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7043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Word文档格式.docx

  总用地:

3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1.8万平方米;

  总高度:

57.9米;

  地上12层;

地下2层。

绿色建筑强调“适宜”和“精细”,每个功能都在整体最优的协调下选择自己最恰当的位置,内因、外因、有利因素、制约因素都被一起进行综合的评判。

大楼建设采用三维立体分区的方法,将不同的功能立体叠加起来,根据各功能不同的使用性质、空间需求和相互之间的流线关系,分别将其安排在不同的竖向空间体块中。

大楼的平面布置也同样体现了内部功能于周边自然的“对话”。

建科大楼的平面不用于传统的方形——集中的“口”字形设计,而是采用了朝东“挖”掉一块的“凹”字形的布局。

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探寻一种在深圳气候条件下,最能够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平面形式。

  相比较“口”字形的传统矩形平面,“凹”字形的平面能提供更多的直接接触室外的外墙,也就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坐到临近窗口的位置,享受自然的光线和通风。

“凹”字形的凹口旋转朝向东南向,迎着深圳地区的常年主导风——东南风,并且前后两个空间微微错开,进一步加强了室内形成“穿堂风”的效果。

大楼为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作出了贡献。

  1采用高透水性与高保水性、低日照反射率的路面铺装材料;

确保地面铺装被建筑或高大乔木的阴影覆盖,覆盖率超过50%。

  2设置露天水体,在大楼首层东侧设置喷泉水池,在架空层及南侧布置人工湿地,并连同架空层有效降低小区域温度,创造乘凉场所。

  3采用非常规能源以减少排热,如以太阳能、风能替代常规能源。

  4屋顶构架采用日照反射率高的材料,如光电板和浅色的涂料。

玻璃采用对热能反射性能高的Low-E玻璃。

  5建筑布局充分考虑室外场地自然通风。

  6利用雨水、中水对建筑物暴露的地面进行洒水。

  7建筑外立面立体绿化,结合西向遮阳设计爬藤类植物,各层设置花坛绿化。

首层的迎宾大厅采用架空的方法将空间与城市联通。

大楼的低层区域安排对采光和通风要求不高的展厅和实验室;

高层区域采光通风良好、景观视野开阔的部分安排人员众多的办公和设计功能;

交流会议和多功能厅布置在大楼的中间,成为空中的绿化花园和交流平台,有效地服务上下两个部分。

顶部布置文娱活动、住宿休息和餐厅等配套功能。

屋顶为花园、菜地和安置各种设备的场所。

特殊材质的地面处理。

收集的中水通过“人工湿地”综合技术来进行处理,这块人工湿地通过系统的生物链来分解吸收净化污水,它源源不断地吸收着大楼废水里的养分,最后再变废为宝。

同时,人工湿地里面也是首层室外绿化系统的一部分。

采光器。

其原理是通过采光装置聚集室外的自然光线,并将其导入系统内部,然后经过光导装置强化并高效传输后,由漫反射器将自然光均匀导入室内需要光线的任何地方。

车道部分采用光导管技术,通过安装在地面的光线采集装置,将阳光导入地下车库的车道,解决了白天的照明。

把阳光引入原本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让地下空间的使用者都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大楼首层的架空绿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具有一项更重要的功能——污水处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工湿地”中水处理系统,通过生态的方式对大楼每天产生的污水进行分解和处理,将污物变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养料,利用植物的天然功能为大厦分解污物、制造氧气。

处理过的污水在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后,被送回到各个楼层的卫生间,用来冲厕,实现大楼“零污水排放”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目标。

标识设计。

从屋顶空间向外望。

太阳能风力与建筑一体化。

为屋顶空间提供遮阳的是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和太阳能集热器,在遮挡阳光的同时,也为建科大楼提供清洁的能源。

逆变器。

建科大楼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分别安装在建筑的屋顶、西侧幕墙和南侧遮阳板上。

并针对4个不同的区域,选择安装了5种不同的光伏产品组件。

这些不同种类的光电产品结合起来,从每天太阳一升起时就开始工作,直到太阳西下落山,预计全年发电7万度,比直接并入建科大楼电网使用,约提供大楼总用电量十分之一的电量。

半开放式屋顶空间。

每层的休憩空间设有水池和电视。

远眺。

  地下两层安排人防地下室、停车库、以及需要承载力较大的实验室。

建科大楼的外立面造型比较“独特”,不仅垂直叠加的各个功能有着不同的外立面材料,就连东、西、南、北四个立面也完全不同。

这是科学的根据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朝向、不同的位置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和构造形式,量身订做的“外衣”。

