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6581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部曲答案文档格式.docx

1、蒲松龄 

聊斋志异

2、

(1)恰逢

(2)考中,考取(3)无,没有(4)规格(5)陈述,讲述(6)败下,败退(7)使(8)真实

3、B(都是意动用法)

4、

(1)县官定了期限,严厉追逼,在十几天中成名被打了上百板子。

(2)每次出门,身穿的皮衣和骑坐的车马都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

5、

(2)过去成名“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今“宰悦”而“免成役”。

(3)过去成名“不终岁,薄产累尽”,今“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若多答“一出门,裘马扬扬过世家焉”也可以)

6、主人公凭腹中诗文,“操童子业,久不售”,不仅默默无闻,而且穷途潦倒,惨遭毒打,忧闷欲死,然而只因贡献了一只促织,竟一举成名,不仅免去徭役,而且“俾入邑庠”,富于世家。

可见,主人公以“成名”命名,对科举取士的欺骗性是极大的讽刺和揭露。

7、作者自称

(1)“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揭示了黎民百姓悲剧命运的根源;

(2)“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以及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3)“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观点对社会世象也概括得较为准确而深刻。

8、这段话貌似平正的叙述,实则进行辛辣的讽刺。

“抚军”身为一省的民政军政最高长官,不关心国计民生,却一心拍马,细写《促织疏》,这本身就是极大的讽刺。

表面在写官中“试”虫之优劣,实则揭露了包含天子在内统治者的腐朽荒淫。

皇帝赏赐的不是有治国安邦之功的文臣武将,而是投其所好满足享乐欲的佞幸小人。

更令人忍俊不住的是作者完全把抚军当成一个有良心的人,“抚军不忘所自”,心眼不错,真是明褒暗贬。

那个一心“欲媚上官”,戏害百姓的县宰,最后竟以治理才能优异而享有好名声,黑白颠倒到滑稽的地步。

(作答不求全面,能就某一点分析即可)

(四) 

阿房宫赋

1、

(1)光秃秃

(2)建造(3)萦绕(4)座(5)宠幸(6)假使(7)分辨不清(8)不见踪影

2、A(另三项中“参差”、“四海”、“不暇”古今义相同)

3、D(均为名作状。

A、名作动\名作状 

B、名作状\名词意动 

C、动作名\名作动)

4、C(非判断句)

5、A(均是动词,到·

去。

B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

C①介词,到\②介词,比;

D①助词,·

的样子\②语气词,不译)

6、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7、揭露统治者穷奢极欲,滥用物力民力而导致速亡。

为下文作者的“爱人”的观点作铺垫。

8、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反面假设论证

9、秦不爱六国之人因而导致秦朝覆亡。

讽喻当朝统治者切勿重蹈覆辙

10、

(1)

(2)(4)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主要是指唐人 

(3)指唐以后的人

(五) 

黄州快哉亭记

1、

(1)闭合

(2)斜视,文中有“窥探”之意(3)对着(4)利用(5)即使(6)面对(答“观赏”也可)(7)承受,忍受(8)怎么

2、C(遇于时,即受到赏识)

3、A(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穷耳目之胜”即“穷尽耳目欣赏的美景”;

两个“所以”都表原因)

4、A(非宾语前置)

5、

(1)现在却能够坐在座位上尽情玩赏,抬起眼睛就可以看个够。

(2)假如他内心达观坦荡,不因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性情,那么到哪里不会感到快乐呢?

(或:

那么到哪里会不愉快呢?

