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1心理卫生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06051心理卫生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051心理卫生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心理卫生学的基本理论
1、精神分析的心理卫生理论
2、性心理发展论:
1、口唇期(0-18个月)。
2、肛门期(18个月-3岁)。
3、性器管期(3-6岁)。
4、潜伏期(6-12岁)。
5、生殖期(12岁到成年)。
费洛伊德观点,以正常方式不能通过这些阶段就会产生各种失调和性格障碍。
3、精神决定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是人们能够知觉到的心理活动物;
下意识不在意识范围内,但一旦回忆就可以想起来;
而潜意识是人们没有办法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4、人格的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包括性和攻击本能的人格结构。
超我是一个的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来的道德态度。
自我是一个基于现实的自我方面来调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
5、自我防御机制:
是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们的超我要求之间的日常冲突中用来保护自身的策略。
6、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
人的心理问题既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失。
7、操作条件反射成为个体区分行为后果的一种重要机制,并逐渐获得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应付外界事物的能力。
8、行为主义理论模型的基本概念就是学习。
9、认知心理学理论:
1、贝克的理论。
2、埃利斯的理论。
3、迈切鲍姆的理论。
4、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
10、埃利斯理论:
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
ABCDE理论:
A为诱发事件,B为不合理信念。
C为不良后果,D为诘难。
E为合理效应。
11、迈切鲍姆理论:
烦恼的情绪是适应不良思维活动的结果。
第一、认知是行为与情感的基础,一个人的所有心情都是由他的“认知”或思想产生的。
第二、消极的情绪由消极的思想决定。
第三、几乎一切的消极思想都蕴含着重大的曲解。
第四、通过改变我们的思想与认知,可以改变我们的消极情绪。
12、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
1、积极,不消极。
2、客观,不自欺。
3、独立,不依赖。
4、灵活,不僵化。
5、本质,不幼稚。
13、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马斯洛认为,个体先天或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自我实现是人的自然倾向。
14、理想自我:
就是个人所期望的自我。
现实自我:
就是实际生活中那处活生生的自我。
两者之间的差距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关键,也是决定一个人是悲观还是乐观的心境。
15、人本主义理论对心理卫生学的影响:
一是它促使一种全新的、比较完整的心理健康观的形成,二是它引导心理卫生学向着开发人类潜能的方向发展。
16、中国传统的心理卫生观点:
偶家思想体观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第一,能以仁道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能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三,能保持情绪的平衡。
第四,能正确认识环境中的事物。
第五,通过反省增加对自身的了解。
第六,能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七,以“止于至善”作为自我发展的目标。
17、弗兰克尔的“自我超脱者”理论:
人在任何情境下,对自已的行动都是自觉选择的。
18、伯恩斯的“此时此地者”的观点特征:
1、其功能发挥着眼于当前。
2、对自己的现状和特点十分了解且能予以接纳。
3、敢于表现自己的冲动和欲望。
4、对自己的生活勇于负责。
5、有意回避地他人的责任。
6、充分接触自我与世界。
7、能够公开表现自己的不满。
8、其生活不受外在规则的束缚。
9、不主动寻求未来的幸福。
19、交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人的自我结构由三个成分组成:
儿童自我,父母自我,成人自我。
三者合理比例发展则心理健康。
第三章人生全程发展与心理健康
1、艾里克森对人生阶段的划分:
1岁,对人信赖-不信赖。
2-3岁,活泼自主-羞愧怀疑。
3-6岁,自动自发-退缩内疚。
6岁-青春期,勤奋进取-自贬自卑。
青年期,自我统一-角色混乱。
成年期,友爱亲密-孤独疏离。
中年期,精力充沛-颓废迟滞。
老年期,完美无憾-悲观绝望。
2、皮亚杰对人生阶段的划分: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3、从个体的生理发育和社会成熟的角度出发,人的一生可发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婴儿期0-2岁,幼儿期2-6岁,儿童期6-12岁,青少年期12-21岁,成年期21-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4、婴儿期四个主要发展任务:
1、人际感情的发展。
2、物体永恒性概念的发展。
3、靠感觉动作形成因果关系的概念。
4、基本动作的发展。
父母若能满足婴儿各项基本需求,他对周围环境便逐渐产生信任感,相信周围环境会满足他的欲望,也相信自己是有价值规律;
若父母的照顾不妥善,婴儿就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造成个体需求与社会期许间的紧张关系,使个体面临“心理社会危机”。
5、婴儿期的心理保健:
1、给予婴儿充分的营养。
2、给予婴儿充分的爱抚。
3、注意婴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4、培养婴儿良好的眨眼习惯。
6、儿童期心理健康:
儿童期从2周岁开始到12周岁止,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
7、幼儿期(2-6岁)的心理发展:
1、幼儿的动作发展。
2、幼儿言语与思维的发展。
3、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
4、幼儿情绪与个性的发展。
幼儿期生活的重要任务是自我控制习惯的培养。
8、自我控制有两种意义,一是控制自我的感受及需求的适当表达,二是控制与解决外界条件或问题。
9、根据艾里克森的人生全程发展理论,其中幼儿期有两项发展危机:
1、自主与羞疑。
2、创发与内疚。
10、幼儿期的心理保健:
1、性别角色的认同(正确的自我性别称呼,正确的性角色行为,接纳自己的性别,向同性别双亲认同学习的机会)。
2、人际关系的改善。
11、儿童后期的心理保健要点:
1、帮助儿童突破“入学”的心理考验。
