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读后感社会心理学读书心得五篇Word文件下载.docx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社会心理学读书心得五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读后感社会心理学读书心得五篇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我们的从众主要来自两种社会影响:
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
规范性社会影响是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获得他人接受而做出相应的从众行为,此时尽管你不一定同意他人的意见,但是为了获得认同而不得不从众。
在学校社团生活中经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社团里面总是只有几个意见提出者,在他们的活跃下,其他人碍于情分经常会接受自己并不是十分认同的某些决定。
这种情况下从众会导致我们的心理抵触,应该称得上是坏影响。
但并不是所有规范性社会影响都是坏的,有时它是好的,比如在一个十分清洁干净的场所,看到他人自律自爱,你也会主动地保持好环境卫生;
有时它并无关紧要,比如当你和几个朋友出去吃饭,她们七嘴八舌地决定了去哪里之后你在没有任何偏好的情况下选择顺从了。
比起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显得更加简单,它出现在你对事情没有自己的判断时,某个比你掌握更多信息,或者值得信任的人做出反应后你出现的从众行为。
比如在身为学渣的你在复习的时候由于没有头绪,会跟随班级里学霸的复习节奏。
信息性社会影响的出现,是我们为了追求真实和消除疑惑。
在我个人看来,信息性社会影响出现在我们存有疑惑和未知的时候,即便有时它并不能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但是无论如何它也只是一种寻求真相的本能导致的,更多是出于我们内心的渴求。
规范性信息影响却不然。
我们收到规范性信息影响多数是在不情不愿的情况下。
比如班级提出去聚餐,由于个人原因身体不舒服不太想去,但是碍于同学情面难以推脱,还是会勉强出席。
类似这些学校内的情况虽然还事小,但是放在其他地方或者其他方面,便不一定了。
比如军队的残暴作风,有时会让平时斯文的人变得狂暴;
比如我们常见的“见死不救”、“见倒不扶”,除了责任分散效应之外,也有从众的原因。
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了几个从众实验,揭示了我们实际上会因为他人的观点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其中之一就是谢里夫的“似动实验”.实验中被试者要求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在稍远处有一个小光点,起初光点并没有异常,之后它开始不规则地移动直到消失。
此时,实验人员要求被试猜测光点移动的距离。
当你一个人重复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会得出自己的猜测数据,这些数据会有一个平均值。
但是之后实验又增加了几名被试,这些被试其实是心理实验中的同谋者,他们做完实验后会给出一个比被试低得多的估计值。
如此重复之后,被试明显地改变了自己的估计值。
另一个是线段实验,一组被试中只有一个是真实被试,其他都是实验的同谋者,实验者给出一个标准线段,再给出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段,询问在场的人哪一条跟标准线段一样长。
在单独进行实验时,每个人都能轻易答对,可是这个实验中,同谋者异口同声给出了一个荒唐的答案,此时作为实验真正的被试,还是有约40%的人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在群体中,我们受到来自群体的规范压力时,会不由自主地改变自己的看法。
然而,让人难过的是,这种自己能够感知到的从众行为并不是最可怕的。
在这种从众模式中,我们只要有意识地坚持自己,便能够摆脱他人的“控制”.可是从众很多时候是不自觉的。
从众也来自于一种神秘而且不可捉摸的现象——心理暗示。
我们其实不断地受到他人的心理暗示并做出相应的行为。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课讲得正起劲,突然他转过头往门口看了过去,此时在上课的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往门口看去,这便是我们受到了来自讲台上老师的暗示;
当你在跟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某个人突然打了一下哈欠,你会发现有另一个人不久后会随之也打哈欠,或者自己会有打哈欠的冲动,这些也是他人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引发了我们的从众行为。
书中提到了“变色龙效应”的相关实验,也是直接地印证了我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他人行为等暗示,做出从众行为。
无意识的从众行为也多出现在群体内部。
群体具有盲目性,群体中无意识的和盲目从众会导致群体疯狂。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心理学电影——《浪潮》,它十分清楚地为我们展示了纳粹主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能变得如魔鬼一般冷酷。
《浪潮》讲的是一个德国的大学里,某个教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专政而进行的一个实验,实验中他成立了一个虚拟组织,成员是所有课上的学生,自己是领导者。
组织从一开始的涣散,到在他的热情和引导下,开始走向团结。
他们制定了名字、标志、组织网页等等象征组织身份的东西,之后组织内的人因为团结而自大、排外,在校内变成了类似于黑社会组织的存在。
逐渐的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疯狂状态,他们为自己的组织而自满,过分的毫无根据的自信让他们觉得所向披靡。
最终捅出了大篓子,不得不解散的时候,成员们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其实一开始组织里只是那位老师在引导,之后几个积极分子呼应,一开始的其他人只是跟从,到了后期组织内散发的相互影响的从众行为,导致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高考在即,很多学校都有撕书撕试卷的,前两天看见新闻还有老师因为阻止学生撕书而被围殴。
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内部的某种情绪泛滥影响到其他人,最终传染到整个群体,而这个群体中大部分人并没有这样的愿望或者诉求,只是被暗示影响,无意识地从众。
群体冲突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这么盲目而且疯狂。
从众行为其实随时随地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从《社会心理学》中,我看到了警示的红线,提醒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避免被他人的暗示带入歧途,同时也要适当地坚持自我,不能轻易地屈服。
