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601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

《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docx

管理组织决策学知识学习指南

管理决策学

一、名词解释:

1、确定当量

2、效用和效用函数

3、验前分析

4、多阶段决策

5、群决策

6、无差异概率

7、效用测定法

8、预验分析

9、EVPI

10、序列决策

11、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

12、事态体

13、验后分析;

14、序贯分析

15、马尔科夫决策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有哪些特点?

决策分析由哪些要素构成?

2、试举例说明何谓确定性效应?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价值函数曲线与效用函数曲线相比有什么特点?

4、多目标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5、正确决策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6、什么是价值函数?

其曲线的大致形状如何?

7、什么是多目标决策?

多目标决策有哪些特点?

8、群决策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9、举例说明参考点的效应。

10、简述论据的类型,并解释各种论据的含义。

11、简述用规范化的方法求解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过程。

12、群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差别?

三、计算题:

1、设某投资者在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中,可能获得最大收益值O*=20万元,最小收益值O0=-10万元,利用标准效用测定法得该投资者的无差异关系式如下(单位:

万元)。

试计算投资者的权衡指标值e。

并判断其效用函数的类型。

(1)Oe=0~(0.5,O*;0.5,O0)

(2)Oe=8~(0.5,O*;0.5,O0)

(3)Oe=5~(0.5,O*;0.5,O0)

2、设有五个可行方案ai(i=1,2,…,5),4个决策指标fj(j=1,2,3,4)的决策问题。

其中,f1,f2,f3为正向指标,f4为逆向指标。

其决策矩阵为:

X=

分别用向量归一化法、线性比例变换法、极差变化法对决策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

3、某厂原来生产甲产品,现拟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乙或新产品丙。

如果开发乙产品则甲产品需减产1/3;如果开发丙产品则甲产品需减产1/2.这三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表2-13.

表2-13

产品名称

生产量(件)

3000

1000

1400

销售单价(元)

50

90

70

单位变动成本(元)

30

65

48

固定成本总额(元)

18000

根据上述资料做出开发哪种新产品较为有力的决策分析。

4、某化肥厂用煤作原料生产化肥,设煤质好的概率为0.3。

有两种生产方案,不采用新技术(a1):

煤质好每生产周期盈利100万元,煤质差盈利50万元;采用新技术(a2):

煤质好盈利200万元,煤质差亏损10万元。

如果对原煤进行预处理,可使煤质好的概率提高到0.8,处理费用20万。

使用决策树分析法(采用期望结果值评价准则)进行决策。

5、设某决策问题的损失矩阵为

R=(rij)4*4=

试用五种不确定型决策准则进行决策分析(取乐观系数=0.6)

6、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准备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商品房。

每套售价20万,首期(第一年)付款10万元,以后每年付款1.2万元,按年利率3%计算,需多少年收回全部售房款。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确定当量:

设事态体T=(X1,O1;1-X2,O2),且O1>O2。

若对于满足优劣关系O1>O3>O2的任意结果值O3,则必存在X=P(0<P<1),使得(P1,O1;1-P1,O2)~Oe,其中结果Oe称为事态体T的确定当量。

2、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

一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效用,具有多大效用,取决于它能否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

在决策理论中,设决策问题的各可行方案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值O,根据决策者的主观愿望和价值倾向,每个结果值对决策者均有不同的值和作用。

反映结果值O对决策者的价值和作用大小的量称为效用,记作u=u(O)。

效用函数:

设局侧问题的结果值集合O={O1,O2,…On},且O*≥,Oo≤。

定义在O上的实值函数U(o)满足条件:

(1)u(o*)=1,U(oo)=0,且,U(o)满足无差异关系0~(u(oo),o*;1-u(oo),oo)

(2)1,o2,如果o1≥o2,当且仅当u(o1)≥u(o2)

(3)1,o2,且0≤λ≤1,则u[λo1+(1-λ)o2]=λu(o1)+(1-λ)u(o2)

称u(o)为结果只集合O上的效用函数,并记为u=u(o)。

3、验前分析:

依据市场历年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决策分析人员按照自身的经验和判断,应用状态分析方法测算和估计状态变量的先验分布,并计算各可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条件结果值。

利用这些信息,根据某种决策准则,对各可行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找出最满意的方案。

4、多阶段决策:

决策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将决策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对每阶段作出决策。

这些阶段的决策结果,前后相互衔接,彼此相互关联。

前阶段决策结果影响后阶段决策目标,后阶段决策状态依赖于前阶段状态设置。

各阶段决策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决策者关心的不单是各阶段决策的结果,而是整个决策过程的总体效应。

总之,如果一个决策问难题,需要经过相互衔接、相互关联的若干阶段决策才能完成,则称之为多阶段决策。

5、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定义有三种,如下:

1、是群体成员共同擦奴役做出决定的过程。

群决策主要研究多人、多个决策主体如何做出“统一”的有效抉择。

2、有不同知识结构组成的、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可以相互启迪、具有丰富知识的信息综合体,在决策理论中称为群,群体制定决策的过程称为群体决策。

3、多个个体组成群体,个体间可能是合作的,也可能是竞争的,还可能是复杂联合的以及合作基础上的有限竞争等。

但必须合作抉择出统一的决策行为。

6、无差异概率:

设事态体T=(X1,O1;1-X2,O2),且O1>O2。

若对于满足优劣关系O1>O3>O2的任意结果值O3,则必存在X=P(0<P<1),使得(P1,O1;1-P1,O2)~Oe,其中P称为Oe关于O1与O2的无差异概率。

7、标准效用测定法:

设由决策系统(Ω,A,F),其结果值集合为O=﹛o1,o2…on﹜,记:

o*≥max﹛o1,o2…on﹜,o0≤min﹛o1,o2…on﹜

用V-M法测定结果值oj(j=1,2,…,n)的效用值u(oj)。

其步骤如下:

(1)设u(o*)=1,u(o0)=0.

