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2280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

《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管主观题文档格式.docx

40%

=1415700(元)

 

资金成本

某公司目前拥有资金2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800万元,年利率10%;

权益资金1200万元,股数100万股,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2元,预计股利增长率为5%,目前价格为20元,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50%,固定成本为100万元,该公司计划筹集资金100万元投入新的投资项目,预计项目投产后企业会增加200万元的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仍为50%,固定成本增加2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有两种筹资方案:

方案1:

增加长期借款100万元,借款利率上升到12%,股价下降到19元,假设公司其他条件不变。

方案2:

增发普通股47619股,普通股市价增加到每股21元,假设公司其他条件不变。

根据以上资料

(1)计算该公司筹资前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2)计算该公司筹资前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3)分别计算采用方案1和方案2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4)分别计算采用方案1和方案2后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5)计算采用方案1和方案2后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6)分别采用比较资金成本法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确定该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并解释二者决策一致或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1)目前资本结构为:

长期借款40%,普通股60%

借款成本=10%×

(1-25%)=7.5%

普通股成本=2×

(1+5%)÷

20+5%=15.5%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7.5%×

40%+15.5%×

60%=12.3%

(2)经营杠杆系数=(1000-1000×

50%)/(1000-1000×

50%-100)=500/400=1.25

财务杠杆系数=400/(400-800×

10%)=1.25

复合杠杆系数=1.25×

1.25=1.56

(3)若采用方案1:

原有借款的资金成本=10%×

新借款资金成本=12%×

(1-25%)=9%

(1+5%)÷

19+5%=16.05%

增加借款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7.5%×

(800/2100)+9%×

(100/2100)+16.05%×

(1200/2100)=12.46%

采用方案2:

普通股资金成本=[2×

(1+5%)]/21+5%=15%

增加普通股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7.5%×

(800/2100)+15%×

(1200+100)/2100

=12.14%

(4)若采用方案1:

经营杠杆系数=(1200-1200×

50%)/(1200-1200×

50%-120)=600/480=1.25

财务杠杆系数=480/(480-800×

10%-100×

12%)=1.24

1.24=1.55

若采用方案2:

10%)=1.2

1.2=1.5

(5)

EBIT==344(万元)

(6)采用比较资金成本法确定该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为选择方案2,追加股票筹资,因为追加筹资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低。

采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确定该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为选择方案1,即追加借款筹资,因为追加筹资后的EBIT(48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EBIT(344万元)。

二者决策不一致的原因在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项目投资

1、甲公司计划投资一个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10万元(其中预备费0.2万元),全部在建设期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1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2万元。

投产后每年增加销售收入90万元。

增加总成本费用62万元(其中含利息费用2万元),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5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4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

该企业由于享受国家优惠政策,项目运营期第1~2年所得税率为0,运营期第3~5年的所得税率为25%。

已知项目的折现率为10%,基准投资收益率为20%。

忽略营业税金及附加对决策的影响。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下列指标并判断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运营期内每年的折旧额;

(3)运营期内每年的息税前利润;

(4)计算期内各年的税后现金净流量(按照调整所得税计算);

(5)净现值、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

(6)利用(5)的计算判断本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答案

(1)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预备费+流动资金投资由于在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不涉及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所以,原始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预备费,即固定资产投资+预备费=110万元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110+2=112(万元)

(2)运营期内每年的折旧额=(112-4)/5=21.6(万元)

(3)运营期内每年的息税前利润=(90-62)+2=30(万元)

(4)NCF0=-110(万元)

NCF1=0(万元)

NCF2~3=息税前利润+折旧=30+21.6=51.6(万元)

NCF4~5=息税前利润+折旧-息税前利润×

所得税税率=51.6-30×

25%=44.1(万元)

NCF6=息税前利润+折旧-息税前利润×

所得税税率+残值回收=51.6-30×

25%+4=48.1(万元)

(5)该项目的净现值

=51.6×

(P/A,10%,2)×

(P/F,10%,1)+44.1×

(P/F,10%,3)+48.1×

(P/F,10%,6)-110

1.7355×

0.9091+44.1×

0.7513+48.1×

0.5645-110

=56.07(万元)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110-51.6-51.6)/44.1=2.15(年)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15+1=3.15(年)

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10+2=112(万元)

总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

100%=30/112×

100%=26.79%

(6)净现值56.07万元大于0、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15年小于项目运营期期的一半2.5年、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15年大于项目计算期的一半3年、总投资收益率26.79%高于基准投资收益率20%。

虽然主要指标净现值、次要指标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以及辅助指标总投资收益率都处于可行区间,但是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处于不可行区间,所以,该项目基本上具有财务可行性。

2、甲企业打算在2010年末购置一套不需要安装的新设备,以替换一套尚可使用5年、折余价值为50000元、变价净收入为20000元的旧设备。

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175000元。

到2015年末,新设备的预计净残值超过继续使用旧设备的预计净残值5000元。

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5年内,第1年增加息税前利润14000元,第2~4年每年增加息前税后利润18000元,第5年增加息前税后利润13000元。

