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7650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安全控制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11

1、安全目标11

2、安全控制措施11

3、安全防护措施12

4、安全保证体系13

5、应急预案13

五、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15

1、组织管理措施15

2、质量保证计划15

3、施工质量控制标准15

4、基本质量保证措施15

5、质量保证体系图16

六、文明施工措施17

1、文明施工管理17

2、确保文明施工的相关制度18

3、采取相关的文明措施18

七、专业管理及技术力量21

1、人员配置21

八、机械设备配置21

1、测量仪器配备清单21

2、主要机械设备22

3、主要物资(材料)供应情况22

1、施工布局

1、概述

本工程为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强夯。

场地位于重庆市

九龙园区,场地土质含泥岩碎石和粉质粘土、粘粒组成,素填土回填中。

强夯分区根据素填土的厚度,按照设计要求拟将整个场地采用6000KN.M夯击能指标进行强夯,点夯两遍,夯点釆用正方形布置,再将场地推平碾压密实。

2、编制依据

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5-2011);

2.5《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2.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7《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

2010);

2.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2.9国家部委、相关部门颁布的规范、规程等;

3、施工组织

我单位将按项目管理模式实施项目法施工,成立重庆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选配在同类工程的总承包管理中均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服务态度良好、勤奋实干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通过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技术、计划、成本和合约方面的管理程序,使整个工程的实施处于项目经理部强有力的控制之下

施工组织机构图:

二、施工进度

1、工程进度计划

我司将根据业主施工场地分段移交情况合理安排工期;

本工程进度计划按38天编制,实际施工按业主场地移交时间作合理调整。

根据本公司自身的机械设备、技术力量及施工经验,拟采取一系列的工期保证措施,科学、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精心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在计划开工日前完成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设备进场,人员到位、临设准备,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图纸会审,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坐标点核验,定位测量工作及试夯等工作。

2、工期保证措施

2.1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期控制系统,经常检查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离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2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宏观目标控制图,以便施工管理人员心中有数,明确目标。

2.3按照总体进度计划安排,编制各分项工程详细的周、月进度计划,根据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将工作具体分解到各施工班组。

2.4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配备足够的设备,并加强对施工机械进行检验、维修、保养,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以便上岗时能熟练地运作。

2.5建立一专职的施工机械修理组,并储备足够的机械易损配件,施工过程中,定期配合司机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并及时地排除故障,尽可能减少机械设备故障对施工影响。

2.6项目部经常研究现场施工机械的合理调度,尽量减少工序之间的干扰,保证各施工班组间的工作协调、顺畅地进行。

2.7实行工程量统计报告制度,各机组和班组负责人统计每天的工作量,经统计员核实后,报项目经理部做为检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及调整的依据。

2.8施工期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采取在“施工技术方案”中列出的雨季施工措施,尽可能降低因降雨及其它不利天气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9妥善解决好强夯施工中的震动、飞石、嗓音等对周围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以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影响施工进度。

2.10实行多劳多得的强夯计件制度,激发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以加快施工进度。

2.11提高后勤保障水平,为施工现场创造最好的条件。

2.12如工期出现滞后,立即采取赶工措施,包括:

a.延长有效工作时间;

b.增加司机和工人,实行两班或三班倒工作制;

c.增加施工机械设备等。

2.13在赶工期时,一定要同时控制好工程质量,避免因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影响工程进度。

三、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本置业九龙园区B三区标准化厂房基础,位于九龙园区。

场地土质含泥岩碎石和粉质粘土、粘粒组成,素填土回填中强夯分区:

根据素填土的厚度及强夯能级设计要求,拟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强夯施工,点夯2遍,夯点釆用正方形布置。

根据业主要求与现场实际地勘情况采用6000KN.M夯击能,点夯施工完成后采用挖机将夯坑填平,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再用25吨震动压路机对场地进行三遍碾压密实。

问题技术预案:

1局部淤泥区域的处理预案

场地回填过程中,由于受填土荷载作用,淤泥可能被推挤产生流动,淤泥面标高发生变化,在场地局部淤积并形成淤泥包。

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出现在浅层,建议进行换填,挖除淤泥,回填碎石土,再进行强夯处理;

