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4923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

3.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图景,描述了组织正在(向何方去),以及希望成为什么或被看成什么。

4.2000版ISO9000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八原则构成了质量文化的基本内容。

它们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5.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卓越绩效模式提出了追求卓越绩效企业应该遵守的核心价值观。

包括:

(领导作用)、以顾客为导向、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和快速反应)、关注未来追求持续稳定发展、(管理创新)、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和(系统的观点)。

6.质量文化的功能包括(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辐射功能。

7.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8.使命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的(功能),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组织要实现什么)”的问题。

1.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3.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系统)和(指挥)组织的管理体系。

4.质量方针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5.ISO9001:

2000标准将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分为:

(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过程。

6.卓越绩效评价是对组织(管理成熟度)的评价。

7.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与改进和(经营结果)等七大类目的要求,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

1.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2.质量改进可分为“(突破性)改进”和“(渐进性)改进”两大类型。

3.质量改进的基本程序是(PDCA循环)。

4.PDCA循环中P表示(计划),D表示(实施),C表示(检查),A表示(改进)。

5.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6.质量改进过程中,寻求要因或最佳方案的步骤是设计假说,(验证假说)。

7.按照ISO9001:

2000标准基于过程方法的质量改进可细分为:

识别和确定改进机会、(调查把握现状)、寻求要因或最佳方案、(制定对策计划)、实施对策计划、确认改进效果和(巩固和分享改进成果)。

1.ISO9000:

2000标准中对质量方针的定义是: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2.ISO9000:

2000标准中对质量目标的定义是:

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3.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方法。

4.方针目标展开过程中是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分配给部门的课题、目标,结合部门提出的课题,研究课题的实施方案,(逐步展开),最后落实到实施(责任人),制定出每项工作责任人的实施计划。

5.对一个部门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采用打分制,便于(考核)和横向(比较)。

6.方针目标的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

1.质量教育培训是指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让员工的工作及其结果(满足要求),并考虑员工个体的(职业发展),所需进行的教育培训活动。

2.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包括组织(各级各类人员),从(高层领导)到(一线工作人员)的全体员工。

3.质量教育培训可在提高员工的(认知)水平和质量(知识技能)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4.质量教育是指致力于介绍新的质量概念和原理,帮助人们(转变观念),唤醒意识的学习过程。

5.质量培训是指致力于培训对象掌握新的质量技术、充实某些技巧,使个体达到(规定的岗位要求)的学习过程。

6.为质量培训系统的开发、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指南的国家标准是(GB/T19025-2001)等同于国际标准(ISO10015:

1999)。

7.培训结果的评价应依据(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行。

8.教育培训泛指提供和开发(知识)、(技术)和(行为)以满足要求的过程。

1.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2.QC小组活动的特点突出表现为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和严谨的(科学性)。

3.根据选题性质的不同,QC小组的活动分为“(问题解决)”和“(课题达成)”两种类型。

4.QC小组活动课题分为五种类型,即:

“(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创新型)”。

5.QC小组实施改进,解决问题除运用专业技术外,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遵循PDCA循环);

其二是(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其三是(应用统计方法及其他多种工具方法)。

1.管理水平达到6б时,其对应的缺陷率为(3.4PPM)。

(考虑1.5б的偏移)。

2.在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论中,用于过程改进的DMAIC指的是(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这5个步骤。

3.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包括:

(关注过程)、关注相关性、使用科学方法、(依据数据决策)。

4.保证测量数据准确可信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测量系统分析)。

5.DMAIC流程中的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确定输入对输出的影响,识别(关键影响因素)。

1.5S由5个日语组成,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自律的简称。

2.5S的基本含义为:

整理即区分清理;

整顿即(定置标识);

清扫即清扫维护;

清洁即(维持效果)自律即约束习惯。

3.研究物品的取用方法,合理安排所需物品的摆放位置,并根据需要恰当标识的活动是(整顿)。

4.5S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是:

行为化、(规范化)和习惯化。

5.整顿活动遵循的3定原则是:

(定点)、(定容)和(定量)。

6.5S是实施管理和(现场改进)的基础。

7.明确区分用与不用,并将不用的物品清除现场的活动为(整理)。

8.做好标实及定置管理,合理安排使用物品的取放方法的活动属于(整顿)。

1.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

企业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是通过提高(人的保全能力和设备的效率),力求达到(零灾害)、(零不良)、(零故障)的目标。

2.全面生产维护是以(5S活动)和(目视管理)为基础,以(八大支柱)为依托,通过(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来实现意识的更新和行为的改善,从而达到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和经营效率。

3.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4.全面生产维护的八大支柱为:

(自主保全)、计划保全、(逐项改善)、质量保全、(初期管理)、业务改善、(安全环境)和教育改善。

5.设备综合效率由(时间利用率)、(设备功能开动)以及(产品合格率)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6.在全面生产维护工作中,(活动看板)、(单元课程)和(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是常用的三大工具。