6、张梦得 

苏轼 

苏辙 

人心坦然自得,不受制于外物,便能无往而不快 

岳阳楼记

7、

(1)在此亭上可以欣赏远近、昼夜变化倏忽的景象;

(2)可以凭吊往古流风遗迹。

8、由叙述楚襄王和宋玉的对话引发“快哉”的议论,借说理以抒怀。

(六) 

项脊轩志

1、

(1)往下流

(2)明亮的样子(3)美景(4)到了(5)处处(6)后来,不久(7)探望(8)像(9)等到(10)大概(11)嫁(12)规模

2、D(

(1)助词,调和音节 

(2)代词,代笏板 

(3)(4)都是动词“是”)

3、B(名作状,其余均为名作动)

4、

(1)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有时长啸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

(2)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它上朝用的,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

5、修葺前:

破旧、狭小、阴暗 

修葺后:

幽雅、安静、明亮

6、

(1)诸父异爨,家境日衰 

(2)慈母早亡,音犹在耳 

(3)祖母遗愿,有负甚愧

7、

(1)睹物思人,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无限悼念哀思之情;

(2)枇杷树,如同主人公一样,年年陪伴项脊轩,不能忘怀逝去的年华和昔日的悲欢。

(七)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

(1)还,仍然,依旧

(2)能胜任(3)禀告(4)自作主张(5)厚爱,满意(6)拜两次,古代一种礼仪,表恭敬(7)辞别(8)我

2、

(1)C(A通“奁”B通“娶”D通“韧”)

(2)B(B中“相”意为“互相”;

ACD中的“相”单指一方,相当于代词)

(3)C(“嬉戏”的古今异义相同,其他三项均为古今异义,A“共事”意为“共同生活”;

B“可怜”意为“可爱”;

D“作息”意为“劳作”,偏义复词)

3、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不堪凌虐,深知婆媳矛盾不可调和,被遣是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表现了她的洞悉世事,自尊倔强。

4、“新妇起严妆”主要采用了铺陈的艺术手法,表现兰芝当时尽管内心痛苦,却外表坚强,有大家闺秀的从容风范,同时表现了她反抗到底的毅然决然,突出兰芝性格中的刚毅一面。

5、刘兰芝坚强、持重,对封建礼教有清醒的认识,不为威胁所迫,也不为荣华所动。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也忠于爱情,但是怯于正面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

在洞察世情方面,焦仲卿不如刘兰芝头脑清醒,对封建礼教存有一定的幻想,不如刘兰芝坚决。

6、注:

场景=景物景物+人物活动

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可选取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营造离别时的哀伤氛围、烘托依依惜别的情感。

同时注意适当运用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示例:

树叶在西风中飘落,飞舞着,飘向远方,直到杳无踪影,路边看似柔弱而无助的蒲苇在狂风的吹打下一次次地弯下腰,又一次次不屈地昂起头,离别的时候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兰芝的目光落在了树下的大石头上,“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石头后的草丛中一群野鸟突然惊起,扑啦啦飞向天空,望着天空中自由的鸟儿,焦仲卿的眼中满是哀伤,“兰芝,你一定要等着我!

”举手告别却不忍挥手,相爱的人啊,何时才能再见!

(八)梦游天姥吟留别

1、太白 

青莲居士 

一种诗体名称(古体诗体裁名) 

谢灵运

2、A(B“渌”应为“lù

”;

C“殷”应为“yǐn”;

D“澹澹”应为“dà

n”)

3、B(渌 

清澈)

4、C(结构助词“的”)

5、D(结尾段写梦醒后的感慨,主要表达对权贵的蔑视,对强权的抗争)

6、瀛洲“信难求”是对天姥山“或可睹”的映衬,引出越人对天姥山的描述。

用动词“横”来夸张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通过动词“拔”和“掩”来对比出天姥山的高峻雄伟。

用动词“倾”这一拟人手法来烘托天姥山的高峻雄伟。

7、

(1)熊跑龙吟图

(2)洞天石开图(3)群仙降临图

8、一是借梦中仙境象征自己追求的理想世界,二是用梦中仙境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自己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9、表现诗人不事权贵的清高和傲岸的性格特征。

(九)秋水

1、《庄子·

秋水》 

周 

战国 

哲学家 

文学家 

道 

老子

2、

(1)注入黄河

(2)直流的水波(3)向东面对大海(4)况且,何况(5)在这个时候

(6)危险(7)停止(8)计算(9)何,什么(10)通“萃”,聚集

3、B(①②⑤助词,相当于“的”;

