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579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7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

法学

专业名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方案负责人:

刘俊

所属学院:

经济法学院

 

2015年12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

法学

专业名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方案负责人:

刘俊

所属学院:

经济法学院

 

2015年12月

培养目标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旨在培养政治把握能力强、专业功底扎实、人品正派、身心健康、敢于担当、富有科学与人文精神,适应环境资源司法、环境资源执法、环境资源法治研究和环境资源法律服务职业需求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敏锐性高,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格独立,明辨是非,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诚实守信,人际沟通能力强。

3.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常怀敬畏之心。

4.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练运用本专业研究方法,恪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5.能够规范、准确地使用现代汉语,具有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相关资料。

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体魄。

 

学制与学分

1.学制:

3-5年,基本学习年限3年。

2.应修学分:

3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 7学分,专业必修课 1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10学分,专业实习3学分,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学术沙龙1学分。

类别

课  程

学时

学分

授课

学期

开课学院

公共

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0

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一外国语

45

3

1

外语学院

法律英语

30

2

3

外语学院

专业必修课

公共政策分析

45

3

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环境资源法研究方法

15

1

1

经济法学院

自然资源法学

45

3

1

经济法学院

中国环境法学

60

4

2

经济法学院

能源与气候变化法

30

2

2

经济法学院

国际环境法

30

2

3

经济法学院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环境科学概论

30

2

2

经济法学院(外聘教师)

环境资源法经典著作导读

15

1

2

经济法学院

环境司法鉴定(实验课)

15

1

2

刑事侦查学院

环境资源法疑难案件研究

30

2

3

经济法学院

外国环境法(英文)

30

2

3

经济法学院

生态法学前沿专题研究

30

2

3

经济法学院

公共选修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5

1

每学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

英语应用与写作

30

2

每学期

外语学院

高级英语视听说

30

2

每学期

外语学院

商务英语

30

2

每学期

外语学院

社会科学理论前沿专题研究

30

2

每学期

研究生部

第二外国语

45

3

每学期

外语学院

补修课

宪法学

以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考取的研究生,须按学科要求补修相应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不计学分。

如果在专业选修课中已选修一门相同课程,则只需补修另外两门课程。

民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注:

1.《环境资源法研究方法》、《中国环境法学》和《环境科学概论》三门课属于硕博贯通课;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必须跨学科从以下课程任选一门作为专业选修课:

《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

必修环节

论文开题

不计学分,须在系统提交开题报告,并向学院提交纸质版本。

专业实习

3学分,须在系统提交不少于6000字的实习调研报告,并向学院提交纸质版本。

中期考核

不计学分,学院组织考核。

导师指导

1.导师职责:

本学科导师除了严格执行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外,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协助学院开展日常管理;

(2)有义务参加研究生中期考核、论文开题、预答辩等培养环节活动,并积极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言献策;

(3)新生入学后的第2个月内为其指导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措施、开列阅读书目等,并报学科或学院备查;

(4)每月对培养措施的执行情况开展检查和评价;

(5)每学期为本专业学生举行专题讲座至少1次,参加本专业学生举办的学术活动至少1次;

(6)每学年缺席学科举办的研究生教学研讨会、人才培养工作会和学科建设工作会不得超过2次;

(7)自觉接受督导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管理机构组织的评教;

(8)按时、保质完成学院和学科布置的其他培养工作。

2.管理措施:

导师除严格遵守学校、学院和学科制定的其他管理规定外,还应遵守如下管理规定:

(1)学科定期或不定期对导师履职情况开展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个人业绩档案;

(2)导师履职不符合要求或者评教不合格的,取消评先或推优资格,减少次年的研究生带生量,直至建议停招研究生或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

实践与实习

研究生实习时间为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实习形式为集中实习。

确因特殊事由需要提前实习或延迟实习的,必须经过导师同意后,报学院和研究生部批准。

未经批准提前实习或延迟实习的,不得参加论文开题或论文答辩。

实习结束后,必须提交不少于6000字的实习调研报告和实习日志,实习调研报告和实习日志是评定实习成绩和推优的必备条件。

专业实习成绩评定由学院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意见、辅导员意见、学生提交的实习材料等进行综合评定。

