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006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

《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

地下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多福路一期改造C1区工程

地下室结构

 

编制人:

陈克进

审核人:

朱杰

批准人:

陈祥荣

编制日期:

2004年12月25日

目录

第一节基坑周边维护

第二节砖胎膜施工及基坑排水方案

第三节砼垫层施工

第四节支模方案

第五节钢筋工程

第六节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七节地下室砼墙防渗抗裂措施

第八节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第九节雨季施工措施

由于人防地下室工程由中南建筑设计院和武汉市人防建筑设计院分别设计,两套图纸中部分存在不相同的地方,我单位在施工中确立了在实际施工中“就大不就小、就严不就宽、就有不就无”的原则,因此,我公司在施工组织中将认真对照两院的图纸按照会审确定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第一节基坑周边维护

 

本工程基坑底标高为-6.45~-9.65m,属深基坑。

为确保施工安全,沿基坑四周用钢管支设1.5m高护栏,立杆间距4米,埋深0.8米,横杆两道,刷红、白相间油漆,挂警示牌。

 

第二节砖胎模施工及基坑排水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底标高-5.15m,承台底垫层标高-6.45~-9.65m,主楼考虑承台间距较小,基坑土方全部开挖至标高-6.75m处,后采用小型反铲开挖承台土方。

裙楼考虑承台间距较大,采用反铲开挖土方,人工修理边坡。

基坑垫层自最外边的桩中心向外延伸1.1m,沿坑底满铺。

承台及基础粱砼垫层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将承台及基础粱模板边线承台及基础粱侧模采用240厚砖胎模,砌筑砂浆采用M5水泥砂浆,内抹1:

2水泥砂浆。

排水方案:

基坑排水系统是地下室施工的另一关键。

如果排水不畅,基土淹水,将无法取土或回填,即使是成型的基槽,如果排水清污不畅,也不能浇捣砼。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排水措施应分阶段分部位采用不同的措施,包括地面截水系统、土方开挖临时排水系统和基坑排水三个方面。

一、地面截水系统

为防止地表雨水流入基坑,地面坡度由基坑坡向四周,在基坑四周设置环形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尺寸(宽×高)300×200mm,每20米设一个积水井,直径600mm,深500mm。

二、土方开挖临时排水系统

1、沿坑壁设置环形排水沟

沿坑壁设置环形排水沟,以阻截和导引坑壁及坑外来水,排水沟截面尺寸(宽×高)300×200mm,每20米设一个积水井,直径600mm,深500mm。

2、坑内临时排水沟

为及时排除土方开挖时士中的潜水,在积水处引排水沟至基坑边沟积水井中。

至槽底标高时,排水沟用机砖做成暗沟,以便保护。

暗沟截面尺寸(宽×高)100×100mm。

三、基槽砖胎膜施工排水系统的设置

1、基坑边沟与积水井的设置

基坑边坡放线时,护壁与承台、地梁侧模之间预留250-500mm宽度,这样承台地梁侧模(砖胎膜)成型后,坡壁与承台地梁间自然形成排水边沟。

边沟每隔20米设一个积水井,积水井直径600mm,标高低于沟底300—500mm。

2、基糟排水沟的设置

由于承台与地梁存在高差,塞槽本身不能形成排水通道,必须另辟排水渠道。

第三节砼垫层施工

基坑、基槽开挖到设计标高经清边修底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验槽检查,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及时浇筑垫层砼,尽可能缩短坑底暴露时间,防止扰动。

垫层浇筑时,用短钢筋插入基底,控制垫层表面标高和平整度,并用平板振动器振平压实,砼初凝后,抹平收光。

垫层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把基础边线及柱的位置引测到垫层上,为下步施工做好准备。

 

第四节支模方案

本地下室为人防地下工程,地下室内外墙、井道均为钢筋砼结构,内墙设有防爆活门、防护密闭门。

门框墙施工时须按人防图准确埋置预埋件。

一、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一般要求:

l、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准确。

2、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活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和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漏浆。

