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1299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方案及案例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积极实践,努力创新,提高联合教研的效益。

要加强实践,勇于探索,不断优化其组织机制、组织形态及活动内容形式,推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科研成果共享交流,要加强合作、强化互动,寻找共同发展目标,找到相互间最佳结合点,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真正实现交流发展的“双赢”。

四、教研联合体“联合”的主要内容:

1、开展联合培训。

充分整合教研联合体的集体力量,发挥团队精神,在寒、暑假和日常培训中共用优势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2、开展联合教研。

通过教研联合体,实现骨干力量的整合,集思广益,梳理联合体内教学、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既分工,又合作,集中优势资源解决重难点问题,形成经验各校共享,克服目前有些学校同学科教师少、骨干教师少、教研活动效果低下的弊端,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3、开展双向交流。

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开展经常而富有实效的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4、致力资源共享。

教研联合体内各学校在教研设备、师资、软件等方面开展互助共享活动。

在集中教研,集体备课方面实行共同商讨,分工突破,资源共享,努力实现优势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5、开展联合检查。

办事处教委到每个教研联合体的一个单位视导时,本单位校长要及时通知其他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联合检查,增加学习交流机会。

教研联合体使教研活动跨越一所学校的“院墙”,学校联合进行教研活动,使教育教学教研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要发挥资源优势,开展联合体之间合作共助,均衡发展,共同提高。

使教研联合体真正成为我办教师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桥梁。

三、组织保障机制

(一)成立领导机构

1、成立联合体领导小组。

由教委刘万花主任、中心小学孝立营校长、北赵信永武校长、李口张伟华校长组成。

2、成立联合体工作小组。

由三所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及学科教研组长组成。

(二)组织协调机制

由办事处教委具体协调各类问题;

联合体领导小组负责对教研联合体的行政管理;

联合体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教研联合体的业务指导。

(三)经费保障机制

教研联合体的日常活动经费一般由各成员单位共同承担;

展示、交流等规模较大的教学研究活动和奖励经费另行安排。

(四)评估激励机制

建立教研联合体年度评估制度,由办事处教委制定评估细则,对教研联合体进行综合评估,对成绩显著的予以表彰和奖励。

(五)强化制度规范。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

出台相对完善的工作章程,使联合体的运作依照程序,有条不紊。

(1)每学期初出台学期活动计划和提前一周成型具体活动方案制度。

计划和活动方案要可行性强,确保落实。

活动组织与设计不因循守旧,力求特色鲜明、创新性强、实效性强,具有可推广性。

(2)实施学校上传交流资料规定。

每处学校应该及时整合利于共享的资料上传至交流平台,该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联合体学校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3)实施专项档案管理制度。

各学校安排一名专人负责收集联合体各项活动的相关材料,设立专项档案,不断积累充实,以备交流学习和视导检查。

(4)实施联合体负责人工作述职制度。

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学期负责人要写出阶段工作书面总结,现场述职,总结经验教训。

(5)实施工作奖惩问责制度和教研组三校捆绑式评价。

四、工作内容

1.根据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的需要,以学期为单位,制定教研联合体工作计划,教研联合体内做到教研活动时间、教学进度、教学研究重点统一。

2.组织开展研究课观摩、说课评课、联合备课、主题沙龙、交流示范等教研活动。

各类教研联合体每次教研活动要求有主题、有内容、有反思、有记录。

全体人员在教研联合体中要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参与各项研究活动。

3.教研联合体内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质量测评等方面,统一分析研究,每学期撰写学业质量测评报告1—2份。

4.教研联合体要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个人教学反思中,发现和归纳出1—2个在新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作为教研联合体学期或学年教研重点或研究课题,以课题为载体,任务为驱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益。

5.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研联合体中的作用,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构建教学研究共同体,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6.教研联合体要依托区学科网站或教委特设邮箱,增设教研联合体专栏,定期发布教研动态和研究成果,为教研联合体的合作交流搭建有效平台。

7.全面推进“高效课堂”范式,追寻理想课堂的高效性

各学科共同体的工作核心是围绕课堂效率的提高,探索有效课堂实施的路径。

大家抓住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不断探索理想课堂的模型,努力发挥联合体的团队效应,注重专题研修,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教学范式。

