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小学教学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丰南区小学教学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南区小学教学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学期教学计划见本常规第二条。
2、单元教学计划主要包括:
单元名称;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分析及重点、难点和关键;
课时安排及各课时的教学内容等。
3、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课题;
课的类型;
教学目标;
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具(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课内课外作业的布置。
(三)备课的总体要求
认真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职责。
先备课,后上课,写好教案是对每位教师的起码要求;
常备常新,不断提高备课质量应成为每位教师职业生涯的自觉行为。
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
开学前备好两周课,平时超前一周备好课。
备课应遵循以下要求,做到“七备”。
1、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体。
备教材就是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体系,把握好教材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深广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通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2)钻研教材,一是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所要传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二是把握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深广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能力的培养点和德育的渗透点。
三是研究例题,弄清例题的设置意图,熟悉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格式。
(3)认真查阅教学参考资料,合理使用教学辅导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达到驾驭教材、超越教材的目的。
2、备目标
教学目标是确定课堂教学类型、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尺。
教学目标的拟订必须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类制定,做到明确、具体、可行。
备目标就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及其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出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
表述教学目标应当注意: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
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
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
3、备学生和学法
备课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成绩变化的情况,还要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使课堂教学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尽可能达到教学预期目的。
备学法,就是从现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出发,确定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4、备过程和教法
备过程、备教法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选用便于学生接受、理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突出以学为主,一是精心设计提问,创设情景,激起疑问,引起动机,启发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是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学生经过思考,推出新的结论,获得新的知识;
三是通过分析、推理、解释、类比、辩证等方法,使学生突破难点,提炼思想观点。
5、备德育
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政治、思想、道德、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审美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把德育寓于学科教学之中,做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6、备教具
教师备课时,要确定课上需要哪些教具(如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实验仪器、电教仪器等),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具,保证演示效果。
7、备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美观大方。
(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为了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必须以教师个人的独立备课为基础,不能一人备课大家用。
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四有”,“五议”,“六统一”。
“三定”:
1、定地点:
各备课组要有独立的集体备课地点;
2、定时间:
集中教研每周不少于4课时;
3、定人员:
备课组全体成员都要参加。
“四有”:
1、有计划:
集体备课活动前备课组长要拟定好当次活动的主题。
2、有主讲:
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中心发言人。
3、有讨论:
每次活动,所有教师都要参与讨论。
4、有补救:
对上一次活动任务落实不到位的,要提出补救措施。
“五议”:
1、议学生学习状况。
2、议备课中疑难问题。
3、议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4、议课后的心得体会。
5、议教改动态、教改信息。
“六统一”:
1、统一进度:
备课组内统一教学进度。
2、统一目标:
统一每节课教学目标。
3、统一重难点:
统一每节课教学重难点。
4、统一主要问题:
课堂上提问的主要问题备课组内一致。
5、统一作业:
同一备课组学生作业选题基本一致。
6、统一测试:
同一年级单元测试等统一。
另外,备课还应做到以下点:
1、教案必须由教师本人独立思考和设计,不能照抄教参,也不能照抄别人的教案。
所有任课教师都要认真写教案,做到常备常新,精益求精。
2、课型不同(如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教案的写法可以不同,但教案中都要体现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各个基本环节。
作业讲评课的教案必须有典型错误及分析、正确思路及解题要点等项内容。
3、教案的书写要工整、清楚、图表要用制图工具描画,整个教案要做到科学严谨、层次分明。
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
优化课堂教学,必须落实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一)遵守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
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课表。
不得私自调课、停课。
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到相应的教室或其他相应的地点等候上课,督促学生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书籍、作业、文具。
教师必须做到按时上下课,课上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如课后学校安排有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待做完后再离开教室。
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边讲边看,要做到脱稿讲课。
教师既管教又管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心。
对违反课堂常规要求的学生要及时地提醒,以理服人。
(二)贯彻正确的教育思想
课堂教学要贯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旨的教育价值观,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教育方法观。
努力将先进的教育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和层面,使其成为统帅教学的灵魂。
(三)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紧紧围绕既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展开。
要重视基础,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形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技能。
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形成终身学习的意向和认识。
指导学生掌握制定计划、预习、听讲、复习等一般的学习方法和适合个体的学习方法。
养成勤于钻研、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2、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使学生具有在科学认识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认知、操作及创新能力。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备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获取、选择、运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初步掌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遵循课堂教学原则
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1、主体性教学原则。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启发式教学原则。
要调动学生的内趋力,通过诱导让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师引领下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3、和谐性教学原则。
要努力在课堂上创造愉悦的氛围,平等尊重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4、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发展性教学原则。
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要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做到教学思路清晰,重点、难点明确;
课堂结构合理,疏密适度,衔接自然。
通过采用巧妙的教法,尽量让学生观察、思考、表述,尽量让学生动手,让其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力求使教学过程中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多向的信息交流。
注重因材施教和学法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六)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继承传统教学媒体中的合理部分,恰当引进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二者有机结合,各展所长。
教师要学会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演示创设动静结合、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七)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教学和谐有序,生动活泼。
同时,注意信息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八)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果要统一;
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九)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讲课要使用普通话,语言准确、简练、生动;
板书清楚工整,科学、规范,条理性强、重点突出;
演示正确、有序、清楚;
能够使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
具备足够的教学机智,能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十)教态亲切,仪表端正,教风严谨
教师上课态度和蔼自然,不训斥、挖苦、嘲讽学生,更不能将学生逐出课堂,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要教风严谨,衣着整洁得体,举止文明,仪表端庄大方。