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滑,脱模性能良好。

采用先进合理的模板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模板类型及板材的选用

墙、板、梁及方柱模板采用酚醛复模木胶合板,用50×100mm木枋背枋,普通钢管脚手架艾撑及对拉螺杆作为支撑。

三、模板支撑系统

1、墙体模板支撑

墙模竖向背楞采用50×100mm方木,间距250mm,水平围檩采用双排钢管(每道间距500mm)。

墙模固定采用M12对拉螺杆控制。

外墙、水池墙体对拉螺杆设置一道止水片。

大于4米的墙体穿墙螺栓采用双螺帽固定。

对拉螺杆间距竖向间距400MM,水平间距400MM。

侧向支撑:

内墙及外墙内侧模采用上下两层钢管斜撑,斜撑水平间距1米,用扣件与钢管围檩扣牢,斜撑底端与底极预埋铁件顶紧。

外侧模(外墙)设三道水平支撑,一端用扣件与模极围檩扣牢,一端与基坑护壁顶紧。

2、柱模板支撑

本工程柱为方柱,部分为异形柱。

柱模形式根据柱截面尺寸确定,用50×100mm木枋背枋,钢管钢箍对拉螺杆相结合作为支撑体系,竖向问距为600mm。

3、梁模板

梁模板采用1830×950×18九层板配置,所有梁侧模、底模均按构件偏号,用毛笔写在模板外侧后,模板拼缝处用木条在背侧拼缝。

超过8米的梁,按2‰起拱,但不应超过2CM。

梁高700以上,设Ф12对拉螺杆@600。

梁柱接关模板配制槽形定位模板。

梁板模安装时注意以下施工环节:

(1)钢管支撑在搁置木方前应立放并拉通线调平大横杆,按规定起拱,并固定牢固;

(2)搁置木方时应立放并拉通线调平上表面;

(3)模板必须完整不得有漏洞,接触平整,涂刷隔离剂;

(4)模板用水平仪测量调平,整个板面上水平高差控制不大于8mm;

(5)模板接面用手刨刨平,确保支模时接缝严密,防止漏浆,造成砼表面蜂窝麻面。

4、楼板底模支撑

底模支撑采用扣件满堂脚手架,底模背楞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200mm。

5、楼梯模板支撑

现在整体式全封闭支模是在传统支模施工工艺基础上增加支设楼梯踏面模板,并予以加固,使楼梯预先成型。

楼梯模板采用封闭式模板。

楼梯底模和封闭面模均采用复模木胶合板,背楞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300mm,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立杆间距2米,水平横杆步距1.5米。

楼梯板面板底均设双排双根钢管,用M12对拉螺杆固定。

楼梯栏杆预埋件的埋设:

传统楼梯支模,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赧前,将预埋件埋入,比较容易操作,采用全封闭支模后,由于无外露混凝土表面,所以给预埋件的预先埋设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我们将预埋件依据图纸设计位置通过用22#铁丝及铁钉将预埋件先固定在踏步模板背面,然后再封模。

混凝土浇筑:

传统楼梯支模工艺属敞开式,混凝土浇筑方便,采用全封闭式支模后,混凝土入模,振捣有一定难度。

与剪力墙连成一体的楼梯混凝土浇筑必须一次完成,这样一方面利用浇筑剪力墙时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灌入梯模内;另一方面将混凝土从梯梁处下料,用振动棒将混凝土振入梯模内。

混凝土的振捣是将振动棒从梯梁处直伸入梯模底部进行振捣,逐级向上提。

为保证踏步混凝土的密实,同时用另一台振动棒在梯模表面进行振动,这样就保证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对于单独的(与柱相连的)整体式楼梯,采用上述浇筑方法外,可利用休息平台分两次浇筑。

楼梯踏面凹坑、麻面:

由于楼梯四面被模板封住,混凝土浇筑时有部分气体被封在模内及时排不出去,造成质量问题,在支踏面模板时,从第二级台阶开始每隔三个踏步用电钻钻2Φ20排气孔。

由于楼梯采用全封闭式支模,使现浇混凝土楼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已经成型,这样就保证了楼梯的几何尺寸,同时也避免了前述传统工艺支模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楼梯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棱角方正,观感和实测效果良好。

另外,无论楼梯混凝土是否己经浇筑,采用全封闭式支模工艺支模的楼梯都可用作施工层和下一层的施工人员上下通道,方便了施工,保护了半成品。

同时,还能够减少混凝土和砂浆的浪费,降低工程成本。

四、模板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模板体系配备计划

l、劳动力计划及素质要求

根据工程量和进度计划,模板施工队分为两个作业班组,每个班组配木工、架子工、普工。

要求木工和架子工能看懂设计图纸,熟悉操作工艺和基本验收标准,技术等级达到中级工以上水平,同时要求具有质量观念强、协调配合好等基本素质。

2、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交底

实行分级分类交底办法,以确保模板工程质量,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模板工程的特点,项目总工应在熟悉本工程模板工程特点和技术条件的要求的前提下,向项目部技术员、模板工长、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作详细技术交底。

模板工进场后,模板工长对模板工进行详细技术交底,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分别做好质量、安全、模板管理等方面的交底工作。

3、模板体系材料计划

为保证施工进度,地下室柱、墙、顶板模板及支撑按全面积配备。

五、模板工程的安装施工与质量控制

墙、板模板尽量用整张胶合板,以减少拼缝,剩余空位另配少量模板补齐。

面板的所有裁锯口均在平刨机上刨平直。

为保证模板背楞与面板良好接触,避免因混凝土及荷载压力而造成模板变形导致成型的混凝土凹凸不平,木枋除挑选平直、少穹曲的外,配模时还需在平刨机上刨直,以使木枋规格标准一致。

l、模板安装按下表中的标准控制精度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5

尺子、经纬仪测量

2

墙、柱面垂直度

3

线锤、托线板

3

墙、板面平整度

3

2M靠尺、塞尺

4

相邻模板高低差

3

2M靠尺、塞尺

5

模板标高

±5

水准仪、拉线、直尺量

6

截面尺寸

+4、-5

直尺量

2、安装操作应注意如下几个施工环节:

(l)钢管支撑在搁置木枋前挂通线调平大横杆,按规定起拱,并固定牢固。

(2)木枋搁置时应立放并拉通线调整上表面平直。

(3)板模用水平仪测量调平,整个板面上水平高差控制不大于10mm。

(4)墙模底部按所弹框线安装,位移不大于2MM,垂直偏差不大于3MM,先调垂直、后对方正,严格检测合格后固定。

(5)严格控制板模起拱值。

当跨度≥4m时,楼板起拱值

2‰。

所有模板均通过四检严格检查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模板安装时,还采用如下几项控制措施:

(l)拼缝处理:

拼缝背面均设木枋或板条压缝条,模板安装完后,对<2MM缝隙直接用防水胶带纸贴严,对≥2MM拼缝先用配制的腻子嵌缝,再贴胶带纸。

(2)板面处理:

模板安装前涂刷皂类隔离剂,涂刷要均匀,一次刷成。

(3)墙、柱根部处理:

为避免墙、柱根部砼漏浆,浇筑砼前用砂浆在模板外侧做护角,有一定强度后再浇砼。

(4)浇灌砼过程中,安排专人看模,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及时修整加固。

六、拆模注意事项

模板的拆除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破坏时,方可拆除,底模在砼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坏砼表面和棱角。

 

构件类型

跨度(M)

拆模时砼强度(设计强度百分值)

≤2

>2,≤8

>8

50

75

100

>8

≤8

100

75

框架柱支模示意图

 

梁板支模示意图

 

核心筒内壁支模示意图

(1)

核心筒内壁支模示意图

(2)

剪力墙交点支模示意图

 

剪力墙模板支设示意图

 

楼梯模板支设示意图

地下室外墙施工缝支模示意图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第五节钢筋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