③⑦代词;

④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⑥⑧助词,主谓之间标志)

4、

(1)“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比的上我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

(2)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

(3)我将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4)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被受到的教育束缚。

(5)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在万物之中只占据其一。

5、先是志得意满飘飘然的心理,后是正视自己不足之后的羞愧佩服的心理。

6、

(1)本义是指在伟大的事情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2)由于自己的自满和浅薄,成为行家里手的笑柄。

7、

(1)告诉我们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不能因为有了一点知识,有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或:

世界是无穷的,知识也是无穷的。

骄傲自大必会贻笑大方)

(2)说明了事物相对性的观点。

人不要自满)

(十)前赤壁赋

1、

(1)农历每月十六

(2)劝人饮酒(3)住(4)离开(5)端正(6)当(7)本来(8)享用

2、B(使动用法,其余都是名词作动词)

3、D(都是表修饰关系)

4、B(①③都是助词“的”,②是代词,④是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

5、

(1)何况你我同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2)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3)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多有所得,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6、C(一曲洞箫,并非高亢激越,相反是低沉、幽咽)

7、

(1)自其变者而观之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8、要点:

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

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

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

文章接下来,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再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

想到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

这又由理回到情,想到自己这边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9、

(1)侧重记叙客人对箫声悲凉原因的解说。

(2)借主人的答话表达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十一)游褒禅山记

1、

(1)最终

(2)南面(3)拿着(火把)(4)将要,就要(5)责怪(6)尽情享受(7)平坦(8)辅助,帮助

2、B(形容词作动词,另三项都是名作动)

3、D(语气副词,其余为代词)

4、A(不是判断句。

另三项都是判断句)

5、C

6、D

7、

(1)现在将“华”念作“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2)后世人讹传而又没有弄清其真相的事,怎么能说得完呢?

8、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若答“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是不对的。

是作者游历褒禅山之后获得的一点感受,但不是文章的主旨)

10、“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相照应,“后世之谬其传”和“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相照应。

(十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1、西汉 

纪传体 

本纪 

世家 

列传 

黄帝 

汉武帝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1)进献

(2)给·

看(3)叩拜,表示恭敬(4)安排住宿(5)倚仗(6)违背

(7)延请(8)拖,拉

3、C(案,通“按” 

缪,通“穆” 

孰,通“熟”)

4、A(指示,古义为“指出来给·

看”;

约束,古义为“盟约”;

以往,古义为“到那里”)

5、A(均为名作动。

B项:

名作动\名作状;

C项:

D项:

使动\一般动词)

6、B(都是被动句)

7、D(都是介词,因为,由于。

因:

于是\通过;

于:

表处所\表对象;

乃:

才\却)

8、

(1)召来管版图的官吏查看地图,指着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

(2)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这种欺诈手段假装划给赵国城池。

9、献璧——取璧——归璧

(十三)谏太宗十思疏

1、封建时代臣下写给皇上;

九德;

行事准则

2、

(1)疏通

(2)主持,掌握(3)大(4)这(5)能够(6)深(7)监督(8)威吓

(9)排斥(10)选拔

3、A(介词,用。

余项均为并列连词)

4、D(都表示“大概”。

A听说/见识学问 

B实际/果实 

C同“震”,威吓/挥动)

5、

(1)竭尽诚心,那么即使象吴和越这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成一体;

傲慢地对待他人,就是骨肉亲属也会疏远得象过路的陌生人。

(2)(结果使大家)虽苟且免于刑罚却不怀念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顺但并不是内心里悦服。

6、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7、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不怀仁,不心服——覆舟

8、C(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9、

(1)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力。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4)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的。

(意思对即可)

“十思”是第一段“积德义”的具体内容,是回答“怎样积德义”的问题。

10、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之)、善始善终(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垂拱而治

