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172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

《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docx

山东滕州评比优秀教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章节复习最全版

《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枣庄三中西校孙涛

授课日期

2014年1月16日

课题名称

《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课型

复习课

教学模式

课前基础回顾、概括整合

课上精讲精练

课后深化练习

教具

学案、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电离平衡中离子积常数,掌握溶液中、的浓度与溶液的酸碱度的定量关系。

(2)了解测定溶液的方法,掌握溶液的简单计算

(3)了解强弱电解质的区别,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4)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

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理解沉淀溶解平衡、沉淀转化的本质

理解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6)理解离子反应及反应发生的条件,掌握中和滴定的实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参与知识点总结才能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基础知识回顾,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

通过对应巩固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领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来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化学专业初步知识的学习。

教学重点

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离子反应、中和滴定的实验方法

本章教材整体分析

本章教材知识是在学习完化学平衡之后对平衡知识的应用,在平衡知识点之上升华的是改变条件后溶液中微观粒子的浓度、数目等的变化。

首先介绍作为溶剂的水自身的一些性质,然后探讨加入溶质后水与溶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进而研究水溶液中溶质之间发生反应的情况。

本章内容的主要线索是“平衡”,本章内容是对在水溶液中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实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对本章重要知识点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各个知识点还是比较孤立,通过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方面还要加强,对本章的题目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大、正确率低等问题。

教学方法

列表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基础回顾

学案:

思考、回顾

第一节:

水溶液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为,水的离子积常数是一个与有关的常数。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⑴温度:

水的电离是的过程(填吸热或放热),温度升高会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填左、右或不)。

⑵浓度:

加酸,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填左、右或不);

加碱,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填左、右或不)。

可见,加酸、加碱都会水的电离,但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

二: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概念

化合物类型

电离程度

电离特点

表示方法

溶液存在形式

实例

三:

溶液的酸碱性与

1、值的定义

用的负对数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即:

=。

[规律总结]的大小可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即溶液的酸性越强,其越小;溶液的碱性越强,其越大。

2、值的范围

由于当[](或[])的浓度小于或等于1时,应用不方便,即引入值是为了方便应用的,故值的范围是。

3、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常温25℃时)

溶液的酸碱性

[]

[]

[]与[]的相对大小

酸性

 

中性

碱性

巩固练习:

1、若为8和为13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

2、若为3的盐酸和为13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

3、若为3的酸和为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呈碱性,可能的原因:

4、若为10的23和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之比:

5、用为3的盐酸和为3的醋酸溶液与面积质量相等的锌片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用时关系:

(填:

大于、小于和等于)

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完成表格针对3 3-+平衡体系

二、盐类水解

列表比较:

分析平衡:

3溶液中加入以下物质后有何变化?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

C(3)

C(3-)

C(H+)

C(-)

升温

加水

加醋酸钠

加冰醋酸

加醋酸铵

小结: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盐类本身原性质:

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2、温度:

盐的水解是热反应。

因此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

3、浓度:

盐的浓度越小,其水解程度越.

4、溶液原酸碱性:

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如23溶液中加碱可以水解。

加酸可以水解。

3、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三个守恒

1、电荷守恒原理:

任何电解质溶液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2、原子守恒原理:

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等于它的溶液里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3、质子守恒原理:

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与浓度相等.

[提问]2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三个守恒式书写?

在23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

(1)大小关系:

(2)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

原子守恒:

质子守恒:

巩固练习:

1、将0/L3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3晶体时,都会引起()

A.溶液的c()减小

B.3电离度变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减小

2、25℃时,在浓度为1的(4)4、(4)23、(4)2(4)2的溶液中,测得其c(4+)分别为a、b、c(单位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a>b>c    

C、a>c>b   D、c>a>b

3、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氨水与氯化铵的7的混合溶液中:

[]>[4+]

B.2的一元酸和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

C.0.1·1的硫酸铵溶液中:

[4+]>[42-]>[]

D.0.1·1的硫化钠溶液中:

[]=[]+[]+[H2S]

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

一、沉淀溶解平衡

一些电解质如4在水中只能溶解很少、可以说是难以溶解,所以称为。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

1、定义:

一定温度下,当沉淀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

2、特征:

(1)

(2)

(3)(4)(5)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①内因:

②外因:

巩固练习:

1、某温度下,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金属阳离子浓度的辩护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B.加适量固体可使溶液由点变到点

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与乘积相等

D.、分别在、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第四节离子反应

一、离子反应类型及条件

1、离子反应类型及条件

(1)、复分解反应型

①②③

(2)氧化还原反应型

①氧化性较强的离子:

②还原性较强的离子:

(3)水解反应型(包括水解互促)

(4)络合反应型:

2、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用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还可表示所有类型的反应。

注意:

+=H2O表示中和反应这一类反应的实质,但这个离子方程式不是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

(举例说明)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一写原方程”——根据客观事实,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二拆强可溶”——把于水且电离(电解质)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余用化学式表示。

(3)“三删同离子”——删去等号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4)“四查两守恒”——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例:

①碳酸钙与醋酸溶液反应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2

③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2反应

二、离子反应应用

1、常见离子的检验

常见离子

试剂或方法

实验现象

常见离子

试剂或方法

实验现象

2+

3+

2+

3+

42-

2+

2+

回顾基础知识,唤起回忆。

 

2、中和滴定

实验步骤(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氢氧化钠为例)[投影]

⑴准备:

①检查酸式滴定管是否;②洗净滴定管后要用

再润洗两到三次;③加标准液;④赶走,并将液面调节到并计下读数;⑤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⑵滴定:

①用量筒(或滴定管)取一定体积待测液于中,滴入;②用左手,右手,眼睛注视;③锥形瓶中溶液且,停止滴定,计下刻度。

⑶计算:

每个样品滴定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根据中和滴定原理有:

c(标准液)•V(标准液)=c(待测液)•V(待测液),c(待测液)=。

由于c(标准液)、V(待测液)均为定值,所以c(待测液)的大小取决于

巩固练习:

1、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在含有大量[()4]―的溶液中:

2+、+、-、H+

B.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42-、3+

C.c()=10-12·1的溶液:

、2+、、

D.在=12的溶液中:

4+、+、42-、-

E.碳酸氢钠溶液:

、42-、、

F.无色溶液:

2+、-、-、3-

G.在强碱溶液中:

+、K+、32-、3-

H.能使试纸呈红色的溶液:

、4+、I-、3-

I.由水电离的c()=10-13·L-1的溶液中:

K+、S-、-、32-

J.2溶液:

3+、、42-、2-

K.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3+、2+、3-、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3++43·H2O=[()4]―+44+

B.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2++2―+2+H2O=2+3↓

C.氯气通入水中:

222――

D.用浓盐酸与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

2+2+2―2++2↑+2H2O

E.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2424↓

F.H24与()2溶液反应:

2++++424↓+H2O

G.钠和冷水反应:

22H222↑+2―

H.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3―2―3↓2O

I.将少量稀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

32―+22↑+H2O

J.2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32―+H2O=3―+―

3、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过程如下:

(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b)用蒸馏水洗净,(c)加入待测的溶液,(d)记录液面刻度读数,(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f)置于未经标准酸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g)加入适量的蒸馏水,(h)加入酚酞试液2滴,(i)滴定时,边滴边摇晃(j)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k)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