如果在较深部位,我们可以适当提高强夯夯击能,用强夯置换措施予以处理。

2局部饱和粘性土的处理预案

从现场情况看,场地填土成分较为复杂,大部分区域以碎石、泥岩填土为主,级配较好,强夯处理效果理想。

但场地局部填土颗粒较细而且为粘性土,如天然含水量提高,有可能影响强夯处理效果。

工程施工时,应在局部细颗粒集中的位置,强夯夯坑内填加块石土,并进行二次夯击,达到置换效果,确保强夯处理后的场地整体均匀。

3夯坑施工处理预案

强夯施工时,不得在夯坑底有水或淤泥的情况下施工,如夯坑积水或出现淤泥,应开挖淤泥并回填碎石后,再进行施工。

4地面隆起处理预案

强夯施工过程中,如遇地面隆起,影响施工,则应在满足超孔隙水压力消散80%后继续施工的基础上,适时挖除隆起量,保持起夯面标高不变。

如隆起土方为淤泥,应适当超挖一定深度后,回填碎石土至起夯面标高,继续强夯施工,保证强夯施工设备能够正常作业。

5本场地填土成分复杂,地下埋有大体积孤石的可能性客观存在。

大体积孤石对夯击能的竖向传递有消减作用,影响强夯处理深度。

本场地强夯施工时,如在浅表层遇到孤石应采取挖除或爆破措施进行处理;

如孤石埋藏较深,开挖爆破均有一定难度,应增加夯击数,或应提高夯击能进行处理。

2、场地地层条件

该项目强夯区域约4万平方米,填方平面面积约4万平方米,最深填方约14.5米,项目地块原始地貌上高于0.5米的淤泥、草甸、灌木丛、竹林、树木等均已清运出场;

填方均为抛填,未做分层碾压。

主要土质由泥岩碎石和粉质粘土、粘粒组成。

该回填料为场地内部素填土和粉质粘土及砂岩等。

3、设计要求

强夯能级:

强夯击能6OOOkN.m;

质量要求:

密实度:

强夯区域范围内压实系数不低于0.85.

强夯区域6000KN.m夯击能区施工技术参数如下:

区域

遍数

夯击能

初步级数

夯坑中心间距(m)

布点方式

收锤标准(最后两锤平均夯沉量)

强夯区

第一遍点夯

6000KN.m

8-10

6

正方形

≤200mm

第二遍点夯

采用6000KN.m夯击能:

A.夯击能量为6000KN.m,锤重为32.5T,夯锤直径d=2.4m,落距控制在18.50m;

B.夯击遍数:

点夯两遍;

C.夯点间距:

夯点间距为锤底直径3倍,按正方形布置(如下图);

D.施工间歇时间为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酌情调整;

空心圈为第一遍点夯,实心圈为第二遍点夯。

强夯现场示意图:

3.1强夯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1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每个试验区面积不宜小于20m×

20m),并在试夯结束后一周,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釆用的各项参数:

3.2确定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确定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承载力和变形指标;

3.3确定合适的夯击能、夯锤尺寸和落距等施工参数;

3.4校核强夯后场地的沉降量或抬升量,为确定起夯面标高提供依据;

3.5确定夯点间距、夯击次数、夯击遍数、最后两击夯沉量和间隔时间等设计参数;

3.6确定强夯施工停夯标准等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3.7了解强夯施工振动、侧向挤压等对周边环境和工程的影响,确定与周边工程的安全施工最小距离。

4、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要完成技术、现场、机械设备及劳动人、物资等准备工作。

4.1施工前技术准备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召集项目施工员、质检员及其他技术人员,核对施工图纸与设计说明书内容上是否一致,有无错误,其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熟悉地质报告,掌握强夯区的地形特征及水质资料,掌握当地的气候特点,分析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

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并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召集技术人员和各班组负责人针对本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交底书。

班组负责人召集本班组人员学习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形成纪要。

4.2施工现场准备

4.2.1临时设施布置

现场临时设施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自身装备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在业主指定的地方建立,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区、生活区、设备维修区等。

4.2.2施工用水、用电设备

强夯施工的用水、用电量不大,用水、用电从甲方指定的用水、用电接驳处接驳,并于用水接驳处安装水表,于用电接驳处安装漏电保护、空气开关和电表。

生活、办公区及设备维修区的用水、用电按临设施布置图进行安装。

夜间施工照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当强夯机组本身的活动灯可满足夜间施工要求,就用机组本身的活动灯即可;

当强夯机组本身的活动灯不能满足夜间施工要求时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一个500~1000W的碘钨灯,每台强夯机组配备活动灯架二个。

4.2.3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清单和施工人员表,分批组织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进场,对进场员工在进入现场施工前一律先进行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2.5场地排水

根据场地现有地形条件组织人员、设备进行排水作业。

5、施工流程

控制点、水准点

复核、定位测量

夯坑整平

两遍点夯夯击

碾压

竣工验收

资料整理

地基检测

5.2.1强夯参数:

a、夯击能:

根据技术要求点夯夯击能6000KN.m,点夯拟采用32.5T夯锤,夯锤直径2.4m提升高度18.5m;

夯击能32.5T×

18.5m=6000KN.m,满足合同要求。

b、夯击次数:

夯击次数是强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夯击次数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以夯坑的最大压缩量、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确定的原则。