十四、《新序》二则

1、

(1)聘问,指诸侯与诸侯间遣使访问

(2)拜访(3)答应(4)还,回返(5)国君自称(6)赞许(7)之于(8)知识

2、C(①连词②介词,把。

③助词,相当于“的”。

④助词,用于主谓间取独【所字结构应为名词性短语,不能视作谓语,此答案存疑】)

3、C(意动用法,余项为名作状、名作动)

4、B(都是廉洁的人。

A古义“虽然这样” 

B古义“婴儿、小孩” 

C古义“用来” 

5、B(都是定语后置)

6、

(1)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

(2)子罕不是没有宝物,而是他所当作的宝物与众不同啊。

(3)人的知识愈是精深,他获取的就愈是精华;

人的知识愈是粗浅,他获取的就愈是粗俗。

7、做人要正直诚信。

8、

(1)玉 

不贪(或“廉洁品质”)

(2)知粗(3)三种人的选择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前两者一个实用,一个低俗,只有后一种才是高尚的、高雅的。

(4)做人要有高尚的品质,做到洁身自好,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十五、训俭示康

1、

(1)奢侈

(2)总是(3)辱,谦辞(4)求取(5)缺陷(6)少

2、C(①介词,把②连词,表目的。

③副词,才。

④副词,却)

3、

(1)与其骄纵,无宁固陋(或:

与其骄奢,宁可简朴)。

(2)有志于探求真理的读书人,却把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视为羞耻,这种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

4、吾心独以简素为美。

5、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6、取舍关系的紧缩句,表示舍“不逊”取“固”;

为什么要取“固”;

为什么要舍“不逊”;

总分

7、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8、

(1)修筑

(2)招待(3)越发(4)全(5)但是(6)习染

9、

(1)你的官职属于清望官,为什么在酒馆里喝酒?

(2)即使全家人穿绸缎衣服,吃精致的食物,还怕什么不能做到吗?

10、【要点】李靖公:

居住——居第隘 

参政鲁公:

饮食——家贫无器

张文节相:

作风——职位变而奉养不变

十六、过秦论

1、西汉政论家 

文学家。

《论积贮疏》《吊屈原赋》议论秦的过失。

2、

(1)功业

(2)登上(3)可靠(4)边远地区(5)毁坏(6)先前(7)强、强大(“抗”无此意,疑为“亢”的误传)(8)举起

3、C(名作状、名作动、使动用法)

4、D(①连词,表目的②介词,凭借。

③介词,利用、凭借。

④动词,沿袭) 

5、C(认为,余项均为“以……为”,省略“之”)

6、

(1)(秦人)凭借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山河的区域。

(2)可是成功和失败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也呈现出了相反的情况。

7、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和固守天下的形势有所不同啊

借史讽喻,委婉地劝告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

8、采用了抑扬之法,前三段用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秦兴起、强大、统一天下达到鼎盛的史实,为秦的迅速崩溃作对照铺垫,给人产生强烈的情感震撼力,“扬秦”正是为了“过秦”。

9、如写陈涉举世事时,用了排偶的句式极贬陈涉位卑、才庸、德乏、卒疲、势弱、器钝、暗示秦亡无关对手强大,揭示秦之灭亡有自取其祸之道。

语势酣畅,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有利力地证明了“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的结论。

十七、师说

1、

(1)无论

(2)所以(3)不屑与之同列(4)固定(5)这些人(6)赠送

2、B(A流传/解释经传的著作 

C疑难问题/糊涂D儒学/从师风尚)

3、A(①求学的人②用来……的人③一般人、普通人④小的方面学习⑤不一定⑥指先秦文章)

4、A(A都是主谓间取独,【“道之所存”,所字结构应为名词性短语,不能视作谓语,此答案存疑】 

B却,表转折/就,表承接 

C向,表对象/表被动D介词。

同“于”,在/语气词,呢)

5、D(语气副词,大概,余项均为代词)

6、

(1)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惑的。

(2)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

去识别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之后呢?

