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331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docx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2招商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

2.1招商银行简介⑨

招商银行于1987年4月8日在中国深圳成立,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

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国家从体制外推动银行业改革的第一家试点银行,于

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成立25年来,招行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从当初只有l亿元资

本金、l家营业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了资本净额超过2000亿、资

产总额超过3万亿、机构网点超过900家、员工近5万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并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

截至2012年底,招行在中国大陆的llO余个城市设有99家分行及853家支行,

2家分行级专营机构,包括信用卡中心和小企业信贷中心,l家代表处,2174家自

助银行,l家全资子公司——招银租赁;在香港拥有永隆银行和招银国际等子公司,

及一家香港分行;在美国设有纽约分行和代表处;在伦敦和台北设有代表处。

招商银行凭借着持续的金融创新、优质的客户服务、稳健的经营风格和良好的经

营业绩,成为中国境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之一,其精心打造的一卡通、一网

通、双币信用卡、金葵花理财等产品和服务,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

在银监会对商业

银行的综合评级中,招行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

同时荣膺《欧洲货币》、美国《环球

金融》、英国《银行家》等权威媒体和机构授予的“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零售

银行”、“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中国最佳中小企业贷款银行”等多项殊荣。

在英国《金

融时报》发布的全球银行市净率排行榜中,招行在全球市值最大的50家银行中,市

净率排名第一。

在英国《银行家》(TheBanker)杂志发布的2011年“全球1000家

大银行”排名中,位居第60位,并首次入围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

500强公司排行榜榜单。

2.2招商银行国际化道路大事记

2.3招商银行国际化道路分析

2-3.1招商银行国际化的战略目的

招商银行的海外扩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战略性投资。

不同于西方各国的混

业经营,我国的金融业主要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制度,即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信

托业是分别设立机构、独立经营业务,然而随着金融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力度逐步加强,

这种分业经营与监管的机制阻碍了金融业务创新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并且中国为了面

对入市的需要,并顺应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走向混业经营也是指日可待之事,这对于

国内的银行来讲,可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招商银行作为现在国内较为有实力的股

份制商业银行,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国际业务,向香港以及欧

美等地区进行战略扩张,以获取他们的混业经营经验和方法,尤其是通过收购永隆银

行,直接获得了其在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领域多年来的混业经营的经验,从而培

养了招商银行在未来混业经营格局下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2.3.2招商银行国际化的区位扩张步骤

招商银行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主要采用的是阶梯式前进的策略,以香港为基地逐

步向欧美地区扩张。

他的第一站选择的是香港,香港与招商银行的总行所在地深圳相

毗邻,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招商银行虽然只在距离上走了一小步,却在国际化的道路

上迈了一大步。

仅仅一河之隔的香港,在文化、语言、甚至生活习惯上与中国内地甚

为一致,因此了解香港市场的客户诉求与员工需求变得更加容易,大大降低了在香港

发展业务的风险。

另外,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两岸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变得更加密切,

更多的香港企业走进大陆,更多的大陆企业将触角伸向香港,因此在香港建立分支机

构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更为重要的是,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有着非常开放

和成熟的金融市场,招商银行进驻香港后可以逐渐熟悉并学习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则,

从而积累国际化的经验,进而为进一步进军其他国际市场做好准备。

在香港立稳脚跟,积累了一些国际化的经验后,招商银行逐步走向距离更远一点

的欧美市场。

对于规模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国际化经验并不丰富招商银行来讲,欧美

市场地理位置上与中国相距较远,且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因此贸然进入存在一定的

风险,因此招商银行选择点到即止,一步一个脚印,美国只选择了世界金融中心纽约,

而欧洲只选择了英国伦敦,并没有贸然的针对一个国家建立密集的分布网络,而是先

在世界版图中重要的金融中心设立机构并搜集信息,再逐渐的开展业务并占领市场,

从而降低了进入的难度与成本。

2.3.3招商银行国际化的扩张形式

招商银行在国际化的扩张形式上一直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设立代表处到自

建分行,再到择机并购优质海外资产。

首先,在国际化经验缺乏、不了解海外市场环

境的情况下,招商银行往往选择设立代表处的方式进入,主要从事一些市场调研、信

息搜集、客户积累等非经营性的活动,为以后的国际化经营发展做一些前期的准备。

之后,随着对当地经营环境的逐渐适应以及业务种类的逐渐熟悉,作为一个非营

业性机构的代表处将被市场竞争所淘汰,招商银行会适时的将代表处升级为分行,比

如将香港代表处升级为香港分行,将纽约代表处升级为纽约分行,通过自建分行在当

地开展业务,从而更有效的融入各个国际金融中心,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伦敦

分行的成立。

海外并购可以绕过东道国壁垒,获得其已有的客户和市场资源,是迅速融入东道

国的捷径,然而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并购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当地代表处、分行这些

金融机构的前期铺垫,而后则是要在恰当的时机以合理的价格并购一个有价值的对

象,例如并购永隆银行,就是在香港分行设立后,在金融危机及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

下,并购了香港第四大银行,从而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经营范围并积累了混业经营经验。