(2)建立简单事态体(x,o*;1-x,o0),其中x称为可调概率。

(3)通过反复提问,不断改变可调概率值x,让决策者权衡比较,当x=pj时,得到无差异关系:

oj~(pj,o*;1-pj,o0)

(4)测得结果值oj的效用u(oj)=pju(o*)+(1-pj)u(oo)=pj

8、预验分析:

如果决策问题十分重要,而且时间和人、财、物力允许,应该考虑是否进行市场调查和补充收集新信息。

决策分析人员要对补充信息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补充信息所花费的成本进行权衡分析,如果信息的价值高于信息的成本,则补充信息给企业带来正效益,应该补充信息。

反之,如果信息的价值低于信息的成本。

这种比较分析补充信息的价值和成本的过程,称为预验分析。

9、完全信息价值(EVPI):

通常,将能够提供状态变量真是情况的补充信息称为完全信息。

设Hi为补充信息值,若存在状态值0,使得条件概率P(0/Hi)=1,或者当状态值≠0时,总有P(/Hi)=0,则称信息值Hi为完全信息值。

如果补充信息值Hi对每一个状态值都是完全信息值,则完全信息值Hi对状态值的期望收益值称为完全信息价值的期望值,简称完全信息价值,记作EVPI。

10、序列决策:

决策次数事先不明确,决策阶段划分洗漱依赖于决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状况,这一类多阶段决策问题称之为序列决策。

11、客观概率:

将概率看作是反应集体现象的客观性质,是独立于认识主体而存在的。

主观概率:

人们对事情实际发生的概率做出符合他妈呢对事件可能性认识的直觉判断。

12、事态体:

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限个可能结果的方案(或事情),称为事态体。

事态体中各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是已知的。

设事态体的n个可能结果值为O1,O2,…On,相应出现的概率为P1,P2,…Pn,并且P1+P2+…Pn=1,则事态体记作T=(P1,O1;P2,O2;…Pn,On)。

13、验后分析:

经过预验分析,决策分析人员做出补充信息的决定,并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补充信息,为验后分析做准备。

验后分析的关键是利用补充信息修正先验分布,得到跟家符合市场实际的后验分布。

再利用后验分布进行决策分析,选出最满意的可行方案,并对信息的价值和成本做对比分析,对决策分析的经济效益情况作出合理的说明。

14、序贯分析:

社会经济实际中的决策问题,情况都比较复杂,可适当地将决策分析全过程划分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包括先验分析、预验分析和验后分析等步骤。

这样多阶段相互连接,前阶段决策结果是够阶段决策的条件,形成决策分析全过程,称之为序贯决策。

15、马尔可夫决策: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是指决策者周期地或连续地观察具有马尔可夫性的随机动态系统,序贯地作出决策。

即根据每个时刻观察到的状态,从可用的行动集合中选用一个行动作出决策,系统下一步(未来)的状态是随机的,并且其状态转移概率具有马尔可夫性。

决策者根据新观察到的状态,再作新的决策,依此反复地进行。

二、简答题:

1、决策分析的概念:

决策分析简称决策,所谓决策,就是泛指做出决定。

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两种解释:

狭义理解:

认为决策就是做出决定,仅限于对不同行动方案做出最佳选择。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著名论断,把决策行为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广义理解:

把决策看做是一个过程,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预定目标,在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们根据客观条件,提出各种备选方案,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判断、分析和计算,按照某种准则,从中选择最满意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检查,直到目标实现的全过程。

决策分析的特点:

1、系统性:

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是现代决策分析的灵魂。

2、动态性:

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那个系统,系统变化发展的各阶段,各时期之间均存在密切的联系。

3、信息性:

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信息促进了决策分析的发展。

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1、决策者:

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心理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体或群体;

2、决策目标:

决策问题对于决策者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可以使单个目标,也可以是多个目标;

3、行动方案:

实现决策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有限多个或无限多个;

4、自然状态:

采取某种决策方案时,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各种状态。

确定的、不确定的或随机的,离散的或连续的;

5、条件结果值:

采取某种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所出现的结果、收益值、损失值或效用值,离散的或连续的;

6、决策准则:

实现决策目标而选择行动方案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一般来说,决策准则依赖于决策者的价值倾向和偏好态度。

2、在期望效用理论中,方案各种可能后果的效用值按其出现的概率加权平均,得出此方案期望效用值。

然而,人们往往特别看重确定性的后果,其实际决策行为并非按期望效用值的准则行事。

可以概括地表述确定性效应如下:

如有(y,pq)~(x,pr),则(y,pqr)﹥(x,pr),其中0﹤p,q,r﹤1。

得到的启示:

1、如果确定型事件和风险事态发生的概率减少同一数值则前者的优先程度(或满意程度)衰减得更快。

这个结论反映了实际情况,但按事态体的替代性定理,如事态体G﹥M,则任何概率组合均系前者优先,即(G,P)﹥(M,P),这正是与决策行为相悖之处。

2、不仅是确定型事件,实际是对于概率较大的后果,其优先度衰减也相对较快。

3、价值曲线较之效用值曲线有以下特点:

1、按照偏离参考点的数值来重构事态体的后果,至于如何选定参考点,便成了应用中的重要问题。

迄今为止尚无规范的选择方法,多数情况下都是将现状作为参考点。

2、离参考点愈近的差额人们愈加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