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206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推动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年初工作安排,从5月下旬开始,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城关、毛坝、汉王、绕溪、高滩、高桥等十个镇及部分村组和人社局、考评办、财政局、审计局等四个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方式,对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继2005年实施农村医疗保险后,县委、县政府又于2016年8月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各镇和相关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积极引导,广泛发动,认真实施,全力推进,连续两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考核位次名列全市前茅。

﹙一﹚县委政府重视。

一是成立由县长担任组长,人社局、组织部、宣传部、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县情出台了《紫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和制度;二是及时召开了动员会议,对全县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并将其列入2016年度20项重点工作之一;三是与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纳入县委政府年度考核目标。

﹙二﹚强化工作督导。

县人社局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镇的责任制,经常深入镇村,走访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县考评办加强督查,强化考核,先后四次组织人员进行督导检查,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截至2016年7月底,已收缴保险基金1645万元,缴费人数达到1

3.8万人,参保率达到98%,实现了参保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三﹚各镇狠抓落实。

各镇按照“早谋划、快推进”的工作思路,一是结合镇情制定了《实施方案》,狠抓政策学习和相关培训,使镇村干部熟悉政策,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二是按照包组联户的工作要求,主要领导积极主动抓落实,镇村组干部,深入农户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序开展养老保险调查摸底、养老金的收缴和兑付工作;三是采取召开群众会议、印发资料、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多渠道宣传政策;四是以村为单位对参保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人员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四﹚积极兑现待遇。

及时兑付养老金,让参保群众及时享受待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

一是财政部门加强资金调度,确保了养老资金按时到位;二是各镇及时收集上报申领人员资料,县经办中心快速审核批复,经办银行及时办理兑付手续;三是对在领待遇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县社保中心和各镇社保站严格审核领待遇人员变动情况,杜绝了养老金的流失。

止7月底,全县领取待遇人员

4.3万人,占应发放人数的100%,上半年累计发放养老金1986万元,占应发放金额的100%。

养老金的及时兑现,打消了群众的顾虑,调动了群众参保积极性。

﹙五﹚加强资金管理。

一是开设了基金收入户、基金支出户、财政专户等三个基本账户,实行严格的分户核算管理,确保了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2016年度累计结余基金3030万元,采取定期存款的办法,实现了基金保值增值;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项业务经办制度,参保缴费、待遇申报、审核发放、内控稽核等各项业务工作均实现了规范化运行;三是2016年度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参保信息、缴费信息全部录入陕西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2016年度信息录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我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县农户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实施时间短等因素,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一是个别镇领导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看成是一项短期的突击性的工作,认为只要把款一解,考核不受影响就行了,没有站在讲政治、重民生,促和谐、保稳定,拉内需的高度去认识国家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和深远意义,工作落实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二是少数干部不认真学习,对国家政策一知半解,没有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深入细致的做宣传动员、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等基础性工作,反而埋怨县上下达的任务量大、人数多,对自己所包联村组究竟有多少参保对象、哪些人应该参保,说不清道不明。

三是部分群众对养老保险政策认识不够,年轻人说“我还早”,老年人嫌钱太少;有的怕政策变,担心几十年之后是否能兑现待遇;还有的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总想政府大包大揽,主动参保的意识差。

(二)宣传工作不够广泛。

一是全县上下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没有把党和国家施行养老保险政策目的意义、现阶段经济基础与国家每年巨的大财政支出矛盾、农民参保后的好处等,给干部群众宣传到位,群众知晓率仅在47%;二是县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专题宣传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节目偏少;三是大部分镇村没有形成有效的宣传机制,没有建立固定的宣传栏和公示栏,没有在集镇、要道口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没有利用好养老金发放、集镇逢集和典型事例进行宣传;部分镇村没有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会议,仅靠打电话通知群众,宣传效果差。

尤其对外出务工人员这一参保主体,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宣传办法,将政策及时传达给他们。

加之部分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有限,解答不了群众提出的问题,致使部分群众的参保积极性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

﹙三﹚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部分镇没有按照县上的档案管理要求,统一规范档案内容,造成了档案内容不统一,材料收集不齐全,反映内容不完整,缴费数据不清的现象;二是部分镇经办机构没有固定的档案室,少数档案保存在经办人员手中;三是参保缴费证发放速度慢,群众意见较大。

三、几点建议﹙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使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从思想和行动上,把养老保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政策的落实放在执政为民、和谐民生的高度,专题研究部署,常抓不懈,切实推进该项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要强化工作措施。

各镇要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

建立和落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包村联户干部的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罚到人。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附送: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一)一调查数据概况:

东二分村共有约800口人,住房占地约200亩,耕地1550亩。

本村固定资产120万,去年总产值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为3800元。

(一)经济收入状况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辅以副业如养鸡,养羊,牛,猪。

经济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80%。

经济作物包括土豆,花生,莜面,玉米。

种植面积在200亩左右每亩毛收入一万元左右。

(二)受教育状况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教育。

现在村里只有三个高中生。

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8岁,但有50%的孩子九岁才开始上学。

(三)生活状况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

二下乡感悟

(一)我看农村教育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

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

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

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

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

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

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

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

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

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

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

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

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二)我为乡亲献计策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

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

面对这份深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

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东二分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之创举,大有为之大力宣传的必要。

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

注意了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

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

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为此,我们同父老乡亲们一同探索前进的路。

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厂,把自己生产的莜面加工成成品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然而另一方面领导们却考虑着要承当巨大投资风险,基于此,他们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

现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承当风险能力极小,在如此现状下,村领导们当然是不敢贸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

的确,暂不说基地太小而带来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问题,就连产品销售渠道也够戗。

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运转周期短的小型企业(如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倒是比较可行的。

现在,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经济作物和种高效田。

高效田是给外国公司制种,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

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较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

为此,加大宣传,极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效田,是东二分村近几年致富的首选之路。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就那短短的三天,我和周家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她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

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

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

东二分村的乡亲啊!

我将在城市的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

(三)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