大楼高区人员密集的区域需要更多的采光和通风,朝东和朝南的立面便采用了水平带窗的形式;

低区的实验室需要便于控制的温湿度和光线,立面形态就体现出围护严密和凹窗遮阳构造。

休憩的一角。

样板间的主卧。

从样板间的阳台往下望。

建科大楼作为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建筑,节能率将要达到65%。

这就要求对大楼的围护结构进行保温隔热处理。

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铝面复合板外保温系统,被应用到大楼上,这种产品既有传统铝板幕墙美观、易清洁的优点,同时又是外墙外保温隔热的能手。

一体化的构造和粘贴工艺,又大大减少了铝材和传统干挂龙骨的材料用量,省钱、节材、安装快捷、不会开裂脱落,这样,高区的外饰面和保温隔热问题便迎刃而解。

样板间卫生间地面处理。

建筑周边全部采用便于雨水渗透的透水砖构造,将落在场地内的雨水进行土壤回渗和收集,收集净化后的雨水用来浇灌大楼的绿化植物。

周边的行道树为场地提供了自然的遮阴,加上分布于大楼各个楼层的绿化花园,使得大楼自身的温度、湿度得到改善,为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作出了贡献。

打印间,与办公空间隔离。

开敞的办公空间。

管道暴露。

大楼设计了水平遮阳反光板,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计算,遮阳反光板在本大楼中位于窗上部四分之一处的效果最佳,对临窗座位而言,起到了遮阳作用,同时将光线反射入房间的深处,增加了室内自然光线分布的均匀度。

太阳能光电板与顶层楼板间夹杂着一个巨大的半开放式屋顶空间,这里有旋转的大风车,有各种光电技术的清洁能源基地,有新型空调和节能电梯等各种设备,有蓄存雨水的屋顶花园。

建科大楼使用ASLOC水泥纤维板作为外围护结构和外饰面材料,在国内尚属首次。

设计利用凹进室内的空间,在墙板内侧喷涂聚氨酯,再结合室内壁柜,形成内保温系统,从而开创了一种将围护结构构造、隔热、装饰和室内家具综合一体化设计的新方法。

开窗的位置和大小也针对内部的功能布局和需求灵活布置。

西侧的墙面针对西晒的问题,结合不同的内部功能选择不同的防晒、通风措施。

中部的楼梯间采用垂直遮阳格栅,既遮阳又不影响通风和观景。

北侧的楼梯间和层层的平台组合在一起,种植垂吊的绿化,在遮阳的同时增加了建筑的立面绿化。

  高区东南角的西墙还设置半透明的薄膜光电通道幕墙。

在阻挡西晒阳光的同时,还能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为大厦提供能量。

幕墙背面聚集的多余热量又会因为通道的热压被抽向高空排放,形成“会呼吸的绿色外墙”。

屋顶空间的会谈区。

边缘处理。

花径。

  大楼所有窗户玻璃均采用中空Low-E玻璃,这种玻璃可以让绝大部分可见光透过,同时又能够将含带大量热量的红外线和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阻挡在室外。

采用了这种玻璃的中悬窗在倾斜旋转的状态下,能够同时确保遮阳和通风的效果。

以探索低成本和软技术为核心的绿色建筑实现模式为宗旨,以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目标,建科大楼融入了深圳市建科院在多年实践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专利技术,承载了实践绿色生活、绿色办公方式的梦想,成为一座荟萃地域特色、绿色科技和建筑艺术的绿色科研办公建筑。

  

会“呼吸”的报告厅。

厅内气流组织为置换通风形式,空调系统采用桌椅下送风口,远程会议室采用地板送风口,室外新风与回风处理后直接送至人的呼吸区。

报告厅两侧的外墙设计成一扇扇可以转动的墙体,根据内部使用的需求和外部气候特征来选择打开还是关闭。

建科大楼的示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面向城市的示范性,在只有3000平方米用地面积的基地上,建科大楼的总建筑面积达到1.82万平方米,容积率为4,地上12层,地下2层,总建筑高度57.9米,属于典型的高密度城市建设开发模式;

  二是面向设计的示范性;

  三是面向开发的示范性,在低成本基础上,将各项适宜的绿色技术整合运用到一座我国目前典型城市条件下实际运行的办公楼中,将其节能、环保优势真正、全面地发挥出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效应,真正推动华南地区的绿色、节能建筑的普及。

注:

项目参观为China-Up首届学术沙龙活动内容组成部分,特此鸣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部分资料参考自:

《共享·

一座建筑和她的故事》,一并致谢.

www.chi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