五月份,各科教研组长带领同科教师,积极有序地探索具有滨城特色的理想课堂模型,在教学的有效性上实现突破性的飞跃。

五、活动安排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主持单位

四月

三校

1、制定联合体活动实施方案。

2、名家研读,观名家光盘,开展“捆绑式”手拉手学科组

帮扶结队。

3、课堂教学研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校课堂,各

科同课异构。

4、综合实践活动、美术、体育、音乐观摩指导课。

中心小学

李口小学

北赵小学

五月

1、小课题研究初探。

2、同课异构。

3、“研读教育名家,打造幸福教育人生”师生读书成果展示。

4、班级管理探讨

六月

1、学生行为规范评价机制研讨

3、“捆绑式”手拉手学科组帮扶结队成果展示。

4、教研联合体成果展示、总结。

九月

1、小学教学常规学习

2、三校活动安排

十月

1学生行为规范评价方案

2名家研读,观名家光盘,开展“捆绑式”手拉手学科组

帮扶结队

十一月

1、课堂教学研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校课堂,各

2、综合实践活动、美术、体育、音乐观摩指导课

十二月

1、“捆绑式”手拉手学科组帮扶结队成果展示。

2、教研联合体成果展示、总结。

附:

市西教研联合体领导小组

组长:

XX副组长XX

成员:

XX

 

新蕾“校际教研联合体”

活动方案

XX校际联合体

篇二:

教研联合体活动计划

XX中学XX中学

教研联合体活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我校将成立学科教研联合体”,我校与安都二中结合两个单位的实际状况,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构建实效课堂,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积极响应教育局提出的"

整体发展、均衡发展、快速发展"

的号召,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教育协作互助组织,以建设学科联合教研组为基本途径,以推进学科建设,提升教研水平,实现教育均衡、持续、高效发展为目标,探索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新思路。

二、工作宗旨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交流互动,合作共赢。

三、工作机制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韩文臣副组长:

张广文刘永增

推行顾问团定期督导制度,定时邀请顾问团相关成员参加主题活动,加强对过程的督察和指导。

同时,将督导团成员情况反馈列入月沙龙例会的重要日程,为完善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

(二)成立核心工作小组,加强规划和管理。

组长:

成员:

刘友华琚小明徐跃红刘红顾学祥

成立以分管教学的负责人为核心成员的工作小组,加强对联合体活动的规划和管理。

工作小组实行月沙龙例会制度,定于每月第四周周五为例会日,加强对每个月活动的调研和反思,确保活动实效。

语文组:

组长刘友华刘成艳数学组:

组长琚小明王开洋英语组:

组长徐跃红音体美组:

组长甘新华思品、科学组:

组长刘红理化生组:

组长顾学祥

(三)组建学科中心教研组。

依托本校的优势教师资源,组建联合体内部的学科联合教研组,聘任名师为核心管理领导,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切实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扎实推进整体教研水平,稳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四、工作策略

基本理念:

以自我管理为主,互帮互助为辅,共建人民满意学校。

充分挖掘和利用我校的高效课堂的研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成功点,非常值得区域内部深入研究并借鉴和推广。

五、活动内容1.推进课程改革

(1)学科课程实施与管理

(2)综合实践课程专题研讨(3)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交流(4)音体美等薄弱学科建设2.构建高效课堂

(1)开展示范课等说评课活动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3)教学案例撰写与研究3.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1)专题教研活动观摩

(2)集体备课效益提升策略研究(3)教研组、备课组评价标准研究与考核4.教学管理创新

(1)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2)教学管理方式创新(3)教学管理手段创新(4)教学管理文化创新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信息技术应用研训

(2)校园网络建设与互联(3)远程教育资源整合与应用六、活动形式1.观课活动。

2.议课、研课活动。

3.通过专题讲座、课例研习、多层结对、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面、多方位、多渠道互动。

(XX专题讲座:

七八九年级部编语文教材上册教材解读)XX中学

20XX年X月XX日

篇三:

校际联合体活动方案

第二教研联合体连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以县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为指导,以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化成长,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为目的,以学科教研员为专业引领,以优秀教研组为核心,以主题式教学实践研讨为主要活动形式,努力打造有专家引领的团队合作教研模式,提高四所学校学科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以“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整体优化”为目标,以连片教研为平台,以名师、优师、骨干教师为主导,以教室为研究室,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师面对面进行互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组织领导组长:

XX副组长:

XX

XXXX三、教研目的

连片教研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共同发展。

通过连片教研活动,有效整合片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吸取各校有益的经验,取长补短,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质

量意识,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内容

(一)工作思路:

1、邀请名师、骨干教师,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邀请片区内理念新颖、方法灵活、经验丰富、成果突出的名师、骨干教师开展公开示范课教学、专题讲座、疑难问题探讨、解题技巧方法指导、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性学习、集体备课等方式,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帮助老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挥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对观念新颖、师德好、责任心强、专业素质较好的年青教师,通过说课、备课、上课、评课、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解题方法技巧训练、才艺展示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

为东部三校培训新的教学骨干或名师而创建好的平台,促进年青教师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分析、比较教学行为,改进、提高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模式:

1、观摩课:

通过听评名师、骨干教师公开课,交流对有关理念、任务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着重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校际评课模式:

预约—集体备课—上课—说课、反思—评课交流。

2、课堂大比武:

从面临相同、相似的问题,抓住一个主题,采

取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形式。

校际听评课模式:

拟题-讲课-集体探讨—成果共享。

五、工作措施

1、片区内各校必须高度重视,为实施连片教研提供制度与政策保障。

首先通过行政推动,结合实际,建立片区教研网络,实行层层管理,做到责任明确,人人参与。

其次注重思想引领,加强宏观调控和全程监督,为连片教研提供服务,把教师的研究工作凝聚到学校发展这条主线上来。

同时,建立教研活动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好评价,把连片教研的实施与学校及教师绩效考核、评估结合起来,以此促使学校和教师能够有效投入到连片教研之中,提高工作效益。

2、实现连片教研活动的规范化、长效化管理。

我们在片区内成立以各校长为连片教研工作轮任制的领导小组,负责连片教研的具体实施和过程指导以及相关的协调与管理工作。

一方面注重连片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关注连片教研的实施过程,科学制订教研活动的计划、目标、实施方案等,有效整合片区内各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各种力量,从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实行“实践——反思——实践”的活动模式,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切实从活动中提升经验,提高研究质量,发挥连片教研应有的作用。

3、充分发挥上级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作用。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之一,而连片教研是新形势下校本教研的扩大和延伸,教研活动由一校变为几所学校,参与的教师也相应增多,这更需要上

级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上级教研部门取得连系,以求得业务上的进一步指导。

邀请教研室相关领导深入片区学校,协助片区内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和教师一道梳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共性和突出问题,组织和引导片区学校和教师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4、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研的作用,共享资源,使教师在学习与互动中提高自身素质。

六、工作重点

1、依据教研室的工作部署,重点采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发挥名师、优师的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备、说、讲、评、研等一系列活动,使教师明确方向,拓宽思路,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实际教学中,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2、在加大教研教改活动力度的同时,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片区内各校在理念碰撞与信息共享中扬长避短,趋利弃弊,不断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为教师提供一个进步、开放的教学教研环境,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施展空间。

3、运用“集中教研、分散活动”的实施策略,加强对教师的跟踪调查,合理引进竞争机制,不断激励教师务实、开拓、创新,不仅做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还要努力成为课程实施的专家和学者。

同时,促使各校把此项活动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来抓,将教研教改落到实处。

4、将教研教改活动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以科研成果指导实验。

要求教师结合各校课题研究,在实践教学中注意总结、归纳,逐渐提炼出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学法,充实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整套的研究理论。

5、加强片区各校间的信息交流。

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网的优势,及时交流、互通信息。

同时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调研,宏观调控实施进程,广泛推广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使教师不断回归、夯实课改理论,让课程改革在“理论指导——具体实践”的良性循环中提升档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