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6235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

《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副高针灸学考试真题卷2Word文件下载.docx

5.患者女,40岁,体胖,时有头痛,伴头部昏沉、胸脘痞闷、苔白腻、脉滑。

最适宜选用的药物是

A.半夏、白术、天麻、钩藤、陈皮、茯苓、牛膝

B.半夏、白术、天麻、钩藤、川芎、陈皮、茯苓

C.半夏、白术、天麻、钩藤、茯苓、陈皮、细辛

D.半夏、白术、天麻、钩藤、黄芪、茯苓、陈皮

E.半夏、白术、天麻、钩藤、当归、羌活、全蝎

6.汉代张仲景认为眩晕的致病因素是

A.肝郁

B.痰饮

C.血虚

D.风火

E.邪中

7.提出“无虚不作眩”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孙思邈

C.张子和

D.张景岳

E.李东垣

8.痰湿中阻证眩晕辨证配穴正确的是

A.行间、率谷

B.中脘、阴陵泉

C.膈俞、阿是

D.脾俞、气海

E.悬钟、太溪

9.天麻钩藤饮适用于眩晕的证型是

A.肝阳上亢证

B.痰湿中阻证

C.瘀血阻窍证

D.气血亏虚证

E.肾精不足证

10.治疗痴呆组方首选

A.人中、内关、三阴交、委中、尺泽、极泉

B.人中、内关、风池、完骨、天柱、四神聪、太溪

C.百会、四神聪、神门、丰隆、中脘、三阴交

D.百会、四神聪、风池、完骨、天柱、太溪

E.人中、内关、头维、太溪、太冲、三阴交

11.患者男,65岁,因“记忆力减退”来诊。

患者终日不言不语,记忆力减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治疗选用的穴位是

A.人中、内关、风池、完骨、天柱、四神聪

B.人中、内关、风池、完骨、天柱、四神聪、太溪、太冲、肾俞

C.人中、内关、风池、完骨、天柱、四神聪、太溪、足三里、脾俞、三阴交

D.人中、内关、风池、完骨、天柱、四神聪、足三里、丰隆、中脘

E.人中、内关、风池、完骨、天柱、四神聪、血海、膈俞

12.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首选药物为

A.脑代谢赋活剂

B.胆碱酯酶抑制剂

C.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D.非甾体类抗炎药

E.钙通道阻滞剂

13.治疗面部第二支神经痛的组方首选

A.太阳、攒竹、头维、合谷、解溪

B.下关、颧髎、四白、迎香、合谷、内庭

C.下关、颧髎、四白、听会、地仓、夹承浆

D.下关、听会、地仓、夹承浆

E.下关、颧髎、四白、地仓、头维、夹承浆

14.患者女,51岁,因“右侧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伴面红、面肌抽搐”来诊。

患者心烦易怒,口干,舌红,脉细数。

治疗最为适宜的组方是

A.头维、太阳、攒竹、合谷、解溪、太冲

B.四白、下关、夹承浆、合谷、太冲、内庭

C.四白、下关、攒竹、听会、内庭、行间

D.颊车、地仓、夹承浆、下关、翳风、外关

E.四白、下关、地仓、头维、夹承浆、内庭

15.颤证病变的主要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6.古代针灸治疗年老体衰颤证多用