当然,从众行为的文化特征也很浓厚,作为东方人,我们更多是带有场依存的特征,比较容易服从群体。
我曾追求过做一个场独立的人,但是在这样的生长文化背景下显得太艰难,而且并不是场独立便比场依存坏,关键是自己保持清醒,要拿捏有度罢了。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也许没有太直接明了地阐释这个观点,但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启示我们要避免基本归因错误——即对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其自身的性格特征而忽略了环境带来的影响。
这个角度是我乐意接受并且贯彻在生活中的。
仔细观察就发现身边的人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在看见事情的第一时间下判定,尽管我们了解世界总带着一定的图式,但是这种太快下结论的作风往往会让我们误解他人或者对事情产生错误的看法,毕竟每一件事,每一个行为,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复杂而多面的,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全貌才能离事实更近;
二是会容易产生偏见,将某些人的行为思想归结为其自身“有问题”,而忽略了背后的复杂性,因为产生了偏见我们会进一步盲目地去忽略甚至抵触其做得好的地方。
只有避免了基本归因错误,从更高的思维角度去看,我们才更能包容和理解他人,不去对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一味地苛责,而是怀着包容和接纳的心去体谅他人。
我想这更值得我去吸收,为我所用。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2
这几天一直在学习社会心理学。
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虞积生教授讲的。
几年前听过一次。
老人70岁了,精神还那么朗硕。
他讲的内容生动有趣不乏知识性,让我们听得精神大振,没有课间休息,没有睡觉的、看闲书的。
可见教授的不一般。
有几点内容我印象深刻。
他谈到中国人的婚姻状况分四种:
第一种:
可心;
第二种:
可过;
第三种:
可忍;
第四种:
可弃(不可过)。
实际上每个人认真思量一下自己的婚姻都能够对上号。
我想更多的是在可心和可过之间更多。
另:
有人请他去座谈,谈“署”。
“署”是什么意思呢?
教授仔细思量原来是“第四者”。
什么是第四者呢?
大家都知道人的感情分“亲情”、“友情”、“爱情”。
第三者出现在“爱情”里,而第四者则出现在“友情”和“爱情”之间,应该说属于那种“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并没有发生过关系的人。
细想想我们的身边是否有这个人存在,我们是否想把这种第四者变成第三者,或者由第四者成为第三者?
很悬。
就像教授说的一样,做这样一个人需要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并且要具备法律道德意识。
这个人做起来要比第三者做起来更难、更累。
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身边能有这样一位忠于自己但又不会给自己惹麻烦的人存在。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3
教师工作是一项研究人、教育人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其中情绪管理教育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发展时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
但是在中学教育的现实中,与教学相比,情绪管理教育却相对缺乏。
与浸润着理想教育和理性思考的父辈相比,今天的中学生身处文化和价值多元、知识和信息空前开放、自由和个性张扬的时代,却很少接受关于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教育。
中学生经常接触的流行歌曲、QQ聊天、网络游戏,一方面对情绪起到一定的疏导宣泄作用,另一方面又往往加重了负面情绪的“泛滥”。
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妥善管理情绪,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其独立意识显著增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更倾向于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把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看成“成熟”的标志。
实际上他们尚不具备完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性还较强。
他们自以为能够圆满地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结果却可能走很多弯路。
因此,应该让学生知道,与长者一起分析讨论自己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之道,并非是丢人的事情,也不是“不成熟”的表现。
相反,教师、家长参与其问题解决并不是对他们的一种监控,而是一种“协助”。
这个道理也许学生自己还不能完全理解,因为他们确实正处于充满着矛盾和相对闭锁的青春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从行动上向学生展示这些道理。
1、双向沟通
与学生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
沟通和交往都需要一种双向的互动,就像交往中你不但要经常帮助别人,为了维持这种交往,需要互动,即你也要适当地、“艺术化”地求得别人的帮助,尽管有时你并不是那么迫切需要他人的帮助,不然,交往就无法很好地继续。
有时候,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前示弱,这样对于教师跟学生的交往或许很有好处。
教师可以在与学生闲聊过程中,向他讲述自己在工作或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甚至可以向他诉说烦恼,把自己碰到的麻烦和盘托出,告诉学生你的体会、你的想法、你分析这件事的过程、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到的阻碍、你的情绪等等,只要是你感受到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与学生分享。
教师应该知道,与学生分享你的感受,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
展示你的成长经历,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构建良好的崇尚沟通的氛围。
2、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
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被接纳、被鼓励,无论是独立性很强的学生还是习惯依赖的学生;
无论是自信的学生还是容易畏缩的学生,无一例外。
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呢?
