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2866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

《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吸科常见疾病宣教内容及效果评价Word文件下载.docx

(一)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可以帮助你控制呼吸频率。

它使更多的气体进入你的肺,减少呼吸功耗。

缓慢呼吸4-6秒,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

2或1:

3,要求深吸缓呼不可用力,每日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

)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及呼吸运动。

方法:

1.通过你的鼻子缓慢深吸气直到无法吸入为止。

2.缩唇,如吹口哨那样。

3.保持缩唇姿势缓慢呼气。

4.作两次呼吸呼出吸入的气体。

5.不需用力将肺排空。

(二)屏住呼吸

屏住呼吸可延长肺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时间,使更多氧气进入血液中。

1.吸气。

2.屏住呼吸3秒钟

3.呼气。

(三)腹式呼吸主要是靠腹肌和膈肌收缩而进行的一种呼吸方式。

肺气肿患者胸式呼吸效率差。

通过腹式呼吸锻炼,加强膈肌活动,可以增加肺通气量。

膈肌位于胸腔底部,呈穹隆状向上隆起。

当膈肌收缩时,穹隆部下降,从而使胸腔上、下径增大,肺随之扩张,产生吸气。

在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隆起;

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复原,腹部凹陷。

1.放松双肩。

2.左手置胸部,右手置腹部

3.通过鼻子吸气时腹部膨出。

4.收紧腹部肌肉。

5.缩唇呼气。

感觉腹部下沉。

6.每次休息两分钟,重复三次为一组。

7.每天重复此练习多次。

锻炼时取仰卧位,也可取坐位或站位,身体稍向前倾。

初始每次5min,渐增加至每次10-15min,每日2-3次。

四.扣背排痰的方法及作用注意事项。

(王瑶)

影响肺心病患者排痰不畅的原因:

(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呼吸肌疲劳,使有效的排痰能力降低

(2)由于长期缺氧,胃肠功能减弱,进食进水量少,呼吸频速导致失水增多,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病人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未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在伸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有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2、胸部扣击法:

扣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病人侧卧位,扣击者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至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的扣击胸壁,每次扣击5—15分钟,宜在餐前1小时或饭后1小时进行。

一天最少4次。

3、体位引流方法: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是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借重力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排出。

痰液较稠时,引流前应先雾化吸入。

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将痰咳出,同时轻拍患侧背部有利于痰液引出。

引流应在饭前进行,每日2—4次,每次15—30分钟。

引流后应清洁口腔,减少感染机会。

以下情况不宜作体位引流:

呼吸功能不全、有明显呼吸困难的发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咳血史,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而不能耐受者。

4、湿化和雾化:

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适于痰液粘稠和排痰困难者。

5、注意事项:

防止窒息:

干结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易阻塞支气管,应翻身、拍背,及时排痰,尤其是体弱、无力咳嗽这。

避免湿化过度:

过度湿化可引起黏膜水肿、气道阻力增加,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

也可导致体内水储留、心脏负荷。

湿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

控制湿化温度:

温度过高引起呼吸道灼伤;

温度过低可诱发哮喘、寒战反应。

一般温度在35—37度之间。

6、机械吸痰。

五.呼衰病人的饮食指导。

(柳娟娟)

根据呼吸衰竭病人病情轻重及其对饮食护理要求不同,给予相应的指导。

重症期: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饮水,补充足够的水分。

使痰液易于咳出,减少并发症。

缓解期:

指导病人逐步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以软而于消化的半流质为主,可选用稀肉粥,馒头,新鲜蔬菜及水果等,每天5-6餐。

恢复期:

指导病人进普食,食物易软,清淡可口。

1、低糖食品可以避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过高,减轻呼吸负荷。

补充热量可以在饮食中加入不饱和脂肪酸,如黄豆油、花生油、玉米油。

  2、高纤维食品能够预防习惯性便秘。

  3、高蛋白食品可以防止营养过剩,提高能量水平,有助于肌肉和骨骼的强壮。

  4、易消化食品尽量选择方便易煮的食品。

小块食物和嫩肉咀嚼起来省力,避免能量的消耗。

  5、水果和青菜平时饮食中要有足够的水果和青菜,有利于养成规则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6、少盐按照医生的要求摄取适量的盐分,少食腌制食物或者罐头食品。

  7、少食多餐每天可吃5-6餐,每餐不要吃太饱,餐前可以先休息,餐后适量运动。

少食可以避免腹胀和呼吸短促。

  8、多喝水如果没有医生的约束,平时应注意喝水,这样气道分泌物就不会过于黏稠,痰液易于排出。

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及意义(赵莉君)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有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静脉注射刺激性溶液造成静脉内膜损伤。

长期卧床、术中、术后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使静脉血流滞缓,以及烧伤、创伤及手术后,长期输液如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等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

其临床表现有4大主证:

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

疼痛评估:

