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807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doc

研究生作业

(硕士研究生)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课程类型:

必修

开课时间(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

代俊兰

学生姓名:

吴志娇

完成时间:

2011年1月

成绩: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研究综述

近些年意识形态的研究已成为学术领域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但是探讨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关系方面的论著和文章在数量上还不是太多,相关问题的探讨还处于理论研究的层面。

一方面缺乏对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系统性、理论性梳理,另一方面,对于在实践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有效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意识形态对人及人的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引领作用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是在某些微观领域有所涉及,比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和建设等。

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力求得出一些有建设性作用的成果。

关于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经典著作可以推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批判了德国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后,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31.)把意识及意识形态重新建立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真正从现实环境和条件出发来研究意识形态,从现实的经济基础出发来研究社会的上层建筑。

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意即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真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理论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俞吾金的《意识形态论》,宋惠昌的《当代意识形态研究》,郑永廷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朱兆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杨海英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郭文亮的《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就意识形态的内涵、本质、特征、社会功能、发展历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本质、特征、功能、发展历史、当代的发展和生命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也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有学者揭示了意识形态为人们认同和接受的重要性,认为“意识形态如果不能为群众所理解、接受,也就是阶级的基本观点、原则、理想没有为广大群众所认同,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干瘪的教条,这个阶级或集团就会逐渐失去广大群众的支持,只能无可奈何地在政治舞台上走下坡路。

如果意识形态能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将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阶级或集团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目标得以实现。

因此,执政的阶级或集团会有一个使意识形态为群众所接受的重要任务”。

[2](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12.)这些成果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科学的启示和重要的借鉴。

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赵继伟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第一次从思想关系的视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系统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理论体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丰富蕴含,归纳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知识借鉴,剖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划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的阶段,提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的基本矛盾,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的基本规律,解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机理,透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方式,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问题的研究从思想关系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才能被人们接受。

但是,该书重点是从理论层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问题,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述。

到目前为止,从中国知网上搜索的关于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为主题的硕、博论文尚无,而关于这一主题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除外)的数量不大,主要的观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关于意识形态与生活的关系

关于意识形态与生活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在马克思的语境之下,现实人的生活才是意识形态的真正根基,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生活是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第二,日常的生产、交往、分工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发源地;第三,生活异化造成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3](刘荣清.意识形态的生活之根[J].前沿,2010(21):

14—15.)

还有学者认为,第一,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思维是客观存在的。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思维是非常复杂的,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人为制造的;既是可以适当消除的,又是无法根除的;既是广泛普遍的,又是因人而异的;既是道德向善的,又是具体趋恶的。

第二,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

意识形态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就这三个方面的文化的关系及其对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的影响而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精神生活使人们明白意识形态思维是什么,物质生活使人们明白意识形态思维为什么,社会生活使人们明白意识形态思维怎么样。

第三,“人是意识形态动物”,虽然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欺骗性、隐蔽性的一面,但它牢牢地掌控和操纵着人们的实际生活。

生活现实中的人不仅是潜在的意识形态“理论家”,而且是伟大的意识形态“实践家”。

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各种利益的诱惑与束缚,因而也就每个人都是意识形态的产物。

只要我们还在为生计而忙碌,还在为理想、事业而奋斗,我们就随时随地在制造意识形态。

[4](张保权.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5):

1—4.)

另有观点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意识形态的概念也许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仅意识形态的运用,而且意识形态本身就是选择和控制生活的刚性或柔性手段。

一种意识形态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必然会导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绝对的意识形态会导致一种极端的生活方式。

[5](唐魁玉.作为“意识形态”化的生活方式——1949年到1978年中国社会生活史的总体特征[J].理论界,2008(3):

80—83.)

同时,有学者还指出,第一,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的居所,一般而言,日常生活蕴藏的意识形态至少分为两方面:

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

就意识层面的意识形态而言,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的传播、灌输和创新。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社会也存在着意识形态的无意识因素。

由于文化传统、民族感情、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一些意识形态的因子积淀为民族社会的深层思想感情,并逐渐转化为大众的无意识。

日常生活中显性意识形态和隐性无意识同时并存,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宣传和传播中,最佳的状态显然是实现自觉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把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内化为无意识的习惯性行为。

[6]((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59.)

还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方式及表现特征,分别为: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政治话语为主表征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意识形态借政治话语引导人民的日常生活,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又加强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认同,意识形态观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达到了水乳交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自然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自发的行为准则。

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则是政治意识形态入侵私人领域,左右人们的日常生活,个人内心的精神生活失去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并在政治意识形态黑白分明的“正确”、“错误”的标签强有力规范的引导下,一天天趋于萎缩,步入了自我阉割、自我顺从的轨道。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以经济话语为主表征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

在这一时期,如何架构共享的价值,使主流意识形态获得多质大众的认同,成为利益分化期的难题。

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来,以经济和文化双重话语表征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

以共同的利益诉求构筑共享的价值,成为这一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向。

如何把握当今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状况呢?

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敏感度;二是通过影视收视率扫描日常生活意识形态走向;三是媒体文化的因素。

[7](吴学琴.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76—83.)

有学者指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蕴含的意识形态因素,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方面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整合的体现,是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一种策略,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内部阶层(中间阶层与下层民众)在犬兔追逐中,中间阶层通过歧视性的对比所宣扬推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表面上似乎是民主与大众的,是人人都可以共享的文化,但在其背后却有着深层的意识形态的内涵,表面共享的反面就是分化。

[8]和磊.意识形态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8.)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的问题,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是当前加强和改进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体观点有:

第一种观点认为,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活力,必须使意识形态工作真正面向实际生活、面向人民群众。

面向生活实际,一是要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能够做出符合实际的理论概括,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表现出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理论勇气;二是意味着意识形态工作要敢于正视生活中的矛盾,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真实矛盾,这是理论工作者、政治工作者应有的唯物主义态度;三是意味着对待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要采取非常现实的方针,有针对性地解决人们的实际思想问题,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

面向人民群众。

一要进一步清除个人崇拜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影响;二要改变陈腐的权力观念,树立科学而明智的权力意识;三要努力建设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大力传播民主意识,实现社会公正原则。

[9](宋惠昌.关于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几个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1989

(2):

7—8.)

第二种观点认为,要加强实践探索与创新,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则要注重实践养成,努力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知与行的统一体,必须要融入实践、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如果仅停留在宣传层面,注定不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真心信奉。

只有注重实践养成,将意识形态建设同日常的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常抓不懈,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1O](程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中州学刊,2010(3):

40.)

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从生活实践中吸取营养,主流意识形态应把丰富多彩、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当成源泉。

生活实践发生了变化,主流意识形态也应随之作出相应的变化。

我们的理论只要同生活保持着血肉联系,只要关注和回答现实问题,倾听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心声与要求,就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就会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11](罗成琰.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4—4—5(3).)

第三种观点认为,意识形态建设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使意识形态融注于现实生活,加强内化。

把意识形态转化为、体现于民众可感知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使之成为民众的现实存在方式。

意识形态充分地实现于社会现实生活之中,尤其是政治生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