(十一)倡导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对教学进行自我检查,总结本节或单元教学的得失,找出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积累、升华教学经验,更好地指导实践。
教学反思关键是要形成习惯,重点是写好教学后记。
教师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中灵活调整教学设计,课后还要从教材的挖掘、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师生互动以及三维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回顾教学过程,挖掘亮点,寻找不足,写出教学后记。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新知识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有环节。
作业批改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又是获取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一)作业的类型
作业按照完成作业的时间和场所,可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作业按照形式可分为三类:
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活动作业。
作业按照目的可分为五类:
预习作业、强化记忆性作业、加深领会性作业、拓展阅读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
(二)作业的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紧扣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授课内容,选择难易、数量适当的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
教师对所留的作业题要先做后布置。
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作业。
2、要注意与掌握知识和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
3、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到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4、要注意适量,力争当堂学习的知识当堂练习掌握,不给学生造成课下负担,家庭作业时间严格控制:
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年级不超过40分钟,三四年级不超过6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00分钟。
作业时间改为:
二年级不超过30分钟,三四年级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作业。
以上时间是各科作业时间的总和,要确保学生的休息时间。
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避免重复机械作业,作业的重点是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
5、要注意适度。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和选做作业。
6、教育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禁止留惩罚性作业。
(三)作业的批改
1、教师对学生作业要严格管理。
作业的书写、格式等要统一、明确、具体,对作业马虎拖拉、缺交、抄袭等现象,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并要求其补做或重做,做错的要更正,但严禁罚抄罚做。
2、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指导意见准确、恰当。
课堂练习要落到实处,课上问题争取课上解决。
课外作业应全批全改。
必做题要全收全改,选做题至少选三分之一批改。
少数由学生互批互改的作业,教师也要检查订正。
3、作业批改要及时。
一般应在下一堂课前将作业本发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认真查看教师的批改或评语,并根据教师批改要求订正或重作。
学生对教师批改有不同意见的,允许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教师提出,教师要耐心给予答复。
4、教师批改作业一律用红钢笔或红圆珠笔,且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工整。
批改符号大小要适中。
5、提倡面批面改作业;
提倡学生自我订正、修改作业,养成自我检查,反复探求的良好习惯。
6、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帮助,对他们能按时完成作业要给予鼓励。
批改他们的作业要侧重于面批面改,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使其增加信心,不断进步。
7、教师要专备“作业批改”摘记本,做好作业批改记载,对独创性的见解和有代表性的错误应予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8、教师进行作业批改的改革实验,须经学校批准,不允许借口改革放松对作业批改的要求。
(四)作业讲评
1、作业讲评要鼓励先进,启发和帮助后进,切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作业讲评要指出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环节。
课外辅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对个别或部分学生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加强课外辅导不仅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课外辅导应做到:
(一)了解学生,分类指导。
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细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从双基、能力、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全面衡量学生,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及时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做到因材施教。
(二)开发潜能,培养特长。
对一些基础扎实、学习潜力较大的学生,要发挥其所长,指导他们在学好课标、教材规定的学习内容之余,认真钻研,积极创造,成为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人。
(三)对学生进行辅导,既要答疑解惑,又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辅导。
七、复习与考试
复习与考试是保证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要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通过考试检测达标情况,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
(一)要提倡当堂复习和检查,检查学生的接受率、巩固率、运用率,力争实现“堂堂清”。
(二)要加强平时提问和小测试,将提问和测试成绩记入记分册,从而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搞好阶段复习和考试
1、考试前教师要拟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认真复习和总结,杜绝“放羊式”复习。
2、严格控制大型考试次数,每个学期,除期中、期末检测外,各校每学期开展教学检测不多于2次,重在检测教师教学效果。
3、考试命题要紧扣课标,依托教材,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
不仅关注结果,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4、试题覆盖面广,难易得当,题型新颖、富于变化,既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又要加大能力方面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
5、考试后要及时分析总结,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和弥补性辅导。
6、试卷和考试分析要存档备查。
(五)考试要与其他评价形式相结合,为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奠定基础。
八、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每学年,各校除制定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外,还要制定学年教研工作计划,确立教研工作的目标,明确教研工作的重点,找准教研工作的切入点。
各校要通过建立教研制度,规范教学研究,使教学研究经常化、常态化;
要通过加强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教研层次和教研服务教学的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研组每学期应确定一个或两个教学研究的重点,认真开展叙事研究等,不断提高全组教师的科研能力。
坚持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
每学期每位教师校内听课不少于15节。
每周集体教研时间不少于3小时,每次集体教研活动都要有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
每学期教研组应组织一到两节校级公开课。
以上常规为参考意见,各单位可以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创新。
附:
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要符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
1、
1、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层次把握准确。
2、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教育。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
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加强教学细节设计,提高课堂实效。
1、教学方案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紧密结合;
适合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
2、注重利用不同渠道收集和处理信息;
注重学生的表达和信息交流等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
管理教学环境:
教师要营造和管理好学习环境,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
1、安排好可以利用的时间,学生们有机会参加扩展性研究。
2、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保持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3、及时、恰到好处地对学生活动给予评价、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
促进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会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创设适当的情景,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教学的状况
1、学生参与教学的数量、广度、深度(就数量而言,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及时间数量;
就广度而言,要看是否各个层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就深度而言,学生参与的是表面问题还是深层问题,是主动还是被动)。
2、学生的思维状况: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会倾听,善于交流、交谈,能独立思考,能发现问题,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回答能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关注,得到及时、中肯的评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
学生学习评价:
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系统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加以评价
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
学生在获得新知识时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
学生的技能得以训练或提高;
学生的情感得到积极的引导;
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得到了帮助;
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增强;
学生更喜欢学习。
教师教学素养
关注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
1、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中无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等错误;
善于把握教学契机;
教学环节科学合理、重点、难点明确;
能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应变能力强。
2、教态亲切、自然;
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3、板书及多媒体教学使用、实验操作演示能力等教学基本功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