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届人教版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名师精编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生物届人教版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名师精编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届人教版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名师精编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B.只有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才能进行
C.代谢产物与酶结合时才能发生
D.酶的结构可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解析】考查对酶活性调节的理解。
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代谢调节系统,以保证各种代谢活动经济而高效地进行。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
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所谓酶活性的调节是指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的速率。
酶活性改变的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达到一定量时与酶结合,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脱离时,酶的结构复原,又恢复原有的活性。
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4.某实验小组欲从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细菌进行计数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用于筛选
C.目的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合成有机物
D.稀释土壤时需在火焰旁的目的是防杂菌污染
【答案】A
对细菌进行计数的方法一般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平板划线法是用于目的微生物的分离,所以A不正确。
微生物的分离
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微生物的分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土壤中筛选出微生物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5.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B.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C.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用D.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应在火焰旁
【答案】C
筛选目的菌应从其相适应的环境中去筛选,故应在以是由为唯一的碳源的培养基上筛选,故A正确。
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得到菌种,故B正确。
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算,而平板划线法不可以用于计数,故C错误。
称取和稀释土壤时为了防止外来微生物的污染应在火焰旁进行,故D正确。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下列有关研究酶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表达,正确的是()
A.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条件差异为是否给酵母菌提供葡萄糖
B.比较反应体系中pH变化速率的差异,研究呼吸方式的差异
C.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乳酸和酒精含量的变化研究呼吸类型
D.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保持不变
【解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条件差异为是否给酵母菌提供氧气,A错误;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和速率是不一样的,进而影响反应体系中pH变化速率,B正确;
酵母菌无氧呼吸只进行酒精发酵,C错误;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会随着氧含量和代谢产物的积累逐渐减小,D错误。
7.(题文)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
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验发酵产物酒精需向①号试管中滴加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
B.设②号试管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干扰
C.图乙曲线b表示①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D.图乙曲线a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
A、酒精不存在于①号试管中,检验酒精应对培养液取样检测,检验酒精的方法是向培养液中加入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A错误;
B、①②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②试管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B错误;
C、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①号试管内玻璃管口的气泡释放速率先增加后下降,C正确;
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D错误.
故选:
C.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8.下列不属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的是()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C.酶的调节 D.基因调节
【答案】ABD
【解析】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包括酶的活性调节和酶的合成调节。
9.某酒厂把糖化后的淀粉加入发酵罐,接种酵母菌后,酒精产量明显减少,检查结果为发酵罐密封不严,试分析反应的结果是()
A.糖化淀粉消耗少B.酵母菌量减少
C.CO2的释放量减少D.酵母菌量、CO2的释放量和糖化淀粉的消耗量都增加
【解析】发酵罐密封不严,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量大量增加,CO2的释放量和糖化淀粉的消耗量也都增加。
10.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C.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D.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
A.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尿素和葡萄糖是碳源;
错误。
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置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正确。
C.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D.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进行灭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
微生物培养与应用。
本题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学生容易忽略。
11.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脲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氮气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后,15℃恒温培养8〜10小时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解析】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A错误;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后,37℃恒温培养24〜48小时,B错误;
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求其平均值,C错误;
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D正确。
12.下列不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A.菌落的形状B.有无荚膜
C.菌落的大小D.隆起程度
【解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菌落的特征包括:
菌落的大小、表面的干湿、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
综上所述,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