√ 

轻度指患者疼痛完全不影响睡眠;

中度痛指疼痛影响睡眠,但仍可自然入睡;

重度痛指疼痛导致不能睡眠或睡眠中痛醒,需用药物或其它手段辅助睡眠;

√ 

剧痛指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感觉。

治疗:

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来消融血栓。

手术疗法适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h者,主要采用球囊导管取栓术。

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四周,患肢抬高30°

,非急性期可室内轻体力活动。

①绝对卧床——在床上进行一切活动,如进食、大小便等,并要避免咳嗽、深呼吸、剧烈翻身及按摩挤压肿胀的肢体等。

这些行为均可使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从而增加肺动脉栓塞的机会。

②抬高患肢——是为了增加静脉回流,应用患肢抬高架,由专业护士指导使用,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2)药物治疗观察:

非手术疗法应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它们的共同副作用都是出血,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如注射点青紫、鼻衄、齿衄、尿血,黑便

等。

注射部位一般选取腹壁皮下注射。

(3)病情观察:

①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神志及患肢皮温、色泽、动脉搏动的情况。

如出现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

②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的变化,并和健肢比较,列表判断疗效一目

了然。

③肺动脉栓塞的发现及处理:

肺动脉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是护理的重中之重。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应高度警惕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出现上述症状,立即使患者平卧、避免活动(咳嗽、深呼吸、床上活动)4~6L/min吸氧、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④止痛剂的使用:

疼痛时不可过分限制止痛剂,以免因疼痛引起动脉痉挛。

3预防

长期卧床的病人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故凡是手术、骨折需卧床者及产后妇女,需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1)卧床期间要定时更换体位,每1~2h/次,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

(2)卧床期间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如膝、踝及趾关节的伸屈活动,举腿活动,护士进行指导、监督并检查病人的活动情况。

(3)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

(4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更要谨慎

(5)重视病人主诉,若病人站立后有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6)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如有及时通知医生。

(7)低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

肥胖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

(8)戒烟——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

(9)高危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

(10)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纤维素丰富食物,如芹菜、韭菜、蜂蜜、香蕉,必要时用开塞露、麻仁软胶囊等,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11)勿使用过紧衣物:

如腰带、紧张内衣,避免血液瘀滞。

12)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

或尽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

或应用下肢弹力绷带包扎等。

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A、Homan’s征:

患者下肢伸直,当踝关节急速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肿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该体征阳性,提示小腿静脉血栓形成。

踝关节的运动,起到象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这样的作用对于手术之后的功能恢复,可是至关重要的!

B、有一种通过充气产生压力的仪器可以在体外促进下肢的循环。

它象是一条厚厚的棉裤,套在腿上之后,仪器就将自动按顺序充气,先是脚,再是小腿,再是膝关节,再是大腿,之后放气,再从头来充气施加压力。

这样就相当于在体外进行从下到上的柔和地挤压,来帮助远端的血液和淋巴回流。

这个练习看上去很简单,就是主动屈伸踝关节。

也就是躺着或者坐在床上不用动,大腿放松,然后缓慢、但是用力的、在没有疼痛或者只有微微疼痛的限度之内,尽最大角度地勾脚尖(向上勾脚,让脚尖朝向自己)之后再向下踩(让脚尖向下),注意要在最大位置保持10秒左右,目的是让肌肉能够持续收缩。

就这样反复地屈伸踝关节,最好每个小时都能练习5分钟。

C、血浆D-二聚体是指纤维蛋白降解后的特异性产物,400μg/L为正常值

七.常用喷雾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李丹)

1、信必可都保使用方法

1)、旋松盖子并拔出。

2)、使旋柄在下方,握住吸入器使之直立。

将旋柄朝任意方向拧到底。

3)、将旋柄再旋回到原来位置,听到咔哒声表明已往吸入器中加入了一个剂量的药物。

4)、呼气,不可对着吸嘴呼气。

5)、轻轻地把吸嘴放在上下牙齿之间,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地用嘴吸气。

6)、然后屏住气,从口中拿出喷嘴,不要呼吸,闭住嘴,屏住3~5秒钟,然后慢慢呼气即可。

盖上盖子。

吸入完所需剂量后,用水漱口,不要吞咽(如上图)。

2、舒利迭使用方法

1)、打开:

用一手握住外壳,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

向外推动拇指直至完全打开。

20、推开:

向外推动滑杆发出咔哒声,一个标准剂量的药物已经准备好以供吸入,注意不要随意拨动滑杆以免造成药物的浪费。

30、吸入:

尽量呼气,注意不要把气呼入准纳器内.将吸嘴放入口中,由准纳器,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屏气约10秒钟.再鼻子呼气。

左推动手柄,发出咔哒声关闭准纳器(嗽口)!

