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7873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科学概念目标

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或磁针)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磁铁来磁化钢针,以制成磁针。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示意图对磁针和漂浮物之间的组装方法进行初步设计。

3.能借助实物指南针确定并准确标注磁针的南北极。

4.能针对制作过程或测试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参与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活动。

2.在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及其效能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耐心、细致的研究态度。

3.在教师指导下,能多角度地提出指南针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或提出改进意见。

4.在研讨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2.通过自制指南针,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的技术与工程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制作水浮式指南针让学生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过程。

难点:

能发挥创造性思维,采用多种方法来安装磁针。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没有磁化的钢针(缝被针)、大头针(回形针)、菱形吹塑纸、条形磁铁、指南针、水盘(盛有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

没有磁化的钢针(缝被针)、大头针(回形针)、条形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课件出示司南图片(有实物的司南仿品更好),提问: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预设:

学生可能会直接说指南针。

教师介绍司南的历史。

课件出示水浮法指南针和罗盘的图片。

学生观察水浮法指南针的构造(灯草、磁化钢针及水盘)并了解罗盘在航海中的应用。

聚焦:

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指南针!

(引出课题《做一个指南针》)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航海上有巨大的作用。

其中,对水浮法指南针的观察是重点,结合观察和教师的介绍,学生不仅要了解它的结构,更要懂得它工作的原理。

二、探索

(一)出示材料

1.课件逐一出示制作材料:

钢针、吹塑纸、水盘(出示吹塑纸时,教师说明这是一种厚而轻且不易被水浸湿的纸)。

2.思考:

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个水浮式指南针?

这些材料分别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生有着刚刚观察水浮法指南针的经验,因此在这里很容易就会想出材料的组装办法)把钢针和吹塑纸组合起来,放在水面上。

吹塑纸比较轻又不易被水浸湿,刚好能让钢针浮起来。

让学生了解本课制作指南针的主体材料,思考这些材料分别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及怎样把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

在这里先不出示条形磁铁,保留钢针是否具有磁性的问题。

(二)制作磁针

1.教师追问:

如果要求钢针能指示南北,钢针就必须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

手里这根钢针有磁性吗?

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有没有磁性?

用它去吸轻的铁质物体,看看能否吸引。

教师演示用钢针吸引大头针(或回形针)。

学生观察,发现钢针没有磁性。

2.课件出示磁化的方法:

按住钢针的一端,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沿同一方向摩擦钢针,摩擦20次左右。

3.教师进行操作演示。

演示结束后,再去吸引大头针(或回形针),发现有磁性了。

4.教师提醒学生操作注意事项。

学生制作磁针并检验是否具有磁性,教师适时指导。

通过提问和演示,学生了解给定的钢针不具有磁性,并不能直接用来制作指南针。

(三)安装磁针

1.教师提问:

磁针做好了,怎样把磁针安装到吹塑纸上呢?

2.小组讨论:

磁针在吹塑纸上怎样摆放?

用什么方法把磁针和吹塑纸固定在一起?

把讨论的结果画在活动手册上。

(要求学生能尽量画出磁针的摆法和固定方法,也可以在图片旁边辅以文字说明)

3.各个小组交流安装磁针的方法。

4.学生活动:

按照班级交流后可行的方法来安装磁针。

组内交流安装的方法,使学生能尽快投入到方法的讨论中,活跃思维,思考更多的方法。

在活动手册的记录中,组内同学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进行不同的记录。

在班级交流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各种方法,尽量让学生自行分析这些方法的优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校检磁针

学生活动:

将安装好的磁针轻轻放入水盘中间,使磁针慢慢转动,注意观察静止后磁针针尖和针尾的指向。

(需要重复放3次,观察每一次的指向是否一致)

校检时需注意的问题:

(1)如果磁针不转动,可能是钢针磁化程度不够,需要重新磁化;

(2)如果触碰到水盘的边缘,则应该拿起磁针,等待水面静止后再次轻放;

(3)注意在水盘周围不要有磁铁或铁制品,以免产生干扰。

通过测试,让学生了解水的作用是让磁针能够自由转动。

重复3次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五)标注磁极

将盒式指南针放在离水浮式指南针较远的位置。

对照盒式指南针,判断出水浮式指南针磁针的南极和北极,用笔在吹塑纸上记录S和N,并同时记录到活动手册中。

标注了南北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南针。

标磁极不仅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磁针的磁极情况,也验证了水浮式指南针制作方法的科学性,更为后续的研讨提供了依据。

三、研讨

1.小组(投影)展示本组制作的指南针,汇报交流。

(1)这个指南针的磁针是怎样安装的。

(2)磁针能不能自由转动,正确地指示南北。

(3)磁针的针尖是什么极,针尾是什么极。

引发学生的比较和思考,认识到不同小组的磁针磁极不一样,并思考原因。

(4)在制作和校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困难无法克服等。

通过展示多个小组的指南针,使学生了解用不同安装方法制作的指南针的优劣。

通过对磁针磁极不一致的讨论,让学生发现可能是磁化时钢针的放置方向或摩擦方向不同导致的。

2.讨论:

如果再做一个指南针,你还有什么方法?