【考点定位】菌落的特征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13.分离提纯是制取发酵产品不可缺少的阶段,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也不同,对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的提取。
一般采用:
①蒸馏;
②萃取;
③过滤;
④离子交换;
⑤沉淀()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⑤
【解析】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两类:
一类是菌体本身,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茵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
另一类是代谢产物,可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14.14.下列常用的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无菌操作不要求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
B.用酒精擦拭双手的方法是对操作者进行消毒
C.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
无菌技术是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而不是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
对操作者应用较温和的方法进行消毒。
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对无菌操作用到的玻璃器皿要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彻底消灭其中的微生物,用酒精擦拭不能达到目的;
选D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无菌操作,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5.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错误的是()
A.培养基和需要保持干燥的培养皿都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B.灭菌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C.培养霉菌时需将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是微碱性
D.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时,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需要保持干燥的培养皿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A错误;
B.灭菌是用强烈的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正确;
培养霉菌时需将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是微碱性,C正确;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D正确。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6.右图是青霉素生产中青霉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发酵代谢曲线,请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A.开始时,青霉菌只能利用葡萄糖,不能利用乳糖;
只有葡萄糖利用完毕后,青霉菌才开始利用乳糖
B.青霉菌分解葡萄糖的酶是组成酶,分解乳糖的酶是诱导酶
C.葡萄糖消耗完毕,乳糖分解的时期是青霉菌生长的稳定期,但其缓慢分解,不利于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D.葡萄糖消耗完毕,青霉菌可利用乳糖,但乳糖缓慢分解,这样可延长稳定期,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解析】从图中曲线分析:
刚开始时葡萄糖被不断地消耗;
而乳糖几乎没有变化,而当葡萄糖被消耗完了以后,才开始利用乳糖,说明青霉菌分解葡萄糖的酶是组成酶,分解分解乳糖的酶是诱导酶。
同时依据青霉菌的生长曲线分析:
乳糖分解的时期是青霉菌生长的稳定期,而且是分解缓慢,这样可延长青霉菌的稳定期,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17.天然培养基是利用成分很复杂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的。
合成培养基则是采用成分已知的化学试剂配制而成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合成培养基比用天然培养基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强
B.天然培养基的营养不如合成培养基丰富
C.微生物在合成培养基上比天然培养基上生长快
D.合成培养基中不含有高分子有机物
18.有关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是最简单的原核生物
B.病毒侵入人体后分泌毒素危害健康
C.病毒侵入细胞能大量增殖并导致细胞死亡
D.病毒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非细胞生物,因而它不属于原核生物。
病毒侵入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在增殖过程中消耗细胞内大量的营养物质,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在病毒的繁殖过程中,病毒并不能分泌毒素。
所谓分解者,是指能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微生物,故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动植物及细菌细胞中,因而病毒不是分解者。
19.能利用最多种类含碳化合物的微生物是()
A.甲基营养细菌B.假单胞杆菌
C.黄色短杆菌D.谷氨酸棒状杆菌
【解析】假单胞杆菌能利用90多种含碳化合物。
20.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是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硝化细菌和蓝藻是生产者,酵母菌、乳酸菌是分解者;
从同化作用类型看,酵母菌、乳酸菌是异养型,硝化细菌、蓝藻是自养型;
从异化作用类型看,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乳酸菌是厌氧型,硝化细菌和蓝藻是需氧型;
从结构和成分看,硝化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乳酸菌、硝化细菌和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含胸腺嘧啶。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异化作用类型以及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区别。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异化作用是指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1.某种细菌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亮氨酸才能正常生活,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即缺乏抗性)。
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种菌株,欲从经处理的菌株中筛选出不依赖亮氨酸且对链霉素不敏感(即有抗性)的变异类型,则应选用的培养基是下表中的
选项
亮氨酸
链霉素
A
+
B
-
C
D
注:
表格中“+”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4种培养基除添加亮氨酸和链霉素有差异外,其他成分及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细菌生长。
根据题意可知,欲从经处理的菌株中筛选出不依赖亮氨酸的变异类型,即在没有亮氨酸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所以培养基中不应加入亮氨酸;
欲筛选出对链霉素不敏感(即有抗性)的变异类型,即对链霉素有抗性,不敏感,在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能生存,所以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
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22.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养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B.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
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
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A、微生物培养条件有营养条件,PH、温度、渗透压等,A正确;
B、为防止杂菌污染,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灭菌,B错误;
C、为计数活菌数,要多次实验求平均值、操作要严格,还要保证样品稀释度,便于检测,C正确;
D、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D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大肠杆菌的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幽门螺杆菌是栖息在胃粘膜的螺旋状短杆菌,具有强的脲酶活性,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原因。