新旧设备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假设全部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的估计均与税法的规定相同,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2%。

(1)计算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2)计算运营期因更新设备而每年增加的折旧;

(3)计算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4)计算运营期第1年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5)计算建设期起点的差量净现金流量ΔNCF0;

(6)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ΔNCF1;

(7)计算运营期第2~4年每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ΔNCF2~4;

(8)计算运营期第5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ΔNCF5;

(9)计算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并决定是否应该替换旧设备。

(1)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175000-20000=155000(元)

(2)运营期因更新设备而每年增加的折旧

=(155000-5000)/5=30000(元)

(3)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50000-20000=30000(元)

(4)运营期第1年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30000×

25%=7500(元)

(5)建设起点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ΔNCF0=-155000(元)

(6)运营期第1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ΔNCF1=14000×

(1-25%)+30000+7500=48000(元)

(7)运营期第2~4年每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ΔNCF2~4=18000+30000=48000(元)

(8)运营期第5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ΔNCF5=13000+30000+5000=48000(元)

(9)155000=48000×

(P/A,ΔIRR,5)即:

(P/A,ΔIRR,5)=3.2292

查表可知:

(P/A,18%,5)=3.1272(P/A,16%,5)=3.2743

即:

(3.2743-3.2292)/(3.2743-3.1272)=(16%-ΔIRR)/(16%-18%)

0.0451/0.1471=(16%-ΔIRR)/(-2%)

ΔIRR=16.61%

由于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16.61%高于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报酬率12%,所以,应该替换旧设备。

存货管理

东风有限公司每年需要耗用甲种原材料10816Kg,单位材料年储存成本为10元,平均每次订货费用为500元,该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1000元。

假设不存在数量折扣,不会出现陆续到货和缺货的现象。

要求(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计算甲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甲材料的年度订货批数;

(3)计算甲材料的相关储存成本;

(4)计算甲材料的相关订货成本;

(5)计算甲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6)计算与经济订货量相关总成本。

(1)甲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2×

10816×

500/10)^(1/2)=1040件)

(2)甲材料的年度订货批数=10816/1040=10.40(次)

(3)甲材料的相关储存成本=1040/2×

10=5200(元)

(4)甲材料的相关订货成本=10.40×

500=5200(元)

(5)甲材料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1040/2)×

1000=520000(元)

(6)与经济订货量相关总成本=5200+5200=10400(元)

应收账款管理

某企业上年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

假设今年该企业变动成本率维持在上年的水平,现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

乙方案给予客户45天信用期限(n/45),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45天收到,其收账费用为20万元,坏账损失率为货款的2%;

甲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账费用为50万元。

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6000万元,企业的资本成本率为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1)计算该企业上年的下列指标:

①变动成本总额;

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2)计算甲、乙两方案的收益之差;

(提示: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3)计算乙方案的应收账款相关成本费用;

(4)计算甲方案的应收账款相关成本费用;

(5)计算甲、乙两方案税前收益之差,在甲、乙两个方案之间做出选择。

(1)①变动成本总额=3000-600=2400(万元)

②变动成本率=2400/4000×

100%=60%

(2)甲、乙两方案收益之差=5400×

(1-60%)-5000×

(1-60%)=160(万元)

(3)①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5000×

45)/360×

60%×

8%=30(万元)

②坏账成本=5000×

2%=100(万元)

③收账费用为20万元

④采用乙方案的应收账款相关成本费用

=30+100+20=150(万元)

(4)①平均收账天数

=10×

30%+20×

20%+90×

50%=52(天)

②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5400×

52)/360×

8%=37.44(万元)

③坏账成本=5400×

50%×

4%=108(万元)

④现金折扣成本

=5400×

30%×

2%+5400×

20%×

1%

=43.2(万元)

⑤收账费用为50万元

⑥采用甲方案的应收账款相关成本费用

=37.44+108+50+43.2=238.64(万元)

(5)甲、乙两方案税前收益之差

=160-(238.64-150)=71.36(万元)大于0,所以企业应选用甲方案。

收益分配

某公司2005年度的税后利润为1200万元,该年分配股利600万元,2007年拟投资1000万元引进一条生产线以扩大生产能力,该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金占80%,借入资金占20%。

该公司2006年度的税后利润为1300万元。

(1)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固定股利政策,并保持资本结构不变,则2007年度该公司为引进生产线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自有资金?

(2)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并保持资本结构不变,则2007年度该公司为引进生产线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自有资金?

(3)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剩余股利政策,则2006年度公司可以发放多少现金股利?

