性差异。

这表明,不同性别的医生在P分维度上有很大的不同,男女性别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同情心和直觉力方面表现出不同。

研究表明,由于母性的特点,女性的同情心和人道精神更强些,所以多数患者认为女性医生的亲和力更大些。

  医生职业人格的学历差异由表2可见,学历对医生人格中的N分具有显着性影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生情绪更加不稳定,更容易焦虑、不安。

学历表明一个医生的知识体系结构,高学历要求医生具备更高的技术,独自面临的工作风险更大,同时社会对高学历者有更多的要求,所以高学历对医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赋予了医生专业和社会影响方面的双重角色,对他们的情绪影响较大。

  医生职业人格的科室差异由表3可见,不同科室的医生人格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P分上。

外科和内科医生在精神质维度上有着显着性差异,外科医生相对而言职业环境更加复杂,因为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相对要大些,有些外科手术要求医生不吃不喝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这对外科医生而言,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挑战,他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技术上,对病人的关心相对要少些,所以外科医生的人格相对内科医生而言表现出冷漠、同情心较低等特点。

  工作年限对临床医生职业人格的影响从医生工作年限来看,以5年为划分标准,在情绪稳定性维度上有着极其显着性差异,工作5年以上的医生情绪更加稳定,表现出稳重、很少焦虑、即使生气也有节制,而工作不足5年的医生情绪起伏较大,较为容易激动,这是由于人格对环境有个适应阶段,适应医生职业特点后,情绪就会慢慢稳定,焦虑会逐渐减少,但是就个人而言,不同人的适应期是不同的,总体而言,5年是个分界点。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尽量缩短职业适应期,有了稳定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自我职业认同对临床医生职业人格的影响所谓自我职业认同,即对职业的喜欢程度。

研究表明,自我职业认同度对医生人格特质中的P分和N分具有极其显着性差异,医生的职业认同度越低,P分越高。

自我职业认同度较低的医生,其职业兴趣往往不在医务工作方面,因此,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对患者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热情。

而自我职业认同度较高的医生,则能将职业兴趣融入工作中,更加珍惜医生职业,能在工作中付出极大的爱心,同时也因为喜欢医生的职业,当受到职业环境的影响时会出现情绪波动,因此,自我职业认同度较高的医生的N分较高,容易紧张、焦虑。

  讨论

  医生职业人格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比较医生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特点,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强、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同时在医患关系上拥有决策权和特殊干涉权。

医生在多年的专业训练和长期的职业经历中形成了病人无法企及和动摇的专业优势,这种知识技术与资源的独享优势使医生对患者拥有几乎至高无上的职业权力,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限制患者的自主权利,实现自己的意志,已达到完成医生对患者应尽的义务、对患者的利益负责的目的,因此,医生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职业特点,必然会导致特殊的职业人格。

近年来,有关医院或医生的负面新闻不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患比例太低了,也就是说,我国医务工作者与普通百姓的比例要比欧美发达国家小得多,这必然会导致一个后果,即老百姓的健康得不到完全的关照。

另外,一个医生对应的病人太多,会使医生感觉自己的工作非常辛苦,压力很大。

当病人好容易等到就诊的机会,希望医生能就自己的病况多下几句医嘱,而医生因为等待的病人太多不得不言简意赅的时候,医患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医生的人格特质较全国常模有所不同,在对医生职业高要求的前提下,医生的职业人格势必会受到影响。

  医生职业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表2和表3可见,医生职业人格在年龄和职称因素上没有显着性差异,这是由于人在20岁时人格的“模子”就开始慢慢定型,到了30岁时便十分稳定了,一般而言,人过了30岁以后,基本的人格特征很少会改变。

本研究也表明,不同年龄阶段医生的职业人格没有差异性区别。

职称虽然与医生职业的收入和利益密切相关,然而在医生人格特质这一因素上也没有显着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王岚等人的研究表明,职称在医生人格特质因素上没有显着性差异。

而医生职业人格维度在性别、科室、工作年限、收入、自我职业认同度因素上都有着显着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精神质和神经质方面,而在内外向维度上没有特别显着的影响,这说明内向和外向性格的人都可以成为医生。

但是对于医生而言,在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上所表现出的理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又有特殊的要求,与医生这种特殊的职业要求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要求医生职业人格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具有一定的弹性,正如我们对医生进行社会调查时医生所说的那样:

既要大胆,又要细心;既要体现大爱,也要承担无奈;既有辛苦,又有高尚;既要有同情心,又要有魄力。

因此,医生的职业具有双重性,这就要求医生在自身行为上和情绪上具有一定的可调性。

  教育启示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可以为在校的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以下启示:

  第一,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成为优秀医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很难成为好医生;

  第二,无论内向还是外向的医学专业学生,都可以成为临床医生,医生职业对人格中的性格维度没有显着性要求;

  第三,医学专业学生要重视医生职业人格维度中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的培养,神经质维度主要表现在情绪方面,医生不能有过强的情绪波动,但也不能成为情感淡漠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自己的情商,要具备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情绪激励自身行为的能力,还要具备认知他人情绪、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在精神质维度方面,则要增强自己的理性,培养敏感的判断力,这就要求在专业知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达到敏感与果断相结合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30-131.

  赵阿勐,崔光成,刘吉成,等.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对精神医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8,7:

436-438.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

677-684.

  杨文,赵勇,蒋守涛,等.医生工作压力现状与职业倦怠的研究[J].中国康复,2006,21:

390-391.

  郑飞中,陈莉.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其背景性因素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20:

4-6.

  王惠,张宁.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397-399.

  FreudenbergreHJ.Burnout:

thehighcostofhighachievement[M].NY:

Doubleday,1980: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