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638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引言

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于2001年创办,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属于安徽省省级重点开发区。

开发区坐落在芜湖市南郊、芜湖县城湾沚镇东部,位于安徽省规划“沿边”(沿江、浙)、“沿江”(沿长江)发展战略的结合点。

合杭、沿江、芜太、芜马高速公路通达开发区。

开发区距合肥骆岗机场140公里、南京禄口机场120公里。

芜湖港是长江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港,朱家桥外贸码头距开发区仅40公里。

独特的区位优势,构成了芜湖县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的3小时经济圈。

截止2008年底,开发区累计签约企业达800余家,计划总投资逾390亿元;共有投产企业202家,在建企业182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

2006年以来,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批准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安徽数控设备制造(芜湖)基地”,“安徽芜湖机械民营科技园”,“省、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中科大、合工大等多所高等院校将开发区作为产学研基地。

开发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龙头的产业链。

在已入驻的企业中,90%以上都是机械类,主要有机床、汽车零部件、矿山机械及各类成套设备等。

开发区以“科学发展,提质升级”为目标,打造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坚持“抓服务、抓建设、抓配套、招大商”,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举措,努力实现园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09年将创工业总产值60亿元以上,税收达到3亿元。

在未来二到三年内,实现“54311”目标,即:

500家以上企业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家以上,年工业总产值300亿,解决就业10万人以上,实现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上。

在“十一五”末乃至“十二五”期间,使开发区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先进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并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迈进。

2008年,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打造一流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发挥产业特色优势,着力抓招商、抓服务、抓建设、抓效益,开发区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业绩。

为了迎接快速发展的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新一轮的《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一期)分区规划》(2005-2020)已将发展建设开发区成为基本指导思想之一。

未来几年内,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的路网建设必将大规模开展。

为此,编制开发区东扩以路网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开展城市扩建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编制之前通过深入调查,并紧密结合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对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一期)路网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据此确定整个工程的建设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技术论证,作出了工程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提出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2概述

1.2.1项目名称

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一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2.2项目建设单位

芜湖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邵纬

1.2.3项目建设地址

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

1.2.4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2.5建设内容

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一期)总用地规模27.98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区域内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西支一路、西支四路、西支五路、西支六路、西支七路、西次三路、西次四路、西次五路、西次六路、纬二路、纬三路、南次二路等15条主次干道和支路,包括各条道路的管线、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

1.2.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计划投资7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

银行贷款50000万元,自筹25000万元。

1.2.7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2年(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1.2.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芜湖市工程咨询公司

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芜湖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芜湖县人民政府芜政秘[2001]1号文件批准,于2001年3月23日正式组建,注册资本金4000万元。

建设公司实行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领导和监督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行使董事会职责,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行使监事会职责,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芜湖县县政府任命。

按照县政府成立建设投资公司的批复,建投公司集中管理财政性建设资金、统筹安全各种专项资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开拓投资领域,组织实施和管理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受政府委托经营各项国有资产。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大胆探索,运用国有资产进行市场化运作,务实基础,稳健运营。

大力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努力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

经过六年多的快速发展,公司已经建设成为产权清晰、权债明确、管理科学、运行完善、拥有较强资本实力的资本运营能力的国有独资公司,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金已达到10亿元。

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良好,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总资产268969.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7811.83万元(含重点工程21519.86万元),存货53680.68万元;净资产112286.77万元;资产负债率58.25%、流动比率2.08、速动比率1.26、现金比率0.49,企业信用等级达到金融部门AA级水平。

附:

公司近三年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总资产(万元)

144065.90

178076.16

268969.40

资产负债率(%)

48.48

47.26

58.25

利润总额(万元)

6797.44

19694.27

10362.56

经营性净现金流(万元)

8913.64

3093.44

10994.96

1.4编制依据及原则

1.4.1编制依据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2)《芜湖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

(3)《芜湖市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

(4)《芜湖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

(5)《芜湖县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

(6)《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一期)分区规划(2005-2020)》

(7)《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概念性战略发展规划》

(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9)《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标〔2008〕162号)

(10)国家、省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部门规章、规范

1.3.2编制原则

(1)树立区域整体观念,以《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一期)分区规划(2005-2020)》为依据,充分考虑东扩区与机械工业开发区西区、芜湖县城以及花桥镇之间的关系。

坚持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思想,满足芜湖市域、芜湖县域的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协调,比较切合实际地作出开发区经一路、经二路等15条道路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以提升机械工业开发区的品质和创建环境优美并富有强大吸引力的城市新区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开发区东扩区域地理特点,合理布局,即要有长远的战略思想,又要从实际出发,更快完善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区路网。

(3)坚持“绿色生态工业园”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创造一个空间环境理想、有生机、生活品质优良、文化气氛浓郁,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有机生长的新城区。

充分体现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型优美城区的特点,注重绿化、景观、环境建设。

(4)考虑城市发展状况,按照近远结合的原则,确定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区域内路网近期建设规模。

1.5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1.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一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建设的。

项目的建设将成为芜湖县和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又一重要载体。

芜湖县的“东扩南进”思路,开发区将成为芜湖县的城市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芜湖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2.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芜湖县县城总体发展规划。

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水、电配套能力强,坚持滚动发展,逐步推进的方式有利于城东新区整体发展,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带动和辐射城郊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随着开发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的不断扩大,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城区道路宽度不足、交通混乱的状况日益突出,给居民日常出行造成很大不便。

本项目的建成可有效改善城东新区道路状况,基本建成科学完善的道路体系,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4.本项目的建设将大大加快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东扩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开发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社会就业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5.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使城市的投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对促进芜湖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芜湖县县情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鸠兹,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置县。

县境东南邻宣城市,西南接南陵县,东北与当涂县交界,西北毗邻芜湖市,处于安徽省“沿边”(沿浙江、江苏)、“沿江”(沿长江)发展战略的结合点。

2003年12月,全县撤原24个乡镇,设8个镇,2006年2月,清水镇、火龙岗镇分别划归芜湖市鸠江区、弋江区。

现辖湾沚、六郎、方村、陶辛、红杨、花桥6个镇124个村15个社区,总面积730平方公里,人口38.3万人。

自2002年起,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5年位居安徽省经济“十强县”行列。

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443万元,比上年增长19.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118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697万元,增长1.72倍。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7650万元,比上年增长66.8%。

农业上,以优质粮油、特色畜禽、名优水产、果蔬苗木等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特色经济已经形成,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其中金田集团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工业上,现已形成机械制造、建筑建材、木器包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四大优势产业。

境内现存“楚王城遗迹”、“南唐九十殿”、“宣城官窑、“宋代珩琅宝塔”等古迹。

“陶辛水韵”被评为芜湖市新十景之一,和平生态旅游区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1.2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

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于2001年创办,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属于安徽省省级重点开发区。

是以数控机床、矿业机械和汽车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集聚区。

2007年,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464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7700万元;实际利用内资305427万元,比上年增长68.9%;实际利用外资17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1%;区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0102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倍。

已成为全县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极。

特色优势是开发区的灵魂和主线。

2007年,开发区紧紧围绕先进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定位,坚持特色,提高品位,严格把好“产业特色关、投资强度关和科技项目关”;以产业链构建为导向,努力完善、拓宽、延伸和再完善产业体系。

开发区累计签约企业728家,总投资达290亿元;其中外资企业15家,总投资逾2亿美元。

当年引进好、大、高、外企业30多家,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支撑力和牵动性。

组织45家企业开展27类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快速提升了产业群的科技竞争力、优质品牌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鼓励同类产品和相关联的企业在开发区内相对集中,建立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