八.发热病人的饮食及护理重点(王凯云)

发热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以感染原因最为常见。

1、休息:

病人应卧床休息,可减少氧耗量,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饮食:

(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高热引起的营养物质消耗多吃蔬菜和水果。

(2)饮水量:

2000—3000ml/日,补充因发热而缺失的水,加快毒素排泄和热量散发,心脏病或老年人酌减。

3、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4、高热时注意保暖,用热水袋要防止烫伤,出汗时及时更换衣服,擦汗,防止受凉。

5、降温方法:

(1)酒精擦浴:

以酒精擦颈部、腋窝、手心、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反复擦至皮肤发红,前胸、或背、腹部、足底不可擦浴。

(2)温水擦浴。

(3)冰袋冷敷头部或大动脉走行处,经常更换冷敷部位,防止冻伤。

(4)体温不超过39.0摄氏度(老年人38.5摄氏度)不宜使用退热药,以免因大汗引起虚脱,或干扰病情观察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九、哮喘病人的饮食指导及自我监护重点(郭文婷)

1、饮食

1)、避免敏感食物,特别是过敏性体质者:

如鱼、虾、海鲜等。

2)、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饮食宜温热,忌过冷、过热。

4)、饮食宜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饱。

5)、饮食宜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铁。

如瘦肉、牛奶等。

这些食品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而且又无增痰上火之弊,对增强病人体质有利,提高抗病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6)、饮食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和平衡,多吃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

7)、增加液体摄入量。

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

每天饮水量至少2000ml(其中包括食物中的水分)。

8)、经常吃食用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

2、对诱发哮喘的外界因素要敬而远之或采取防护措施:

如春秋季节的花粉、动物的皮屑、室内的尘螨、鸟的粪便,食物中的鱼虾,烟雾的刺激等等;

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应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当不得已外出时可以带口罩防护。

3、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4、保持乐观的情绪。

强烈的情绪变化(如悲痛、兴奋、激动、恐惧、忧虑等)可诱发哮喘发作

5、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切忌滥用所谓“特效药”;

6、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吸入用药(如:

使用信必可、舒利迭、普米克、必可酮、喘乐宁、奥克斯都保等)。

注意掌握有关的操作技术,特别是严重发作时的自我急救措施;

7.积极治疗与哮喘密切相关的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

十、卧床病人喂食的注意事项。

(周晓兰)

  应保证病人有充足的水分供应。

日常膳食中也应有干有稀,有饭有汤,尤以常食粥为宜,也可适当吃点咸菜,以利多饮些水。

对少数不愿饮水者,可适当吃一些多汁的新鲜瓜果。

病人清晨饮1~2杯温开水可预防便秘。

  喂食方法很重要  如病人自己不能进食,则需每一口都要喂得合适,避免病人 

发生呛食及噎食。

如果有固体食物噎在咽喉处,病人有窒息死亡之虞。

应立即使病人偏向床的一侧,面部朝下,家属可轻捶其背。

此法 

仍无效时,应一手支住病人枕部,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伸入病人口腔,夹住并取出食物。

1、评估:

病史:

中风、主诉:

吞咽困难症状常有呛咳、营养状态:

摄入不足、体重下降、心理问题:

抑郁、孤独

先让患者单次喝下3茶匙水(2ml、3ml、5ml)如没问题再让其一次喝下30ml水

1分:

可一口饮完,无噎呛;

2分:

两次以上饮完,无噎呛;

3分:

能一次饮完,但有噎呛;

4分:

两次以上饮完有噎呛;

5分:

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2、指导:

多次吞咽,缩下巴勿给抬高下巴,吃一口固体食物喝一口液体屏气用力吞咽。

每次吞完一次就清一次喉咙或咳嗽,暂停片刻再重复做几次空吞咽动作,直到将食物全部吞下,再吃第二口。

检查口腔有无残余食物。

指导进食者不可谈话、大笑,观察是否有吞咽困难的情况。

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时,立即停止喂食

3、左侧卧位时病人胃食管反流减少,因而建议鼻饲时应取左侧卧位

4、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增加,误吸也易发生:

选择适宜的管径大小的胃管进行鼻饲:

成人可选择14号胃管,胃管管径细,会降低营养液的流速和滴速。

且置于幽门以下的空肠内,因此大大降低了误吸的发生率。

5、胃管插入远端小肠较胃管插入常规长度时误吸发生几乎降低50%。

将胃管插入幽门后较胃管插入胃内发生的误吸的几率降低。

(尤其是神志不清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CS)评分<9分者及老年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尽呼吸道分泌物能降低误吸发生率。

抬高床头30°

或更高,并在鼻饲后半小时内仍保持半卧位,测定胃内残留量,为残余量大于150ml,应暂停鼻饲。

1.咳嗽训练:

(屏气咳嗽)

作用:

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反射

2.吹气球、吹蜡烛训练:

面颊肌、舌肌、咽部肌肉的综合训练

呼吸科赵莉君

201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