2、安排和辅导好儿童的学习,3、端正父母的教养态度。
12、青春期(12、13-17、18岁)面临三方面压力的挑战:
一是身体正在急剧发育,特别是性方面的发育和成熟,使他们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过度兴奋。
二是学冰任务繁重,不是不面对激烈的竞争,心理压力普遍较大。
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部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人际交往也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这就使他们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了。
13、青春期的心理保健:
1、增进青春期青少年对性成熟过程的知识。
2、引导青少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与表扬,增进其上进心。
3、宽容青少年暂野性一的忧郁,可减少其被排斥、不被爱的感觉。
4、让青少年懂得装扮自己,以改善身体上“不好看”的特征,变得快乐起来,学习适当的性别角色。
5、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14、青年期(17、18-21岁)三个特点:
首先,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亲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包括同性间的友谊和异性间的亲密关系。
其次,是对自我的开放或封闭的问题。
再次,是对待亲密关系、特别是的亲密关系的态度。
15、青年期的心理保健:
1、克制性欲。
2、克制情绪冲动,摆脱情绪困扰。
3、培养健全人格。
4、学会正确看待自己。
16、大学生心理调试可以从五个方面:
1、目标定位。
2、角色转变。
3、学习适应。
4、人际适应。
5、生活适应。
17、成年早期(21-35岁)的发展及心理保健:
1、建立亲密关系。
2、选择有利生涯(首先必须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人格特征。
其次,建立稳定、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创造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
18、成年后期(35-65岁)的发展及心理保健:
首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成年期性格虽已定型,但仍存在着可塑性。
良好的性格应保持和巩固,不良性格要加以克服。
最后,成年人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不要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体育锻炼。
19、中年危机:
是指人在进入中年转换期所经历的一种明显的心理危机,但并非是普遍或不可避免的现象。
(生理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
20、老年期(65岁以后)的心理保健:
1、加强身体锻炼,保持积极心态。
2、亲近社会,完善自我。
3、重新认识和调整夫妻生活。
21、空巢综合征:
是指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以后,老年夫妇独守家庭“空巢”而产生的心理失调。
表现:
1、精神空虚,无所事事。
2、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
3、躯体化症状。
22、防治“空巢综合征”的措施:
1、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
2、充实生活内容,寻找子女“离巢”后的替代角色。
3、与心理衰老作斗争。
第四章环境变化与心理健康
1、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
1、经济状况与心理健康。
2、政治体系与心理健康。
3、科技进步与心理健康。
2、经济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家庭经济地位直接或间接地与心理健康形成因果关系。
2、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个体也难以获得经济地位的改善。
3、科技进步与心理健康:
首先,科技发展可以给人们带来工作压力。
其次,伴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思考方式和习惯也会发生变化。
第三,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常常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4、学校环境与心理健康:
硬环境:
指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评价标准的客观条件。
软环境:
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
5、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2、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3、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
4、影响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6、个人空间:
指在个人环境内保有个人自由,即环境私密性,它表示个体需要控制自身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质与量。
7、个人空间的功能:
1、增进自我肯定。
2、提供独处机会。
8、人际距离:
1亲密距离:
(15-46cm)。
2、个人距离(近距离46-76cm,远距离76-122cm)。
3、社会距离(约为122-365cm)。
4、公共距离(在365cm以上的距离)。
9、个人空间侵犯与消极反应之间的联系,还需要两个附加条件:
自已的需要和对方的个人属性。
10、拥挤:
心理学意义上的拥挤是人们对没有跢个人空间的感受。
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是个人空间遭到侵犯的结果。
11、人类拥挤现象(桑迪琼姆):
1、小房间(高密度)使人感到拥挤、不适以及心境不愉快。
2、同性(尤其是男性)短期处于高密度空间,易产生不良情绪。
3、短期相处于高密度环境,人的复杂工作能力下降。
4、长期居住于高密度空间使犯罪倾向增加。
12、拥挤的消极作用:
拥挤的主观感受直接与一个人的心理需要相关联,而与一个人实际拥有的空间量关系不大。
拥挤带来的心理紧张与个体感受到拥挤对当前目标达成的程度有关。
过度拥挤对个体的成长不利。
拥挤的消极作用与隐私的丧失有关,而隐私的丧失可能与刺激超载和自由丧失有关。
13、拥挤的积极作用:
拥挤的人群会强化人们对环境的正常反应。
拥挤可以强化不同色彩的情绪反应。
14、城市生活与社会责任:
当一个人适应过多的刺激时,人们会采用一定的过滤策略试图阻止某些信息的输入,这样形成的习惯将会造成个人参与主动性的降低,并且表现冷漠、不愿意助人、降低社会接触或仅止于微弱的表面接触。
15、三种因素会影响人们帮助他们的意愿:
1、当有旁观者在场时,人们往往会等完全确定该如何采取行动时才会有所反应。
2、如果看到其他人并没有采取行动,人们可能会觉得有麻烦的人问题不太严重。
3、困他人在场,所以“责无旁贷”的感觉会大大降低,责任分散在每个人身上,分到的一份不足以调动个人采取行动的动机,这称为“社会责任扩散”。