目前常通过现场试夯得到夯击次数。

对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夯击时夯坑周围往往没有隆起或虽有隆起但其量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增多夯击次数,以减少夯击遍数。

但对于饱和度较高的粘性土地基,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土的孔隙体积因压缩而逐渐减少,因这类土的渗透性较差,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长,并促使夯坑下的地基土产生较大的侧向挤出,而引起夯坑周围地面的明显隆起,此时如继续夯击,并不能使地基土得到有效夯实,而造成浪费。

对于该类土质一般采用两遍点夯间隔1-2周,以消除孔隙水压。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因本场地为具有本地区代表性的强风化和中风化泥岩为主,参水性强可将两遍点夯一次性布点夯击完成,但不影响强夯效果和质量,这样节约间隔周期1-2周,工期相应缩短。

点夯拟采用每点暂定5-7击,且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小于等于20cm停止夯击。

c、夯击遍数: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

一般来说,由粗颗粒土组成的渗透性强的地基,夯击遍数可少些;

由细颗粒土组成的渗透性低的地基,夯击遍数要求多些。

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本工程拟采用两边遍点夯施工。

d、夯点布置及间距:

夯点布置是否合理于夯实效果和施工费用有直接关系,夯击点的位置可根据工程结构类型进行布置,一般采用正方形、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布点。

对于某些基础面积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了便于施工,一般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点间距一般采用夯锤直径的2.5~3.5倍。

本工程采用夯点间距6m布置。

e、处理范围:

由于基础的应力扩散作用,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具体放大范围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考虑确定根据国内经验,对于一般建筑物,每边超过基础外边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

5.2.2主要方法是:

a、业主组织回填及平整场地施工。

b、标出点夯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c、强夯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d、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e、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夯底整平。

f、重复步骤e,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点的夯击。

g、换夯点,重复步骤c~f,完成全部点夯的夯击。

h、业主组织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i、满夯施工,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5.2.3具体施工方法:

a、夯点测量:

测量工作本着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进行,即首先按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坐标和夯点布置图测放场内各控制点(控制点数量根据施工现场地大小而定),然后再根据控制点测放各夯点具体点位。

b、夯锤落距确定:

根据设计确定的夯击能和所采用的夯锤重量,按照单击夯击能=M×

H的公式计算。

在强夯主机和夯锤就位后,要对夯锤的落距进行复测,并相应采取措施使其在夯击过程中不被改变,确保每击均能达到设计单击夯击能。

c、点夯施工:

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后自动脱钩,夯锤夯击地面,测量夯锤顶面标高,减去夯锤就位时的顶面标高就是该击的夯沉量,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最后两击的夯沉量达到设计要求,停止夯击。

d、夯坑回填:

点夯完成后,推土机将夯坑周围土推至夯坑内,使夯坑内的土体高于坑周围土体约5-10cm,在下雨前将夯坑推平整。

以方便下一步施工。

f、夯后检测:

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测。

对于碎石土和沙性土地基,其间隔时间为1-2周,低饱和度粘性土和粉质土地基可取3-4周。

结合本工程实际,强夯施工结束时7-14天后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测,根据合同及规范要求检测包括以下项目:

1)地面夯后密实度:

采用灌水法进行检测。

g、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并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2)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3)在夯击前,应对点夯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4)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对强夯置换尚应检查置换深度

6、强夯保护措施

强夯区域如有地埋高压线、管网和相邻构筑物的,必须制定专项保护方案。

7、雨季施工措施

7.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7.2随时掌握重庆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3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水排水器材,如雨布、塑料薄膜、水泵、雨衣、雨鞋、雨伞等。

7.4在雨天来临前,由项目经理组织检查,以便对施工现场及临建设施的超高、供水、供电的保护及时采取措施。

7.5做好机械、设备的防雨、防雷措施。

7.6紧急情况下,暂停一切作业,快速疏通人员、设备至安全场所。

7.7在现场周围做好排水沟,以便及时排放强夯场地内的积水和防止场地外的地表水汇流到施工场地内来。

7.8施工场地尽可能平整,避免低洼积水。

7.9当天打完的夯坑应及时回填推平,如遇骤雨,场地低洼处或夯坑内积水,应立即用污水泵排出,如有淤泥还应用挖掘机挖除并运出场外,以防场地或夯坑长时间浸泡。

7.10降雨后,如场地表面含水量偏高,不应立即施工,尽量避免机具对雨后场地的忧动,等场地晾干后方可继续施工。

7.11雨后机械行走道路要加铺砂砾或其它防滑材料。

7.12机械设备、配电箱设防雨设施。

8、交工验收、资料整理、移交

分项工程全部完成后,由项目经理组织做好竣工资料。

在分项工程竣工之后按业主、监理工程师及规范要求向业主、监理工程师提交完整、规范的竣工资料。

四、安全控制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

1、安全目标

1.1强夯施工是用特种设备进行特种施工,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有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重大的损失,本公司将在保持以往强夯施工中良好安全记录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全面安全控制措施,保证人员、机械设备及场地周边居民住宅、通讯、交通等建(构)筑物的安全,保证在施工工期内不出现一次可记录的安全事故。