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健那绿染液对其进行染色,可以看到其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B.储存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拟核,该菌含有质粒,可以为基因工程提供载体
C.该菌合成和加工蛋白质所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D.该菌菌体表面存在多种抗原成分,可刺激宿主T淋巴细胞产生多种抗体
【解析】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因此不能被健那绿染成绿色,A错误;
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储存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拟核,该菌含有质粒,可以为基因工程提供载体,B正确;
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内质网、高尔基体,C错误;
该菌的宿主不是T细胞细胞,且只有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名师点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24.已知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不同但都适合某种细菌生长,现从甲培养基中取少量处于对数期的这种细菌接种在乙培养基上(设培养条件适宜且无杂菌污染)。
则在接种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细菌在乙培养基上的状况与在原培养基上的状况相比,不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分裂速度B.诱导酶种类C.组成酶种类D.细胞的大小
组成酶不会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
改变,只受遗传物质控制。
细胞的分裂速度、生长速度和诱导酶的生成都和环境条件有关,故本题答案选C。
微生物代谢
本题考查了培养基成分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5.对下列生物学实验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实验现象
原因
色素提取液的颜色较浅
加入无水乙醇的量过大
培养的菊花愈伤组织被杂菌污染
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格
尿素培养基上少数菌落周围没有红色环带
这些细菌可能不以尿素作为氮源
从洋葱细胞提取DNA,加入二苯胺,沸水浴后
未显现蓝色
处理洋葱细胞研磨液时为去除杂
质加入了蛋白酶
A.AB.BC.CD.D
【解析】加入无水乙醇的量过大,会使提取的色素溶液浓度过低,最终导致色素带上的颜色较浅,A正确;
植物组织培养要求严格无菌,因此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是无菌操作不严格,B正确;
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够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从而使培养基的PH升高,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故出现红色环带。
而那些不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不会使PH升高,也就不会出现红色环带,C正确;
提取DNA实验中加入蛋白酶的作用是分解蛋白质,有利于颜色反应。
二苯胺试剂需要现用现配,否则会影响鉴定效果,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氧化硫硫杆菌(TT03)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它能将硫单质氧化为硫酸,常用于改良盐碱地,而盐碱地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影响改良效果。
以下是有关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
试剂与仪器:
蒸馏水,两种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液体培养基,恒温摇床等。
(1)实验步骤:
第一步:
在液体培养基中先加入等量硫单质、再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和两种浓度硫酸锌溶液并标记。
第二步:
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
第三步:
各组接种后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7天。
第四步:
。
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
(2)分析回答:
①TT03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源于。
②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与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
③分析上图可知,硫酸锌对TT03产酸的影响是。
(3)研究人员用相同的方法继续研究醋酸铅对TT03产酸量的影响,请设计出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答案】
(1)灭菌等量的TT03
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
(2)①氧化硫单质时释放的化学能
②前者(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含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后者(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必需含有机碳
③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减弱)。
(3)
(表中的起始可写第0天)
(1)由于实验目的是探究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变量是有无硫酸锌和硫酸锌的浓度,其它条件保持相同,因此培养基灭菌后接种微生物的量要相等,即接种等量的TT03;
最后一步要记录实验结果,即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
(2)①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能利用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来合成有机物,因此硫细菌所需能量为氧化硫单质为硫酸的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
②由于TT03属于化能自养型细菌,且能氧化硫单质,而大肠杆菌为异养型细菌,因此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含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而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必须含有机碳。
③从坐标图上可以看出,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
(3)设计的表格必须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时间即可.自变量为蒸馏水、100mg/L硫酸锌和1000mg/L硫酸锌,因变量为硫酸含量。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27.纤维素酶在洗涤剂、棉织品水洗抛光整理和制浆造纸等行业上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科研人员作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1)图1的①中接种的是造纸厂附近土壤,②培养基中的碳源应为纤维素为唯一碳源⑤~⑨中分别培养的是通过刚果红染色鉴定法选取透明圈较大的5个菌株.
(2)将这5个菌株进行发酵产生的酶,加入到纤维素溶液中,测定还原糖含量,由图2可知3号菌株酶活力最高.
(3)对破壁前后的酶活力进行了比较,测得未破壁的酶活力为3540U/ml,已破壁的酶活力为94U/ml.由此可知,该菌所产纤维素酶为胞外酶酶.
(4)要测定该酪的热稳定性,应采取的实验方案是取5只装有等量菌液的试管,置于5种不同的温度条件,培养相同时间,测定还原糖的含量,若测得还原糖含量变化不大,则说明该菌的热稳定性较好..
(1)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刚果红
(2)还原糖含量
(3)胞外酶
(4)取5只装有等量菌液的试管,置于5种不同的温度条件,培养相同时间,测定还原糖的含量,若测得还原糖含量变化不大,则说明该菌的热稳定性较好.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培养和应用,可以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图分析解答.
(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分离分解纤维素的菌,所以②培养基中的碳源应是纤维素,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所以⑤~⑨中分别培养的是通过刚果红色鉴定法选取透明圈较大的5个菌株.
(2)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能将纤维素经过一系列反应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纤维素溶液中还原糖的含量来检测纤维素酶的活性.
(3)由题意可知,纤维素酶是胞外酶.
(4)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测定热稳定性,可以取取5只装有等量菌液的试管,置于5种不同的温度条件,培养相同时间,测定还原糖的含量,若测得还原糖含量变化不大,则说明该菌的热稳定性较好.
本题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