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4995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docx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第7章

第一章能源和发电

1-1人类所认识的能量形式有哪些?

并说明其特点。

答:

第一、机械能。

它包括固体一流体的动能,势能,弹性能及表面张力能等。

其中动能和势能是大类最早认识的能量,称为宏观机械能。

第二、热能。

它是有构成物体的微观原子及分子振动与运行的动能,其宏观表现为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物体原子及分子运行的强度。

第三、化学能。

它是物质结构能的一种,即原子核外进行化学瓜是放出的能量,利用最普遍的化学能是燃烧碳和氢,而这两种元素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最主要的可燃元素。

第四、辐射能。

它是物质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的能量。

如地球表面所接受的太阳能就是辐射能的一种。

第五、核能。

这是蕴藏在原子核内的粒子间相互作用面释放的能。

释放巨大核能的核反应有两种,邓核裂变应和核聚变反应。

第六、电能。

它是与电子流动和积累有关的一种能量,通常是电池中的化学能而来的。

或是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得到的;反之,电能也可以通过电灯转换为光能,通过电动机转换为机械能,从而显示出电做功的本领。

1-2能源分类方法有哪些?

电能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

一、按获得方法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二、按被利用程度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三、按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四、按能源本身的性质分为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

电能的特点:

便于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方便转换易于控制;损耗小;效率高;无气体和噪声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能的应用不仅影响到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侧面,也越来越广泛的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层面。

电气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词。

电气化程度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3火力发电厂的分类,其电能生产过程及其特点?

答:

按燃料分:

燃煤发电厂;燃油发电厂;燃气发电厂;余热发电厂。

  按蒸气压力和温度分:

中低压发电厂;高压发电厂;超高压发电厂;亚临界压力发电厂;超临界压力发电厂。

  按原动机分:

凝所式气轮机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和蒸汽—燃气轮机发电厂。

  按输出能源分:

凝气式发电厂;热电厂。

  按发电厂总装机容量分:

小容量发电厂;中容量发电厂;大中容量发电厂;大容量发电厂。

火电厂的生产过程概括起来说是把煤中含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整个生产过程分三个系统:

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燃烧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系统;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气轮机,冲动气轮机的转子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不汽水系统;由气轮机转子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旋转,把机械能变为电能,称为电气系统。

1-4水力发电厂的分类,其电能生产过程及其特点?

答:

按集中落差的方式分为:

堤坝式水电厂;坝后式水电厂;河床式水电厂;引水式水电厂;混合式水电厂。

  按径流调节的程度分为:

无调节水电厂;有调节水电厂;日调节水电厂;年调节水电厂;多年调节水电厂。

  水电厂具有以下特点:

可综合利用水能资源;发电成本低,效率高;运行灵活;水能可储蓄和调节;水力发电不污染环境;水电厂建设投资较大工期长;水电厂建设和生产都受到河流的地形,水量及季节气象条件限制,因此发电量也受到水文气象条件的制约,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因而发电量不均衡;由于水库的兴建,淹没土地,移民搬迁,农业生产带来一些不利,还可能在一定和程度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

1-5抽水蓄能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功能?

答:

抽水蓄能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调峰;填谷;备用;调频;调相。

  功能:

降低电力系统燃料消耗;提高火电设备利用率;可作为发电成本低的峰荷电源;对环境没有污染且可美化环境;抽水蓄能电厂可用于蓄能。

1-6核能发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及其特点?

答:

核电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集中了当代许多高新技术。

核电厂的系统由核岛和常规岛组成。

为了使核电能稳定,经济地运行,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能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和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核电厂还设置有各种辅助系统,控制系统和设施。

以压力堆为例,有以下主要系统:

核岛的核蒸汽供应系统;核岛的辅助系统;常规岛的系统。

核电厂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常规为电厂一样,都是根据电厂的负荷需要量来调节供给热量,使得热功率与电负荷平衡。

由于核电厂是由反应堆供热,因此核电厂的运行和火电厂相比有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1)在火电厂中,可连续不断地向锅炉供燃料,而压水堆核电厂的反应堆,却只能对反应堆堆芯一次装料,交定期停堆换料。

因此在堆芯换新料后的初期,过剩反应性很大。

为了补偿过剩反应性,除采用控制棒外,还需要在冷却剂中加入硼酸,并通过硼浓度变化来调节反应堆的反应速度。

反应堆冷却剂中含有硼酸后,就给一次回路系统及辅助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带来一定的复杂性。

2)反应堆的堆芯内,核燃料发生裂变反应放出核能的同时,也放出瞬发中子和瞬发γ射线。

由于裂变产物的积累,以及反应堆的堆内构件和压力容器等因受中子的车辐照而活化,反应堆不管是在运行中或停闭后,都有很强的放射性,这就给电厂的运行和维修带来了一定困难。

3)反应堆在停闭后,运行管路中积累起来的裂变碎片和β、γ衰变,将继续使堆芯产生余热。

因此堆停闭后不能立刻停机冷却,还必须把这部分余热排放出去,否则会出现燃料元件因过热而烧毁的危险;即使核电厂在长期停闭情况下,也必须继续除去衰变热;当核电厂发生停电,一回路管道破裂等重大事故时,事故电源、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立即自动投入,做到在任何事故工况下,保证反应堆进行冷却。

4)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气态,液态和固态的放射性废物,对这些废物必须遵守核安全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健康,而为电厂中这一问题不存在。

5)与火电厂相比,核电厂的建设费用高,但燃料所占费用较为便宜一。

为了提高核电厂的运行经济性,极为重要的是维持高的发电设备利用率,为此,核电厂应在额定功率或尽可能在接过额定功率的工况下带基本负荷连续运行,并尽可能缩短核电厂反应堆的停闭时间。

第二章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

2-1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

哪些设备属于二次设备?

