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骨科诊疗常规最新修订版文档格式.docx
《425骨科诊疗常规最新修订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5骨科诊疗常规最新修订版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手术治疗:
对锁骨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片刺破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或胸膜顶,则在手术检查的同时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
也可根据患者的要求施行手术,常规使用锁骨重建钢板。
3.围手术期:
麻醉前1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等)。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
术后3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
术后3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6.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7.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8.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疗效标准】
1.骨折愈合:
8周摄X线片复查骨折线消失。
2.延迟愈合:
4~8个月摄X线片复查,骨折线仍清晰。
3.不愈合:
8个月摄X线片骨折线仍清晰。
【出院标准】
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
门诊随访。
肱骨骨折
包括外伤性质、时间、机制、部位、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经过。
1.医师接诊后应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对肱骨干中下1/3骨折要特别注意是否伴有桡神经损伤。
对肱骨髁上骨折尤其是严重移位者应注意是否伴有肱动脉损伤;
对开放性肱骨干骨折,应注意出血情况、上止血带时间、桡动脉搏动情况。
2.X线检查:
对损伤部位及时拍摄X线片以确诊骨折及了解骨折类型。
对多发性损伤应摄全肱骨X线片,以免遗漏肱骨解剖颈、外科颈、肱骨髁上、肱骨内外髁、肱骨髁间及肱骨小头骨折。
3.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1.明确的外伤史。
2.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斑、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阳性、纵向叩击痛阳性。
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出现肩关节功能受限,肱骨远端骨折可出现肘关节功能受限。
3.有神经血管损伤则有相应表现。
4.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诊。
对疑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可摄胸部X线片。
1.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
(1)无移位骨折,可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保护患侧上肢,或将患侧上臂贴胸壁固定。
(2)有移位骨折,可在臂丛麻下手法复位,用超肩关节固定,或用甩肩疗法。
(3)若移位明显的骨折,经反复手法复位仍不理想,患者又有较高要求,骨折不稳定,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选择锁定钢板,重建钢板。
(4)围手术期:
(5)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6)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7).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8)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9)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2.肱骨干骨折:
(1)无移位的骨折,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6~8周。
(2)有移位的骨折,可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也可用悬垂石膏。
肱骨干开放性骨折或皮肤缺损需要换药者,可行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
(3)对经反复手法复位仍不满意,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在手术探查时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钢板选择锁定钢板,重建钢板,交锁髓内钉,DCP。
(7).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8).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10)如肱骨干属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
应在急诊输液时即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
此外,在手术前,清创后,及第一次换药拔引流条时,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
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一期缝合无感染迹象的可在术后3至5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后。
用药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则。
3.肱骨远端骨折:
(1)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内外髁骨折、髁间骨折、肱骨小头骨折,可行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
对髁上骨折,伸直型应功能位固定,屈曲型应伸直位固定。
(2)对有移位的上述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较低,应及时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钢板可选择双钢板,解剖钢板。
(3)围手术期: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6)如肱骨远端属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
(9).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
4个月内愈合。
4~8个月。
超过8个月骨折线仍清晰。
(1)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可致程度不同的肩关节功能障碍。
(2)肱骨远端骨折可致肘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3)肱骨内外髁骨折可致肘关节不同程度的肘内、外翻畸形。
院外功能锻炼及门诊随访。
尺桡骨骨折
1.及时完成病史采集。
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内容应包括损伤的原因、性质、时间、部位及伤后处理经过。
1.接诊后应及时完成体格检查,尤其要注意是否合并神经血管的损伤。
对尺桡骨干骨折应注意勿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2.应拍摄尺桡骨正侧位X线片,尽可能地包括肘、腕关节。
若不可能时应正位包括肘关节,侧位包括腕关节。
3.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2.前臂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血、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阳性、纵向叩击功能障碍。
孟氏骨折、桡骨小头或桡骨颈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可有肘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
盖氏骨折、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则可有腕关节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3.摄尺桡骨X线片可确诊。
1.无移位的尺桡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小头或桡骨颈骨折、尺桡骨远端骨折,可用石膏固定。
2.对移位的骨折,尤其是孟氏骨折、盖氏骨折、尺桡骨双骨折、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可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3.对有移位的上述骨折,经反复多次地复位仍不满意者,或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应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选用LCP、重建钢板、特殊情况可使用锁定钢板,同时检查血管神经损伤情况。
4.围手术期:
5.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
6.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7.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8.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9术后3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
.