16、去个人化:
个人在缷下自我面具,不用担心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能与平时大相径庭。
人在匿名状态下,破坏性可能大大增加。
17、空气污染对人的影响:
1、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3、空气中的铅污染还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
18、噪音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一,噪音会地听觉器官造成损伤。
第二,噪音对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消化等系统均有影响。
第三,噪音还会影响人的眨眼。
19、噪音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主要是在心理层面上,表现为让人心情烦躁不安、疲惫、焦虑以及压抑等方面。
噪音造成的情绪反应会阻碍人的思维进程并降低工作效率。
噪音过强会降低个人的帮助行为。
其对人的智力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20、化学物质污染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有三种方式:
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3、无期危害。
对心理健康同样会产重影响。
21、人性化建筑设计:
考虑原则:
1、人们不应过分拥挤。
2、个人有独立的私人空间。
3、个人对周围环境要有控制感。
4、环境的设计应能提供许多不同的功能。
第五章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
1、自我概念:
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
具体来说,就是关于自己的记忆、特质、动机、价值以及能力的信念。
2、自我概念是在社会货过程中逐步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生理自我(0-3岁)阶段,即个人对自已身体的认识。
也称为自我中心期。
二是社会自我(3-13、14岁)阶段,个体参与社会化活动,有实现的欲求,努力学习,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又称为客观化时期。
三是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到成年,约10年)阶段,个体在生理、情绪、思考能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本质上的急剧变化,促使自我概念趋向主观性,又称为主观化时期。
3、自我概念特征:
1、组织性。
2、多维性。
3、等级性。
4、稳定性。
5、发展性。
6、可评价性。
7、区别性。
4、自我概念的心理功能:
1、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5、自我概念的测量:
1、WAT技法。
2、形容词列表法。
3、Q分类法。
6、自我概念的核心特征:
自我同一性,自尊,自我增强和自我确认。
7、自我同一性:
是艾里克森提出的一个用以描述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的术语,它特指青少年期个体在人格发展上臻于成熟的状态,在心理上能自主导向,在行为上能自我肯定。
是生理我、心理我与社会我的整合统一。
8、自尊:
是自我概念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全面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可分为两种:
具有内在价值感的自尊和缺乏内在价值感的自尊。
9、自尊的产生与自我接纳的态度有关。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的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态度,当个体对自己的一切,包括身体、能力、性格等方面都能接纳并确认其客观存在和正面价值时,就产生自尊感。
当个体对自己作负面评价时,便产生自卑感,也叫低自尊或消极的自我概念,这与个体的自我排斥态度有关。
10、自我排斥:
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的特征所持的一种消极态度,轻视自己,不能接纳自己。
11、自我妨碍:
指个体为了保护自己有能力的自我意象,而事先为自己的行为安排一种困境的过程。
12、自我增强:
即正面关注自我,指个体通过他人的积极反馈来证实其积极的自我意象,试图寻找维持或提高自尊的信息。
13、自我确认:
是指个体保持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象,然后得到外界反馈加以验证。
14、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
1、亲子关系。
2、重要他人(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他们有影响力,他们的意见有价值)。
3、社会规范与社会压力。
15、自我概念的影响:
1、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
2、自我概念与社会交往。
3、自我概念与身体意象。
4、自我概念与心理适应。
16、身体意象: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体格、体态和容貌等外表的感知觉,是生理我的体现。
17、具有中等良好的自我概念者有最佳的心理适应状态。
18、自我抉择:
1、找出人生基本决定。
2、善用决定以利自我成长。
19、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误区及调适:
1、同一性混乱。
2、自卑情结。
3、过分追求完美。
4、自我中心。
5、理想自我形象的设定误区。
20、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概念,是对自我的否定评价,个体自尊心屡屡受挫很容易上发自卑感。
21、改变自我概念的心理疗法:
现实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完形疗法。
第六章人格与心理健康
1、人格:
在心理学中人格与个性是同义词,是指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的心理特征的统一,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2、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气质,它们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
3、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理想等,主要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集中反映了人性独特的一面。
4、人格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整体性)。
2、独特性。
3、社会性和生物性。
4、稳定性和可塑性。
5、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遗传:
人格的生理基础。
2、环境:
人格的加工厂(1家庭环境“制造人格的工厂”。
2、社会文化环境。
3学校环境。
4、成长经历)。