A.针刺关节部穴位

B.大椎穴拔罐

C.开四关

D.重灸关元穴

E.重用刺血

17.风阳内动证颤证辨证配穴正确的是

A.丰隆、阴陵泉

B.肝俞、三阴交

C.气海、血海

D.悬钟、肾俞

E.大椎、关元

18.地黄饮子加减适用于颤证的证型是

A.风阳内动证

B.痰热风动证

C.髓海不足证

E.阳气虚衰证

19.无脉症早期的治则是

A.清热解毒祛湿

B.活血化瘀

C.益气温阳通脉

D.祛风解表

E.清热泻火

20.适用于养心益肺,通脉活络法治疗无脉症的是

A.尺泽、太渊、内关、极泉、神门、人迎

B.列缺、太渊、内关、极泉、神门、人迎

C.尺泽、太渊、外关、曲池、神门、人迎

D.列缺、太渊、外关、极泉、神门、人迎

E.尺泽、太渊、外关、曲池、神门、人迎

21.治疗痹证,不恰当的是

A.治法以分部循经取穴为主

B.行痹选风市等穴以祛风

C.痛痹选肾俞、关元以散寒

D.热痹选大椎、曲池以清热

E.着痹选足三里、阴陵泉以化湿

22.治疗痹证,局部配穴,选穴错误的是

A.肩部加肩髎

B.肘部加尺泽

C.腕部加阳溪

D.髀部加巨髎

E.踝部加悬钟

23.薏苡仁汤适用于

A.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

B.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肿胀

C.关节疼痛,红肿

D.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

E.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加剧

24.乌头汤适用于

25.痿证的辨证要点是

A.辨阴阳、气血

B.辨外感内伤

C.辨脏腑经络

D.辨虚实、脏腑、病位

E.辨经络、脏腑、气血

26.患者男,51岁,因“热病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来诊。

患者心烦口渴,呛咳,咽燥,便干,尿短黄。

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

治疗应选用的方剂是

A.清燥救肺汤加减

B.加味二妙散加减

C.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D.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E.虎潜丸加减

27.桡神经损伤的感觉障碍表现为

A.手指桡侧两个半手指背侧感觉障碍

B.手掌面桡侧两个半手指,手掌相应部位感觉消失

C.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手指,手掌相应部位感觉消失

D.手指桡侧三个半手指背侧感觉障碍

E.手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感觉消失

28.“猿手”受损的神经是

A.腋神经

B.尺神经

C.桡神经

D.肌皮神经

E.正中神经

29.治疗风寒感冒在主穴的基础上加

A.曲池、尺泽

B.曲池、风门

C.肺俞、风门

D.风门、迟泽

E.迎香、鱼际

30.患者男,30岁,身热,肢体酸疼,头重如裹,流浊涕,汗出不解,心烦口渴,小便赤,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最为适宜的治疗中药是

