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023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docx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6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所有题目都不得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语文知识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kě)急湍(chuǎn)流觞曲水(shāng)

B.瞋目(cēn)载重(zǎi)义愤填膺(yīng)

C.庐冢(zhǒng)肄业(sì)脍炙人口(huì)

D.孝悌(tì)熟稔(rěn)舞榭歌台(xi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项,“百舸(kě)”应为“百舸(gě)”,“急湍(chuǎn)”应为“急湍(tuān)”;B项,“瞋目(cēn)”应为“瞋目(chēn)”,“载重(zǎi)”应为“载重(zài)”C项,“肄业(sì)”应为“肄业(yì)”,“脍炙人口(huì)”应为“脍炙人口(kuài)”。

其中,“载”是多音字,意思为“年、岁、记录、刊登”时,读[zǎi];意思为“装、充满”时,读[zài]。

点睛:

本题考查字音识记能力。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绯薄风致游目骋怀B.箫瑟尺牍沸返盈天

C.通宵横亘前合后偃D.寂寥逡巡冠免堂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字形的能力。

A项,“绯薄”应为“菲薄”,意思是轻视,瞧不起。

B项,“箫瑟”应为“萧瑟”,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一般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沸返盈天”应为“沸反盈天”,意思是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

D项,“冠免堂皇”应为“冠冕堂皇”,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你放着吧,祥林嫂!

”四婶慌忙大声说。

B.“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

“多可爱的天气!

多可爱!

C.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D.周朴园吃惊道:

“什么?

她就在这儿?

此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项,“她嚷道”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通常情况下在"某某说"的后面点号的用法要根据"某某说"的位置而定。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应该用冒号,而不应该用逗号。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本题B项就属于第三种情况。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你。

②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何必又出来闹得老祖宗不得安静。

③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终结。

A.思念妥当宣布B.思念恰当宣告

C.纪念妥当宣告D.纪念恰当宣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思念:

意思是想念、怀念、回忆、考虑、思考等。

纪念:

形容对人或物的一种留恋怀念的情绪。

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

①句是对人的怀念,应用“纪念”。

妥当:

稳妥适当。

恰当:

正好,适逢。

②句强调稳妥,用“妥当”适合。

宣布:

指向听众宣读某个决定、信息,古代指在一定位置张贴告示,将一定的信息公之于众。

宣告:

宣布,告知。

书面语言和礼仪性语言常用,在日常口语中不多用。

③句所讲是国家重大事件,用“宣告”恰当。

点睛: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

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文章写得不好就是文字功夫不好,只要掌握了文字,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B.我希望读者从这粗心大意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C.像这样的例子滔滔不绝,它们是从前人所谓的“套语”,我们所谓的“滥调”。

D.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还是行为方面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层出不穷。

【答案】A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种新研制的硬度更高、抗腐性更强的不锈钢钉,最近在全市设立了十处零售店和批发点,大力推销。

B.如果实事求是地hi是媒体的道德底线,那么对滥用职权说“不”,坚持说真话、报道真相则是媒体应有的气节。

C.发挥一个团队的效能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团队成员互相配合的协作技能。

D.校车安全制度以往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这次事故后,发展和重视校车资金投入,才被提到议事日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不锈钢钉,……设立了十处零售店和批发点,大力推销”主谓搭配不当,可将整个句子改为“最近在全市设立了十处零售店和批发点,大力推销一种新研制的硬度更高、抗腐性更强的不锈钢钉”。

C项,“不只是……而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是……而且是”。

D项,“发展和重视校车资金投入”搭配不当,应改为“发展校车和重视校车资金投入”。

7.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A.比喻设问对偶B.拟人反问对偶

C.比喻反问对偶D.拟人设问比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①是比喻句,本体是“蝉蜕”,喻体是“空屋”,比喻词是“如”。

②是反问句,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意思是说学习之后经常温习是令人快乐的。

③是对偶句,“仰”对“俯”,“观”对“察”,“宇宙”对“品类”,“大”对“盛”,上下句对仗非常工整。

故答案应为C项。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孟子——春秋B.《滕王阁序》——王勃——唐代

C.《荷塘月色》——朱自清——宋代D.《老人与海》——钱钟书——美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所给选项A项,“孟子”应为“荀子”,“春秋”应为“战国”。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作者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C项,“宋代”应为“现代”。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D项,“钱钟书”应为“海明威”,《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9.下列语句,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A.学生对老师说:

“李老师,请您看在我不耻下问的份上,告诉我答案吧!

B.学校发布消息:

“请全体教师在下午3点前完成网上问卷,否则后果自负!

C.同学邀请李毅去自家玩,李毅说:

“没问题,到时候我一定光临贵府!

D.旅游区的宣传语:

“除了记忆请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请什么也别留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依据场合、对象、主体色彩来判断。

A项,不耻下问:

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不能用于自己向老师请教。

B项,“否则后果自负”语气过于严厉,用在学校给老师的通知中不得体。

C项,光临:

 敬称他人的来访。

此处用于自己去拜访别人。

不得体。

D项是旅游区的宣传标语,委婉地提醒游客文明旅游,表达得体。

10.下列对联与传统节日的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龙舟竞标,遗风犹自说三闾。

——端午

B.千重山远,十分相思百分念;三秋桂子,一轮明月两地心。

——清明

C.九九芳辰,年老又赏登高景;三三令节,秋深还添延寿春。

——重阳

D.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元宵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也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A项,“雄黄”“五毒”“龙舟”“三闾”都与端午节有关,可知A项正确。

B项,“三秋桂子”表明季节是秋天,“一轮明月”,表明此对联说的是中秋节而不是清明节,故B项错误。

C项,“九九”“登高”“秋深”都是重阳节的特点,故C项正确。

D项,“玉树银花”“赏花灯”都与元宵节有关,故D项正确。

答案应为B项。

11.下列名句的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A.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B.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D.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书写名句的能力。

A项名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忧”应为“幽”。

B项名句出自庄子的《逍遥游》,C项名句出自李商隐的《锦瑟》,D项名句出自苏轼的《赤壁赋》,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这三项中的名句书写都是正确的。

1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今日阁下光临寒舍,我深感荣幸。

B.非常感谢贵校师生对我的热情款待。

C.如此真心实意,这礼物我只好笑纳了。

D.你回到老家,务必代我向双亲问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项,寒舍:

谦词,谦称自己的家。

使用得体。

B项,贵校:

尊称对方的学校。

使用得体。

C项,笑纳:

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此处用于自己收下别人的礼物,不得体。

D项,双亲:

指父亲母亲。

使用得体。

点睛: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

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

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

1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是比较。

,,。

俗话说: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①差别就是特点②抓住特点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③通过比较很容易地看出两种事物的差别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排序的方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③“通过比较”紧承上文“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是比较”,应排在首位;①“差别”与③“两种事物的差别”形成顶针格式,由此可确定③①的顺序;②“抓住特点”紧承①“特点”,由此可确定①②的顺序,故此题答案应为D项。

14.对下面语段中必须删去的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随着①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决定让他的国家进入了②中国的轨道,越南周边的③局势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演变着。

中国还在④2016年10月中旬与柬埔寨签署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协议,更不用提他们打算在12月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计划⑤一事了。

有人认为,这些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恢复友好关系之举,都是属于⑥针对越南做出的,越南目前正在被孤立。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⑤⑥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