可以把吹塑纸剪成其他形状;

用其他材料(如泡沫、纸板或者塑料片等)来代替吹塑纸;

把磁针挂起来或用旋转支架支起来等。

让学生思考制作指南针的多种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记录1:

学生需要将磁针和吹塑纸的组装方法用简单示意图画出来。

示意图上需要呈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磁针在吹塑纸上的位置,二是怎样将磁针固定在吹塑纸上的。

除了画图,还可以让学生用简短的文字进行必要的说明。

组装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设计,而不是完全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组装。

记录2:

根据自制水浮式指南针的实测结果和盒式指南针指示的方向,学生确定磁针的磁极后,需要在吹塑纸上和活动手册上的吹塑纸图片上分别标出N极和S极。

活动手册上的标注并非多余,因为书面记录比实物更便于交流,而且学生更容易从诸多书面记录的对照中发现磁针的针尖有的指南,有的指北。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5《发现生长》教学设计

本课是《我们自己》单元的第5课,《发现生长》是让学生回顾从出生到现在的生长发育过程,第6课《身体的“时间胶囊”》是让学生展望今后的生长发育过程。

《发现生长》是通过收集各种生长发育的信息,证明自己的生长变化。

学生通过信息的收集和之前几课的学习,会发现他们除了身高、体重的变化之外,还有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发现要依靠班级记录单的支持。

在聚焦环节,通过“你注意过自己的身体变化吗?

”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收集自己生长变化的证据。

在探索环节,学生通过比较从小到大的衣服、照片和身高、体重的记录等的变化,并通过计算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就能很直观地看到自己的生长变化。

在研讨环节,通过“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关注到自己其他方面也是随着身体的生长发生变化的,如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

拓展环节是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耐心聆听。

学生对于自己的生长情况是很熟悉的,而家长对于保留孩子的生长记录也有较强的意识,有些家长甚至会保留孩子出生时的手脚印、不同年龄的照片,不同时期的衣服、鞋、帽子以及身高和体重的数据,甚至还会保留掉落的乳牙等,这些证据都让孩子们重新看到了自己的生长变化。

比较难收集的证据是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体发育记录,教师可以提前调取学生每年的体检表,也可以在课堂上测量身高、体重,尽量完善学生的数据。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对比自己从小到现在的身高、体重和衣物的大小等,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并能够如实讲述自己的身体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

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

课前调查表、不同年龄段的衣服、学生体检记录、学生成长照片或视频。

1.谈话: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组照片,照片里的人都是我们班的同学,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出示照片)

2.提问:

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教师利用家长提供的资料,把10个孩子的照片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分别突出了他们在身高、体重、样貌、头发和牙齿等方面的变化。

这种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人的生长变化。

(一)怎样证明我们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

1.提问: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经历,都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你注意过自己身体的变化吗?

都有什么变化?

学生能够从身高、体重等方面说出自己的变化

2.谈话:

听同学们这么一说,大家都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对吗?

你能拿出证据来吗?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生长资料。

本环节最好由学生亲自展示自己的生长变化。

因为学生可能从未关注过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也可能没有对比过自己的成长,所以本环节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让他们重温了一下儿时的回忆。

(二)计算自己身高和体重增加了多少

你想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和体重增加了多少吗?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2.学生计算自己的身高、体重增加了多少。

3.汇报交流:

分享增加的数值,体会生长。

通过计算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增加数值,他们能最直接地看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换牙,脚、手臂、腿、指甲和头发等变长……

2.思考:

你还记得前几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

请你再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变化?

预测:

发现自己在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提高。

3.小结:

通过多次训练有些技能可以被强化和提高,这些也是我们身体生长变化的一个方面。

4.讲述:

当我们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时,家长给予了我们无私的、伟大的爱,照顾着我们的一切,让我们健康地成长。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情感教育也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知恩、感恩,全面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四、拓展

同学们对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也许不是很多,但你们一定听过家长讲的关于你们成长的故事。

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

2.学生讲述自己生长的故事。

本课和第6课呈现的是学生对以往生长的回顾和对未来健康生长的期盼。

所以活动手册也为这两节课学习的连贯性做了准备,教师可以按照要求组织活动。

课堂活动记录中,需要记录“出生时”和“现在”的身高、体重数据,以及增加的数量。

如果学生能够拿到出生时的具体数据,就可直接使用;

如果有的学生没有拿到具体数据,也可以用教科书中的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体重数据替代。

现在的身高、体重数据可以使用最近一次体检的数据,也可以准备测量工具,课上进行测量。

当计算“增加了多少”时,教师可协助学生进行计算,或者提供计算器进行计算。

拓展活动需要做一个“小调查”,这个活动是为第6课准备的。

为了能够有依据地预测自己六年级时的身高、体重,学生需要利用这个调查表收集相关数据。

注意长辈一定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哥哥、姐姐尽量也是有血缘关系的。

如果没有有血缘关系的哥哥、姐姐,也可以是六年级的学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