(1)2006年度公司留存利润

=1300-600=700(万元)

2007年自有资金需要量

=1000×

80%=800(万元)

2007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数额

=800-700=100(万元)

(2)2005年股利支付率=600/1200=50%

2006年公司留存利润

=1300×

(1-50%)=650(万元)

=800-650=150(万元)

(3)2007年自有资金需要量

2006年发放的现金股利

=1300-800=500(万元)

税务管理

甲公司为扩大营销规模,计划在A.B两个城市新设两处销售机构。

根据企业内部财务部门预测,在A城市新设的销售机构将发生100万元的亏损,在B城市新设的销售机构将取得1000万元的税前利润。

预计同期总公司会取得6000万元的税前利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无所得税调整事项。

(1)如将A城市的销售机构设置成子公司的形式,分别计算总公司、分支机构、及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合计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2)如将A城市的销售机构设置成分公司的形式,分别计算总公司、分支机构、及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合计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3)分析哪种设置形式对企业更有利

[答案]

(1)如A城市设为子公司,因A城市亏损,不缴纳所得税;

如B城市也设置为子公司,则B城市分支机构应缴所得税=1000×

25%=250(万元)

总公司应缴纳所得税=6000×

25%=1500(万元)

总公司与各分支机构合计应缴纳所得税=1500+0+250=1750(万元)

如B城市设置成分公司,则B城市不单独缴纳所得税,总公司与B分公司合并应缴纳所得税=(6000+1000)×

25%=1750(万元)

总公司与各分支机构合计应缴纳所得税=1750+0=1750(万元)

(2)如A城市设为分公司,则A城市不单独缴纳所得税,而与总公司合并缴纳所得税;

如B城市设置为子公司,则B城市分支机构应缴所得税=1000×

总公司与A分公司合并应缴纳所得税=(6000-100)×

25%=1475(万元)

总公司与各机构合计应缴纳所得税=1475+250=1725(万元)

如B城市也设置为分公司,则B城市不单独缴纳所得税,而与总公司、A公司合并缴纳所得税;

总公司与各机构合计应缴纳所得税=(6000-100+1000)×

25%=1725(万元)

财务分析

东方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支付的优先股股利为50万元,发放的现金股利为120万元;

去年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800万股,去年5月1日按照18元的价格增发了50万股(不考虑手续费),去年9月1日按照12元的价格回购了20万股(不考虑手续费)。

去年年初的股东权益总额为6800万元,优先股股东权益为200万元。

去年年初时已经发行在外的潜在普通股有

(1)认股权证200万份,行权比例为2:

1,行权价格为12元/股

(2)按照溢价20%发行的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额为12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3%,如果全部转股,可以转换15万股。

去年没有认股权证被行权,也没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被转换或赎回。

所得税税率为25%。

去年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15元,年末市价为20元。

要求计算:

(1)去年的基本每股收益;

(2)去年年末的每股净资产;

(3)去年的每股股利;

(4)去年的稀释每股收益;

(5)去年年末的市盈率、市净率。

(1)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50×

8/12-20×

4/12=826.67(万股)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1000-50=950(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950/826.67=1.15(元)

(2)年末的股东权益

=年初的股东权益+增发新股增加的股东权益-股票回购减少的股东权益+当年的收益留存

=6800+18×

50-12×

20+(1000-50-120)

=8290(万元)

年末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800+50-20=830(万股)

年末属于普通股股东的股东权益=年末的股东权益-优先股股东权益=8290-200=8090(万元)

年末的每股净资产=8090/830=9.75(元)

说明:

为了保持口径一致,计算每股净资产时,分子应该是“属于普通股股东的股东权益”,教材中关于这个问题没有做说明,但是考生应该掌握。

(3)每股股利=120/830=0.15(元)

(4)净利润增加=债券面值总额×

票面年利率×

(1-所得税税率)=债券发行额/(1+溢价率)×

(1-所得税税率)=120/(1+20%)×

3%×

(1-25%)=2.25(万元)

可转换债券转股增加的股数为15万股

认股权证行权增加的股数

=认股权证行权认购的股数×

(1-行权价格/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200/2×

(1-12/15)

=20(万股)

稀释的每股收益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稀释后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950+2.25)/(826.67+20+15)

=952.25/861.67

=1.11(元)

(5)市盈率=每股市价/基本每股收益=20/1.15=17.39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0/9.75=2.05

2、已知某公司2008年会计报表的有关资料如下:

金额单位:

万元

资产负债表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资产

15000

17000

负债

6000

6800

所有者权益

9000

10200

利润表项目

上年数

本年数

营业收入

(略)

20000

净利润

1000

已知该公司2007年按照平均数计算的资产负债率是50%,总资产周转率是1.2次,营业净利率是4.5%。

(1)计算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的2008年的下列指标(时点指标按平均数计算):

①净资产收益率;

②销售净利率;

③总资产周转率(保留三位小数);

④权益乘数;

⑤净资产收益率。

(2)使用连环替代法依次分析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数额。

(1)①净资产收益率=1000/[(9000+10200)/2]×

100%=10.42%

②销售净利率=1000/20000×

100%=5%

③总资产周转率=20000/[(15000+17000)/2]=1.25(次)

④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

=[(15000+17000)/2]/[(9000+10200)/2]

=1.667

⑤净资产收益率=5%×

1.25×

1.667=10.42%

或净资产收益率=1000/[(9000+10200)/2]=10.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