其功能是什么?

答:

通常把生产、变换、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和断路器等称为一次设备。

其中对一次设备和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测量、监视和保护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如仪用互感器、测量表计,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

其主要功能是起停机组,调整负荷和,切换设备和线路,监视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

2-2简述300MW发电机组电气接线的特点及主要设备功能。

答:

1)发电机与变压器的连接采用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

2)在主变压器低压侧引接一台高压厂用变压器,供给厂用电;

3)在发电机出口侧,通过高压熔断器接有三组电压互感器和一组避雷器;

4)在发电机出口侧和中性点侧,每组装有电流互感器4个;

5)发电机中性点接有中性点接地变压器;

6)高压厂用变压器高压侧,每组装有电流互感器4个。

其主要设备如下:

电抗器:

限制短路电流;电流互感器:

用来变换电流的特种变压器;电压互感器:

将高压转换成低压,供各种设备和仪表用,高压熔断器:

进行短路保护;中性点接地变压器:

用来限制电容电流。

2-3简述600MW发电机组电气接线的特点及主要设备功能。

2-4简述1000MW发电机组电气接线的特点及问题。

2-5影响输电电压等级发展因素有哪些?

答:

1)长距离输送电能;

2)大容量输送电能;

3)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4)电力系统互联。

2-6简述交流500kV变电站主接线形式及其特点。

答:

目前,我国500kV变电所的主接线一般采用双母线四分段带专用旁路母线和3/2台断路器两种接线方式。

其中3/2台断路器接线具有以下特点:

任一母线检修或故障,均不致停电;任一断路器检修也不引起停电;甚至在两组母线同时故障(或一组母线检修另一组母线故障)的极端条件下,功率均能继续输送。

一串中任何一台断路器退出或检修时,这种运行方式称为不完整串运行,此时仍不影响任何一个元件的运行。

这种接线运行方便,操作简单,隔离开关只在检修时作为隔离带电设备用。

2-7并联高压电抗器有哪些作用?

抽能并联高压电抗器与并联高压电抗器有何异同?

2-8简述6kV抽能系统的功能及其组成。

2-9简述串联电容器补偿的功能及其电气接线。

2-10简述交流750kV输变电工程的特点及作用。

2-11简述交流1000kV输变电工程的特点及效益。

2-12简述高压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

2-13高压直流输电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

答:

优点:

1)线路造价低,年电能损失小;

2)不存在系统稳定问题;

3)限制短路电流。

4)调节快速,运行可靠;

5)没有电容充电电流。

6)节省线路走廊。

缺点:

1)换流装置较昂贵;

2)消耗无功功率多;

3)产生谐波影响;

4)缺乏直流开关;

5)不能用变压器来改变电压等级。

2-14简述换流站的电气接线及主要设备的功能。

2-15简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主接线及其运行方式。

第三章导体的发热和电动力

3-1研究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发热有何意义?

长期发热和短时发热各有何特点?

答:

电流将产生损耗,这些损耗都将转变成热量使电器设备的温度升高。

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使绝缘材料性能降低;使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下降;使导体接触电阻增加。

导体短路时,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短路电流很大,发热量仍然很多。

这些热量极短适时间内不容易散出,于是导体的温度迅速升高。

同时,导体还受到电动力的作用,如果电动力超过允许值,将使导体变形或损坏。

由此可见,发热和电动力是电气设备运行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长期发热是由正常工作电流产生的;短时发热是由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产生的。

3-2为什么要规定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发热允许温度?

短时发热允许温度和长期发热允许温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

导体连接部分和导体本身都存在电阻(产生功率损耗);周围金属部分产生磁场,形成涡流和磁滞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损耗,如:

值的测量

载流导体的发热:

长期发热:

指正常工作电流引起的发热

短时发热:

指短路电流引起的发热

一发热对绝缘的影响

绝缘材料在温度和电场的作用下逐渐变化,变化的速度于使用的温度有关;

二发热对导体接触部分的影响

温度过高表面氧化电阻增大恶性循环

三发热对机械强度的影响

温度达到某一值退火机械强度设备变形

如:

长期发热

70

短期发热

300

长期发热

70

短期发热

200

3-3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提高允许电流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

是根据导体的稳定温升确定的。

为了载流量,宜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如铝和铝合金等;导体的形状,在同样截面积的条件下,圆形导体的表面积较小,而矩形和槽形的表面积则较大。

导体的布置应采用散热效果最佳的方式。

3-4屋内配电装置中,安装有100mm×100mm的矩形铝导体,导体正常运行温度为θw=70℃,周围空气的温度为θ0=25℃。

试计算该导体的载流量。

3-5为什么要计算导体短时发热最高温度?

如何计算?

答:

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短路时导体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所规定导体短路时发热允许温度。

当满足这个条件时,则认为导体在短路时,是具有热稳定性的。

计算方法如下:

1)有已知的导体初始温度θw;从相应的导体材料的曲线上查出Aw;

2)将Aw和Qk值代入式:

1/S2Qk=Ah-Aw求出Ah;

3)由Ah再从曲线上查得θh值。

3-6电动力对导体和电气设备的运行有何影响?

答:

电气设备在正常状态下,由于流过导体的工作电流相对较小,相应的电动力较小,因而不易为人们所察觉。

而在短路时,特别是短路冲击电流流过时,电动力可达到很大的数值,当载流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机械强度不够时,将会产生变形或损坏。

为了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