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对待学生向你抱怨的每个问题,理解他、同情他,跟他说:
“是啊,这确实是个问题”;
或者“我年轻的时候也碰到过这类事情”,让学生觉得情绪可以在教师这里得到承认。
同时,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要表示出理解和认可,设法让学生把情绪问题说出来。
要知道,发泄也是排解不良情绪的途径之一,只要发泄情绪的方式合理,应该允许学生表现软弱。
3、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既然环境氛围对中学生的情绪会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学生接触较多的长者,也应该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为营造好的班级、学校气氛做出贡献。
同时,教师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绪管理者,那么学生自然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代的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我认为,他应当是一个观察者,细心捕捉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他们发挥所长;
是一个促进者,对任何看法和开放的态度,不否定、不代替、不灌输,适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帮助营造恰当的氛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投入行动。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教育过程中的罗森塔尔效应(由于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充分地信任学生能做得好,并满怀希望地期待他们的成功,学生的表现就会向你所期待的那样发展。
所以,让每个教师都努力,帮助中学生做好情绪管理。
4、关爱学生言传身教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捷,思维活跃,积极向上;
相反,消极的情感会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从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
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首先,以真挚去激发学生的真情,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学。
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的心灵中同样拥有对美的向往、爱的渴求,教师更要把真挚的爱撒向他们的心田。
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
师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灵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当然,这种师爱要注意两点:
一是爱全体学生,不能偏爱少数学生;
二是要把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不溺爱。
最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应是学生的表率,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榜样。
例如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爱护和关怀中,学会怎样去关心人,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4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很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
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
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
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
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
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
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
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
心理"
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时至今日,在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
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
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将心理学概括为以下几类:
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
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
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
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
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
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
我了解了,我不怨了。
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
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即将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
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
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
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
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5
社会认知即人们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的方式,包括我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运用社会化信息。
有两种类型的社会认知,第一种是自动化的低努力水平的思维,(《思考快与慢》里的系统一),它是迅速且自动的。
第二种是控制性的高努力水平的思维(《思考快与慢》里的系统二),它是有意识的、有意图的、主动的合需要努力的思维。
自动化的思维是因为大脑的图式认知能力,图式可以来组织我们社会性世界的知识以及解释新情况的基本知识和印象。
图式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理解世界,并填补我们知识的欠缺。
失去这项能力的人,遇到每一个情境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初次体验一样。
这无疑是费力和困难的。
图式能力能够稳定将新的经验与过去的图式链接起来,而没有这项能力的人,必须去创造出原本并不存在的图式。
那些图式将影响人的认知呢?
不同的图式在人的头脑中所占据的优越范围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社会性世界作出判断是德可提取性是不同的。
第一,那些过去经常积累的图式经验越多,可提取性越高。
第二,刚刚积累的图式经验,更容易被提取。
第三,与眼前的目标相关的图式经验,也会更容易被提取。
被提取的图式经验将影响人的行为,人们不总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常常不同程度低支持或违背图式,然后据此采取行动。
最明显的是自证预言。
人们对于其他人产生什么样的预期,这话影响他们如何对他人;
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
也就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当我们相信对方是友善的,则对方会最终我们表现友善;
我们相信对方是不友善,则对方会最终对我们表现恶意。
克服自证语言的方法就是改变图式思维,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产生意识,用控制性思维去认知他人。
此外,我们启动图式思维时,也会参考我们自己的身体是如何反应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一个陌生异性第一次约会时如果吃的是一顿美食时,会对对方产生更多的好感。
而用餐不那么满意的时候,对对方的印象也会打折。
图式思维时一种心理策略和心理捷径。
我们做出的很多判断,都是采用了心理捷径,从而会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有些甚至是悲剧性的错误。
但自动化的图式思维在大部分情况下,为我们应对世界的大多数情况起了关键作用。
因为我们需要处理的信息不仅大量而且嘈杂,图式思维节省了人的思考做判断的精力。
但我们人类一直在做的减少自动化思维,追求控制化思维,对社会的认知做到有意识、有目标和方法。
因为我们认为我们是自由意志的。
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我们的认知和判断。
但人到底是否有自由意志是哲学家讨论了几千年也未有明确结论的问题。
然而,相信人有自由意志,是人最有自由意志的证明。
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此又发挥重大作用。
人们越相信自由意志,人们就愿意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那些不相信有自由意志的人,更容易去做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为了社会的最好利益,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有自由意志。
控制性思维也会给人们带来困扰,尤其是对负性事件的反复的有意识的推理,会让人陷入对负性事件更深的痛苦之中。
总之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图式思维,因此人们提高自己思维的空间很大,对人类思维最好的比喻是:
人类是“白璧微瑕的科学家”,一个尝试从逻辑上揭示社会性世界之谜的才华横溢的思考者,但做的不够完美。
人们往往对与他们的图式有出入的事实视而不见,并以实现其图式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优秀的科学家绝不会做的事。
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