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1401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霞”四种意象。

试从

唐诗宋词中查找运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

示例:

青山: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

古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

(赵企《感皇恩·

别情》)

夕阳: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王贾谊宅》)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

烟霭: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妙用修辞:

如运用典故、比喻、对偶、排比\夸张\引用等手法。

例:

《长亭送别》中,反映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写道:

①对拆散鸳鸯的不满。

莺莺“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

(夸张)

减了玉肌;

”(对偶),“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排比)……”(对偶\排比\叠词\夸张)

②对功名富贵的蔑视。

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

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

【课堂练习】

1.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端正好]暮秋时节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

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脱布衫]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

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

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

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

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

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煞][收尾]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

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

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

此处就是分手之地么?

“开席吧!

”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

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

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

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1

2.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

莺莺(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

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于举筋?

张生(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

(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

张生(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

(摔杯)有违情义,如同此杯!

莺莺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

不管得

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张生(感动,流泪)小姐知我。

(传来马嘶声)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且慢。

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

(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恭听,接帕端详)小姐不必多虑!

谨庚一绝,以剖寸心。

(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

亲?

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

3.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

一骑绝尘去,

山峦笼轻烟

转山坡,

穿疏林,

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

道一声平安,

道一声珍重,

陪伴游于的是冷清清的斜阳

秋风掠过禾黍,

飘来声声马嘶,

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

劳燕分飞谁主使?

离愁别恨苦难言

说什么功名仕途,

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

山程水泽情难忘,

夕阳古道心相连

青山下,

秋风里,

离人泪,

心自颠

那离愁呵,

长如水,

沉如铅

一辆车儿,

如何载得起?

如何拖向前?

【研究行学习】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

明代以降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

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例:

第一种看法:

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

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

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

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

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

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西厢记>备课资料

【杂剧知识】

曲调:

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

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

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曲词:

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

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

曲文中多衬字。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等)

宾白:

“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

”“北曲中有全宾全白。

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科介:

“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

【重要关目】

①佛殿相逢:

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

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②墙角联吟:

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y”莺莺心动,依韵和之:

“兰闽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动了张生。

(同上)

③月夜听琴:

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

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衷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禁。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④红娘传书:

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

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

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

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

”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

莺莺复书: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⑤崔张成婚:

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

“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

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

仰图厚德难从札,谨奉新诗可当媒。

寄语高唐休咏赋,令宵端的云雨来。

”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

与张生私下成婚。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西厢记》体例

元杂剧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厢记》却是五本,作为一个整体“通谱一事”。

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虽非仅为《西厢记》,但五本的规模,毕竟是一特例。

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欢离合,曲折复杂,一本四折的通例,难以容纳;

二是《西厢记》作为一部古典诗剧,有浓厚的抒情性,它不仅交待一个故事,而且表现人物的感情波澜、内心世界,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应的篇幅;

三是《王西厢》以《董西厢》为基础,而《董西厢》是一部五万言的巨制,这也要求(王西厢)有相应的规模;

四是在《王西厢》产生的时代,南戏已有发展,它的动辄几十出的体例,也必然影响着王实甫的杂剧创作。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3页)

《西厢记》评本

明代文人评论《西厢记》成风,出现诸多评本。

现存明人批评《西厢记》有十多种。

主要有王世贞、李贽合评本(元本出相北西厢记)、李A赞批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厢记》、陈继儒批评本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汤显祖批评本(汤海若批评西厢记)、徐渭批评本(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汤、李、徐的《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等。

这些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西厢记》的立意、结构、人物形象发表了很多看法,从中可以看到明代丈人、进步思想家和戏曲家对《西厢记》的各种理解。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7页)

金批《西厢记》

在明清刊本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金圣叹批评本,即《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金圣叹除了随文评点,还在书前撰有两篇序文,一曰《恸哭古人》,二曰《留赠后人》,又有《读法》八十一则,颇多妙论,还对《西厢记》原文作了多处改动。

对于金圣叹的评点和改动,历来众说纷纭。

例如清人梁廷楠认为:

“金圣叹强作解事,取《西厢记》而割裂之,《西厢》至此为一大厄;

又以意为更改,尤属卤莽。

”(《曲话》)但亦有称颂者,如谓:

“自有《西厢》以迄于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

”(李渔《闲情偶寄》)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2页)

前人评点

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渴,扑地遂死。

(梁廷楠《曲话》)

其“风中”、“烟草”四句,非复写[端正好]中语,乃是特写双文(莺莺)眼中曾未见坐于如是之地也。

[端正好]是写别景,此是写坐景也。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转过山坡也;

“疏林不做荚”,言生出疏林之外也;

“淡烟暮霭相遮蔽”,在烟霞中也;

“夕阳古道无人语”,悲己独立也;

“禾黍秋风听马嘶”,不见所欢,但闻马嘶也;

“为什么懒上车儿内”,言己宜归不宜归也;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生已过前山,适因残照而见其扬鞭也。

(《闵遇五六幻西厢记五剧笺疑》)

天地间最动人归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悬望者,莫如残照。

何别?

天涯游子,触景增怀。

对青山之无恙,久客而悲他乡,睹落日之无多,长策而归故里。

人情往往然也,未有伤心特甚如今日也。

(陈维崧《才子西厢醉心篇》)

今人鉴赏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

摹。

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

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荚。

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

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

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灵。

(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第348页)

“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

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

“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

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见《少宝山房笔丛》),这比喻曾引出后人异议,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对王实甫的诗胆才气的赞誉,那么,胡氏确是有识见有眼力的。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4页)

<西厢记>扩展阅读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髫玲珑?

莫不是裙拖得:

卜,环佩叮咚?

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

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

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

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

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

潜声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

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

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

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

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

(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瞧便来。

(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

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

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

(歌曰)“有荚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张琴代语兮,聊写微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惶?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旦云)是弹得好也呵!

其词衷,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

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听,诉自己情衷。

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注:

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

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

[阅读提示]

1.[天净沙]、[调笑令]、[秃厮儿]三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

[秃厮儿]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节选部分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选曲)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

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混江龙]一曲,莺莺唱。

莺莺“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

时当暮春时节,心中十分烦恼。

[满庭芳]一曲,红娘唱。

张生解普救寺之围后,老夫人令红娘招张生赴宴。

张生以为老夫人将践约许亲,乃“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

张生的迫不及待受到红娘的善意调侃。

[问题]

1.试说明两段唱词刻画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2.试比较两支曲子不同的语言风格。

答案:

1.描绘:

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与白居易《琶琶行》写乐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

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怀疑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冬”,又怀疑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

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

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

此时,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

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

特点:

[秃厮儿]一曲运用通感手法。

以整场的排句将诉诸视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

2.作用:

一个是“断肠悲痛”“思不穷”;

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

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参考解说]

1.[混江龙]一曲,莺莺大胆表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

前六句写伤春,“落红”、“池塘”、飞蝶、燕子这些物象,引起莺莺年华易逝的感触。

后四句写伤情,“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写崔、张情思绵绵却又如隔天涯,引起了莺莺的埋怨、怅恨。

[满庭芳]一曲,活画出张生的“酸丁”模样。

红娘送张生“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两个雅号,十分有趣。

张生的“打扮”,“额颅”揩净,“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活生生写出了这位“酸丁”的酸态。

同时也写出了红娘的俏皮性格。

红娘是要玉成其事的,红娘对张生的奚落折射出张生迫不及待的心情,使这个“傻角”(红娘语)显得可笑又可爱。

2.[混江龙]一曲,典雅含蓄。

“落红”句,寄寓着莺莺对妙龄易逝的感慨。

翅沾飞絮的彩蝶、口衔香泥的燕子引发了莺莺的惜春情绪。

“春心”则是莺莺渴望爱情的隐语。

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莺莺不可能与意中人自由交往,以致金粉香消精神消减。

全曲借景言愁景真情切语句雅丽。

[满庭芳]一曲,幽默风趣。

红娘眼中的张生,酸傻与忠厚相连,呆气与痴情并存。

红娘一方面热情地作“撮合山”,一方面又要对张生的痴呆予以嘲弄。

红娘绘声绘色的唱曲,融宋元口语成分于曲词之中,具有“本色当行”特色。

两段唱词的安排,与莺莺、红娘的身分、教养、个性完全吻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