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610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docx

高中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成语熟语练习46

成语熟语(46)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江苏新的高考模式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科,那种目无全牛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08年的高考中吃了大亏。

B.在本届大专辩论赛决赛中,河海大学代表队的辩手们挥洒自如,侃侃而谈,倾倒了观众,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一名。

C.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巨大损失,人家都在捐钱物,你却细大不捐,真是不好意思。

D.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钓鱼岛撞船事件,我外交部发言人再度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B.在2020年土耳其举重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廖辉以198公斤的成绩问鼎冠军宝座,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C.电影《歌舞青春》是目前全球最流行韵青春偶像片,2020年10月我们将在重庆大剧院观看到原班演员栩栩如生的表演。

D.成都部分小区空置率超过七成,这一居民楼大唱空城计的现象,再度引发人们对房价调控政策的讨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B.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C.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艺术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广州恒大足球队在中超联赛中取得的辉煌战绩与俱乐部的高额资金投入息息相关,恒大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俱乐部望其项背。

B.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与地方政府上下其手调控房价,城市房价逐步回落,但房地产价格合理回落的基础仍然不够稳固。

C.《金陵十三钗》《让子弹飞》《霸王别姬》等“傍小说”电影汗牛充栋,众多优秀的小说托起了电影的翅膀,成为了电影成功的基石。

D.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B.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力”较量的年代,我们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C.位于2020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20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D.飞行表演时拉烟的感觉,就像以蓝天为画板,在广袤的天宇天马行空般地大写意,那一道道彩烟,立体、壮观。

8.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调查发现,我校最近有少数学生在午休期间去打游戏机,个别学生还参与了赌博,请老师们及时教育,加强管理,以防患未然。

B.《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日前制片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

C.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D.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了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们走进园来,________地看到一大片的纷华绚烂。

②一切艺术的道理也是这样,单一必然导致枯燥。

而丰富多彩、________给则是绝大多数人所欢迎的。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

A.目不暇给目不暇接应接不暇B.应接不暇目不暇给目不暇接

C.目不暇给目不暇接应接不暇C.目不暇接目不暇给应接不暇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所有参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借助高科技声光技术,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奇幻世界,真是大快人心。

B.中国的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陈陈相因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C.中国古籍中不乏烈女节妇的传记,传递的多是“从一而终”的封建贞节观,不足为训。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篇章却反映了受辱妇女对男权的抗争,即使在今天,也有现实的警世意义。

D.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A“目无全牛”是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B“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C“细大不捐”:

捐,舍弃。

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

D“甘之若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2.答案:

A

解析:

声明:

声明就是指公开表态或说明,庄严声明,另指声明的文告。

B项,问鼎:

比喻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

C项,栩栩如生: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D项,唱空城计:

、一指掩饰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二指肚子饿。

3.答案:

B

解析:

A每况愈下:

指情况越来越坏。

句中理解成情况越来越好,属望文生义。

C妄自菲薄:

不能带宾语。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指外表华美,里头一团糟,常比喻不学无术,徒有堂堂外表的人。

句中用来指文章,弄错适用对象。

4.答案:

D

解析:

A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B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

C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

5.答案:

D

解析:

A项“等量齐观”意为把有差别的事物不加区别地同等看待,不能陈述为“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B项“间不容发”意为:

1.空隙中容不下一根细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小;2.比喻与灾祸相距很近,情势极其危急。

不合语境,可改为“刻不容缓”。

C项“凤毛麟角”意为珍贵而稀少的事物,不能形容“不自觉者”,感情色彩不当。

6.答案:

D

解析:

A项“望其项背”,指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赶得上。

应该用“望生莫及”。

B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含贬义。

C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不合语境。

应该用“俯拾即是”

7.答案:

D

解析:

A.褒贬不当。

蔚为壮观:

蔚,茂盛;壮观,盛大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

B.“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错误。

“无时无刻”是没有哪个时刻、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时时刻刻”相反,用法也与后者不同。

“每时每刻、时时刻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则须与“不”在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C.对象错误,“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

8.答案:

B

解析:

A项防患未然:

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C项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D项“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9.答案:

A

解析:

目不暇给: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目不暇接:

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一般指静止的对象。

应接不暇:

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一般指动态的对象。

10.答案:

C

解析:

A“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感到非常痛快。

B“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含贬义,不符语境。

可改为“口口相传”。

C“不足为训”指不足以作为行动的准则。

D率尔:

不经思索,随意地。

“率尔成章”指不加思索,下笔成文。

形容写文章粗疏草率,不认真。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笺纸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因有的艺术形式和交流载体。

表面看来,它的作用就是诗文唱和、书札往来。

但是,由于它一产生就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因此就带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从古代的竹简、木牍到缣帛、纸张,中国的先人们一直在寻找便捷而低糜的文化载体。

最后,纸张成了传播信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最为理想的媒介。

因此,人们对纸张情有独钟。

爱美是人的天性。

由于素纸不能滿足人们审美的需求,便有了染色、砑花、描绘花纹图案等完全出于审美追求的举措。

之后,便以雕版、饾版、拱花的形式赋予笺纸更多的艺术含量。

可以说,笺纸的发展史不仅是印刷技术的发展史,更是历代知识分子对美的自觉追求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各种类型的笺纸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根基。

比如,博古题材的笺纸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遗迹,大凡钟鼎、器物、钱币,都是秩序、权成、社会交往的象征;再比如,大量的佛像笺、罗汉笺的印行,无疑是在向人们传播、普及佛教精神;再比如,将山水林泉、高人隐逸作为笺画的题材,也正是在传递一种遗世独立、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气度;再比如,大量蔬果笺、花卉笺的流行,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比如,鱼藻笺、花鸟笺、生肖笺的出现,也在向人们传递大自然的美妙信息,引导人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顺应自然,等等。

笺纸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在古代,许多作家的作品通过个人题壁、歌女吟唱的形式传播四方。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乃过图书、报刊、音像、影视等形式进行传播,而且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用具进行传播。

作为文房清玩的笺纸,由于它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扮演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角色。

如前所述,笺纸中不仅有图画,而且有书法、篆刻、诗词、掌故,通过笺纸,人们可以重温诗、词、歌、赋的名句,可以品味传统文化的精神。

比如,林纾的宋词意笺,陈师曾的杜甫诗惫笺,都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唐诗宋词。

应该说,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笺纸功德无量。

中国的笺纸内涵丰富,琳琅满目,给人以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慼。

世界上还没有笫二个国家将笺纸印制成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赋予其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使其承载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关注笺纸的人愈来愈少。

随着电脑的普及,微信、短信、邮件的常态化,除了极少数人,已经很少有人再写信了,更遑论用毛笔在笺纸上书写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