7.坚持自愿自律、(坚持实践主义)、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明确各阶段目标)、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是全面生产维护的五项推进原则。

8.广义的全面生产维护,其活动的目标是:

(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

9.企业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是“通过提高人的保全能力和设备的效率,力求达到(零灾害)、(零不良)、(零故障)的目标。

1.质量工具是指为解决质量方面的问题和不断改进而采用的方法和技术,通常是把某些成功的管理实践进行整理和程序化处理,使之成为普遍适用的方法。

2.质量工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帮助建立解决质量管理问题的思路的工具,另一类则是涉及到如何分析处理过程或产品中的数据波动。

3.涉及质量数据波动是以统计技术为一核心,用于质量控制或质量改进的各个阶段中,以帮助我们系统的识别、分析、诊断和改进产品或过程质量。

1.绘制整个组织或复杂过程流程图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流程图方式,用层层分解的方式逐步开展。

2.流程展开图不仅表示了流程的每个步骤,而且还显示出该步骤的责任人/部门,有利于确定接口和职责。

3.常见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焦点问题小组法等。

4.把满意程度等主观性很强的定性数据转化为定量数据最常用的方法是量表法。

5.由两个供方提供的同一种产品,其中A供方提供的20箱共计1000件产品,B供方提供的为40箱共计2000件产品。

准备抽检300件产品,①如果把所有的产品编号,按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随机数按号码抽取产品,这称为一般随机抽样法;

②把所有产品排序,按一个随机数抽取第一个产品,然后每隔10个号再抽一个,这个称为等距抽样法;

③随机从A供方的产品中抽取100个,再从B供方的产品中抽取200个产品进行检验,这称为分层抽样

法;

④A供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箱,再从B供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4箱,然后检验抽出的6箱所有产品,这称为整群抽样法。

6.流程图是用图形的方式表示所要研究的过程结果。

1.饼图主要用于表示数据中个元素在总体所占的比例,图中圆的总面积代表总体。

2.直方图能够直接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

3.直方图中,平均值表示一组数据的分布中心位置,它与规范中心越接近越好。

4.直方图中各个矩形在横轴中表示数值分组的区间,纵轴表示落入该区间数据的频数。

5.直方图中数据组的标准差S越大,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数据波动越大。

6.运行图能够反映数据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

7排列图的目的是寻找引发80%质量问题的少数关键因素。

8.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变量之间关系的简单示图。

9.散步图中,当X值增加,Y值也增加,而且点子分布比较密集,点子云呈线性,称为强正相关。

10.散布图中,当X值增加,Y值减少,点子分布比较松散,点子云呈线性,称为弱负相关。

11.重要度----绩效分析是用于分析各个质量特性的业绩与重要度之间关系的工具,帮助选择优先改进的领域。

1.因果图是揭示质量问题与其潜在原因之间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图表。

2.因果图的原因分析应逐级展开到能对该原因采取措施为止。

3.在因果图中确定的“要因”一定要位于末端原因。

4.头脑风暴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

自由畅想、避免批评、多多益善、相互融合。

5.亲和图是一把收集到大量有关某一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照他们之间相互亲近关系加以分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技术。

1.控制图中,上控制界限用符号UCL表示;

中心线用符号CL表示;

下限控制界限用符号LUL表示。

2.导致质量特性波动的因素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简称为5MIE。

3.过程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他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

4.“合理子组原则”是休哈特提出的控制图基础理论之一。

在抽取样本时要使:

组内波动仅由偶然原因引起的;

组间拨主要由异常原因引起的。

5.统计过程控制就是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6.常规控制图的种类很多,一般按照数据的性质分成计量控制图和计数控制图两大类。

7.在均值控制图中,判断异常的8条检验原则有:

1个点落在一A区以外;

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

连续14点中相邻点交替上下,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

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

连续15点落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

连续8带内落在中心线两侧且无一在C区内。

1.数据可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类。

2.定量数据主要依据可分为计量值数据和计数值数据两大类。

3.按照对客观事物测度的精度水平,可将计量尺度有粗略到精确氛围四个层次,即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

4.我们所关心的事物的全体构成总体,样本是总体的子集。

5.在总体分布中,最常见的是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主要统计参数是均值u和总体标准差б(或总体方差--б平方)、总体标准差б(或总体方差--б平方)的数值越小,说明总体数据的波动越小,散布情况越集中。

6.统计推断是指利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

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进行合理的判断和估计,常用的方法有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7.参数估计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

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等)进行合理的估计。

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二、判断题:

2.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适用性”观点。

他指出,“适用性”就是产品符合规范或需求的程度。

(×

4.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5.由于质量特性是人为变换的结果,因此我们所得到的或确定的质量特性实质上只是相对于顾客需要的一种代用特性。

