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1611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5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民解放战争的打响 

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的开始 

渡江战役的胜利

5.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战役有:

( 

)①渡江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

①③④ 

①②③④

6.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

“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

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

”这表明( 

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 

美国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共产党在战场上连连打败国民党 

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7.1945年8月,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 

解决革命的方向和道路问题 

讨论停战问题

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内战阴谋

8.小郭同学看到一段材料“在1945年8月,我们的城市是最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城市,因为它关系着举国上下的和平与安宁。

”请你判断“我们的城市”是指( 

重庆 

南京 

北京 

上海

9.“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民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十,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了怀念邓小平同志,某校举办了“邓小平事迹图片展”活动。

下列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③①② 

③②① 

①③② 

①②③

10.读初中时,小明的爷爷给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某个战役的故事,这个战役是( 

赤壁之战 

百团大战 

台儿庄战役 

辽沈战役

11.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重庆谈判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渡江战役

1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

③都初步实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13.为了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参加了( 

南京谈判 

北京谈判 

西安谈判 

14.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拖垮敌人 

寻找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

避免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交锋 

实现战略上的进攻部署

15.右边知识卡片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上整理的笔记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遵义会议 

万隆会议 

西安事变 

16.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 

东北地区队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台湾

17.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

毛泽东将自己的作品《沁园春·

雪》书赠柳亚子先生。

其中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特别气势磅礴。

那么在当时“数风流人物”最重要的任务是( 

打破围剿,战略转移 

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发动内战,消灭红军

18.下图是解放战争中某著名战役总前委的合影。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定,该战役是(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平津战役   

19.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B

淮海战役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

平津战役

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D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宣告国民党政权的覆亡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

共55分)

20.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领导下,终于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1)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就中共本身来说,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队伍,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图片是这支军队发展历程的缩影。

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五,这支人民军队创建于哪一年?

(2)图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哪一战役?

(3)我国的战略核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4)导弹部队的组建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什么道路?

22.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西方,举步维艰】

材料一:

【寻求合作,不断探索】

【初步建立,曲折前进】

材料五中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该事件表明当时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如何?

【不断健全,日臻完善】

(1)材料一中图一两位人物领导的哪一场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图二人物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他追求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这两次追求民主政治的运动在学习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2)材料二中“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中“和平团结的方针”指的是谈判后签订的哪一文件?

“国民党再发动内战”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四的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开始于哪一事件?

该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哪一部?

(5)纵观历史发展的进程,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你认为我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知识,通过时间:

“1948年”,以及阅读材料,我们可判断出当时蒋介石的心态很消极,出现这一心态的原因是:

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国共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①香港问题的形成,香港问题的形成和英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三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香港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造成了香港问题的由来,和国共关系无关;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国共关系密切相连,在中华民族危机面前,两党携手并肩,共抗外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③北伐战争的进行和国共关系也有关系,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为了统一中国,推翻军阀统治进行了北伐,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台湾问题也和国共关系有关,抗战胜利后,国共分裂,国民党挑起内战,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的台湾问题,因此本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两次国共合作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共合作则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训告诫我们:

合则共赢,分则两伤。

两岸的炎黄子孙必须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答案】C

【解析】【分析】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淮海战役,知道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大别山”“1947年”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故B符合题意;

A项人民解放战争的打响的时间是1946年6月;

C项战略决战的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11月;

D项渡江战役的胜利的时间是1949年4月。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要熟记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深切感受老一代党的领导人的智慧。

5.【答案】B

【解析】【分析】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点评】考查三大战役

6.【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已确定,但为了贏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他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的问题。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赴重庆参加谈判,使全国人民看清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平的诚意,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知识。

7.【答案】D

【解析】【分析】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谈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知识点,重点掌握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8.【答案】A

【解析】【分析】据“在1945年8月,我们的城市是最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城市,因为它关系着举国上下的和平与安宁。

”可知,“我们的城市”是指重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的事迹,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48年11月,邓小平作为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了淮海战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1982年中英两国香港问题谈判,邓小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

故本题应选A项。

10.【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史实。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史实。

11.【答案】C

【解析】【分析】1947年6月,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点评】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的重要意义。

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属于重点基础知识。

1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重庆谈判国共两党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但1946年6月,国民党在完成全面内战的部署后,悍然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性的内战从此开始。

1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结束后,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毛泽东为了争取和平,反对内战,决定和蒋介石在重庆进行谈判,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14.【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是在解放战争初期,拖垮敌人是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我军采取的战术,不是撤离延安的目的,排除A,那时候我军处于被动防御阶段,还没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排除D,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进攻延安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陕北解放军只有两万人,众寡悬殊,为了避免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交锋以便最终寻找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B、C两项比较,B项是更深刻的目的,答案应是B。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般应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如这道题的A、D两项,在B、C两项之间要进行一下最优选择,这时候往往要找根本性的那一项,这种方法同样适用其它类似的选择题。

15.【答案】D

【解析】【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多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因此选D。

16.【答案】D

【解析】【分析】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往台湾,这也是台湾至今和祖国分离的原因。

【点评】考查台湾问题。

17.【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中共担负历史任务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的内战方针已定,但其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就玩弄起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为了尽量争取和平,实现人民民主建国的愿望,中共决定派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所以此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重庆谈判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在教材的小字内容上,蒋介石的本质决定了他不会允许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对存在,这个问题必然会成为双方斗争和争论的焦点,这种题必须要经过分析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18.【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解放军战略决战的认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1948年11月16日,为了统一指挥淮海战役前线两大野战军作战,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

根据所学知识,淮海战役历时六十六天,歼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的五十六个师五十五万人,是三大战役中歼灭敌人人数最多的战役,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大战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三大战役是人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经过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三大战役共歼灭敌军一百五十多万,有力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9.【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开始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A项符合题意;

1949年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9年1月平津战役胜利,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1949年4月开始的渡江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宣告国民党政权的覆亡。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各自主要作用。

二、材料分析题

20.【答案】

(1)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

(2)原因:

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并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解析】【分析】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三个阶段;

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很多,要注意正确分析。

【点评】考查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21.【答案】

(1)1927年。

(2)辽沈战役。

(3)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4)科技强军。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意义的认识。

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诞生了中国第一支人民军队。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辽沈战役的准确识记。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一11月,林虎、罗荣桓率领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解放了锦州、长春、沈阳等城市。

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人民解放军首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3)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装备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主体,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核反击的主要力量。

战略导弹部队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以及工程、情报、侦察、测地、计算、气象、通信、防化、伪装等作战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直属中央军委领导。

我国的战略核力量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三部分组成。

(4)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装备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主体,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核反击的主要力量。

它的基本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遵照统帅部的命令,独立地或与其他军种的战略核部队共同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战略目标。

导弹部队的组建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科技强军的道路。

22.【答案】

(1)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双十协定》(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

南京解放

(3)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依法治国;

加强民主、健全法制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图片一可知这两个人物是康有为和梁启超,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运动是戊戌变法。

根据图片二可知这个人物是孙中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企图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依据材料二中的关键词“军校的创办”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了黄埔军校,由此可知这次合作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其合作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一大的召开。

根据材料三中的内容“国民党承认和平团结的方针”,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出自于重庆谈判中签订的《双十协定》的内容。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内战失败的标志是1949年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府的垮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