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收入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7443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的收入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民的收入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民的收入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民的收入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民的收入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农民的收入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的收入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民的收入问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去年2010年农民纯收入5919,去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109,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1:

3.228。

我为什么把这个数字算到小数点后头三位呢?

因为你四舍五入你看出来全都是1:

3.22,后面是1:

3.23。

我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十一五”期末、“十二五”开局的时候,其实历史给了我一个机会,就是你通过十一五,这五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去看,从5年前的1:

3.224到5年后的1:

可以有这么一个结论,在过去的5年中同算下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基本没有扩大。

从3.224到3.228就有略微的变化,就在千分位上大了这么一点,这个迹象是不是能代表一个趋势,我觉得需要去判断,但我觉得出现这个迹象是非常良好的迹象。

因为实际上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从1986年开始一直到十一五期末2005年一直在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那一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缩小的。

改革之前,1978年,农民的纯收入是134元,城镇居民的人居可支配收入是343元,所以改革起点的时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1:

2.57,比现在收入差距小。

由于农村改革率先突破,率先取得成功,所以农民是先得益的,因此到85年的时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度曾经缩小到1:

1.86,但是从06年开始这个差距就不断扩大,不断扩大,到02年第一次城乡收入差距突破1:

3,到了05年是到了1:

3.224,这个趋势是很清楚的。

但是在过去5年中,5年统算下来基本没有扩大,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迹象,也就是说明,在“十一五”中多种因素构成了农民收入的增长状态相对比较好,至少没有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有什么经验需要认真总结,如果把握好,那么有可能“十二五”就会成为一个城乡居民差距变化的拐点,当然把握不好,稍纵即逝很有机会和条件,又会陷入一种继续扩大的这种状态。

所以我觉得认真分析下“十一五”期间出台了很多重大的政策。

这一政策对农民增加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最主要的政策大概是这四个大方面。

一个大的部分是中央政府痛下决心,彻底免除了农业税。

因为农业税内容很多,实际上要讲起来至少要涉及到这么十几项,国家的税收并不太多,当初99年的时候农民的全部负担,就是农业税费河在一起是一千三百五十亿,这里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这四项税。

本来应该有公共财政支付的钱,因为财政力量不足,所以乡镇不得不向农民收5项统筹款,什么统筹呢?

乡村的教育、计划生育、民兵训练、军列所优抚对象的补助以及农村架桥修路的钱,在这税费改革之前都是农民负担所以村里头也要收,村里面收三项,公积金、公益金、共同管理费,共十二项。

另外,农民还有劳役,就出两工——劳动积累工、农村义务工,这些钱加在一起一年1350亿元,99年的时候。

经过5年的税费改革,中央下决心在06年开始把它全部取消,这样农民受益了1350亿元,不用交了。

第二,从04年开始推出了一个大的政策对农民进行生产性的直接补贴,叫种粮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器具补贴以及后来由于石油价格暴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涨,所以推出了一个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

这四项补贴去年是1260亿元,差不多农民从这两项当中就得益了2600亿元。

第三项大的政策就是,公共财政开始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开始向农村覆盖。

比如首先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制度,而且和城市相比,农村义务教育的孩子还可以享受免费的教课书,那么在农村中建立了基本上全覆盖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那么在农村中建立了基本上也是全覆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去年开始又在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现在大概覆盖了40%。

这一块东西实际上也大大地减轻了农村负担,当然这个标准比城里低,但是制度建了慢慢可以提高。

第四项就是对农民进城务工,特别是从05年开始中央建立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那么多少改善了农民工在城里的境遇,这四个大方面的政策应该说在十六大以后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这个理念逐步逐步建立起来,当然这个基础也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增加的基础上。

不是说以前不重视,现在才开始重视,实际上我一比较,比如2000年我们GDP总量不到10万亿,九万九千多亿,但是我们去年GDP总量39800千亿,10年时间如果不算物价指数翻了两番以上,2000年我们政策总收入一万三千四百亿,去年我们财政总收入8310亿元,那增长速度非常快,正是整个经济的向好,使得国力得增强,才使得国家可以去做那些过去想做做不了的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起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当然也有财力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过去确实很多同学大概都了解农村,一直到现在到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我还能看到那么的标语,刷着标语就是:

农村道路农民修,那时候学校墙上刷着农村学校农民建。

什么意思呢?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公共事业,社会服务当初国家没有条件所以都是农民自己来,现在慢慢转过来,国家开始到农村考虑到公共财政、公共服务问题。

那么在2003年的时候,大概中央财政对“三农”的开支大概是2400多亿,今年的预算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了,今年中央财政不是整个国家,中央财政03年的时候是2400百多亿,对“三农”。

今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9884.5亿元,实际上这次预算刚做完,抗旱中央就增加了129亿,实际上今年最终的决算我估计中央财政对农业的开始可以突破1万亿,你没有这样的实力,是做不到。

但是有了钱,往哪里花,这涉及到一个理念问题,所以我想应当认真地总结“十一五”乃至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政策到底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正是因为这个政策保持了“十一五”期间农民收入能够有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没有能够继续扩大,所以总结好了,对农民的征收在“十二五”、“十三五”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在农民的收入当中的结构。

5919元,这个平均下来的这些结构大概是什么呢?

