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0598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

《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查报告封面格式Word文档格式.docx

观点合理、表达清晰

论述充分、

有理有据

内容不雷同,无抄袭嫌疑

合计

满分

25

100

得分

一、从具体某家投资银行的业务、规模、利润等方面展开讨论,你认为我国哪家投资银行比较具有竞争力?

投资银行是主营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一直力量。

投资银行业务是指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业务,它主要包括公司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证券承销、公司并购,以及基金管理和风险投资等业务,而主要从事这种活动的金融机构,则成为投资银行。

我国的投资银行的发展经历了1979-1991年的萌芽阶段、1992-1999年的早期发展阶段和1999年至今的规范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不断繁荣,我国投资银行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开始在资本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其竞争力日益凸显。

投资银行竞争力是指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与国内外其他证券公司的竞争中争取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是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与国内外其他证券公司的竞争中获取盈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投资银行竞争力是证券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它不仅表现在资产规模、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公司成长性、业务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上,甚至还体现出组织创新等更加丰富的内涵。

目前,我认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越来越有竞争力。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6,630,467,600元。

2002年12月13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中信证券向社会公开发行4亿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简称“中信证券”,股票代码“”。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6030”。

接下来,将具体地从中信证券的业务、规模、利润等方面具体研究其竞争力。

1、业务

中信证券主营业务范围为:

证券经纪(限山东省、河南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以外区域);

证券投资咨询;

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

证券承销与保荐;

证券自营;

证券资产管理;

融资融券;

证券投资基金代销;

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

代销金融产品。

2013年,公司各项主营业务排名继续位居中国证券行业前列。

经纪业务合并市场份额6.18%,保持市场第一。

投行业务完成股票主承销项目16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543亿元,市场份额10.95%,排名市场第二;

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141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1595亿元,市场份额4.02%,排名同业第一;

完成并购交易项目30单,位居全球财务顾问涉及中国企业参与的交易排行榜单数和金额第一名。

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5049亿元,排名同业第一。

固定收益业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继续保持同业第一。

融资融券合并业务余额人民币331亿元,市场份额9.64%,排名市场第一。

QFII客户增至110家,客户交易量排名市场第一。

约定式购回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分别为人民币31亿元和人民币79亿元,均排名第一。

(1)股权融资业务项目

项目

2014年上半年

2013年上半年

主承销金额

(人民币百万元)

发行数量

主承销金额(人民币百万元)

5169

2

-

首次公开发行

33085

9

27483

8

再融资发行

38254

11

2014年上半年,公司共完成股票主承销项目11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382.54亿元,市场份额11.43%,排名市场第一。

国际业务方面,2014年上半年,公司在香港市场及海外市场参与完成了IPO项目6单(含B股转H股上市1单),再融资项目10单,跨境并购项目2单,离岸人民币债与美元债券项目15单。

(2)债券及结构化融资业务

企业债

11567

6

8667

公司债

1799

10

17900

17

金融债

48850

20

36875

15

中期票据

20615

24

13550

19

短期融资券

4750

11050

资产支持证券

19411

1796

3

合计

94

89838

71

201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企业债、公司债、金融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及资产证券化主承销项目94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1,069.92亿元,市场份额3.69%,债券承销数量与承销金额均排名同业第一。

(3)财务顾问业务

2014年上半年,在彭博公布的涉及中国企业参与的全球并购交易排名中,公司以交易金额224.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5.53亿元)、交易单数11单,位居全球财务顾问排行榜第二位、中资投行第一位。

2、规模

中信证券下属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山东)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中信期货有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等7家控股子公司,下属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标普指数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3家参股子公司。

中信证券目前是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证券公司,拥有165家营业部和60家服务部,经纪业务和证券承销业务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上市以来,中信证券进行了两次增资扩股,2006年非公开发行5亿股,募集资金约46亿元;

2007年公开发行3.34亿股,募集资金约250亿元。

2008年4月,公司实施资本公积转增。

转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达6,630,467,600股。

2010年6月,公司实施资本公积转增。

转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达9,945,701,400股。

2011年9月-10月公司首次完成H股发行,公司总股本达1,101,690.84万股,其中,A股983,858.07万股,H股117,832.77万股。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714亿元,净资产877亿元,净资本348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

3、利润

由表可知,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较快,这说明中信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2014年上半年,由于A股IPO重启、公司并表单位增加、各项业务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持仓金融资产价格回升中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5.35亿元,同比增长74.38%。

伴随着营业收入的提高,营业支出相应增长,营业支出为人民币69.33亿元,同比增长107.91%。

中信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顺应市场潮流,与时俱进。

公司不断深化业务转型以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公司通过进一步提升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产品定价与销售能力、交易与投资能力、负债与流动性管理能力,加快推进以客户为中心、差异化竞争、多元化的业务模式。

同时,公司大力开展以资本中介业务为重点的创新活动,巩固并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

证券公司竞争力指的是由经营能力、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业务创新能力、业务结构优化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指标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竞争能力。

根据《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国证券公司2011年竞争力排名,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位列前三名。