经评定成绩不及格的,必须在论文答辩前重新实习。

重新实习成绩仍然不及格的,由学科呈报学院处理。

实习管理的其他内容,按照《西南政法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业实习管理办法》执行。

实习调研报告内容应与学位论文选题密切相关,并在开题前提交导师组审查。

未提交实习调研报告或者提交的实习调研报告不符合开题要求的,不予开题;经批准延迟实习的,应当在开题前提交符合开题要求的调研报告。

不提交调研报告或提交的调研报告不符合开题要求的,不予开题。

学科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业绩特别突出的,经导师组评议,给予相应物质奖励。

学术活动

1.学术交流

(1)学术讲座。

学生每学期参加学校、学院和学科举办的学术讲座不少于5次,并按次撰写听取学术讲座报告不少于5份,每份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

每学期报告编印成册后于第17周集中提交学院,由学院通知学科组织导师评阅。

评阅合格的,每学期计0.5个学分。

评阅不合格的,必须在开题前完成相应学分。

开题前未修满规定学分的,不予开题。

(2)学术沙龙或学术会议。

学生应主动参加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和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

在校期间,参加和承办学术沙龙、学术论坛不得少于10次。

第五学期结束前,向学院提交个人参加学术沙龙或学术会议全套证明材料,由学科组织导师评审,评审合格的,计1个学分;评审不合格的,必须在论文答辩前修满规定学分。

未修满规定学分的,不得参加论文答辩。

学科鼓励和支持硕士研究生撰写论文参加校外学术会议。

因提交参会论文获奖或经会务组安排做主题发言或受邀参加全国高水平学术会议的,学科全额报销符合规定标准的交通费、住宿费和会务费,但每学年只能享受1次。

受邀参加境外学术会议的,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3)境外交流访问。

学科积极筹措经费支持学生赴境外访问学习。

自2016年始,力争每年度选拔10—15人赴境外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为期1—2个月的课程学习和实践交流。

根据可支配经费情况,逐步扩大出境规模。

派出学生在境外交流学习期间获得的有效学分,可按规定冲抵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应修学分。

2.科研创新

(1)学科每年度设立5—10个科研训练项目,每项给予5000元经费资助;

(2)凡以西南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名义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每篇给予3000元奖励。

中期考核

1.时间: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第四学期。

2.方式:

由本学科导师3人以上组成考核委员会对每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考核。

3.内容:

考察学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完成情况。

4.标准:

考核委员会对每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平时思想政治表现、学业情况和科研情况作出最终评定,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或不及格。

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开题

学位论文开题,由学科统一在第四学期期末组织。

申请开题的学生除了满足学校和学院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满足本培养方案规定的条件。

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组织其参加论文开题会。

论文开题会分小组公开进行,每小组专家成员不少于3名,专家组负责对论文选题的来源、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等进行评议,并就论文写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申请开题的学生,应当在开题日前三天向学院提交实习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开题未获通过的,再次申请开题的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已通过的论文选题,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须重新进行开题。

2.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选题应从本学科出发,选择既有较深学术研究内涵,又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提出新的见解。

论文应当观点明确,材料详实,论证充分,逻辑严谨,语言通畅,文字精练。

学位论文格式及其他要求按照《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2.建立学位论文质量指导与监控机制

硕士生导师对所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予以全程督促和指导,密切关注学位论文写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意见,督促学生按照写作计划完成学位论文。

学科在第五学期安排硕士学位论文预评阅和预答辩。

预评阅在预答辩之前一个月完成,学生应根据预评阅意见修改、完善论文。

学位论文必须通过预答辩,方能正式提交。

申请答辩人应充分吸收预答辩会所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应根据学术志趣和个人情况,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在读期间的必读书目,导师应按规定开列书目,并报学科备案。

除此之外,硕士研究生还须阅读以下学术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法律科学》、《法学家》、《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期刊。

硕士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前须向学院提交至少4篇3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否则,中期考核不予通过。

学科负责人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学院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研究生部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公共政策分析

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

publicpolicyanalysis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学分

3

学时

45学时

课程责任教授

周燕

课程团队

周燕、黄顺康

授课对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硕士生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专题研讨相结合等形式

考核方式

采用“1+3”考核形式(期末考试40%+

期中考试20%+小论文20%+课堂表现20%)

先修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