A.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薄荷、芦根、桔梗、生甘草

B.银花、连翘、香薷、白扁豆花、厚朴

C.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连翘、芦根、生甘草

D.鲜葱白、桔梗、栀子、淡豆豉、薄荷、连翘、甘草

E.人参、紫苏叶、陈皮、枳壳、前胡、半夏、葛根、木香、炙甘草、桔梗、茯苓

31.治疗外感咳嗽组方首选

A.天突、三阴交、合谷、足三里、中脘

B.天突、太渊、合谷、太冲、中脘、丰隆

C.天突、三阴交、合谷、足三里、丰隆

D.天突、中府、肺俞、列缺、合谷

E.天突、三阴交、风池、率谷、阿是

32.患者女,63岁,形体肥胖,嗜食肥甘,反复咳嗽,咳声重浊,痰多稠厚,胸闷纳呆,身重肢倦,苔白腻。

治疗宜选择

A.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B.清热化痰肃肺

C.清肝泻火

D.滋阴清热,调脾止咳

E.补肺益气,止咳化痰

33.治疗哮喘实证组方首选

A.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

B.肺俞、尺泽、肾俞、定喘、太渊

C.曲池、丰隆、天突、气海、足三里

D.太溪、肺俞、定喘、丰隆、天突

E.尺泽、膻中、定喘、太渊、肺俞

34.患者女,45岁,因“受凉后气促,有哮鸣声”来诊。

患者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尖边红,苔薄黄,脉弦紧。

适宜的治疗药物是

A.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人参、白术、茯苓

B.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黄芪、茯苓、半夏、陈皮

C.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石膏

D.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射干、紫菀、款冬、五味子

E.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大枣、半夏、五味子

35.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组方首选

A.神门、三阴交、安眠、行间、风池、阳陵泉

B.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安眠、行间

C.肾俞、太溪、神门、三阴交、安眠

D.脾俞、肾俞、足三里、神门、三阴交

E.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神门、安眠

36.患者男,45岁,急躁易怒而不寐,头痛头晕,胸胁胀闷,舌红,脉弦。

最为适宜的组方是

A.龙胆草、黄芩、栀子、生地、当归、柴胡、木通、泽泻、车前子、甘草

B.龙胆草、黄芩、栀子、生地、菊花、熟地、麦冬、柴胡、泽泻、车前子

C.黄芩、栀子、生地、菊花、熟地、木通、泽泻、车前子、龙胆草、甘草

D.半夏、陈皮、茯苓、枳实、黄连、竹茹、栀子、栝楼、胆南星、贝母

E.熟地、白芍、阿胶、人参、白术、甘草、五味子、合欢花、夜交藤

37.治疗心脾两虚心悸组方首选

A.神门、内关、巨阙、膻中、劳宫、太溪、心俞、脾俞、足三里

B.神门、内关、通里、心俞、曲泽、膈俞、膻中、脾俞、足三里

C.神门、内关、通里、心俞、百会、胆俞、膻中、脾俞、足三里

D.神门、内关、巨阙、水分、阴陵泉、巨阙、膻中、脾俞、足三里

E.神门、内关、通里、心俞、厥阴俞、巨阙、膻中、脾俞、足三里

38.患者女,43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腰酸,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最为适宜的治疗药物是

A.黄连、黄芩、阿胶、芍药、桂枝、茯苓、玉竹、茵陈

B.黄连、黄芩、阿胶、鸡子黄、党参、黄精、炒枣仁

C.黄连、黄芩、鸡子黄、茯神、远志、酸枣仁、麦冬

D.黄连、黄芩、阿胶、芍药、鸡子黄、炒枣仁、龟板

E.黄连、黄芩、阿胶、丹皮、川芎、夜交藤、五味子

39.首次提出“心悸”之名的名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张仲景

D.王清任

E.张景岳

40.可辨证为

A.心脾血虚

B.瘀阻心脉

C.阴虚火旺

D.痰火扰心

E.心虚胆怯

41.可选择的治疗穴位是

42.可选择的治疗方剂是

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B.黄连温胆汤

C.归脾汤

D.黄连阿胶汤

E.苓桂术甘汤

43.针刺治疗血瘀胸痹组方首选

A.太冲、少冲、内关、膻中、血海

B.郄门、内关、膻中、血海、膈俞

C.内关、膻中、丰隆、肺俞、血海

D.三阴交、太溪、肾俞、郄门、内关

E.血海、太溪、肾俞、郄门、内关

44.患者女,56岁,心胸隐痛而闷,因劳累而发,伴心悸,气短,乏力,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结代。

最适宜的方剂是

A.人参养荣汤

B.血府逐瘀汤

C.瓜蒌薤白白酒汤

D.瓜蒌薤白半夏汤

E.当归四逆汤

45.郁证临床常见证型不包括

A.肝气郁结

B.痰气郁结

C.心神失养

D.心脾两虚

E.脾肾阳虚

46.郁证针灸治疗的原则是

A.疏肝理气,温补脾胃

B.调神理气,疏肝解郁

C.清泻肝火,健脾和胃

D.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E.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47.针灸治疗郁证的主方是

A.神门、三阴交、中脘、气海、心俞

B.神门、三阴交、百会、中脘、通里

C.水沟、廉泉、天突、神门、照海

D.水沟、百会、内关、神门、太冲

E.风府、百会、内关、通里、心俞

48.不属于胃痛的基本处方用方的是

A.中脘

B.内关

C.足三里

D.公孙

E.神阙

49.胃痛之实证的病机是

A.胃气上逆

B.气机阻滞

C.脾气不升

D.肝胃不和

E.胃失濡养

50.治疗胃痞主方首选

A.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

B.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脾俞

C.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

D.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中脘

E.内关、公孙、足三里、阴陵泉、中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