2012年证券公司竞争力排名,前三甲中信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

与2011年证券公司竞争力排名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2012年证券公司竞争力变化情况相对较小,但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证券公司竞争力变化幅度较大。

中信证券仍然保持稳固的地位。

2013年证券公司竞争力排名前三甲是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

与2012年相比,2013年的证券公司综合竞争力前20强的变化不大,但证券公司之间综合竞争力得分差距较大。

中信证券仍保持证券公司“领头羊”的位置

总体来看,我认为中信证劵是国内比较具有竞争力的投资银行

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有不少破产,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蔓延世界各国,成为席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在这次危机中,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首当其冲,纷纷落得倒闭或被收购的悲惨结局。

这次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同时也暴露出投资银行诸多弊端,其业务风险高,杠杆比率高的经营特征更加深了危机对经济的连锁效应,另外衍生产品泛滥、金融监管不到位加大了危机的冲击力。

由此可见,加强对投资银行的监管十分必要。

我国投资银行要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

目前,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是总体规模小,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下,佣金收入还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和利润来源,同时证券公司为不同等级,限定了不同业务范围;

在风险方面,虽然杠杆率较低,但是盈利结构单一、随市场波动明显是最主要的风险特征。

认清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才能更直接有效的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稳健发展。

接下来,我将从投资银行的监管来讲我国投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规避风险。

那么为什么要对投资银行进行监管呢?

第一,投资银行自身有很多弊端,其业务又具有高风险的特点。

第二,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也存在着许多陷阱,特别是当市场失灵时,加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就尤为必要了。

投资银行的监管使命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维护公平有序和有效的市场,并促进资本的形成。

因此,投资银行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自我监督,同时也要积极主动的接受政府的监督。

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政府对投资银行的监管。

首先,政府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

从一开始就对投资银行进行严格的要求,选取优秀的有潜力的投资银行进入市场,限制残缺的不好的,进而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

一方面对经营者的资本进行规定,设置行业进入门槛;

另一方面是对投资者的业务能力进行限定,从而保护行业的执业水平。

当银行选择市场退出时,也要严格监管。

进而在危机中也能实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对市场参与者实施严格的进入、退出资格审查,这样有利于增加市场参与

者的理性,降低金融衍生市场的易变性,防止信用风险。

其次,政府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

从法律上制约投资银行,保护投资者利益。

加强司法监督,执法力度。

同时政府要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尽快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管委员会,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努力营造出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

然后政府要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理论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我国投行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进入国际市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加强国际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投资银行的约束机制,加强对我国投资银行的监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我国投资银行的自身利益,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同时还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政府要完善各种监管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监管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建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减少上市公司、投资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的有效性。

同时加强对不正当交易的监控,制定相应的法律惩戒手段,进行法律的威慑和约束。

政府应该加大对市场操纵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资本市场交易的长期监督。

促进我国投资银行业的良性发展与竞争实力的形成,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选择一个投行业务的经典案例,详细阐述其背景、成因、过程、经验教训。

中国建设银行IPO案例

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设银行或建行,最初行名为中国人民建设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

1994年是建设银行重要的转折发展的一年,按照政府对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建设银行将长期承担代理财政职能和政策性贷款职能分别移交财政部和新成立的国家开发银行,开始按照商业银行的要求,对经营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2004年9月,建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由汇金公司、中国建投、宝钢集团、国家电网和长江电力共同发起设立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1942.3025亿元。

2005年10月,建行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市场上市,募集资金725.5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增加为2246.89084亿元。

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中首家上市的银行。

2005年12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代码:

0939。

这是首家实现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

背景:

(1)国家的政策、法律和财政支持

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要把中国的专业银行办成商业银行。

2003年国家注资中国建设银行。

2003年《商业银行法》对原来商业银行不得混业经营规定作了修改。

(2)经济全球化,我国开始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走向国际。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银行业开始逐步对外开放。

机遇与挑战并存。

(3)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特别是进行股份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内经济形式好转。

(4)建行自身优势条件,为上市做好充分准备。

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规模优势、客户基础。

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

接受投行帮助,提高自身条件满足上市要求。

过程:

自2003年4月正式启动内部的上市准备工作之时,建行即开始了密不透风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部署。

2003年底,建行与中行一起获得汇金注资,2004年6月完成财务重组,9月成立股份公司,2004年1月8日,建行与花旗集团签署了风险管理技术合作方面的协议。

随后建行又选择花旗集团作为主承销商之一,一时间花旗成为建行战略投资者的不二之选。

此前已经和上海浦发银行签订了排他性合作协议的花旗银行,当时亦开始谋求有关监管部门的特批以投资建行。

时年香港资本市场中国概念高涨,出现了利于上市的“时间窗口”,建行遂定下了年内上市的目标。

然而,2005年3月16日建行董事长张恩照的突然去职,全盘打乱了这一部署。

3月17日,后来成功入股建行的美洲银行便开始了和前者的第一次接触。

不无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原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郭树清临危受命出任建行党委书记的日子。