6、心理学上的气质则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典型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方面。
7、正确理解气质:
1、气质并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的人都可获得成就。
2、多数人是混合型气质,典型的气质类型在现实中很少。
3、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8、性格:
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特征。
9、性格的理智特征:
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在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10、性格的情绪特征:
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11、性格的意志特征:
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思想的驾驭水平存在差异,虽意志品质在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和独特结合。
12、性格的态度特征:
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对现实的态度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13、性格与气质:
联系:
1、性格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可以形成某些不同的性格特征。
2、不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
3、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与动态。
区别:
1、气质主要是先天的,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
性格主要是后天的,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2、气质的可塑性较小,变化较慢。
性格的可塑性较大,较之于气质更易改变。
3、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之分,性格类型则有好坏之分。
4、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
而性格表现的范围广泛,它几乎囊括了人的心理所有方面的特点。
14、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
1、道德品质,2、自尊自信。
3、责任感。
4、自制力。
5、耐挫力。
6、独立与创新。
15、健全人格:
是指各种良好的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健全人格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宁静的心态和有效运用个人的能力。
16、健全人格的几种模式:
1、“立足现实者”模式。
2、“成熟者”模式。
3、“机能健全者”模式。
4、“创发者”模式。
17、“立足现实者”模式(皮尔斯)特征:
1、牢牢地建立在当前存在的基础上。
2、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认可。
3、对自已的生活负责的同时,摆脱对任何人应负的责任。
4、完全处在与自我和与世界的联系状态中。
5、能摆脱外部调节,地行自我调节。
6、能认清、承认并且表达自己民冲动和渴望。
7、能够坦率地表达他们的怨恨。
8、反映当前情境并被当前情境所指引。
9、开放的自我界限。
10、不追求幸福。
18、“成熟者”模式(奥尔波特)特点:
1、有自我扩展的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关系融洽。
3、情绪上有安全感,自我接纳。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有多种技能,并专注于事业。
6、客观看待自己。
7、行为的一致性。
19、“机能健全者”模式特征:
1、他们的社会经验都能正确地进入意识领域。
2、协调的自我。
3、以自己的内在评价机制来评价经验。
4、自我关注。
5、具有高创造性。
6、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人高度协调。
20、“创发者”模式特征:
1、创发性的爱性:
相爱双方是平等的,自由的,不会因为“爱”而泯灭了个性。
2、创发性的思维:
尊重、关心思维对象。
3、幸福:
一种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和充分发挥潜能的状态。
4、良心:
是发自内心的道德准则的体现。
21、悲观及其改变:
1、越担惊受怕就越遭灾祸。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去发现有利的条件。
6、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你失望情绪的缓冲器。
乐观是希望之花,能赐给人以力量。
7、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曾经多少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
8、在你的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
9、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
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么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
乐观是成功之源。
22、羞怯及其改变:
特点:
1、过于胆小被动,过于谨小慎微。
2、过于关注自己。
3、自信心不足。
改变:
第一,要对自己怕什么一个具体分析,找到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发扬所长可增强信心并补偿不足。
第二,放下思想包袱。
第三,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
第四,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23、猜疑:
所谓猜疑,一猜二疑,疑是建立在猜的基础上,因而往往缺乏事实根据,有时也缺乏合理的思维逻辑。
24、克服猜疑的办法:
1、当产生猜疑时先不要外露,可留心体察所疑的人和事,若猜疑被证实,不会因此感到震惊,当猜疑不成立,就打消疑心。
2、加强沟通。
3、抛弃成见和克服自我暗示,学会全面、发展地看问题,改变封闭式思维方式。
4、“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就无畏,坦坦荡荡地做人,和同学朋友坦诚相处,别人如何看自己,不必过分在意。
25、克服急躁的缺点:
1、思先于行。
2、改变行为,细心、认真行事。
3、控制发怒。
4、松弛疗法。
26、《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27、强迫型人格:
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
,最主要特征就是要求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