就是农民自己的家庭经营就是种养业以及手工业这些收入大概占它的全部收入的50%。

那么它的工资性收入就是外出打工,在当地乡镇企业打工大概占40%。

第三块就是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其中转移性收入最重要的一块就是政府对农民各种各样的补贴,我刚才讲的四项补贴是1260,其实还有其他方面的补贴,所以最近发改委算下来,2010年平均每个农民享受到的政府补贴大概是214块钱。

再加上亲戚朋友之间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这一块它的转移性收入大概占到全收入6.5%。

还有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比如房子出租、农器具出租等等,大约占到3.5%。

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前两块收入,前一块收入民农民的种养型收入,说句实在话,量的增长毕竟是有限的,当时粮食大数,不到1100斤,今年还能增长多少?

我心目是打突突的,所以有些同志夸奖,你们这几年农业工作做不得不错,粮食连续7年丰收,一听这句话心里就紧张,你别盼着八九年就老这么丰收下去,所以我有时候开玩笑,丰收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临近减产的拐点越近,由于市场变化、气侯变化不确定因素太多。

如果在量的增长有限情况下要增加收入,就要靠另外一个,价格。

现在的农价对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

利非常低,往往就是一亩地,如果种粮食的话,我们叫纯收入有三四百元钱就不错了,纯收入是什么概念呢?

纯收入包括它的工资和利润都在里头。

种一亩地纯收入三四百块钱,再起码你连旱作的稻子、小麦,一亩地大概也得花十二三个工人,连工钱算下来一个工就是30来块钱,种地自己花,30来块钱一天的工资,那他何不出去打工呢?

你打工70到90元总是有的,所以我有时候开玩笑,我们现在农产品的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是造成了一个局面叫“万般无奈的农民才种粮”,但凡有点别的东西,他都不种粮。

因为比粮食作物价值高的作物都有,但是它要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这一般农民不掌握所以不得不去种粮,我们粮食安全要是系在这么细的一条绳上是不是很危险。

所以两会的时候,我曾经跟记者朋友们讲,你们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应当宽容一些,应当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应当有理解。

我昨天刚看了一个资料,有关部门统计的,我们三种粮食就是大米、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亩成本去年是663块钱,和前年相比是提高了10.5%;

和05年相比提高了56%。

那农民的劳动日更不对了,现在基本上是大忙季节你到农村去雇工看着跟城里是一样的,城里打工是80到100,农村大忙季节请他,没这个价格是请不来的,所以成本推动内在的需要农产品价格有所上涨。

这里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就是消费者对这个问题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看法。

另外一个就是宏观调控的政府层面,政府CPI看得很重,要控制,那农产品价格不可能太高,所以我想在这个角度去想政府加大力度是必要的,但是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让农产品有个合理的价格,才能保证农民有积极性去生产,这个大概也是非常重要。

所以今年大概也看到,现在我们的粮食价格,今年政府人代会公布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最低粮食收购价格,今年公布的是水稻价格已经没有低于一块钱了,早籼稻和去年相比提了3分钱,从去年九毛三提到今年一块零二;

中晚籼稻从一块零五提了一毛钱,一块一毛五;

粳稻去年一块零五,今年提了二毛三,提到一块两毛八,一般来说稻谷,普通的大米出米率大概是70%,好一点65%-60%,可以折算,这个粮食卖出来再加流通,减下费用卖多少钱,大家才觉得这件事可以做。

所以正是从这个角度应当从我们实际国情出发,一方面要避免像粮食这样重要产品暴涨暴跌,但另一方面要必须承认要想调动农民积极性不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让农产品价格徐徐上升乃至到达一个合理水平,这不仅是一个农民收入难以增长,最终连农民积极性都没有了,那大家就别吃了。

所以我有时候开玩笑跟人说,三年自然灾害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粮饿肚子的是农民,因为它必须交,但现在可不一样,饿的是咱们,他自己种的他不会没得吃,所以这个农产品合理的价格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农产品的供给,这是一大块。

另外一块是农村的工资性收入。

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看,支撑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大概连续四五年情况来看,基本上每年家庭经营性经济收入每年降一个百分点,而农民大概涨一个百分点,现在到了4:

5,在总收入中,但是他对每年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增长的贡献中,工资性收入要占到六成的贡献率,所以要特别看中农民外出务工乃至他的自身创业他的工资水平。

所以这一二年全国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应该说对农民工资性的收入增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去年的统计,就去年全国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平均月工资达到1690块钱,跟以前相比确实是提高了很多,但总体来说,他的福利很少,他的社会保障很少,所以相对来说水平还是不够的,所以才会出现所谓“民工荒”的事。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政府的补贴固然是必要的,但是这么多的农民,现在大概居民在农村年半以上的农民有7亿1千多万,你完全靠财政去补,在我们这个阶段很难做得到,所以更多的还是要发展生产,发展生产就是保证农产品价格有合理水平,保证外出务工的农民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

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增加农民收入在中国不仅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太多,而要使城乡居民的收入要能越过,继续扩大的拐点转向城乡居民收入逐步缩小乃至接近,那可能是一个更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坚定不移往这个方向努力,这是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