10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11如属前臂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
4个月内骨折线消失。
2.骨折延迟愈合:
4~8个月内骨折线未消失。
3.骨折不愈合:
超过8个月骨折线仍清晰,骨折断端骨质硬化。
孟氏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小头或桡骨颈骨折、尺桡骨上1/3骨折可有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功能障碍。
盖氏骨折、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尺桡骨下1/3骨折,可有不同程度的腕关节功能障碍。
股骨颈骨折
1.24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采集。
2.内容必须包括骨折的时间、致伤因素、外伤机制、有无合并症、疼痛性质及程度、功能活动障碍情况、曾经经历的治疗经过及效果,过去有无类似病史。
1.患者到院后必须尽快完成体格检查(按照望、触、动、量四个程序进行)。
2.辅助检查:
(1)一定及时摄伤肢X线片检查,必要时根据患者年龄于2周内复查。
(2)有条件者可行CT检查。
(3).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3.术后3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
1.有外伤史。
2.患肢不能负重,髋部疼痛、髋关节活动障碍。
3.肢体短缩、内收及外旋畸形,股三角区有压痛,大粗隆处有扣击痛,Bryant三角底边短缩。
4.X线片及CT片提示骨折征象、断端移位方向及程度,有无合并髋臼骨折及髋关节脱位。
1.骨折的治疗:
(1)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依据骨折部位考虑其治疗方法。
1)无移位的基底骨折:
牵引加“丁”字鞋制动8~12周后练习扶双拐下地活动,或选闭合穿钉内定固术。
2)有移位的基底骨折及中段骨折:
空心钉内固定。
3)头下型或经颈型Pauwel氏角大而有移位的骨折:
根据年龄选用空心钉内固定,并可加行带血管或肌蒂的骨瓣植骨术,年龄大于65岁或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4)儿童骨折:
无移位者可用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或牵引治疗;
有移位者可用多针类内固定。
(2)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畸形愈合考虑截骨术;
伴有股骨头缺血坏死加带血管或肌蒂骨瓣植骨术;
功能仍难以恢复者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
2.辅助性治疗:
(1)防止休克:
补充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止痛。
(2)防止感染:
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
(3)物理治疗。
(4)功能锻炼。
(4)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7-10天。
(5).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6)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1.治愈:
骨折愈合、股骨头无缺血坏死,患肢功能基本正常。
2.未愈:
未达到上述标准。
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
股骨骨折
2.内容必须包括外伤发生的时间、致伤因素、创伤机制、有无合并症、疼痛性质及程度、功能活动障碍情况、曾经经历的治疗经过及效果,过去有无类似病史。
1.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按照望、触、动、量程序)。
2.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1.具有外伤史。
2.肢体疼痛,功能障碍。
3.骨折专有体征:
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
4.合并症体征。
5.X线片骨折征象。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选择石膏,滑动型骨牵引。
适应证:
(1)儿童。
(2)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
(3)骨折可疑,复查X线片前宜外固定。
2.急症手术适应证:
(1)开放性骨折。
(2)伴有重要神经、血管、肌肉损伤。
(3)合并其它重要脏器损伤,病人一般情况尚可,手术后有利于搬动。
3.限期手术适应证:
(1)合并失代偿休克等极度衰竭的病人。
(2)没有急症手术客观条件。
(3)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功能性复位或不能维持功能性复位。
(4)关节内骨折。
(5)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6)对儿童慎重考虑。
4.手术方法选择:
(1)股骨粗隆间骨折:
可选用DHS,PFN,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
(2)股骨干中段以上骨折:
选用交锁钉、钢板等。
(3)股骨干中段以下骨折:
可选用钢板、交锁钉及其它具有锁定功能内固定器械。
(4)股骨髁及髁上骨折:
可选用“L”型钢板、“T”型钢板、骨栓、特形钢板等。
5.辅助性治疗:
(1).肢体牵引制动。
(2).抗休克:
止痛、输血、补液。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6)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7)应视情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9)防止并发症。
(10)针对其它器官、组织损伤应用药物。
(11)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12)功能锻炼可用辅助设备、器械。
(13)如属股骨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
不扶拐行走三分钟、且不少于三十步。
胫腓骨干骨折
1.24小时内完成病史采集。
2.内容必须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制、伤后包扎固定情况,院外处理情况。
1.检查足趾背伸活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排除神经、血管损伤的可能。
2.若小腿肿胀明显,应同时注意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可能。
3.摄小腿正侧位X线片。
4.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五项、感染四项、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四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和血脂六项、心肌酶谱检查等。
1.有外伤史,伤腿肿痛、活动受限。
2.具有骨折的专有体征,对小腿上段的骨折,应详细检查血管、神经情况。
3.清晰的小腿正侧位X线片,可显示骨折情况。
1.无移位或经整复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行长腿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
2.斜型、螺旋型或粉碎型等不稳定性骨折,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选取骨牵引、石膏或夹板、手术内固定(选用交锁钉、钢板)或外支架等方法,或联合使用。
7.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8.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9.中医治疗按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
10如属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根据伤情及骨折部位污染情况,清创后选用骨牵引或即时内固定或外支架固定。
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
患肢无疼痛,肢体功能活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