从此时起,郭树清,连同2004年9月由中信集团总经理调任建行行长的常振明,以及刚刚由建行行长助理提升至副行长的范一飞,迅速组成了建行新的“三驾马车”,成为建行股改上市的核心领导小组。

正是这一新任领导班子最终确定了在引资问题上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三个月后,6月17日,美洲银行宣布以30亿美元入股建行。

建行还和美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美国银行将在众多领域向建行提供战略性协助。

摩根士丹利和中国国金金融有限公司分别担任建行和美国银行此次加农艺的财务顾问。

随后不久,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也和建行签订了以近15亿美元入股5.1%的协议,并承诺IPO时再购入10亿美元股权。

根据双方约定,亚洲金融将致力于帮助建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003年底,建行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

(1)财务重组。

提高资本充足率,建设不良贷款控制机制。

中国建设银行在上市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

1998年财政部向四大行注资2100亿人民币,1999年建行将2730亿人民币的不良资产转给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03年,汇金向建行注资225亿美元,2004年建行第二次剥离569亿人民币的不良资产给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资产公司。

2002年底建设银行不良资产率是20.9%,这几年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后,建行先后处置了大量不良资产,目前建行不良率为3.7%,下降了17个百分点。

(2)公司治理改革。

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建行认为目前虽然搭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架构,建立了新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框架,但是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层之间还要进一步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的机制,确保公司治理结构依法有效运转。

建行花3300万元咨询费聘请麦肯锡作为整体上市顾问,麦肯锡派出12人团队,分别从战略规划、机制重组、内部管理、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给建行提供咨询方案。

8月份建行公开发行上市的筹备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完成上市全部相关文件、招股说明书有关工作,尽职调查工作,境外发行的准备工作。

9月,建行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中下旬,在获得香港联交所上市批准后,建行开始了海外上市的预路演。

预路演期间,承销商—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们一共与世界各地的350家机构投资者沟通,向他们推介建行股票。

最终,机构投资者的需求超过了190亿美元。

10月5日,建行开始在香港正式路演,并于14日至19日到欧洲和美国进行路演。

期间,建行两次调高招股价。

20日,建行IPO价格最终确定,每股2.35港元,市净率为1.96倍10月27日10时整,香港联交所电子幕墙显示建设银行开盘价是2.35港元。

1分钟之内,买盘倾出,股票成交量超过5.8亿股,成交金额达13.7亿港元,股价略升至2.375港元。

至此,今年全球最大IPO项目在港交所完成上市。

10时05分,成交量突破10亿股,价格继续保持在2.375港元。

10时45分,成交量突破20亿股,价格继续维持在2.375港元。

15时54分,成交量突破30亿股,价格微跌至开盘价。

16时07分,建行上市“首日秀”圆满结束,股价全天走势平稳。

股票收盘价保持在2.35港元。

建行本次以每股2.35港元的发行价,公开发售了12%股份。

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绿鞋”机制)之前,募集资金80亿美元;

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部行使之后,最终募集资金额将高达92亿美元。

建行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如果市场需要,建行的主承销商之一——摩根士丹利可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要求建行额外发行最多约39.73亿股份,占全球发售股份的15%。

至此,建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实现成功上市的银行,在此次IPO中创下了多项纪录——建行是中国有史以来和全球今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PO;

也是继2001年卡夫食品上市融资87亿美元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IPO;

以建行IPO最高定价计算,此次IPO迄今为止在世界排行第八;

建行成为继汇丰控股之后,香港上市的第二大银行股,按目前市值计是全球第十二大银行;

建行也是第一只全流通的国企股另外,建行上市首日成交金额高达85.8亿港元,占香港联交所当日总成交额的36%,也创下香港股市有史以来,单一新股首日最高的成交纪录。

成因:

(1)抓住机遇,顺应经济全球化。

(2)学习西方先进理论,引进外资,参与国际市场。

(3)进行股份制改革,完善自身发展

(4)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规模优势、客户基础。

(5)良好的财务状况:

资本充足,不良资产下降,盈利能力上升。

(6)加强内部管理及控制。

(7)投行完美包装促成成功上市

经验教训:

首先建行在香港上市表明国内最大的金融机构为国家垄断的格局基本打破、四大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将出现重大调整,由国家垄断的银行转变为一家公众银行。

其次,要上市必须满足上市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建行必须通过股份制改革来实现上市目的。

建行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股份制改革,保证了其产权的明晰,管理的科学,进而为上市做好充分的准备。

另外,建行的上市也体现了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我国经济必须做到与世界与国际接轨。

建行在上市的过程中,引进了大量外国战略投资者,这不仅带来了先进管理经验、充足的资金,而且也是我国银行业走向国际的舞台的重要时机。

最后,投资银行在此次首次公开发行中做了完美准备。

通过科学的手段设计一套完整的投资上市咨询方案。

详细的从战略规划、资产重组、内部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为建行实现上市目的提高指导和帮助。

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建行虽然完成了成功上市的任务,但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相信接下来,建行在成功上市的舞台上,会有更加精彩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