2.4招商银行国际化道路与国有银行国际化道路相比较

中资银行走出去相比于外资银行的走进来,相对来讲起步较晚;而中国的股份制

商业银行相较于四大国有银行,国际化的起步亦是相对较晚。

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

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或许可以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而国有银行

的国际化现状更可以为招商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

行在同样的中国背景下成立,受同样的大环境约束与影响,同样要从中国走向世界,

因此总结国有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过程及经验,对于招商银行走向国际、实现跨越式发

展会更加的有借鉴意义。

2.4.1国有银行的国际化发展现状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银行在内地、港澳台及3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广泛的机构网

络,境内外机构共有1095l家,其中内地机构10365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其他国

家机构586家,在香港和澳门,中国银行还是当地的发钞行之一,其境外机构涵盖亚、

非、欧、美和澳五大洲,可以说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

国农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3472个,境外分支机构包括4家境外分行和5家境外

代表处以及3家境外附属公司,基本覆盖亚、欧、美、澳四大洲;中国工商银行境外

机构(含境外分行、境外子公司及对标准银行投资)总资产1247.29亿美元,在39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83个境外分支机构,与138个国家和地区的1630个境外银行

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全面覆盖了亚、非、欧、美、澳五大洲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基

本形成渠道多样、层次分明、定位合理、运营高效的全球金融服务平台;中国建设银

行在中国内地设有分支机构14121家,设立了lO家分行和2家代表处,拥有建行亚

洲、建信租赁、建银国际、建信信托、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建行伦敦、建信基金、建

信人寿等多家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四大国有银行境外的分支机构概

览如表2.1-2.4所示⑨:

2.4.2我国银行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可以为身处境外的企业和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随

着经济的发展与各国贸易的与曰俱增,中国企业或为开拓市场、或为寻求资源、或为

提高效率等原因,纷纷走向国际市场。

而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后面对陌生的各种外资银

行,迫切的需要他们熟悉的国内金融机构跟着走出去,从而为他们提供境外融资、财

务管理、投资中转等服务。

第二,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水平与盈利能力。

银行经营的

产品主要是有着较高同质性的货币和信用,因此银行的规模扩张相较于其他企业更为

容易且成本更低,故在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下,中资银行通过规模扩张,可以有效的降

低经营成本、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通过多元化的经营降低整体风险。

第三,可以通过国际化建立品牌效应,从而提高自己的市场影响力。

品牌是-}oo

无形资产,需要靠长期的积累才得以形成并被客户认可。

通过并购等国际化方式,可

以迅速的融入当地市场,直接获得当地机构已有的客户及渠道等资源,同时利用其已

有的良好声誉与品牌,提高自己在一个陌生环境下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经营分散整体风险,并且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

银行所

提供的业务品种越齐全、经营范围越广,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我国目前的分业

经营体制使得银行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高度依赖存贷利差获利,因此经营风险比较

大。

而通过国际化便可以突破国内制度限制,积累混业经营经验,拓宽业务范围,从

而降低经营风险。

2.4.3招商银行与国有银行的国际化发展的比较

(1)相同点

第一,无论是招商银行还是四大国有银行,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都是首先选择亚洲

市场,例如香港、日本、新加坡等。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地处亚洲,与亚洲其他国家在

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而且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更加有利于彼此的了解以及日后的

发展。

同时东南亚各国是我国长期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因此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首选

这些地区,可以更好地为境外的本国企业提供及时的金融服务。

更重要的是,日本以

及亚洲四小龙在国际经济和世界金融市场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这些地区做

大做强,并以此为基地走向世界是最佳的选择。

第二,招商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化道路都是以战略性的投资为主。

中国的

分业经营体制是要遵守的,因而各个中资银行都在试图通过国际化,寻求国外银行的

混业经营经验,从而为日后国内的混业经营提前做准备。

同时无论是自建分行还是收

购兼并,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与经营风险、获得海外资源、

开拓市场、发展客户、提高品牌影响力,从而使得银行作为一个企业,能够长久而持

续的盈利发展。

(2)不同点

第一,国有银行由于规模上比较有实力,同时在国家的支持帮助下,国际化的起

步较早,因此在国际化的全球布局上更为完善。

四大国有银行在亚洲市场起步后,不

仅将代表处、分行等分支机构拓展到纽约、伦敦等世界金融中心,还将触角伸向了正

处于发展中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往往进入壁垒比较低,且与中国

有良好的外交关系,认同中国企业在本国的发展及收购等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低成

本、高收益的市场选择,例如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就是个很成功的例子。

第二,国有银行在设立代表处、自建分行、收购兼并的基础上,又向前走了跨越

性的一步,将中资银行通过收购当地的银行而成立的子公司发展为进一步并购的实施

者,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在2004年就通过处于境外的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进

一步并购了华比富通银行。

这样的操作在香港以及其他发达国家都有一定的参考意

义,因为通过在当地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进行并购,可以有效的规避外资跨境并

购的审查,因此或许招商银行国际化的下一步可以考虑,通过永隆银行并购香港甚至

海外的其他银行。

3招商银行所处环境分析

3.1宏观环境分析

政策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支持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培育

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⑩。

同时,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