1.2杜绝人身伤亡及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力争消除一般事故。

1.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三级”安全教育,每月进行安全检查、考核,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安全控制措施

2.1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下设建设项目安全技术鉴定小组,配备安全监督检查员、建设安全管理网络。

2.2制定、贯彻安全生产条例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2.3强夯场地周围有可能受强夯施工震动影响的建(构)筑物,要采取隔震措施。

2.4严格按照国家的消防条例规定,在施工现场、临设办公、生产、生活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2.5强夯施工中严格遵守本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强夯)和国家规定的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防护措施

3.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齐安全用具,否则不允许上岗。

3.2所有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通过安全检查。

3.3将所有进场施工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费用。

3.4所有员工上岗前均应经过安全三级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5每道工序施工前由专职安全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6购买合格的材料、安全用具。

3.7经常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消除隐患。

3.8严格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

3.9吊车司机每次施工前,应检验机械是否动转正常;

检查撑杆、门架、钢丝绳及吊钩等是否连接牢固。

施工时应严守操作规程,吊车就位后要平整稳固;

在夯击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各个连接部件有无松动或其他异常情况,以便及时排除险情。

3.10吊车行驶的进、出场临时道路及施工现场,必须平整坚实,应能稳定地承载吊车荷载,否则须进行适当处理,才能行驶。

3.11强夯施工区域加设警戒线,防止非施工人员入内。

4、安全保证体系

图4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执行经理

强夯施工班组

机械修理班组

5、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一旦发生,现场最早发现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项目部领导,项目部领导接报后,应视事故的紧急情况和严重程度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及当地安监、公安等部门。

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同时,项目部购置保健药箱和药品、经常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

我公司在施工现场准备的汽车,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将在最短时间内送伤者到达医院。

做好善后工作,轻伤事故上报时间在24小时内报公司负责人、工程管理部、公司工会以及相关单位。

重伤以上级别事故在采取有效措施为前提下同时上报公司负责人、工程管理部、公司工会以及相关单位。

因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事故单位必须做出标记、拍照、绘制现场简图,并有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5.1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当设备出现主杆和门架变形情况时,强夯机司机应沉着操作,首先要迅速脱钩,施工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事后机组人员应在现场施工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相关人员迅速查清事故的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方案。

5.2飞石打击应急方案:

因飞石打击导致施工人员工作中断时,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并报告当班安全员和施工部领导。

对轻伤者应采用项目部配备的碘酒或止痛膏、止血贴进行治疗,必要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当打击导致出现重伤等重大事故时,应立即调用车辆,送往医院治疗,施工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做好现场标识,向业主及有关单位通报事故原因和经过。

5.3触电应急预案: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迅速拉下开关或拨出插头,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如果电源的闸刀或插头离触电地点较远,则应迅速用绝缘性良好的电工工具把电线剪断,或用干燥的木棒、木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如果触电者的伤势不严重,神志清醒,不要走动,可就地休息一段时间,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如果触电者的伤势严重,在现场应进行人工急救,并尽快调用车辆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5.4大出血急救:

如果因利物插入身体导致大出血,不能擅自将利物拔出,要连同利物一齐送医院急救。

送医院前,先对伤口输血动脉进行绑扎,以达到减少出血目的,再隔20~30分钟松绑一次,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5.5骨折急救:

遇开放性骨折时,不能擅自绑扎伤口,以防划伤动脉或神经,对伤者进行绑扎动脉止血后,送医院处理。

遇封闭性骨折时,立即对伤口进行冰敷,再送医院处理。

5.6坠落急救:

高空坠落时,应立即用担架送医院检查,不能擅自行走,以防止内部大出血。

5.7中暑急救:

对中暑休克者,应立即捏其人中,送到附近阴凉处,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散热,服以仁丹等解暑药物,再送医院治疗。

5.8火灾急救:

当火势不是很猛烈时,披上用水浸湿的衣服或被单由通道快速冲出,如各种逃生之路均被切断时,应退回居室内,关闭门窗浇水,防烟堵火,用多层湿毛巾捂住口鼻,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间则向外打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

5.9食物中毒救护:

每餐留一份食物,作样本,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连同中毒者送医院检查。

五、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1、组织管理措施

实行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对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全面负责。

下设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工作,各分区负责人为兼职质检测员,负责最基层的质量控制工作。

2、质量保证计划

在施工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