(3)现在那些士大夫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应该是值得奇怪的事啊!

7、师道之不传已久矣 

承接首段“惑而不从师,终不解矣”的道理做出的推断,引出下文对士大夫阶层“耻师”恶劣风气的批评和分析。

8、B(“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有误)

十八、石钟山记

1、

(1)到……去

(2)同“暮”,夜晚(3)还是(4)有人(5)原先(6)记得

2、D

3、C

4、

(1)又有像老人一样在山谷里一边咳嗽一边干笑的声音。

(2)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5、

(1)斧击石声

(2)栖鶻的鸣叫声

(3)形容钟声洪亮,文中指水上发出的声音

(4)分别指击物声和钟鼓声,文中指水石相吞吐的声音

6、

(1)这个“笑”是因作者本不信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2)这个“笑”是因作者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得名来由之后的自得的笑。

7、

(1)郦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a郦元是“言之不详”b士大夫是“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C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其顺序安排是以课文先后出现的郦元、李渤和舟人为根据。

十九、劝学

1、

(1)停止

(2)借助、利用(3)金属,指刀剑(4)靠近,拿到

(5)通“智”,智慧(6)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

2、C(①介词,从②介词,比③代词④助词)

3、B(日,名作状\水,名作动\上下,名作状)

4、D(表转折\表递进\表修饰\表因果\表并列)

5、

(1)爪子和牙齿、帮凶、走狗;

感情色彩变化

(2)金属制品、黄金;

缩小

(3)墨线,泛指所有绳索

6、

(1)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用火烘烤把它弯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2)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

(3)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没有可以寄居存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7、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二段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

第三段论证了后天努力比先天资质更重要的道理。

8、D(错在“把道理隐含其中”,比喻例子都是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

(二十)归去来兮辞

1.东晋 

 

田园 

五柳先生 

回去吧

2.

(1)近于 

(2)端起 

(3)拄着 

(4)通“影”,日光 

(5)划着 

(6)将要 

(7)高地 

(8)姑且

3.D 

(A古义为知心话,今义为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B项古义为耕种之事,今此泛指事情,C古义为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为女子文静而美好)

4.B 

(A、C、D“以”是连词,B为介词)

5.C 

(A、B项是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D项是动词,往,到)

6.C 

(疑问代词,什么;

A、B、D疑问副词,为什么)

7.A(介词结构后置,余项均为宾语前置)

8.

(1)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叫人心情欢悦,乐意弹琴读书来消除忧愁。

(2)活在这个世上还有多少时日!

何不放下心来管什么死与生呢?

9.D 

(并非知足保和,而是诗人既不愿趋炎阳势,又无力回天的无奈选择)

10.作者善于用景,寄情于景,用景物表心声,情景交融。

这—句描写的虽是景物,但透过景物表现,作者就像那出岫之云,出仕本属于无心,又像那归飞之鸟,是厌倦官场而隐,从中表露自己高洁的志趣和找到归宿的愉悦。

(二一)陈情表

1.臣属给君王 

晋武帝 

出师表

2.

(1)早,幼年 

(2)少,此为无,没有 

(3)缠绕 

(4)都 

(5)不久 

(6)授职

(7)注重,看重 

(8)犹豫不决 

(9)或许 

(10)呈上

3.C 

(应为举察,推荐)

4.A 

(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上报:

古义报答皇恩;

告诉:

古义申诉苦衷;

辛苦:

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奔驰:

古义奔走效劳)

5.

(1)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2)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恩。

6.—层:

总起,概写“我”不幸遭遇;

二层:

表现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三层:

表达我对招募的尽孝之义。

7.C 

8.臣之辛苦 

愿乞终养 

9.尽节\报养

10.不好。

应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先陈述个人悲隆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

继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

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谓。

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使本文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二二)秦晋骰之战

1.

(1)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