这种变换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顾客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

6.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7.顾客是指组织外接受服务和使用产品的个人或团体。

8.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个大类:

即硬件、软件、服务、流程型材料。

9.提高质量能带来全社会的效益,但是生产企业的成本会增加。

因为质量越高,成本也越高。

×

10.魅力特性是指那些如果充分就会使人产生满足,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不满的特性。

1.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2.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的戴明博士。

3.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5.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6.质量控制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7.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

1.组织文化可以通过职工的着装、标志、行为模式、组织的规范等完全反映出来。

2.质量文化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制度文化层就是指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

3.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

精神文化层决定了物质层和制度层,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4.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

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没必要形成文件。

5.愿景是指期望组织及其成员如何行事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

6.领导作用体现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1.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2.ISO9001标准与ISO9004标准所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一致的过程模式,因此这两个标准有着相似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

3.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称之为:

“管理的系统方法”。

4.ISO9001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有关产品要求的补充。

5.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ISO9001一样,都是符合性评价标准。

1.质量改进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过程或体系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2.质量改进就是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3.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4.在有组织的质量改进中,可分为员工个人的改进和团队的改进。

5.质量改进项目策划就是确定关键的少数项目。

6.质量改进是全员参与、全组织和全过程开展的活动。

1.质量方针应与组织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2.方针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替代计划职能。

3.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过去的实际成绩、问题的两个方面。

4.平衡计分卡是最近很流行的工具,它是通过一整套财务指标传达战略的方法。

5.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要达到的水平或应取得的成果,通常要用量化的指标表示。

6.方针目标的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评价的频次根据管理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

1.应针对组织的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需求确定质量教育培训内容。

2.培训科目和培训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

3.质量教育培训可以解决所有质量问题。

4.培训需求的识别与确定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应综合考虑组织发展的各个方面。

√5.培训的设计和策划就是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设计和策划。

6.随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进展,应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教育。

7.对于一个企业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都可以经过质量教育培训,通过弥补员工的质量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方法来解决。

(×

1.QC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职责。

2.QC小组的课题来源于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课题和质量部门推荐的指导性课题。

3.QC小组等同于行政班组,其组建需经行政批准。

4.QC小组活动成果评价更注重经济效益方面。

5.现场型QC小组的课题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目的。

1.DMAIC流程中定义阶段的目的是把顾客与企业的要求分解转化为可执行的六西格玛项目。

√2.DMAIC流程中的测量阶段应对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预测。

3.六西格玛管理的成功在于项目团队对统计技术的掌握,与最高管理层的参与无关。

4.六西格玛项目追求的是一种理念,并不要求在某一特定时间期限内获得显著的回报。

1.5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

2.对物品进行规划布局,确定存储摆放的场所的活动属于整理的范畴。

3.清扫就是突击打扫卫生,使工作场所符合卫生要求。

4.现场改进的重点就是安全和企业形象。

5.5S活动的5个步骤互为依托,层层递进,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整体。

1.全面生产维护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全面生产维护就是消除机械故障,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运转率。

3.全面生产维护的两大基础管理系统是5S管理和目标管理。

4.全面生产维护仅适用于设备密集型企业。

5.组织推行全面生产维护活动,既能明显的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增强员工的改进意识。

6.生产任务与完成情况的图表化是目视管理的唯一方法。

7.广义的全面生产维护,其活动目标是努力提高企业生产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其参与部门为企业的生产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

8.“我操作,你维修“的分工概念,是全面生产维护的一个基本原则。

1.平顶型直方图表示质量数据变化,因此生产过程是稳定。

(×

2.直方图的平均值与规范的中心重合,说明此组数据的分布非常理想。

3.数据表现为无富余型直方图,应采取措施,改变数据的分散程度。

(√)

4.绘制直方图不必考虑收集数据的数量。

5.运行图的横坐标应为质量特性值。

6.排列图是按照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7.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8.散布图是为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工具。

9.当两个变量的点子在散布图不呈现出直线带状时,可以判定两变量不相关。

10.当俩功能个变量的点子在散布图不呈现出直线带状,且无任何其他规律,可以判定两变量不相关。

11.散布图相关性规律的运用范围不能随意扩大到观测值数据范围以外。

1.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2.因果图用于研究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3.运用因果图分析是质量部门的职责,必须由少数专家把原因逐级展开。

4.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遵循领导的意见。

1.质量波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控制住以往影响过程(工序)质量的六个因素。

2.控制图是对过程只连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3.运用控制图可以找出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4.当控制图上出现异常点时,就表示有不合格品发生。

5.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可以用压缩的规范界限代替。

6.运用控制图可以分析和掌握数据的分布状况。

7.运用控制图有利于及时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状态。

8.控制过程就是把波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超出范围就要设法减少波动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